特寫:馬拉松、輪椅和斑鳩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西安11月11日電 特寫:馬拉松、輪椅和斑鳩

  新華社記者張斌

  一個半身癱瘓19年的人,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這是58歲的郭廣東給出的答案:一年跑15場全馬,幾乎每天訓練15公裡,在三亞的海邊暢遊,到過西藏三次,自駕去歐洲……這些聽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他都做到了。

  他喜歡體育,熱愛運動,不羞於談論自己的殘疾,喜歡在賽場上「欣賞自己、展示自己」。

  他說,身體的殘疾沒有綁住他,只要掙開那個繩子,就會發現,自己原來還可以抵達更遠。

  一年跑15場全馬

  坐著輪椅,穿著黃色短袖,奮力跑過西安大雁塔時,郭廣東引來最多的吶喊。他沒有看向兩邊人群,眼睛緊盯前方,鼓著腮幫子,雙手用力向前推動輪椅。

  這是11月8日西安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幕。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但人們為他吶喊:「A16560,加油!」

  順著這個編號,記者輾轉聯繫到他。這場馬拉松比賽,他的淨計時成績達到3小時17分21秒。「出發靠後有些影響,大坡很多、大體重真難,但我拼了!」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好。第二天,他如往常一般開始每天15公裡的訓練。

  沒有人監督,跑馬拉松也只是愛好,但郭廣東要做到極致,證明自己可以。身體殘疾後,這是他與自己相處的方式。「在運動的時候,什麼煩惱都不在了,就是淋漓盡致地奔跑。」

  他的運動,從「走出去」開始。2001年受傷後,他開始學習推輪椅,儘管體重200斤,但一點點摸索,很快便可以自由行動。以前他喜歡打籃球,受傷後,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打,就加入了一個輪椅籃球隊,靠著不服輸的勁頭,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那個人。

  兩三年前,因為年紀漸長,他告別籃球隊,又愛上馬拉松。第一次,他選擇在自己的家鄉陝西商洛開跑。「第一次參加的就是全馬,我以為要跑4個小時,但最後的成績居然是3小時26分,很驚喜,還得了1000元獎金。」郭廣東說。後來他才知道,能跑到這個成績的人並不多。

  一開跑,就停不住了。如今,他每天清晨6點就在周邊的一個公園跑起來,每天15公裡,雷打不動。一些大型馬拉松比賽他都參加,特別是全馬,「更過癮,平均一年要跑15場」。

  「我想告訴別人,我可以,你們也可以,在賽場上的時候,我就是在展示自己、欣賞自己。」他說。

  「衝破那個天花板」

  時間退回到19年前,郭廣東正值壯年。但因為飛滑翔傘時遭遇不利氣象條件,撞到一面山上,他就此癱瘓,腰部以下沒有知覺。

  這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但他用一年多時間就逐漸走了出來。「我天性樂觀,心理建設很快,我知道站不起來了,這是現實,你得認命,但不能屈服。」他好似心中有鐵,「生活就是這樣,無論命運給你什麼,你都得穩穩地接住,咬緊牙關也要往前。」

  今年7月7日,他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坐輪椅19年,我跑了最快的速度,向自己致敬。」配圖是當天的記錄:「14.40公裡,用時58分鐘」。

  郭廣東說,悲切從來都不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他甚至會拿身體自嘲。妻子怕他冷,問他要不要蓋毯子,他調侃說:「毯子,聽起來像「癱子」,那不能蓋了。」然後,哈哈一笑。

  「很多人認為像我這種殘疾人會很苦,但是,這種遭遇就像頭頂的天花板,你要學會找到方式衝破它,然後就能看到藍天,就不苦了。」他說,「無論是以前打籃球,還是現在跑馬拉松,我就是通過體育運動,一點點戰勝了自己。」

