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把自己打造成半機器人,地球首個電子人誕生,用眼球控制身體

2021-01-18 騰訊網

最近有一位科學家把自己打造成了半機器人,他就是著名的機器人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61歲的彼得·斯科特·摩根被醫生確診為患了漸凍人症,他並不想把自己困在輪椅上度過一生,所以他誕生了一個瘋狂的計劃,把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

斯科特-摩根博士把他的臉渲染了三維頭像。這個「真人替身」將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會用肢體語言回應別人。為此,他接受了喉切除術,這意味著他失去了聲音,但這樣做,他消除了唾液進入肺部並使他窒息的危險。

他把自己的聲音儲存在電腦裡,霍金團隊幫他打造了一個AI系統,當有人走進屋子的時候,AI系統能夠辨別他們說的話,然後提供一系列回答讓彼得通過眼球運動進行控制。

除此之外,他還配備了各種機器來讓他可以自由行動,比如用電動輪椅來代替腳,用機械手來代替手等。通過眼球追蹤技術,彼特博士還可以利用眼球操控多個電腦系統,並以此來控制各個「身體部位」。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造,即使彼得博士原來的身體不能動,但是他也可以通過機器來讓自己自由活動,從而超越了人類身體的極限。

人類在機器人這個道路上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探索。而對於人類的身體的改造就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一種就是像彼得一樣,將機器作為工具,直接進行控制。

還有一種是將機器取代人體的某些身體部位,直接植入人體,最終發展成機械化的物種,人最終只有意識存在,身體的其它部位都會變成機械。

有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進化的一個方向,並且在將來還有可能發展成為可生育的機械結構。也許人類也有可能因此而實現永生。

