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植入晶片在美惹爭議 反對者擔憂社會被監控

2020-11-30 搜狐網

  大小類似兩粒大米

  人體植入晶片在美惹爭議

  美國「城市看護者」網絡公司是一家對外提供監視設備的公司。公司原本不出名,但去年公司兩名員工將裝有微型晶片的膠囊植入體內後,再次引起人們對晶片植入術的爭議。

  支持這項技術的人認為,它有助於幫助危重病人將可更新的電子病歷存入體內,也能用於敏感場所的防護。但反對者認為,這像給人打上「牲口的烙印」,甚至未來會把整個國家變成「監控型社會」。

  人體晶片用處大

  這種可植入人體的晶片正式名稱為「無線電頻率識別標籤」,裡面裝有晶片和天線,還有能發送信息的裝置。它有兩粒大米粒長,厚度與牙籤相仿。「城市看護者」公司說,它可以被用作一些保密地點的出入卡。「城市看護者」公司兩名員工去年將這種晶片植入了胳膊中。植入程序很簡單,人體接受局部麻醉後,就可用皮下注射器將晶片推入胳膊內。

  這種技術的支持者說,可以用人體晶片提升核電站的安全防護,幫助找到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病人等。它甚至還能讓顧客搖搖胳膊就能支付購物款,省去排隊的煩惱。

  反對者害怕被監控

  這種技術也面臨不少反對聲音。一些反對者說,這一技術可能被用於監控。它可能先是用於有需要的病人,用於軍警,但最終可能會泛濫成災,使整個社會處於被監控狀態下。最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晶片還可能在體內遊走,如果發生那種情況,就要掃描確定晶片新位置後,再開刀取出。