  這些年,他跑得越來越遠,也學會更多技能。他會開車,別人給他介紹一款幫助殘疾人上車的輔助器械,1分鐘就能上去,他笑了笑說,自己花25秒就上去了。

  駕車旅遊到甘南時,他把輪椅推到湖邊,讓湖水稍微沒過一點輪子,「閉上眼,你就能感覺到跟自然融為一體,那種遼闊、悠遠,難以名狀」。

  「我要跑進3小時」

  「我的年紀雖然在長,但是我的競技狀態越來越好。」郭廣東說。目前,坐輪椅跑全馬的最好成績在3小時以內,他覺得自己也可以,「也要跑進3小時」。

  11月,他還有兩場全馬比賽,一場在江蘇常州,另一場在四川成都。為了備賽,他最近在加緊訓練,爭取早日實現目標。

  郭廣東說,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這些年,他不斷摸索和總結:什麼輪椅適合馬拉松,什麼動作更安全,身體該傾斜多少角度。他準備把自己坐輪椅參賽的姿勢、經驗和感受拍成短視頻,告訴更多和自己一樣的跑者,教會他們正確的方法。

  今年夏天,郭廣東的臥室陽臺上,一窩斑鳩築巢繁育。他決定「夏天臥室的空調不能開了,不能打攪大鳥坐月子,希望它們一家幸福快樂」。他還時不時地在陽臺放上食物,款待這一家特殊的朋友。

