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將水電解成氫需要能量 催化劑不能提供驅動化學反應能量

2020-12-06 騰訊網

此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劉垠

「這不與水變油一樣嗎,不要相信這種事。」燃料電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在看到「水氫發動機」的新聞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這不太可能吧,你確定不是媒體搞的烏龍,或者是媒體誤讀了?」這是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在回復記者信息時的第一反應。

「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5月22日晚6時54分的南陽日報網和次日的南陽日報頭版先後刊發了同一條內容——《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南陽電視臺播出的畫面顯示,市委書記張文深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用英語說「very good」。有媒體報導,青年汽車的南陽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圖片來源:《南陽日報》

What?車輛只需加水就能行駛?

這與記者經常接到的「我朋友有一種顛覆性技術,只需在汽油裡加一點東西就能實現汽車尾氣零排放」很可能是同一款「重大發現」。

果然,這一屆群眾不好忽悠了。「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沒有收穫更多點讚,而是遭到大面積質疑。

該事件在網絡上發酵後,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帳號@俠客島也作出聲明

不加油不充電就能跑不可能

搞出這個大新聞的是青年汽車集團。

據媒體報導,2017年8月,青年汽車集團就高調宣布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該公司把多家媒體請到了浙江金華總部,稱只要手裡有瓶水,汽車就能跑。

龐青年的下屬開始演示這套「全球領先」的技術——用水管接在自來水龍頭上,對車頂的兩個水箱進行加注,注滿後駕駛員發動車輛,水箱與氫燃料電池間相連的透明軟管內的水珠被氣體衝下引擎發動,車輛被開出車間。

該集團董事局主席龐青年介紹了原理,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

據龐青年介紹,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他還表示,這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

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在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的場景

這是種什麼催化劑,或者說,僅用催化劑就能使水變成氫氣?

「龐青年所說的特殊的轉換裝置是什麼不太清楚。水可以作為提供氫的原料,所以水氫燃料車作為一個概念也不能說不對,但在我的知識範圍內尚無廉價、高效、體積小這種轉換裝置,零成本更是不太可能,水電解制氫每立方氫氣需消耗5.5度電,電費佔整個電解制氫生產成本的80%左右。」制氫行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光解水或生物分解水等技術都不太成熟,不知這個催化劑指的是什麼。

「這就是個騙局,和當年的『水變油』一樣。」親歷「水變油」事件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化學常識告訴我們,將水電解成氫和氧需要能量,催化劑能起到加速化學變化提高反應效率的作用,但絕不能提供驅動化學反應的能量。

「水分解為氫和氧氣要輸入能量,光有催化劑沒有輸入能量是不會產生氫氣的。」衣寶廉院士也強調。

但也有氫能源研究有業內人士持審慎態度。「目前燃料電池汽車氫源都是從外部加入,氫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水電解制氫,一種是通過化石能源的回收尾氣制氫。」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專家認為,這次引起爭議的「水氫車」有別於現在說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類似於氫油車,亮點是給車加上水或者某種有機化合物,在車上自己分解的過程中產生氫氣,提供給氫燃料電池。

這位專家曾去參觀過青年汽車的生產線,對於「是否是騙局」,他拒絕回答,「從原理上來說不是說不能實現,但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

「從目前披露信息看,很容易認為是騙局。」 廈門理工學院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路密教授持則表示,龐青年所說的催化劑很可能是能與水發生反應的金屬氫化物如氫化鎂之類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與水反應產生的氫氣,要麼直接燃燒提供能量(但會受限於材料不能長期承受氫焰的高溫),要麼需要通過燃料電池裝置提供能量,報導裡說的只加水就能跑肯定是不可能的。」

龐青年回應:

「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

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

如果在大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是「騙局」,為何該技術能成為南陽的重大項目?青年汽車又是什麼來頭?

