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植入晶片靠譜嗎?

2020-11-30 中華網
    

    文/廣州日報記者 郭原毓

    圖/gettyimages

    如今,電子晶片植入人類身體不再只是停留於電影幻想中,揮揮手就能自動鎖門,搖搖頭就能駕駛車輛,握握手就能傳送文件,甚至毫不費力地找到被綁架者等酷炫場景,都在逐步變為現實。部分家長擔心人販子拐跑小孩,甚至提出在小孩身上植入具有定位功能晶片的想法。上述種種現在聽起來或許有些瘋狂,但不可否認的是,晶片很可能會顛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不遠的將來,植入晶片是否會像打防疫針一樣變得稀鬆平常呢?誰也說不準。

    電子晶片從實驗室走向大眾

    電子晶片植入技術在醫學界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通常人們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植入醫療設備,但隨著越來越多「科技狂人」的出現,這一固有的觀念正被悄然打破。

    早在2002年,英國雷丁大學的客座教授凱文·沃維克就利用外科手術,將一個3毫米寬的方形晶片植入到左腕內,連接上了100個電極,使自己的神經系統通過晶片線路與計算機相連。只要他在辦公大樓裡進進出出,所有由電腦控制的房間都能認出他來,自動開燈、開門,電腦還會發出「早安,凱文教授」的問候,並且在接到新郵件時通知他……凱文教授的實驗令人不禁遐想: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人體植入晶片後究竟會開啟多少種可能呢?

    與過去更偏向於小規模實驗的產品相比,近幾年的植入式晶片開始真正走向大眾。體積從大到小、從不攜帶電源到攜帶電源、從被動接收信號到主動探測、發送信號,價格也越來越便宜。

    2014年底,美國奇點大學教授雷蒙德·麥考利在自己左手的虎口位置植入一個微小的晶片膠囊。據他說,植入過程是一個小手術,他只是流了一點點血而已。「整個過程就像小時候被蜜蜂蜇了一下,植入完成後,晶片所在的地方會有一個米粒大小的鼓包,但沒有再產生任何疼痛感。」這枚晶片可以存儲數據,也支持NFC(近場通訊技術)無線傳輸。只要拿手機輕輕從手上一掃,就能讀出晶片裡存儲的信息或存入新的資料。整個晶片的「生命周期」中,寫入操作可以超過10萬次,存儲量則高達1G。現在,麥考利已經把自己的名片信息存在晶片裡,而他家的房門也裝上了NFC裝置。回家時,他根本不用鑰匙,只要用左手靠在門把上,然後一擰就能開門。

    植入式晶片

    主要應用於醫學治療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的李斌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植入式晶片研究,她認為,植入式晶片主要應用於醫學治療,對某些疾病可能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對癱瘓病患來說,植入式晶片起到一個替代受損神經系統的作用,它首先記錄大腦發出的信號,並模擬生成神經信號,從而刺激下端神經,讓癱患者能控制肢體活動,重新站立起來。」李斌介紹道,雖然目前植入式晶片仍沒有進入臨床試驗,但這是一個主要的研究熱點,也是最有意義的發展方向。「怎樣解決生物相容性問題,從而讓晶片能一直埋在體內,利用生物電或從體外提供能量,使晶片更穩定持久,都有待進一步研究。」李斌說。

    除了醫療以外,植入晶片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比如警察可以使用微晶片來追蹤罪犯、用於定位逃犯、目擊證人和失蹤人員,如果在晶片上加載報警功能,一旦被監視對象進入到受限的地盤上,報警系統就會被觸發,這一功能能夠應用在防止偷渡上。在金融領域,晶片一刷,就可以輕鬆支付,如果將個人數據,如護照信息等裝在裡面,旅行將會變得更加簡便。

    李斌教授指出,目前的植入式晶片主流是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即晶片只作為個人身份的認證,其他數據存放在雲端,有需要時利用讀寫器掃描晶片便可。

    植入定位晶片可防兒童被拐賣?

    早在2009年,我國就已成立全世界首個「打拐DNA資料庫」,只要將所有丟失孩子的父母血樣以及找回來的失蹤兒童血樣採集到,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準確地查找,但前提是得找到被拐兒童。微信朋友圈曾掀起熱烈討論: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未來能否給小孩植入帶GPS定位晶片?

