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學子研製智慧輪椅 為漸凍症患者插上夢想翅膀

2021-01-17 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也能用上這麼高科技的東西,非常感謝你們」,4月18日上午,在實驗室團隊和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張為激動地說。

物理學家霍金的輪椅,由因特爾等科技巨頭為其量身定製,成本高昂,無法量產,普通的漸凍人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智能輪椅。如今,智能生活場景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家庭娛樂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讓漸凍人出行自理、生活便捷,讓他們平等地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樂趣,這些都成為了智能輪椅設計的出發點。

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實物圖

這款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的創意靈感來源於漸凍人的需求,當時一個浙江人希望做出一款能夠讓漸凍人生活自理的出行工具。在指導教師焦李成教授和團隊負責人孫其功博士商量之後,一致認為智能輪椅這個創意既契合了人工智慧學院的研究方向,又能讓學生真正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產品實踐,學有所用。

2017年暑假,在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的指導之下,組成了一個進行輪椅研發的小團隊,包括王浩然、白義東、王澤新、高捷、李秀芳五位剛入學的2017屆研究生新生。他們經過暑假兩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做出了一款基於眼球定位技術的智能輪椅,使得漸凍人可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同時,團隊參加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大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現場評委也對輪椅的使用場景持肯定的態度。

一代輪椅獲獎

在完成第一代的輪椅之後,團隊發現目前輪椅的安全性、便攜性等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無法在缺少陪護人的情況下保證漸凍人的安全出行。為了保證團隊所做出的成果真正應用於實際生活,2018年暑假,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共同組建了2018級碩士生的新團隊,包括成員:白義東、孫龍、楊育婷、周金柳、黃鐘健、邵奕霖、王浩然。相比第一代智能輪椅,第二代智能輪椅的眼球定位準確性和行駛安全性大幅提高,能真正走出實驗室,走進實際生活,在生活場景中滿足出行的需求。

2019年4月團隊在IPIU實驗室

在此期間,團隊成員利用課餘時間,每天在輪椅項目上工作接近10個小時,很多時候中午都在實驗室休息。團隊中一名本科生因此每天往返於新老校區,幾位同學有時候為了解決代碼中的bug,經常通宵達旦,睡在實驗室。正是大家不斷的努力,才能不斷解決遇到的問題,輪椅的功能不斷豐富,用戶體驗不斷完善。

為進一步豐富使用者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2018級碩士團隊在第二代輪椅的基礎之上,結合智能家居技術,推出了第三代智能輪椅,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系統。系統通過對眼球進行識別與追蹤,獲取眼球視線聚焦位置、有效凝視時間等信息,通過計算可判斷漸凍人當前的意圖。漸凍人可自主控制輪椅沿所選路徑移動、以及自如地控制門鎖、燈光、窗簾、電視、空調等智能家居設備。同時,項目還加入了音樂部分,讓漸凍人可以自己用眼睛選歌、聽歌。這一代的智慧輪椅充分展現了其研發宗旨——為「漸凍人」等罕見病人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讓每個人平等地感受智能帶來的便捷,實現智慧生活。

第三代智能輪椅參加了2018年中國移動數字家庭創客馬拉松,獲得了全國二等獎,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媒體的關注。

2018年11月團隊代表在中國移動數字家庭創客馬拉松頒獎典禮

在媒體朋友的幫助下,團隊接觸到了張為。今年29歲的張為是山東菏澤人,16歲時被確診為「漸凍症」。經歷了多年病痛的折磨,張為卻擁有著常人所沒有的樂觀心態。張為曾經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媽媽和許多好心人給了我太多的幫助和愛。我覺得生活是公平的,我的心裡沒有怨恨和消極。命運拿走了我許多,又給了我很多。」

2019年3月團隊在給張為調試輪椅

在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的協調之下,團隊決定為漸凍人張為全方位定製一臺全新的輪椅。在確定這款智能輪椅將要捐贈給張為之後,研發團隊針對張為的情況,結合了張為的意見,對輪椅進行了個性化的調整。張為說自己的愛好是聽評書,生活中說話聲音小,於是現在的輪椅多了頭枕式音箱和麥克風擴音器。張為經常去各地演講,為了方便攜帶,現在的輪椅的部件都可以拆卸,輪椅本身可以摺疊,並更換了更輕便而更大容量的電池。除此之外,在輪椅硬體結構方面,也根據張為的身體情況進行了調整。在輪椅設計和的每一個細節上,都和張為進行了深入溝通,以充分提高輪椅的實用性和保證輪椅的安全性。

