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客:認識一下史上最「沒用」的植入晶片

2020-12-05 矽星人

解釋最新科技進展,報導矽谷大事小情

只要100美元,你也能成為賽博格!

文 | 光譜

在矽谷呆了幾年,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東西最為俗套,我不會說是工程師的仔褲格子衫,也不是滿大街的 Model 3,

而是掛在每一位科技公司員工身上的工牌/門禁卡……

有蘋果的 first name+半身像簡約式的:

或者姓名、部門、職位信息應有盡有的:

有掛在脖子上的:

當然,更常見的是掛在腰間的:

視覺可辨識,一刷就通過的工牌,可以說是最簡單有效的身份認證方式。但麻煩的是,萬一換了褲子,工牌落在家裡還是比較麻煩,要麼回家取,要麼乾脆就 work from home 了……

有沒有比工牌更好的認證方式?

和朋友聊起這件事,她發給我一個連結,號稱是可以植入人體的 NFC 晶片。我也有點驚訝:這種只會出現在邦德電影裡的東西,居然真的存在?

這枚晶片叫做 Vivokey Spark

看了一下晶片的官網,發現這公司未免也太敢想了。

就這麼一枚長約1釐米,直徑2.1毫米的晶片,居然可以作為登陸認證設備、取代鑰匙、變成工牌/門禁卡/公交卡,還能存儲數字錢包私鑰。

因為它足夠小,可以植入到身體裡。推薦植入的位置是手的虎口——也即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筋膜組織 (fascia tissue) 裡。產品自帶針管和消毒、包紮用品,任何醫療工作者和具有穿刺資質的專業人士(比如打耳洞的人和紋身師)都可以在五分鐘內完成操作。

完成植入和配置之後,揮揮手就可以開門、乘公交、登陸網站,甚至驗證比特幣交易了!

可是我的第一個感覺是:不就是把射頻卡/標籤 (RFID tag) 縮小了嗎?能有宣稱的這麼厲害嗎?

以及在效率人士的圈子裡,射頻標籤也不新鮮了。幾年前我曾經寫了一堆射頻標籤,貼在家和辦公室裡,比如到了單位掃一下,手機打開靜音;回家掃一下,自動連接音箱開始放音樂等等。

關於這個晶片我不懂的是,既然卡和標籤都已經很方便了,為什麼還要選擇更複雜、更高風險的方式,把一個陌生的東西植入到自己的身體裡呢?

帶著一腦袋問題,我聯繫了 Vivokey Spark 的開發者 Amal Graafstra。

結果,我不但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還發現,原來 Vivokey Spark,以及人體晶片植入這項技術本身,其意義遠比我所想像的要深遠得多。

Amal 在西雅圖工作,之前曾從事 IT 諮詢工作,一直對人體植入晶片很感興趣,還運營著一個專門銷售用於「人體增強」的 NFC/RFID 設備的網站,名叫 Dangerous Things。

目前,Amal 的兩隻手裡各植入了一枚晶片,但這些並不是他身上全部的晶片……

Spark 確實是普通射頻卡/標籤的縮小版。它的內部具有和射頻卡一樣的晶片和線圈(ISO15693 NFC Type 5晶片,13.56MHz)。

因此,Spark 理論上可以替代基於射頻實現功能的 NFC 卡。使用配套的 Android 應用(因為作業系統限制,iOS 可以讀取無法寫入),用戶可以在 Spark 上寫入不同的功能,

比如在門禁卡的使用場景裡,卡片的 ID 是公開的,不需要安全驗證即可讀取,也很容易複製,然後寫入到 Spark 裡。這樣,Spark 的第一個功能就有了。

Amal 自己的第一個 NFC 晶片是在2005年植入手上的。他已經十幾年如一日用這個晶片來打開家和辦公室門,就連車都已經改裝成可以「一揮手」解鎖。

多年之後 Amal 發覺,用植入晶片來代替鑰匙和實體門卡的最大作用,其實並不在於節省了多少時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心理壓力。

「仔細想,我們在每天中有很多時間需要思考『我到底帶沒帶鑰匙』的問題,變成了一個持續存在的心理負擔。」他說,現在自己已經完全沒有這樣的負擔了。

但是 Amal 不能代表所有人。當他和別人推銷 NFC 晶片植入這項技術時,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既然 NFC 這麼不安全,為什麼你要用它來取代我們的鑰匙、卡片和密碼,甚至保存數字錢包的密鑰?