    

    對此,李斌認為:「單純從技術上講,電子晶片可以實現搭載GPS定位功能,但電池問題目前仍無法解決。人體本身的生物電太過微弱,電量不足以發射和接受衛星信號,如果用外接電源,又失去了植入晶片的隱蔽優勢。」李斌強調,植入晶片在現階段主要是針對病人而言,是沒有辦法時的下策,相當於給殘疾人裝配義肢,對人體健康起輔助性作用。

    「我個人覺得沒必要在孩子身上植入晶片。晶片畢竟是一個異物,而小孩在成長,骨骼肌肉會發生變化,晶片可能會在體內移位,加上晶片埋藏在皮膚下,信號長期穿過人體組織,經年累月會對健康產生什麼影響,怎樣控制信號頻率才能使傷害最小,都還沒定論。」李斌說。其實,人類身體還有很多「密碼」可作為身份驗證,包括已知的指紋、瞳孔識別,還有步態、表情識別等。這些都是比植入晶片更安全可靠的手段。而且植入式晶片涉及道德隱私方面的糾紛,還存在強制植入和未知植入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實拍智能晶片植入人體過程,你肉疼了嗎?
    實拍智能晶片植入人體過程,你肉疼了嗎?04月12日 16:15 A-A+    央視網消息:近日,瑞典一家公司在150名員工的手上植入了晶片
  • 英國一男子因植入人體晶片引來電腦病毒
    這項實驗證明,晶片植入人體後,不僅能與外界無線連接的電子設備足以將病毒傳染給電腦。電腦也可以把病毒傳給它。這項研究告訴人們,可植入生物體內的電子設備,比如心臟起搏器,正變得越來越複雜與不安全。請看視頻:此外,還有其他類似的植入設備,比如植入耳蝸內部的助聽器,植入大腦的「腦起搏器」。它可以改善帕金森症候群患者的神經狀況。
  • 人體植入監控晶片在美惹爭議
    人體植入監控晶片在美惹爭議  美國「城市看護者」網絡公司的兩名員工,去年將裝有微型晶片的膠囊植入體內,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晶片植入術的爭議。支持者認為,這項技術有助於幫助危重病人將可更新的電子病歷存入體內,也能用於敏感場所的防護。
  • 人體植入微型晶片:抗拒的你,未來會感嘆"真香"嗎
    當然,這麼個幾毫米長的小晶片,有近場通訊能力,還能植入人體使用,確實很前沿,很有吸引力,但是就其實際用途而言,刷卡或者密碼照樣也很方便。  麥姆蘭是技術領域的老手了,有20年的工作經驗。他想更進一步,讓可植入晶片實現「真正」的用途,有實實在在的功能,而不是耍耍小把戲,讓日常操作快這麼一兩秒。
  • 人腦植入電腦晶片好嗎?
    人腦植入電腦晶片有人設想,把電腦晶片植入大腦,人直接和電腦通過大腦意識和電腦交流。當你需要某一資料或考試卷答案時,馬上會有資料或試題答案出現在你的腦中。如能這樣,學生們將再也不害怕考試了,個個都是學霸了。
  • 植入人體晶片可能致癌 訊號轉發器或是元兇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晶片可儲存病人病例資料         由美國率先投入市場的植入人體晶片技術,承諾為人類帶來各種好處,包括讓醫生實時知道病歷,及時對症下藥。
  • 人體是科技的下一個前沿,晶片植入只是第一步
    儘管最終揭曉的真相是,李學凌植入的僅是身體指標的監測器,但關於晶片植入人體的話題卻由此重新受到關注。事實上,這並不算是多麼前沿的新聞。尤其在西方,關於「量化自我」和「身體黑客」嘗試並不鮮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植入晶片的過程本身也十分便捷,類似於疫苗注射的過程。
  • 植入體內控制大腦的AI晶片已完成人體試驗
    希望通過向人體內植入能夠控制大腦的AI晶片,從而治癒某些大腦疾病。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與我們的生活還有點遠,但事實卻是,就在上周的時候,科學家對外表示已經完成了初步的人體試驗。目前這項研究成果還僅僅用在治療疾病方面,比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
  • 人體植入晶片在美惹爭議 反對者擔憂社會被監控
    大小類似兩粒大米  人體植入晶片在美惹爭議  美國「城市看護者」網絡公司是一家對外提供監視設備的公司。公司原本不出名,但去年公司兩名員工將裝有微型晶片的膠囊植入體內後,再次引起人們對晶片植入術的爭議。
  • 生物黑客:認識一下史上最「沒用」的植入晶片
    和朋友聊起這件事,她發給我一個連結,號稱是可以植入人體的 NFC 晶片。我也有點驚訝:這種只會出現在邦德電影裡的東西,居然真的存在?這枚晶片叫做 Vivokey Spark:看了一下晶片的官網,發現這公司未免也太敢想了。
  • 人體植入晶片已實現,這項黑科技你敢嘗試嗎?
