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漸凍人 師生研發眼球控制輪椅

2020-12-03 北青網
張為試用依靠眼球控制的輪椅

    在霍金出現的地方,除了他精妙絕倫的思想,還有他那臺在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的情況下幫助他探索宇宙的輪椅。然而,高昂的造價卻並非每一個漸凍人都能承受得起,自然也無法如霍金般享受更自由的生活。

    近日,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開發了一款幫助漸凍人生活的輪椅——通過眼球控制輪椅,曾經爬上華山的漸凍人張為,成為這款輪椅的第一位使用者。

    漸凍人張為收到特殊禮物

    從12歲被確診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症」後,張為多次用行動打破醫學上的「不可能」。2018年6月,張為登上泰山,隨後又在7月登頂華山,攀登五嶽成為張為的目標,他希望用實際行動磨鍊意志戰勝病魔。

    然而,從去年6月份開始,張為身體惡化速度加快,不僅心、肺功能出現問題,他的脊柱也完全僵硬,休克症狀頻繁來襲,經常會從輪椅上摔下。對張為來說,有時候出門看看都成為奢望,爬山更是遙不可及。

    2019年3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學們為他送來一臺能夠依靠眼球控制的輪椅,這臺科技感滿滿的輪椅,能夠幫助像張為一樣的漸凍人在全身僵硬的情況下,靠眼球控制行動。

    張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雖然身體狀況並不理想,但他還是喜歡出去轉轉,有時候還會在大雁塔附近擺攤賣礦泉水。「擺攤並不為掙錢,更重要的是我想出去看看,不想像冰一樣被凍起來。」

    師生設計首款眼球控制輪椅

    據了解,這臺輪椅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發,由該實驗室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帶領團隊設計製作,系國際首款。

    團隊博士生孫龍告訴北青報記者,2017年暑假,一位校友曾提議可以為漸凍人做一個輪椅,而當時他們實驗室也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儲備,師生們便開始了這項工作。

    這臺輪椅最難的地方就在於眼球的定位。孫龍告訴北青報記者,每個人的眼球都不一樣,任何一個微妙的變化,都可能會帶來場景的巨大變化,因此他們要做的就是獲取眼球位置並利用其控制整個系統。

    這臺輪椅經過了多次技術迭代,在不斷的優化改進中,從一個實驗室作品成為真正能夠給漸凍人使用的產品。

    2018年他們得知張為的勵志故事後,便想把這臺輪椅送給他。為了更好地幫助張為,孫龍和他的團隊也為張為單獨定製了一些功能,比如添加了可以播放電影、音樂的娛樂功能,輪椅也能夠摺疊,方便攜帶。今年3月,定製輪椅交到了張為手上,團隊同學也一直幫助他進行後續維護和優化。

    除了輪椅外,孫龍他們也將此技術運用於實際的智能家居中,包括門鎖、燈光、窗簾、電視、空調等智能家居設備,漸凍人都能夠通過眼球進行控制,幫助他們平等地感受到智能帶來的便捷生活。

    想打造半無人駕駛輪椅

    使用一段時間後,張為發現,這個輪椅在實際使用中仍有不少問題。拿到輪椅的第二天,張為想坐著輪椅,去3公裡外的超市看朋友,他特意選擇了一條車比較少的路。但是剛走出沒多遠,因為眼球控制出現偏差,張為差點撞到一輛行駛中的車輛。

    「我的手還可以動,遇到問題可以直接關掉電源,但是對只有眼球能活動的漸凍人來說就會很危險。」張為告訴北青報記者。作為第一個試用者,張為也把這些問題反饋給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學們。

    孫龍告訴北青報記者,張為在使用中提到的問題,團隊也在積極地改善優化,減少誤差。在「解放雙手」之後,他們還希望用技術的手段解放漸凍人的雙眼,目前,團隊已開發出「紅外避障」的功能,也就是說,漸凍人甚至不需用眼,就能控制輪椅移動。「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半自動駕駛的體驗。」孫龍說

    科技也讓張為看到了希望。張為的很多漸凍人朋友最後全身上下只有眼球能動,疾病將他們限制在病榻上,看看世界也成為奢望。張為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更多的漸凍人擁有這臺依靠眼球就能控制的輪椅,將讓他們更高質量地享受生活。