「想想當年的『水變油』就很好理解了。如今隨著氫能熱度上升,類似手段就又出來了,至於是為名還是為利,或是騙補貼,就不得而知了。」杜芳慈直言。

「龐青年在汽車業內還是挺有名的,前些年他們公司擴張的很厲害,還曾一度出海收購瑞典知名汽車公司薩博汽車。」上述汽車業內人士說。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青年汽車集團成立於2001年01月09日,法定代表人為龐青年,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登記機關為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

青年汽車下設商用車集團、乘用車集團和汽車部件集團三大子集團,是一家生產、銷售NEOPLAN客車、MAN重型卡車、蓮花轎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綜合性汽車工業集團,均由龐青年實際控制並出任法人代表。

但近幾年,青年汽車負面纏身。2017 年2月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中,工信部網站公布了對7家汽車公司的行政處罰書,青年汽車就是其中之一,其原因是青年汽車2014年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集團)的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

2017年8月,龐青年實際控制的浙江青年蓮花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青年汽車與南陽的故事則始於2012年。有媒體稱,當年6月18日,時任南陽市委書記李文慧會見了龐青年一行,雙方就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謀求合作共贏進行了交流。龐青年表示要加強與南陽市的對接洽談,進一步謀求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良好結合,促成雙方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隨後,青年汽車與南陽市人民政府於2018年9月達成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當年年11月14日,南陽的鄧州市與青年汽車集團籤訂了雙方氫能源汽車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一個半月後的2018年12月29日,南陽日報頭版頭條報導了前一天發生的南陽高新區·金華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項目籤約活動,該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產值300億元。市委書記張文深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出席。

和一般的政府招商引資不同玩法是,青年汽車的南陽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科技日報記者致電青年汽車集團的宣傳部門,工作人員表示,董事長在南陽那邊,暫時不方便聯繫和回應,公司稍後會有統一回復。最新消息是,龐青年回應媒體:「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

龐青年說,他注意到了外界的報導,但是他並不覺得冤枉,「(質疑)是人家的事,一個全新科技,大家不理解是正常的,我年輕時,看到鐵樹開花、鐵牛(拖拉機)耕田的新聞,哪能想到現在都無人(駕駛)了。」

談及研發團隊,龐青年說,是一些博士生導師帶著很多博士一起研發的,從2006年即開始了。但他不便透露具體團隊。

南陽市委宣傳部新聞科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宣傳部其他工作人員說,新聞科工作人員去了解該事件具體情況,讓稍後聯繫。有媒體稱,南陽方面表示,正在開會統一口徑後回復。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管晶晶

