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類似兩粒大米
人體植入晶片在美惹爭議
美國「城市看護者」網絡公司是一家對外提供監視設備的公司。公司原本不出名,但去年公司兩名員工將裝有微型晶片的膠囊植入體內後,再次引起人們對晶片植入術的爭議。
支持這項技術的人認為,它有助於幫助危重病人將可更新的電子病歷存入體內,也能用於敏感場所的防護。但反對者認為,這像給人打上「牲口的烙印」,甚至未來會把整個國家變成「監控型社會」。
人體晶片用處大
這種可植入人體的晶片正式名稱為「無線電頻率識別標籤」,裡面裝有晶片和天線,還有能發送信息的裝置。它有兩粒大米粒長,厚度與牙籤相仿。「城市看護者」公司說,它可以被用作一些保密地點的出入卡。「城市看護者」公司兩名員工去年將這種晶片植入了胳膊中。植入程序很簡單,人體接受局部麻醉後,就可用皮下注射器將晶片推入胳膊內。
這種技術的支持者說,可以用人體晶片提升核電站的安全防護,幫助找到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病人等。它甚至還能讓顧客搖搖胳膊就能支付購物款,省去排隊的煩惱。
反對者害怕被監控
這種技術也面臨不少反對聲音。一些反對者說,這一技術可能被用於監控。它可能先是用於有需要的病人,用於軍警,但最終可能會泛濫成災,使整個社會處於被監控狀態下。最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晶片還可能在體內遊走,如果發生那種情況,就要掃描確定晶片新位置後,再開刀取出。
作者: □馬震(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