    文/本報記者 李濤 張月朦統籌/池海波

相關焦點

  • 漸凍人可用眼球控制輪椅行走,西電在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大賽中獲...
    隨心漸動—智能輪椅輔助系統介紹2014年夏天「冰桶挑戰」風靡一時,其最大的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漸凍症,同時也能幫助更多漸凍症患者獲得更多募款幫助治療。漸凍人患者肌肉無力萎縮以致癱瘓,身體一點點被凍住,最後只剩下眼球能動。漸凍人代表霍金,他是幸運的,他有專業團隊為他精心打造一套輪椅系統,而這樣一款獨有的輪椅對於普通漸凍人群體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
  • 用眼球就能控制!西電學生製作智能輪椅贈送漸凍症患者
    中國青年網西安4月20日電(見習記者 宋佳)當漸凍症患者張為坐上專門為他免費定製的輪椅、實現眼球控制行動的瞬間,一旁的媽媽流下了喜悅和感激的淚水。
  • 西安大學生為90後"漸凍人"發明"霍金輪椅" 用眼神就能控制前進
    大學生孫龍(左)為「漸凍人」張為調試新型智能輪椅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  「看起來很像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能用上這麼先進的產品,真是太感謝了!」昨天上午,在西安南郊緯一街附近一小區,本報曾報導過的成功挑戰華山的90後「漸凍人」小夥張為,激動地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孫龍說。
  • 與你瞳行-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創業英雄匯》欄目作為央視財經頻道改版案例,在央視網分享節目經驗中選取了四位創業者,以他們的創業經歷為例,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眼控輪椅創始人孫龍就在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孫龍、白義東等人在內的2018級碩士生新團隊,在導師焦李成教授的指導下,研發出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系統。
  • 西電學子研製智慧輪椅 為漸凍症患者插上夢想翅膀
    如今,智能生活場景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家庭娛樂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讓漸凍人出行自理、生活便捷,讓他們平等地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樂趣,這些都成為了智能輪椅設計的出發點。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實物圖這款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的創意靈感來源於漸凍人的需求,當時一個浙江人希望做出一款能夠讓漸凍人生活自理的出行工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子研製智慧輪椅 為漸凍症患者插上夢想翅膀
    3月9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焦李成教授、孫其功博士的指導下,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生團隊,將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無償捐贈給第一個登上華山的90後漸凍人張為。至此,團隊兩代研究生歷時兩年,終於將一臺集輪椅控制、智能家居、娛樂功能於一體的漸凍人輪椅投入使用。
  • 讓「漸凍人」真正「動」起來
    人們熟知的一代理論物理學大師、科學巨匠霍金,就是位「漸凍人」。「這款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創意靈感來源於『漸凍人』的需求。」團隊成員孫龍告訴記者,智能生活場景已經走進千家萬戶,讓「漸凍人」出行自理、生活便捷,讓他們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樂趣,這是智能輪椅設計的出發點。
  • 國產「霍金輪椅」 橫空出世!
    說起漸凍人,不得不說霍金先生。除了大家對其輝煌成就的認同外,霍金在輪椅上的照片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在此,不得不說他的智能輪椅僅成本就高達600萬元。圖片來源於站酷海洛plus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研發出一款「霍金輪椅」,一個只需要用眼神就能行走的輪椅,可左轉可右轉,可後退可停止。
  • 為夢想插上翅膀|西電學子研製成功第三代眼控智慧輪椅
    如今,智能生活場景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家庭娛樂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讓漸凍人出行自理、生活便捷,讓他們平等地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樂趣,這些都成為了智能輪椅設計的出發點。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實物圖這款基於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輪椅的創意靈感來源於漸凍人的需求,當時一個浙江人希望做出一款能夠讓漸凍人生活自理的出行工具。