相關焦點

  • 「漸凍症」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半機械人
    英國機器人科學家,61歲的彼得史考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2016年末他患上漸凍人症,大多數被診斷出這種疾病的患者會在三年內死亡,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他決定將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也就是生化人(Cyborg)。但這一改造目前看來也可能存在風險,如果失敗他可能在7天內死亡。
  • 英國科學家患漸凍症,為了延長壽命,將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
    可能很多人幻想過,自己變成萬能的機器人,那該有多好啊! 而現在科技的進步把人類的種種幻想慢慢的變成現實。彼得得知消息後,並沒有自暴自棄,他決定將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來對抗命運。為了達到自己變成機器人的目標,他接受了一系列讓人難以置信的複雜手術。
  • 漸凍人可用眼球控制輪椅行走,西電在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大賽中獲...
    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的多個代表隊同臺競技,展示了一場精彩的比賽。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隨心漸動團隊帶著他們的項目「隨心漸動--漸凍人智能輪椅輔助系統」參加了人工智慧創新項比賽,在焦李成教授和博士生孫其功的指導下取得了團隊組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該團隊成員王浩然、白義東、王澤新、高捷、李秀芳均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IPIU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在讀研究生。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成兩半也能自己縫上
    被切成兩半,還能自己縫上許多技術的實現離不開鋼、混凝土或塑料。這些材料確實強大、靈活,但也會造成生態危機和人類健康問題,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汙染了海洋,合成材料和電子產品中的有毒成分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持續威脅。Bongard說:「活體組織的缺點是過於脆弱,並且會死亡,所以我們使用鋼鐵做材料。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2020-07-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上第一個半機器人」!英國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為半機器人
    一位身患絕症的科學家正在執行一項任務,他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抗肌肉萎縮疾病的半機械人。62歲的彼得·斯科特-摩根博士想用高科技外骨骼和讀心術的電腦來改善他日益惡化的身體狀況。他曾在節目中表示:「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場科學實驗。這是半機械人的地盤,我打算做個小白鼠,看看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把科幻小說變成現實。」
  • 「世界上第一個半機器人」!英國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為半機器人
    一位身患絕症的科學家正在執行一項任務,他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抗肌肉萎縮疾病的半機械人。62歲的彼得·斯科特-摩根博士想用高科技外骨骼和讀心術的電腦來改善他日益惡化的身體狀況。2017年,彼得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MND)——史蒂芬·霍金教授也曾患有這種疾病——他拒絕接受自己的命運,開始了成為一個完全成熟的半機械人的徵程。這位住在英國德文郡託基的機器人專家已經「重新檢查」了他的胃,以避免吃飯和上廁所時需要看護,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喉頭換成了數碼喉頭。
  • 被診出神經疾病命不久矣,這位「瘋狂」科學家想當世界首個「電子人」
    這個類似於阿凡達的頭像是電腦對他的臉的渲染,被設計成用人工智慧控制,看起來就像他生病前的樣子。他還裝配了各種各樣的機器,這樣他就可以用眼睛的運動來控制它們,其中包括一臺升降機和一張電動床。本周,他宣布了向機器人轉型的最後一個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他用自己的聲音換取了可能長達數十年的生命。
  • 漸凍人只能等死?英國科學家逆天續命,把自己改造成了「黑武士」
    確診漸凍人症後,彼得博士每天都坐在特製的電動輪椅上四處「走動」,直立、坐立或躺下等動作也都可以依靠輪椅完成。彼得博士特製的電動輪椅然而,要真正進化到半機器人形態,就必須用機器替代器官以接管部分身體機能。就像電影《星球大戰》中,黑武士離不開他的盔甲和面罩。因為烏黑的盔甲其實是一個「鐵肺」,幫助他的肺部呼吸,而面罩也是支撐他呼吸系統的一部分。
  • 幫助漸凍人 師生研發眼球控制輪椅
    然而,高昂的造價卻並非每一個漸凍人都能承受得起,自然也無法如霍金般享受更自由的生活。    近日,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開發了一款幫助漸凍人生活的輪椅——通過眼球控制輪椅,曾經爬上華山的漸凍人張為,成為這款輪椅的第一位使用者。
  • 電子人:把晶片植入人體實現特定功能,希望用科技突破身體的局限
    61歲的大學教授彼得患有漸凍人症,他不想自己的生命就此消逝,於是,他嘗試運用高技術把自己改造成了一個電子人,首先他運用3D列印技術,把自己的臉渲染成了三維頭像,並切除了喉管以避免致命疾病的產生,這樣,他為自己換來了10年的生命,他自己的聲音提前儲存在電腦裡,科研小組為他打造了AI聲音,他只需要通過眼球的轉動就能回答問題
  • 用眼球就能控制!西電學生製作智能輪椅贈送漸凍症患者
    這臺輪椅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的學生們在教授焦李成和博士生孫其功的指導下,用三年時間積累、結合張為個人需求製作而成的。除了攻克技術難關之外,輪椅中涉及到無法用圖紙說明的細微部分,都由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而成。雖然製作過程中遇到重重難關,但是看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和努力能夠幫助漸凍症患者的時候,學生們感到「特別開心」。
  • 「半機器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這裡沒有冠軍,只有科技的勝利
    遠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研究所的生物醫藥工程師Robert Riener看到這則新聞後,開始反思:我們實驗室裡研製出的高科技假肢和其他設備是不是也可以用這樣的特技表演來吸引人們的眼球呢?——就這樣,他開始勾勒關於Cybathlon運動會的一切。一開始,他考慮過辦些酷炫的活動,比如使用義肢爬山。他設計的設備是吊鉤形式的,當人們彎曲殘存肢體上的肌肉時,這個設備通過連接線來控制運動。
  •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細胞  olivia chan • 2020-01-14 14:46:07 來源:前瞻網
  • 英國科學家用單細胞動物打造生物機器人
    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科研小組計劃利用瘧原蟲粘菌研製出完全的生物機器人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導,在人們的印象中,生物機器人只出現在科幻小說裡。但是也許這將變成現實,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科研人員近日獲得了不菲的科研資金,他們將著手將單細胞動物打造成機器人。  地球上絕大多數物種是單細胞生物。看似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向我們展示著它們無與倫比的能力。有的微生物則可在極端環境中茁壯成長,有的單細胞動物可以存活成千上萬年。此外儘管單細胞動物十分低等,但是許多大細胞動物已經展示其「聰明才智」。
  • 未來,我們會變成半機器人嗎?
    我們已經看到有人通過科技改善了身體缺陷的實例。一個叫聶爾·哈彬森的英國人曾患有色盲症(只能看到灰度色彩),一?設備讓他的視覺脫離了大腦後半部的控制,變成像一根天線一樣的設備通過振動控制其視覺感知,這樣,他不僅能夠看到正常的顏色,還能區分出人類的不可見光,如紅外線、紫外線。
  • 沒想到類似終結者電影裡T1000的液態機器人在中國誕生了
    終結者第一部誕生後,橫掃全球,俘獲數不清的粉絲,那種冰冷機械的質感已經讓我們又驚又怕又愛,嘆為觀止了,沒想到的是,幾年後第二部終結者殺出,更是把終結者這種科幻感和科技感的電影推上了巔峰。一個液態金屬機器人殺手的出現,更是讓無數人目瞪口呆,驚為天人,無數粉絲愛終結者2和液態機器人愛得發狂,怕得要死。
  •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後還能癒合,霍金的擔心會成真嗎
    人類對於智慧機器人的終極目標,就是讓機器人能夠擁有人一樣的身體,甚至像人一樣思考。而現在,這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剛後還能癒合。
  • 英國身患絕症的科學家成功將自己轉變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電子人」
    據英國《鏡報》報導,61歲的Peter Scott Morgan在2017年被診斷出運動神經元疾病後拒絕接受命運,決定突破科學極限,將自己變成完全電子人。本周,這位世界著名的機器人專家在經過24天的重症監護後回到了家中,並在社交媒體上證實自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醫療程序,而且開玩笑地說他還有很多升級計劃。在改造的過程中,他經歷了一系列極其複雜和危險的手術,包括製作了一個非常逼真的頭部替身,可以通過人工智慧身體語言做出反應,他還探索了眼動追蹤技術,可以用眼睛控制多臺電腦。
  • 世界首個「3D眼球」問世,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口碑目前兩極分化
    2020年,中國香港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明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科研人員自信地表示這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要清晰。3D人工眼球的出現給無數的人帶來了希望,這一項新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數百萬人重新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