  郭廣東說,運動讓他找回了在路上的樂趣、在自然中的樂趣,也找到了生活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兩屆奧運會馬拉松冠軍,遭車禍造成下肢癱瘓,此後在輪椅上射箭
    兩屆奧運會馬拉松冠軍,遭車禍造成下肢癱瘓,此後在輪椅上射箭馬拉松鐵人——阿貝貝·比基拉阿貝貝·比基拉是衣索比亞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奧運史上第一個連獲2屆奧運會馬拉松金牌的運動員。比基拉於1932年8月7日出生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附近的農村。
  • 幸福的斑鳩
    幸福的斑鳩   斑鳩的多寡和她的命運是有關聯的……□吳微  早春,有著誘人的魅惑,盡情望去,城市和行人仿若薰風裡的芽孢,一晌從昨夜的夢境綻放,片片清新的嫩綠別了冬天的厚實
  • 貝克勒參加倫敦馬拉松,與基普喬格上演英倫對決
    貝克勒在去年的柏林馬拉松跑出了2小時1分41秒的成績,與世界紀錄僅差2秒,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的好戲。在他問鼎柏林之後,外界一直期望他能跟去年在INEOS159挑戰上用時1:59:40完成馬拉松的基普喬格一較高下。今年4月20日的倫敦,世界最快馬拉松選手是誰的答案將要在倫敦揭曉。
  • 輪椅的發展歷史竟然如此漫長!
    輪椅的發展歷史如此漫長,自從古代開始、到近代、現代,輪椅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到現在,輪椅不僅是一種代步工具,而且還是一種殘疾人運動輔助工具,輪椅不僅豐富了我們生活,便捷了殘疾人的生活,還讓我的大千世界更加了更多的魅力。
  • 斑鳩和鴿子有什麼區別 斑鳩和鴿子有什麼不同
    斑鳩和鴿子非常相似,所以比較難以區分,那你知道斑鳩和鴿子有什麼區別嗎?它們又有哪些不同呢,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斑鳩和鴿子有什麼不同吧!斑鳩屬於鳥綱、鴿形目、鳩鴿科、斑鳩屬的歐洲和北非鳥類。體長28公分(11寸)。體淡紅褐色,頭藍灰色,尾尖白色。
  • 斑鳩造句和解釋_斑鳩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斑鳩(bān jiū)。鳥名。體形如鴿,腳短而強壯,大小和羽毛色彩各異。我國分布最廣的有棕背斑鳩,又稱山斑鳩。上背棕褐色,下背至尾端藍灰色,頸後有白色或黃褐色斑點。棲息於山地和平原林區,食漿果、種子和昆蟲的幼蟲等。斑鳩參考例句:1、小李是個工程師,木工老劉老訕笑他不學無術,真是斑鳩笑鵬。2、一隻杜鵑在樹枝上發出陣陣哀啼,一隻可愛的斑鳩聽到了,便向它詢問,希望能幫助它排憂解難。
  • 2019閬中古城國際馬拉松鳴槍開賽
    上午7時44分, 來自國內外2萬餘名參賽選手集結在閬中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大門前的大道上,「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歌聲,巨幅鮮豔五星紅旗從全程馬拉松參賽選手頭頂傳遞到半程馬拉松參賽選手頭頂,全場歡聲雷動。上午8時,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南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險峰宣布2019閬中古城國際馬拉松正式開始!
  • 如何辨別鴿子和斑鳩呢?
    斑鳩和鴿子同屬一科,因此它們的外形長相也非常相似,但是相似歸相似,畢竟它們是不屬於同一物種,辨別鴿子和斑鳩,這事對於經常養鴿子或者養斑鳩的飼養者來講可謂是小菜一碟,但是對於很多沒養過它們的人來講卻是一頭霧水,那麼我們今天便一起來看看如何辨別鴿子和斑鳩吧!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這裡先不說麻雀,單說斑鳩,我簡單查閱一下資料,普及一下關於斑鳩的知識:斑鳩是鴿形目斑鳩屬鳥類的統稱,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體形較家鴿為小,因而通常被稱為鳩(dove),以與鴿子(pigeon)相區別。據說世界上有16種斑鳩,除拉丁美洲及個別地區(如伊裡安島等)未見分布外,斑鳩已經廣布世界其他地區。
  • 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
    珠頸斑鳩又叫做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珍珠鳩,斑頸鳩,珠頸鴿,斑甲,主要分布在 南亞,東南亞還有中國的南方等地區,是一種最常見 得斑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3、珠頸斑鳩 的叫聲有很多種,一般都是反覆的咕咕、咕咕,會有連續並且有些低沉。久雨初晴的時候和在久晴欲雨的時候,它們的鳴叫就會特別的頻繁。