  作者: □馬震(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相關焦點

  • 人體植入監控晶片在美惹爭議
    人體植入監控晶片在美惹爭議  美國「城市看護者」網絡公司的兩名員工,去年將裝有微型晶片的膠囊植入體內,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晶片植入術的爭議。支持者認為,這項技術有助於幫助危重病人將可更新的電子病歷存入體內,也能用於敏感場所的防護。
  • 馬斯克大腦晶片植入引發倫理擔憂
    打開APP 馬斯克大腦晶片植入引發倫理擔憂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1-20 14:59:05 馬斯克大腦晶片植入引發倫理擔憂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是眾多研發大腦晶片的公司之一,儘管其晶片植入可能即將開始
  • 人體植入晶片靠譜嗎?
    部分家長擔心人販子拐跑小孩,甚至提出在小孩身上植入具有定位功能晶片的想法。上述種種現在聽起來或許有些瘋狂,但不可否認的是,晶片很可能會顛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不遠的將來,植入晶片是否會像打防疫針一樣變得稀鬆平常呢?誰也說不準。
  • 人體植入微型晶片:抗拒的你,未來會感嘆"真香"嗎
    當然,這麼個幾毫米長的小晶片,有近場通訊能力,還能植入人體使用,確實很前沿,很有吸引力,但是就其實際用途而言,刷卡或者密碼照樣也很方便。  麥姆蘭是技術領域的老手了,有20年的工作經驗。他想更進一步,讓可植入晶片實現「真正」的用途,有實實在在的功能,而不是耍耍小把戲,讓日常操作快這麼一兩秒。
  • 美國公司開始人體植入晶片,如普及你能接受麼
    估計不少人都從國內外的電影中看到過以下的情節:某位角色在身體上植入一枚微晶片之後,不但可以被持續定位,監控身體狀況,還可以自動打開各式門鎖。看起來植入一枚晶片可以為我們增加不少功能,而美國的一家公司(Three Square Market)已經開始在自家員工身上開始嘗試推廣植入微型RFID晶片。邁出了人體半機械化改造的第一步。
  • 人腦植入電腦晶片好嗎?
    人腦植入電腦晶片有人設想,把電腦晶片植入大腦,人直接和電腦通過大腦意識和電腦交流。當你需要某一資料或考試卷答案時,馬上會有資料或試題答案出現在你的腦中。如能這樣,學生們將再也不害怕考試了,個個都是學霸了。
  • 人體是科技的下一個前沿,晶片植入只是第一步
    儘管最終揭曉的真相是,李學凌植入的僅是身體指標的監測器,但關於晶片植入人體的話題卻由此重新受到關注。事實上,這並不算是多麼前沿的新聞。尤其在西方,關於「量化自我」和「身體黑客」嘗試並不鮮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植入晶片的過程本身也十分便捷,類似於疫苗注射的過程。
  • 人體植入晶片已實現,這項黑科技你敢嘗試嗎?
    如今這種產品最廣受歡迎的國家就是瑞典,到目前為止當地已經有超過4000人植入了RFID晶片,  甚至還有一些瑞典公司免費向員工提供植入服務  如今許多人的錢包裡就整天都帶著類似的晶片,比如非接觸式銀行卡、公交卡以及電子護照等,現代手機裡也多數都配有RFID晶片,  因此植入皮下這一行為也只是把晶片從口袋轉移到人體內,並不算是太大的跨越...
  • 動物植入晶片,小晶片大作用
    動物標籤為一個擁有15為ID號碼的玻璃管電子晶片,採用的是生物玻璃封裝,植入體內對動物不會有不良反應,對於動物本身與管理均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和作用
  • 植入人體晶片可能致癌 訊號轉發器或是元兇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晶片可儲存病人病例資料         由美國率先投入市場的植入人體晶片技術,承諾為人類帶來各種好處,包括讓醫生實時知道病歷,及時對症下藥。
  • 英國一男子因植入人體晶片引來電腦病毒
    這項實驗證明,晶片植入人體後,不僅能與外界無線連接的電子設備足以將病毒傳染給電腦。電腦也可以把病毒傳給它。這項研究告訴人們,可植入生物體內的電子設備,比如心臟起搏器,正變得越來越複雜與不安全。請看視頻:此外,還有其他類似的植入設備,比如植入耳蝸內部的助聽器,植入大腦的「腦起搏器」。它可以改善帕金森症候群患者的神經狀況。
  • 人體晶片實現人腦連接? 「晶片人」的奇妙生活
    當兩人在進入公司保密地帶時,體內的晶片成為他們的識別「工具」。  人體晶片實現人腦連接?  人體晶片,實際上是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開發出來的可以植入人體的晶片,裡面裝有晶片、天線和信息發射裝置,對應身體之外不同的接收裝置。這一技術已有幾十年發展史。
  • 植入體內控制大腦的AI晶片已完成人體試驗
    希望通過向人體內植入能夠控制大腦的AI晶片,從而治癒某些大腦疾病。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與我們的生活還有點遠,但事實卻是,就在上周的時候,科學家對外表示已經完成了初步的人體試驗。目前這項研究成果還僅僅用在治療疾病方面,比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
  • 大腦植入晶片,人體冷凍技術?人類未來30年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開發的技術是越來越先進,這也就產生了很多的新興行業,比如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有的科學家依據現階段科技發展的雛形,推斷了一些人類社會未來的十到十五年可能的發展趨勢。強大自身法穿戴設備第一個呢,就是我們的身體功能會變強,以後的人類會藉助一些外在的設備,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強大。
  • 速讀 | 黑科技:植入晶片能否改變醫療模式?
    而在人體內植入晶片是否可靠、安全,其實用性又有多少?在醫療、監測人體健康的研究進展如何?雖然植入晶片讓人聽起來心潮澎湃,但還是有著諸多技術和社會倫理的障礙,短時間內無法被廣泛使用。目前主要採用的是RFID或NFC技術,但若採用更快速可靠的藍牙、WiFi等技術,如何控制晶片大小,保證數據安全?還有,目前很多可植入晶片防潑濺但不防水,在植入人體後,植入晶片該如何抵禦人體體液的侵蝕?而植入晶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是倫理問題。
  • 晶片和小馬達可否植入人體?
    晶片植入人體有爭議,但值得探索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本·費林加(Ben Feringa)希望將納米技術運用到人體上,建造微型機器,讓人類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 比爾·蓋茨評論「借疫苗向人體植入晶片」的陰謀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日前表示,圍繞他參與「借疫苗向人體植入晶片」的陰謀論非常愚蠢,不值一駁。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社交媒體和網絡自媒體不斷散布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參與疫情傳播的謠言。謠言聲稱基金會計劃通過新冠病毒疫苗將微型晶片植入接種者體內,監測他們的活動。
  • 龍巖首例「人體晶片」植入手術成功完成
    ▲植入患者體內的晶片日前,龍巖市第一醫院完成首例「人體晶片」植入手術,成功為一位反覆暈厥的患者植入「跟蹤晶片」——植入式心電事件監測器,填補了閩西心血管病診療領域的技術空白。據了解,該患者經常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且近年來,突發5次昏厥,多方檢查都未能確定暈厥的原因,給其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 人體植入晶片已成現實,科幻片中的人機融合時代還會遠麼?
    人體植入晶片已成現實,科幻片中的人機融合時代還會遠麼? iwangshang / 劉磊 / 2018-11-26 摘要:未來到底會怎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
  • 實拍智能晶片植入人體過程,你肉疼了嗎?
    實拍智能晶片植入人體過程,你肉疼了嗎?04月12日 16:15 A-A+    央視網消息:近日,瑞典一家公司在150名員工的手上植入了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