如果你對 NFC 技術稍有了解的話,可能知道常見的射頻卡大部分都是 Java 卡。通俗來講,就是卡裡除了 NFC 線圈之外,還有一個嵌入式 Java 虛擬機,可以運行多個「小程序」(applet),也可以有加密能力。

比如支持閃付的銀聯卡,需要雙向刷卡機和卡片內加密器生成的隨機數,才能實現安全支付。同理,這個加密器也可以用於生成其它密鑰。

Amal 透露,Vivokey 的產品採用了 NFC 開發方面世界知名的瑞典公司 Fidesmo 提供的技術,已經支持許多主流的加密功能,比如兩步驗證器 (2FA authenticator) 等。

你還可以把數字貨幣錢包程序寫到 Spark 裡。用它作為數字貨幣錢包的安全性,比私鑰存在電腦、離線硬碟裡甚至寫在紙條上要好得多——畢竟,Spark 本身無供電不聯網,而且你走到哪裡它就在哪裡,完全不用擔心。

然而大家都清楚,世界上不存在極致安全這回事。最終還是要問這個問題:如果有人把你的手砍下來怎麼辦?

Amal 解釋稱,在盜竊搶劫行為中,犯罪者往往竭盡全力不和受害者發生任何互動。比方說,你的車總是在你不在的時候被破窗。到頭來,這還是一個風險收益比的問題。「如果你是美國總統,能控核武器,那還挺值的……但是那時的你難道沒有保鏢麼?」

BuzzFeed 記者植入了提供的晶片,用手完成支付引發轟動 截圖自 CNBC

當然,考慮到數字貨幣玩家在大眾之中並不佔多數,敢把錢包放進自己身體裡人恐怕更是少之甚少。Spark 想要證明自己在金融支付上的能力,恐怕還要另謀出路。

最簡單的方式是通過行動支付軟體 Venmo。在美國,BuzzFeed 的一個記者植入了 xNT(Spark 的前身),在上面寫入了自己的 Venmo 帳戶連結,當餐館老闆用手機掃描晶片時,掃出了這個連結,從而完成了收款。

前面提到的 Fidesmo 其實也有面向萬事達卡的支付 API,用戶可以把卡片添加到任何支持 Fidesmo API 的晶片中,從而完成 NFC 支付。

很快,Vivokey 還將推出自己的 PGP、WebAuthn 網際網路驗證、U2F 硬體安全鑰匙等更多在日常環境下完成登陸的功能。

像 Amal 這樣的人,稱呼自己為「生物黑客」(biohacker)。簡單來說,這群人用黑客的心態去完成一些或簡單或複雜的生物工程。在 Reddit 上,屬於這群人的 subreddit 有著超過一萬名成員。

有的生物黑客,會按照權威機構的標準在自己家裡做一些高複雜度的實驗;有時也不需要那麼複雜,追蹤自己的生理指標以改善健康,也算是一種生物黑客;而 Amal 則屬於這群人裡的一個亞種:Grinders。

對於 Grinders,只要有一個科技產品,能夠使用某種方式安裝或者嵌入到自己身體裡,哪怕能夠帶來一丁點能力提升,他們就會十分踴躍地嘗試。由於經費等原因,這樣的產品通常沒有(也不大可能)通過醫療安全認證……

但是這並不會打消 Amal 對於植入晶片的積極性。事實上,這種技術已經存在多年了,安全性久經考驗:在歐美國家以及中國的少數城市,寵物植入晶片已經推廣開來。它們身上的晶片具有保存身份、主人資料以及用藥記錄的功能。Amal 指出,如果寵物能用,人用也沒問題。

植入晶片會導致生理排異、感染嗎?晶片在體內移動,會導致損傷嗎?