  • 截癱殘疾人穿戴機器人挑戰馬拉松
    來源:北京青年報在京完成4公裡行走 兩位挑戰者累計向42.195公裡全程馬拉松衝刺昨天,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兩位截癱殘疾人朋友邵海朋和李濤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穿外骨骼機器人,在兩支手杖的助力下,邁開雙腿,用和常人一樣的步態開始緩慢行走,一公裡、兩公裡……在這裡,他們用5到6小時完成了4公裡的行走挑戰。
  • 斑鳩夜獵心得,和找野雞口訣!
    ,其一,竹林裡的竹葉會因為下雨的原因,葉面偏下,容易找到斑鳩,其二,斑鳩因為下雨喜歡蹲在竹子中間部分,比較容易找。晚上打的時候要觀察地面上的屎,斑鳩屎是白色的,成堆狀或者片狀。一般都在屎上方的竹林裡,而且現在的季節,斑鳩都是群居,最好看到一兩隻後,再看看附近的地方,一般都能找到其他的斑鳩,少則三五隻,多則十幾二十隻。先選好打的打,也就是能看到胸部和頭的斑鳩,儘量注意打高不打低,儘量暴頭,打低以後斑鳩不會馬上死去,會飛騰,這種聲音會驚到其他斑鳩,其他斑鳩基本上都會跟著飛。
  • 斑鳩和果子狸的傳說-民間故事
    一天,一隻斑鳩從樹林飛到草地,翻著泥沙碎石尋找吃的,一隻飢餓的果子狸,突然從斑鳩背後猛撲過來,哎呀!斑鳩被果子狸抓了去。果子狸弄牙翻嘴,要把斑鳩吞吃了。斑鳩咕咕地大叫:「果子狸老友,果子狸老友!我們平日很要好,為什麼現在你要吃我呢?」
  • 斑鳩
    其實還有斑鳩——我親眼看見斑鳩在姑媽家窗臺上築巢,這真是有意思的事情。姑媽家南北窗臺上都有盆栽,雖然都是普通的植物,但斑鳩好像特別喜歡它們,每年都來上面築巢。有一天,我正在姑媽家玩,斑鳩來了,咕咕地鳴叫,聲音低沉而有力度,好像在宣告——我要來築巢啦。巢築好後,斑鳩會生蛋,每次生蛋兩枚,白玉一般晶瑩乾淨。
  • 天上斑鳩地下泥鰍,「斑鳩煲湯賽過人參」,養殖斑鳩前景廣闊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自然條件非常的好,到處都是成片的森林和綠地,非常的適合各種野生動物生存。走在農村的野外經常都能和各種小動物偶遇,像野雞、竹雞、野兔、野貓、鷓鴣、畫眉等等,在農村的野外經常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智能輪椅和傳感器
    這就要求在設計之初就把人這個因素納入考慮之中,所以,安全、舒適和容易操作應成為智能輪椅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使用者身體能力的差異決定了智能輪椅需被設計為一個功能多元化,能滿足多種層次需要的電子系統,而模塊化最能體現系統多功能化的特徵,每個用戶都能根據其自身殘障類型和程度選擇適當的模塊集成,且設計者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增添功能模塊,很方便地對輪椅功能進行改進。
  • 西電學子研製智慧輪椅 為漸凍症患者插上夢想翅膀
    在指導教師焦李成教授和團隊負責人孫其功博士商量之後,一致認為智能輪椅這個創意既契合了人工智慧學院的研究方向,又能讓學生真正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產品實踐,學有所用。2017年暑假,在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的指導之下,組成了一個進行輪椅研發的小團隊,包括王浩然、白義東、王澤新、高捷、李秀芳五位剛入學的2017屆研究生新生。
  • 斑鳩 - 斑鳩- 專區 - 生物谷
    斑鳩(《嘉祐本草》)【異名】斑鵻、錦鳩(《範汪方》),斑鷦(《本草衍義》),鵓鳩(《六書故》),祝鳩(《綱目》)。【來源】為鳩鴿科動物山斑鳩等的肉。【動物形態】山斑鳩,又名:雉鳩、棕背斑鳩、金背斑鳩、麥鵻。體長約34釐米。嘴暗鉛色。虹膜橙色。
  • 鴿子和斑鳩可以配對出後代嗎?
    >很多養鴿的朋友,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鴿子怎麼配對更好,和斑鳩配對後出的後代可以飛得更好嗎?關於這個話題,大阿鴿也是很感興趣的,自己養著肉鴿、觀賞鴿、賽鴿、信鴿幾個品種,所以也希望出一些稀有的品種玩玩,比如正好大阿鴿鴿棚有一羽斑鳩,請看下圖:這羽斑鳩是大阿鴿家鄉最常見的三種斑鳩種的一種:珠頸斑鳩,其他的兩類是虎紋斑鳩(相對較少),還有另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比珠頸斑鳩更小,叫聲也不一樣
  • 斑鳩咕咕
    我對斑鳩最初的認識和好感源於小學課本上的一篇閱讀文,並能一字一句唱出來:「小斑鳩,咕咕咕,我家來了個好姑姑。白天下地去勞動,回家做飯洗衣服。抽空幫我學文化,閒下餵雞又餵豬。媽媽問她苦不苦,她說不苦不苦很幸福。」記得老師講這篇課文時還有斑鳩的掛圖,真正的斑鳩當時並沒見過,只知道它和喜鵲一樣,都是一種吉祥鳥罷了。如今在院子裡天天與斑鳩為伴,有條件仔細觀察它的生活習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