  • 是霍金控制著輪椅,還是輪椅控制著霍金?
    21 歲就患上漸凍症,並被預言無法存活超過 2 年的霍金,如今狂甩醫生嘴巴子,走過了五十多個春秋!!差友們可能以為,霍金的輪椅是用他的幾根手指控制著的。好在科技有無限可能。cheek switch 除了能夠幫助霍金表達,還承擔了操控輪椅移動等多種操作。很強勢。
  • 是霍金控制著輪椅,還是輪椅幫外星人控制著霍金?
    21 歲就患上漸凍症,並被預言無法存活超過 2 年的霍金,如今狂甩醫生嘴巴子,走過了五十多個春秋!!這幾十年裡,他還陸陸續續出版了十多本書,發表了 N 多論文,獲獎無數,還參演電影、電視劇。。。偉人啊,哪怕坐在輪椅上也照樣能把各位按在地上瘋狂摩擦。而霍金的輪椅,絕對是他達成成就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 漸凍人只能等死?英國科學家逆天續命,把自己改造成了「黑武士」
    確診漸凍人症後,彼得博士每天都坐在特製的電動輪椅上四處「走動」,直立、坐立或躺下等動作也都可以依靠輪椅完成。彼得博士特製的電動輪椅然而,要真正進化到半機器人形態,就必須用機器替代器官以接管部分身體機能。就像電影《星球大戰》中,黑武士離不開他的盔甲和面罩。因為烏黑的盔甲其實是一個「鐵肺」,幫助他的肺部呼吸,而面罩也是支撐他呼吸系統的一部分。
  • 科學家把自己打造成半機器人,地球首個電子人誕生,用眼球控制身體
    61歲的彼得·斯科特·摩根被醫生確診為患了漸凍人症,他並不想把自己困在輪椅上度過一生,所以他誕生了一個瘋狂的計劃,把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 他把自己的聲音儲存在電腦裡,霍金團隊幫他打造了一個AI系統,當有人走進屋子的時候,AI系統能夠辨別他們說的話,然後提供一系列回答讓彼得通過眼球運動進行控制。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有網友留言給他:「加油呀帥小夥兒」,一個微博名為「漸凍人的女兒」的網友問他:「甲,高科技好用嗎?」這個提問的背後,是中國20萬個「漸凍人」對提高生命質量的渴望。節目視頻裡,身著白西服的王甲坐在輪椅上一動不動,他的腦袋被戴上收集腦電波用的腦電帽,用來傳輸人腦與機器的信號,屏幕上有一個虛擬鍵盤,每個鍵都在閃爍不止。
  • 揭秘霍金背後輪椅的秘密 嗯!這很彪悍!
    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的他,卻在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一個連交流都做不到的人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答案就是他的輪椅。最為陪伴霍金將近半個世紀的輪椅,當然有他的厲害之處!
  • 西安大學生研發腦電波輪椅:意念控制
    11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舉辦首次大學生科技創新文化展,來自學校10個科技類社團,20個學生創新團隊帶來的3D投影儀、腦電控制輪椅、機器人等科技作品。此次展出的腦電控輪椅,只要頭戴上帶有傳感器的帽子,再帶上平板電腦,病人就可用意念操控電動輪椅。
  • 霍金的輪椅價值8億人民幣?很低了,這些剛夠研發資本!
    提及霍金,大家第一印象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他和愛因斯坦屬於一類人,每天研究那些常人理解不了的高深學問,類似於時間,空間,黑洞,外星人之類的,總之是很高大上的,而關於他的身體,漸凍症,也是略有耳聞。
  • 腦控機器人成養老助殘新希望 動動眼就能控制輪椅
    首先,在人或動物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其次,通過外部設備分析解讀腦電信息,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動作指令。最後再通過無線電把指令傳遞給機器人或其他裝置,就達到了用「意念控制」的效果。  本次機器人大會,以表演賽的形式,展示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娛樂、教育等諸多方面的應用。
  • 霍金的逆天黑科技專用輪椅,人類實在是太不可思了!
    但天妒英才,這位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卻早在年紀輕輕時就被確診為「漸凍症」(ALS),身體從下往上逐漸癱瘓。在他成名之時,就已經不得不坐上輪椅。半個世紀以來,輪椅幾乎是他的全部,是他的「軀體」。起初只是代步工具,而隨著他身體的「漸凍」,他的輪椅也越來越高科技!早已無法走路,無法開口說話,無法移動手指的霍金,卻能靠著這把滿身黑科技的輪椅,活得精彩豐呈!
  • 霍金輪椅上的八大「黑科技」
    輪椅3.0:從「人機互動」到「腦機接口」科技永遠不會停下腳步,3.0版本的智能輪椅一直在醞釀中。或許,這並非只是為霍金一個人而設計的,所有重度殘障人都有可能受益於此。7.「人-機界面」技術「人機互動技術」不僅能讓殘障人自主控制電動輪椅,還能將思想傳送到語音合成器,讓後者代為「說話」。最新版的智能輪椅基於喉部肌肉發音時的收縮和舒張來設計,軟體能夠通過「讀懂」喉嚨肌肉群的運動,來判斷要說出的詞句,傳輸到語音合成器上後,就能形成人的話語。霍金生前已嘗試過這種技術,但由於他的健康狀況,以及技術水平尚未成熟,當時並未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