    購買晶片再加上植入這一整個程序的費用也不貴,大約是140英鎊(折合1259元人民幣)...  如今這種產品最廣受歡迎的國家就是瑞典,到目前為止當地已經有超過4000人植入了RFID晶片,  甚至還有一些瑞典公司免費向員工提供植入服務
  • 大腦植入晶片,人體冷凍技術?人類未來30年的發展趨勢
    晶片植入法植入技術在未來還有可能用到的地方就是晶片植入。這個晶片就像一粒米一樣大,通過高速噴射的方式植入到我們的皮膚裡,一般是在手臂上,因為速度比較快,所以你根本感覺不到疼痛。而晶片裡面會儲存我們的全部個人信息,比如你的身份證電話銀行卡駕照護照等等。其實晶片植入的技術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現在我們用的手機就有晶片,公交卡護照也都有晶片。
  • 人體植入晶片已成現實,科幻片中的人機融合時代還會遠麼?
    人體植入晶片已成現實,科幻片中的人機融合時代還會遠麼? iwangshang / 劉磊 / 2018-11-26 摘要:未來到底會怎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
  • 植入晶片後的大腦,還是你的腦嗎?
    其中一隻曾經植入過設備,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它快樂地吮吸著奶瓶。馬斯克說這隻小豬現在的狀態,證明了整個移植的過程是可逆的。另一隻被植入了晶片的小豬,聞了聞臭臭,連接到電腦屏幕上的腦電信號圖標馬上出現了一個峰值。
  • 比爾·蓋茨評論「借疫苗向人體植入晶片」的陰謀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日前表示,圍繞他參與「借疫苗向人體植入晶片」的陰謀論非常愚蠢,不值一駁。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社交媒體和網絡自媒體不斷散布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參與疫情傳播的謠言。謠言聲稱基金會計劃通過新冠病毒疫苗將微型晶片植入接種者體內,監測他們的活動。
  • 龍巖首例「人體晶片」植入手術成功完成
    ▲植入患者體內的晶片日前,龍巖市第一醫院完成首例「人體晶片」植入手術,成功為一位反覆暈厥的患者植入「跟蹤晶片」——植入式心電事件監測器,填補了閩西心血管病診療領域的技術空白。據了解,該患者經常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且近年來,突發5次昏厥,多方檢查都未能確定暈厥的原因,給其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 你想要超能力嗎?15年內大腦可植入晶片
    你想要超能力嗎?15年內大腦可植入晶片(圖片來自於baidu)       Kernel的創建者Bryan Johnson近期出席了在裡斯本召開的網絡峰會,會上他表示解鎖大腦的全部潛能是人類能夠獲得的最偉大成就,而大腦晶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一個好辦法。Johnson預計15到20年之間就可以研發出這種大腦晶片,屆時人們對於記憶的管理就會更加的隨心所欲。
  • 電子人:把晶片植入人體實現特定功能,希望用科技突破身體的局限
    用技術來解決人體的局限,使人類升級得更快、更快、更完美,未來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可能就是:你升級了沒有?而現在,以極小的成本在人體內植入射頻晶片、磁鐵等微型設備,從而獲得某些奇特的功能,這種手術在國外已經出現。
  • 美國公司開始人體植入晶片,如普及你能接受麼
    估計不少人都從國內外的電影中看到過以下的情節:某位角色在身體上植入一枚微晶片之後,不但可以被持續定位,監控身體狀況,還可以自動打開各式門鎖。看起來植入一枚晶片可以為我們增加不少功能,而美國的一家公司(Three Square Market)已經開始在自家員工身上開始嘗試推廣植入微型RFID晶片。邁出了人體半機械化改造的第一步。
  • 醫學家研發「黑科技」,將電子晶片植入人體,控制神經並治癒百病
    眾所周知,患病用藥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當人體患上某些疾病,而靠機體本身又無法調節或自我治癒時,我們便需要藉助藥物恢復健康。而去年,據外媒報導,外國科學家找到治療疾病的新方式,未來,對於部分疾病,患病後無需服藥,只需植入一個電子晶片便可治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