當被植入後,人體確實會對晶片作出反應,但副作用和程度遠沒有那麼誇張:人體會在這個小玻璃管的周圍分泌膠原蛋白,並且和周圍的肌肉組織緊密結合。這樣,不但晶片受到了保護,它本身也不會對人體造成物理傷害。

Amal 發現,人們對於植入晶片的恐懼,總是在理解它的工作原理之後煙消雲散。

前面提到,晶片本身是無供電不聯網的。這是因為它完全依靠電磁效應,也即讀卡設備發出的電磁場產生電能,驅動晶片工作。而在靜置不使用的時候,晶片不發出任何形式的輻射,因此沒有能力對健康帶來可觀的影響。

直截了當地講:你隨身帶著許多卡片,甚至把工牌掛在腰部(生殖器官附近),如果這樣你都不擔心的話,就更沒有必要擔心植入晶片了。

從不可複製性的角度來看,Spark 這類的植入晶片,可能是比人臉、指紋更靠譜的生物身份驗證方式。

「在這個年代,誰掌握你的鑰匙,誰就掌握了你的身份,誰就成了『你』。這裡的鑰匙,既包括實體的鑰匙,也包括你的銀行卡、密碼,你的指紋和臉,」Amal 說。

承認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處在一種身份危機的狀態中。我們總擔心鑰匙和銀行卡會丟,密碼會被 Equifax 和其它不長眼的公司洩漏。人臉和指紋就一定安全嗎?不一定,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者驗證過人臉識別(甚至包括 FaceID)都有被仿製品矇騙的可能。

你甚至不需要去酒吧喝酒就能留下指紋證據:去年英國出過一個著名的案子,一名毒販拍了一張手拿毒品的照片證明自己有貨,結果警察獲得照片,並從上面提取出了指紋,從而順利抓到了毒販。

而植入晶片呢?它在這個人人自危的年代開啟了一種新的體驗:只有當身份的主體確實身在現場,並且主動進行一個驗證的動作,才予以通過——這才是最終極的身份驗證方式

「一切的答案都是生物加密。加密器放在你的手心裡,完全不需要呵護,也不需要操心。這就好比是你的腎臟,它在做很重要的事情,但平時你完全不擔心它們的狀態怎麼樣。這就是我們對於植入晶片產品的定位。」Amal 說。

本來接觸這個項目時,我還抱著一點嫌棄的想法。沒想到一番了解之後,我發現自己居然被這個產品說服了,竟然有點想嘗試。

Spark 保守估計能工作至少50年,外殼採用德國肖特生產的8625生物活性玻璃,對於極冷熱、高壓、真空和物理打擊的耐受較好;它的抗磁場幹擾能力也不錯,一般核磁共振是 1.5或者3個T,而 Spark 在實驗中能扛住最高7個T的強度。

