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漸凍人症後,彼得博士每天都坐在特製的電動輪椅上四處「走動」,直立、坐立或躺下等動作也都可以依靠輪椅完成。
彼得博士特製的電動輪椅
然而,要真正進化到半機器人形態,就必須用機器替代器官以接管部分身體機能。就像電影《星球大戰》中,黑武士離不開他的盔甲和面罩。因為烏黑的盔甲其實是一個「鐵肺」,幫助他的肺部呼吸,而面罩也是支撐他呼吸系統的一部分。
黑武士標誌性的裝扮,其實是一整套維生系統
為了解決吃飯和上廁所的問題,彼得博士首先接受了「三重造口術」——將一根餵食管插入胃中,一根導管插入膀胱,並將結腸造口術袋直接插入結腸。
彼得博士再三強調,對患有漸凍人症的病人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手術。但他自己卻渾然不怕,認為這是「一個真正擁抱科學的機會」,還為自己的基本生存能力被機器化而感到自豪。
作為半機器人形態的一部分,彼得博士還請包括霍金團隊在內的研究者們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套AI系統。有人走進他家,AI系統會識別他們說的每一句話,而彼得博士可以通過眼球運動提供一系列的回答。
彼得博士將自己的表情儲存在三維頭像之中
為此,彼得博士還接受了雷射眼科手術,這讓他在70釐米左右的距離擁有完美視力——這剛好是他與電腦屏幕之間的距離。除了電腦屏幕,他還可以通過眼球運動控制電動床和升降家具。
彼得博士的信息交互系統
最近,彼得博士宣布自己完成了向半機器人形態轉型的最後一道程序。10月10日那天,他接受了切喉技術。這樣做,能避免唾液進入肺部而導致窒息,但也意味著,他從此喪失了說話能力。
當然,這位科學家早就找到了替代方案,他用自己的聲音訓練了一個語音合成器,使其能夠代替自己「開口說話」。
霍金也是通過眼球運動「打字」
手術前一天,彼得博士在Twitter上寫道:「這是我作為彼得1.0的最後一篇文章。明天,我將完成最終的醫療程序以完成向半機器人的過渡,我的聲音可能還會持續數十年。從統計學上來看,本來這個月我便會死去。我還沒有死,我正在改變。哦,我多麼熱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