手工打磨輪椅器件

研發團隊說,這個輪椅的研發初衷就是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更好地生活,有效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無償將這臺輪椅捐贈給張為,他們的研發成果也就能真正發揮出它的價值。在研發過程中,他們不斷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做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因為他們的分析是有局限性的,捐贈給張為後,通過張為的真實使用體驗和用戶需求,團隊也能更好地對輪椅進行改進,這是一個有反饋的過程。讓科技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體驗,是每一個科研人共同的心願。

2019年4月張為在研發團隊陪同下使用輪椅

至此,在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的指導下,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的團隊(成員:白義東、王浩然、王澤新、高捷、李秀芳、孫龍、楊育婷、周金柳、黃鐘健、邵奕霖)歷時兩年,終於打造出真正滿足漸凍人智慧生活的輪椅。

目前,輪椅解決了漸凍人出行、生活、娛樂等的基本功能,已經能夠幫助漸凍人有生活自理能力,享受出行的方便和快捷。而團隊正在開發紅外避障、雷射繪圖等更加實用的功能,完成輪椅的半自動駕駛,讓漸凍人在繼解放雙手之後解放雙眼。同時,為了解決漸凍人語言表達的問題,團隊希望在未來能夠做出一款用眼球打字並轉換為語音的應用,讓漸凍人真正動起來、說出來,讓漸凍人這個群體真正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便捷出行、方便生活。

通訊員 周金柳 孫龍 白義東 楊育婷

新聞連結:

中國日報:

http://www.chinadaily.com.cn/a/201904/19/WS5cb98432a3104842260b73341.html

新浪網:

http://k.sina.com.cn/article_2748597475_a3d444e302000mytj.html

中華網:

https://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90420/35718680.html

騰訊新聞:

http://xian.qq.com/a/20190418/000838.htm

中國青年網:

http://news.youth.cn/gn/201904/t20190420_11932106.htm

三秦網:

http://www.sanqin.com/2019/0417/416290.shtml

三秦都市快報:

https://news.xidian.edu.cn/info/1482/203275.htm

相關焦點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子研製智慧輪椅 為漸凍症患者插上夢想翅膀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也能用上這麼高科技的東西,非常感謝你們」,4月18日上午,在實驗室團隊和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張為激動地說。  物理學家霍金的輪椅,由因特爾等科技巨頭為其量身定製,成本高昂,無法量產,普通的漸凍人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智能輪椅。
  • 為夢想插上翅膀|西電學子研製成功第三代眼控智慧輪椅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也能用上這麼高科技的東西,非常感謝你們」,4月18日上午,在實驗室團隊和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張為激動地說。物理學家霍金的輪椅,由因特爾等科技巨頭為其量身定製,成本高昂,無法量產,普通的漸凍人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智能輪椅。
  • 西電學生製作智能輪椅贈送漸凍症患者
    中國青年網西安4月20日電(見習記者 宋佳)當漸凍症患者張為坐上專門為他免費定製的輪椅、實現眼球控制行動的瞬間,一旁的媽媽流下了喜悅和感激的淚水。
  • 與你瞳行-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平均每90分鐘就會奪去一名患者的生命,據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共40萬漸凍症患者生活因此不能自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青年時期就患上此病,從此一生與輪椅為伴。霍金先生的輪椅由Intel、IBM定製,造價高達600萬,並且不支持售賣。
  • 漸凍人可用眼球控制輪椅行走,西電在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大賽中獲...
    隨心漸動—智能輪椅輔助系統介紹2014年夏天「冰桶挑戰」風靡一時,其最大的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漸凍症,同時也能幫助更多漸凍症患者獲得更多募款幫助治療。漸凍人患者肌肉無力萎縮以致癱瘓,身體一點點被凍住,最後只剩下眼球能動。漸凍人代表霍金,他是幸運的,他有專業團隊為他精心打造一套輪椅系統,而這樣一款獨有的輪椅對於普通漸凍人群體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
  • 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去世,這種疾病有多可怕?
    霍金的另一個身份,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霍金在1959年進入牛津大學,1962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開始研究生課程。1963年,21歲的霍金被診斷為ALS,醫生說他只有兩年可活。天才的大腦也足夠幸運,他的病情進展比通常的病人緩慢。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漸凍人症是什麼專家指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 症,與愛滋病、癌症齊名為頑症。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漸凍人症的初期,患者往往只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和表現,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漸凍人症的早期發病比較緩慢隱匿,多起於手,會感覺手指變的僵硬、無力、笨拙甚至出現肌肉萎縮、肌束震顫和麻木感,如手拿重物力量不足,手裡東西易掉落等。
  • 當我的朋友患上漸凍症-虎嗅網
    而且,這只會讓新的捐贈者加入到對抗漸凍症的戰鬥中來,或者讓停止捐款的捐贈者重新參與進來,而不會蠶食現有的一小部分捐贈者。接下來的幾個月,他都在飛機上度過,與漸凍症組織和患者會面,以避免重複勞動。「我們不想為了建立而建立它。」布賴恩說。
  • 國產「霍金輪椅」 橫空出世!
    說起漸凍人,不得不說霍金先生。除了大家對其輝煌成就的認同外,霍金在輪椅上的照片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在此,不得不說他的智能輪椅僅成本就高達600萬元。圖片來源於站酷海洛plus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研發出一款「霍金輪椅」,一個只需要用眼神就能行走的輪椅,可左轉可右轉,可後退可停止。
  • 為什麼漸凍症患者需要無創呼吸機治療
    +漸凍症的發病率約為每年十萬分之一到三,患病率約為每年十萬分之四到八。漸凍症的發病率雖然不高,但目前這種疾病是無解的,只能依靠藥物和機器維持生命。多數漸凍人在疾病後期會出現呼吸肌萎縮而死於呼吸衰竭。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一臺呼吸機就是一個重要的「保命機」。對於累及呼吸肌的漸凍症患者來說,無創呼吸機就是一個拐杖。
  • 讓「漸凍人」真正「動」起來
    日前,他們將這部輪椅無償捐贈給第一個登上華山的「漸凍人」張為;至此,這一傾注兩屆研究生心力的成果正式投入使用。兩屆研究生傾力打造「漸凍人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因為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
  • 「漸凍人症」如何才能活得更久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的致死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數患者在發病3~5年內死於呼吸衰竭。但霍金自21歲起被醫生確診後,以頑強的心態與該病搏鬥了55年。那麼,「漸凍人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如何才能生病後活得長久一些?「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病?
  • 西安大學生為90後"漸凍人"發明"霍金輪椅" 用眼神就能控制前進
    大學生孫龍(左)為「漸凍人」張為調試新型智能輪椅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  「看起來很像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能用上這麼先進的產品,真是太感謝了!」昨天上午,在西安南郊緯一街附近一小區,本報曾報導過的成功挑戰華山的90後「漸凍人」小夥張為,激動地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孫龍說。
  • 為什麼有人會患上漸凍症?
    他是一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患者。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高聰教授介紹,肌萎縮側索硬化即是俗稱的「漸凍症」,其發病症狀為:肌肉逐漸不能動彈,就像被凍住了一樣,逐漸出現肢體無力、肌肉震顫,慢慢會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咽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抗疫英雄張定宇微笑講訴自己的漸凍症:努力工作是因為我熱愛生活
    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這個身患漸凍症還全力奔跑在武漢抗疫戰場的男人,便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 漸凍症患者有藥了!國內上市首款依達拉奉注射液
    因此在獲批漸凍人治療用藥後,有望幫助患者尤其是中國患者的病情進展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原來,這是因為他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又稱為漸凍症。這是一個典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徵是上下運動神經元的快速損傷,最終導致患者死於呼吸衰竭。、在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中,張定宇曾平靜地介紹自己的病情:「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 「漸凍症」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半機械人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漸凍症」。近日,一位身患絕症的英國機器人科學家,他的肉體已經因為肌肉萎縮症失去了功能。但是他利用他的專業,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人生的轉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生化人——彼得2.0。2014年,通過一場「冰桶挑戰」大家對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開始有所了解。
  • 幫助漸凍人 師生研發眼球控制輪椅
    然而,高昂的造價卻並非每一個漸凍人都能承受得起,自然也無法如霍金般享受更自由的生活。    近日,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開發了一款幫助漸凍人生活的輪椅——通過眼球控制輪椅,曾經爬上華山的漸凍人張為,成為這款輪椅的第一位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