因為 Spark 按照相關射頻標準生產, 任何 ISO15693 認證的射頻讀取設備都可以讀取晶片的公共 ID,以及和晶片內的加密功能發生交互。

這個小晶片目前在 Dangerous Things 等網站上有售,價格109美元。

一百塊錢變身賽博格 (cyborg),不知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植入十四枚晶片,改造自己的基因……「生物黑客」是一群怎樣的存在
    雖然Zayner對其左臂肌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國內生物界學者也紛紛認為這是個「噱頭」,但無疑,以Zayner為代表的「生物黑客」卻因此被更多人知曉。被認為是「生物黑客」的合成生物技術公司Blueph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張浩千博士分析,「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網際網路熱潮帶來網際網路文化的流行,有一撥人開始考慮做人體和電子的連接。」  例如,有些人對人體無法感知地球周圍無形的磁場這件事很不滿,於是就在觸覺靈敏的手內植入磁體。
  • 給身體植入晶片不夠,還要編輯自己DNA?!這幫生物黑客,膽很肥啊
    原標題:給身體植入晶片不夠,還要編輯自己DNA?!這幫生物黑客,膽很肥啊話說,如果你生重病了,該怎麼辦?去醫院檢查,聽醫囑,按時吃藥,實在不行趕緊手術。嗯....這是普通人的選擇,但不是Tristan Roberts的。
  • 生物黑客了解一下
    這些人被叫做生物黑客(Biohacker),這個近幾年在歐美地區興起的新詞,指的是一群生物學家或非專業人士,在規範的實驗室以外的地方,那自己做生物實驗。當然做為一個生物黑客,這並不是Rich第一次給自己改造了。他前前後後已經給自己動了6手術,而且都是自己動手的…
  • 速讀 | 黑科技:植入晶片能否改變醫療模式?
    電子生物工程師布萊恩·麥考伊(BrianMcEvoy)就曾將導航儀設計加入植入式晶片,並將其植入自己的皮膚下,這樣只要面朝北方,晶片就會輕微地刺激皮膚,讓他清楚方向。人體植入晶片結構圖(圖片來源:網絡)三、「生物黑客(Biohacker)」助推生物晶片發展
  • 把人體接入網際網路:六大生物黑客技術
    英國控制論教授、《I, Cyborg》一書的作者凱文·沃維克(KevinWarwick)是首個在手臂中植入RFID晶片的人,他隨後與雷丁大學的系統相連,從而藉助植入手筆的晶片開門和開燈。他甚至將自己與妻子的神經系統相連,使得他們可以體驗到對方的感受。
  • 「生物黑客」是一群怎樣的存在
    雖然Zayner對其左臂肌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國內生物界學者也紛紛認為這是個「噱頭」,但無疑,以Zayner為代表的「生物黑客」卻因此被更多人知曉。  用自己的身體來解鎖設備  「『生物黑客』大概是21世紀初興起的。」
  • 生物黑客:人們如何「侵入」自己的身體?
    沃裡克(Kevin Warwick)看著自己的手臂,發現這是植入射頻識別標籤(RFID)來控制電子設備的好地方。基本上,他就是想變成一個「生化人」(cyborg)!生物黑客通常利用生物學知識來操縱身體功能和結構,以優化自己。生物黑客的常見應用是降低壓力水平、提高生產力、改善健康或加強記憶等。這就像是為了自我增強而「破解生命密碼」。
  • 生物黑客:人們如何「侵入」自己的身體?
    近年來一個新興的趨勢是,人們試圖對生命有機體的生物學特徵進行修改,使生物變得個性化,或者只是簡單地使自己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好。「生物黑客」(biohacking)便是這種改進和幹預措施的科學實踐。  那麼,究竟什麼是生物黑客?
  • 為了再也不用帶錢包 他在拇指上植入了NFC晶片
    他把一塊NFC晶片植入進拇指的背面,不久之後他就能通過這塊晶片進行免觸支付,還可能用來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喵喵(幾年前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這個)是生物黑客運動的一員,這一群體熱衷於把身體同科技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用科技改造自己的身體。實際上,NFC晶片只是他對實驗和科學所作的貢獻的一部分。
