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說: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轉基因人類、電子人類等等超人類,它們能取代人類百分之九十領域的工作。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隨著材料科學等科技的發展,這些機器人能做人類的事情,這是我們可以預期的,未來超人類的形態有轉基因人類、電子人類等等,它們的思考速度將是人類的上千倍。
就目前來說,轉基因人類的出現為時尚早,但電子人類已有了出現的苗頭。61歲的大學教授彼得患有漸凍人症,他不想自己的生命就此消逝,於是,他嘗試運用高技術把自己改造成了一個電子人,首先他運用3D列印技術,把自己的臉渲染成了三維頭像,並切除了喉管以避免致命疾病的產生,這樣,他為自己換來了10年的生命,他自己的聲音提前儲存在電腦裡,科研小組為他打造了AI聲音,他只需要通過眼球的轉動就能回答問題,其次彼得在自己的身上插了三根管子,以解決進食和排洩問題,這樣彼得基本上是一個徹底的機器人了,他自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機器人。
將自己改造成機器人或者電子人,除了彼得,還有很多人這麼幹,尼爾·哈比森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診斷患有全色盲症,這屬於完全性視錐細胞功能障礙,多彩的世界在他們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觀看黑白電視一樣,只有明暗之分,為了看見這個五顏六色的世界,他在自己的頭骨上植入了天線,天線末端的網絡攝像頭,可將每種顏色分解成360種不同的聲波,哈裡森通過聽筒就可以&34;出顏色,以聲音代表顏色,他還能分辨出肉眼看不到的紅外線和紫外線,遠超常人本領。
貝託特·邁爾是一位心理學家,在英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任教,它天生時沒有左臂,安裝假臂後靈活自如,能做的事情跟天生健康的手臂幾乎沒有分別,他經常在聚會上表演360度旋轉假臂的動作,還真有點好玩,旁人羨慕不已,雖然沒有真臂好,不過在某些特別能力方面假臂更勝一籌,甚至一些身體健全的人也想換成假臂,通過技術來突破身體的極限,使自己變得更強。
人類身體力量弱小,只能依靠工具來工作,但如果工具能安在體內,何必要拿在手上呢?用技術來解決人體的局限,使人類升級得更快、更快、更完美,未來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可能就是:你升級了沒有?而現在,以極小的成本在人體內植入射頻晶片、磁鐵等微型設備,從而獲得某些奇特的功能,這種手術在國外已經出現。
派屈克·鮑曼想依靠技術來突破身體的限制,他在自己的體內已經安裝了5塊磁鐵、6枚晶片,每枚晶片都各司其職,他在開門時,電子鎖能識別其體內的晶片而自動開門(怎麼不用指紋鎖),出門無需佩戴鑰匙,他認為這樣方便多了,而他體內的另一枚晶片採用無線射頻技術,在登陸自己的電腦時無需動手操作,鮑曼又訂購了另一枚晶片,該晶片配套有運用程序,可以用來支付款項,所有植入的晶片都是高科技的玩意,無需電池供電。
聽起來怪怪的,但是在國外,人體植入晶片已經漸漸為人們所接受,就像以前的紋身,感覺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如今已是見怪不怪了,但電子人有個現實問題,就是植入手術的合法性,很多國家規定醫生不得進行非醫療手術,所以這事只能偷著幹,簡單而暴利的行當,只要雙方事先籤訂協議承擔風險即可。外國人喜歡搞事情,令人頭皮發麻,身體裡縫進幾大塊東西不痛嗎?大家不要輕易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