  • 「生物黑客運動」半人類半機器不是怪物
    所以,最激進的「超人類主義者」都還只是處在實驗階段,因為這些試驗目前並無太多實用價值或者不夠安全。而在公眾領域為其宣傳的 Zoltan 等人,卻將其擺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Zoltan 承諾,將窮盡一生來推進這項偉大的事業,他相信他的努力將在數十年之後開花結果。   這就是「生物黑客」峰會存在的意義。
  • 比賽博朋克還朋克的生物黑客-虎嗅網
    「生物黑客」。02 自我植入才算硬核比起財大氣粗的矽谷大神,還有一批更接地氣的生物黑客致力於探索人體與機器的邊界。這些遊蕩在世界各地的地下生物黑客往往有著朋克的造型,與矽谷大神消滅疾病,延長壽命的目的不同,這些黑客的機體改造目的也是朋克得要命:不為什麼別的,就是要更酷!
  • 英國一男子因植入人體晶片引來電腦病毒
    他竟然因為植入晶片者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被電腦病毒「附身」的人。造成病毒感染的是他植入手中的一塊晶片,隨後病毒又傳染給了辦公室裡的電腦,後來電腦又把病毒傳給別的電腦。 這種晶片名叫「無線通信身份識別晶片」(RFID)。我們的「公交卡」使用的就是這種晶片。其實,這都是科學家有意為之,目的就是想看看RFID晶片是否能夠傳播電腦病毒。
  • 荷蘭生物黑客將亮相首屆補天杯破解大賽
    而具有這些「超能力」的主人,就是世界頂尖的荷蘭生物黑客大神Patrick Paumen。對於了解「生物黑客」的愛好者,幾乎無人不知Patrick Paumen的大名。Patrick Paumen曾於2017年首度來華,被認為身具萬磁王+鋼鐵俠+X教授的特異功能,看成真正的現實版終結者。
  • 生物黑客,是怎樣一種神秘存在?
    生物黑客,又稱生物崩客
  • 科學網—當大腦植入晶片,奇蹟發生
    不過其在兩年前接受了大腦晶片植入手術,現今24歲的他終於又能自由控制右手臂和右手腕了,為全球首例通過大腦晶片植入「復活」癱瘓肢體的人。 在人類大腦中植入晶片,是不少科幻電影中為觀眾所熟悉的橋段。而這一「黑科技」,目前正在從大熒幕上來到真實的人類生活中。
  • 比賽博朋克還朋克的生物黑客
    這些拓展人體機能的小玩意兒已經out了,比起叱吒一時的賽博朋克,如今的風流人物還要算生物黑客(Biohacker)。生物黑客的組成人員不僅有居於鄙視鏈頂端的矽谷大佬,還有形形色色的草根民眾,他們以自己為實驗體,在身體上植入各種稀奇古怪的裝置,把自己改造成了傳說中的「生化人」。他們相信,運用這種方式,人類可以突破自己的極限,實現與自然萬物的互動。
  • 駭人聽聞的生物黑客你了解多少?
    這些拓展人體機能的小玩意兒已經out了,比起叱吒一時的賽博朋克,如今的風流人物還要算生物黑客(Biohacker)。生物黑客的組成人員不僅有居於鄙視鏈頂端的矽谷大佬,還有形形色色的草根民眾,他們以自己為實驗體,在身體上植入各種稀奇古怪的裝置,把自己改造成了傳說中的「生化人」。他們相信,運用這種方式,人類可以突破自己的極限,實現與自然萬物的互動。
  • 用科技禁忌突破人類極限,生物黑客到底是種什麼存在?
    也許你身邊還沒有生物黑客,但作為整個科技領域最強大、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他們將在不遠的未來掀起巨浪。那麼生物黑客,到底是怎樣一種神秘存在?是「科學怪人」也是「科學聖鬥士」所謂生物黑客(Biohacker),簡單來說,就是用科技「黑」進人體,突破身體限制。
  • 人體植入晶片靠譜嗎?
    部分家長擔心人販子拐跑小孩,甚至提出在小孩身上植入具有定位功能晶片的想法。上述種種現在聽起來或許有些瘋狂,但不可否認的是,晶片很可能會顛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不遠的將來,植入晶片是否會像打防疫針一樣變得稀鬆平常呢?誰也說不準。
  • 生物黑客技術:讓人類的身體擁有無限可能
    尼爾·哈比森是天生的色盲,但現在,他卻可以識別出360種顏色,甚至識別紅外光譜,這都源於生物黑客技術的支持。藉助紋身、手術刀、晶片,我們便可為自己的身體賦予聯網能力。你想具備什麼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