相關焦點

  • 如果一種催化劑輕鬆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就沒有能源危機了?
    催化劑是什麼?它只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並不能讓化學反應發生,也不能提供化學反應所需的任何能量,能把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的不可能是某種催化劑,這種想法說白了就是自以為是的幻想! 理論上分析,確實可以把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比如用電解,光解還有高溫分解等方法,但無論那種方法都需要極大的能量,這是必須的,是必要條件!
  • 能否找到一種催化劑,把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報導一經流傳,就在網上激起了軒然大波,「車輛加水就可以跑」、「一箱水可以跑300-500公裡」,這究竟是什麼技術,竟然這麼神奇。實際上,青年汽車所謂的水氫發動機,其核心技術是一個特殊的轉換裝置,這種車在車頂有一個大水箱,水通過特殊轉換裝置的作用被變成了氫氣和氧氣,經過過濾之後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從而推動汽車前進。
  • 美國科學家研發技術定期重組催化劑 可提高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為了大量生產氫氣,有些科學家正在研究水分解(將水分解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從而產生氫燃料和可供呼吸使用的氧氣。 據外媒報導,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理學院(Virginia Tech College of Science)的研究人員正專注於能量存儲和能量轉換研究,解決了電化學水分解工藝的一個基本障礙。
  • 細說催化劑背後的故事,催化劑是如何參與反應的?
    那麼王洪成是不是水平不行,他選錯了催化劑呢?其實不是。事實上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催化水變成油,這是因為催化劑只能催化實際能夠發生的反應,而對於本來就不能發生的反應,催化劑是無能為力的。比如合成氨反應、二氧化硫的氧化反應等,都是實際能夠發生的反應,只不過在通常的情況下這些反應進行得較為緩慢,所以需要催化劑的幫助。
  • 科學家努力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將水轉化為燃料
    通過使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能源行業可能越來越接近開發新的燃料來源。在研究人員馬斯達爾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都看著用催化劑的潛在促進更快,更高效分解水的過程,並使其在通過太陽能產生氫氣更具有可持續性。
  • 中國石油大學副教授:驅動車輛「只需水」行不通
    二十多年前,情景劇《我愛我家》中,葛優扮演的紀春生提出了「水變油」的奇想:「你們知道水是由什麼組成的嗎?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而氫和氧是可以燃燒的……」彼時,有一個叫王洪成的人宣布發明了「水變油」,霎時成了國人投資的新寵,最終這齣鬧劇在我國科技界專家學者的呼籲下戛然而止,王洪成因虛誇發明並觸犯刑律,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使用鉑鎳催化劑在氫氣中存儲能量的效率提高了20倍
    催化劑促進了化學反應,但是廣泛使用的金屬鉑稀缺且昂貴。埃因霍溫科技大學(TU / e)的研究人員與中國,新加坡和日本的研究人員一起,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活性高20倍的替代產品:一種具有鎳和鉑合金空心納米籠的催化劑。 TU / e研究人員Emiel Hensen希望將來使用這種新催化劑開發冰箱大小的電解槽,該電解槽大小約為10兆瓦。結果將於11月1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新加坡研發低成本催化劑 可提升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一組參數,可以決定低成本催化劑尖晶石氧化物效率,這一發現打破了利用電解(用電分解水)從水中提取氫所遇到的瓶頸。
  • 我國學者研製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新華社合肥12月9日電(記者徐海濤)氫能是一種能量高、潔淨的可再生能源,通過電化學水解製備氫氣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和高敏銳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三元納米片電催化劑,展現出工業級的優異電解水制氫潛能。國際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 水氫燃料汽車有可能嗎?我們能找到傳說中的催化劑嗎?
    有幾種低成本的制氫方法:電解、光解、高溫熱解、化學反應、光觸媒、藻類生物制氫等都是制氫的方法,但沒有一種能達到極低成本的效果,比如電解水,中學實驗中就有,但電解水的耗電成本是很高的,有這閒心不如直接儲備在電池裡推動汽車
  • 高一升高二銜接: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原標題:高一升高二銜接: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1、有效碰撞理論 2、化學反應能量轉化的原因 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斷裂,形成新的化學鍵的過程.舊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學反應中,舊鍵的斷裂所吸收的總能量與新鍵形成所放出的總能量是不相等的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將太陽能轉化為俗稱「液態陽光」的「太陽能燃料」,是應對未來化石燃料枯竭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可再生能源策略。近年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逐步成為最為廉價的發電技術。利用光伏發電驅動電解水(PV-E)制氫,是目前最為可行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之一。在眾多電解水技術中,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技術受到廣泛關注。
  • 專題25 化學反應與能量熱化學方程式
    ,都可以熱量(或轉換成相應的熱量)來表示,稱為焓變(ΔH),單位:kJ/mol 或 kJ•mol-1   在化學反應中,舊鍵的斷裂需要吸收能量 ,而新鍵的形成則放出能量。  ②濃硫酸、NaOH固體溶於水放熱;NH4NO3溶於水吸熱。因不是化學反應,其放出或吸收的熱量不是反應熱。   ③通過反應放熱或吸熱,可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穩定性。 二、反應熱與熱化學方程式: 1、反應熱:化學反應都伴有能量的變化,常以熱能的形式表現出來,有的反應放熱,有的反應吸熱。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叫做反應熱。
  • 分解二氧化碳新型催化劑誕生!僅需陽光和水或將成「人造植物」
    打破二氧化碳的化學鍵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很長時間。因此,Li著手開發一種催化劑,以降低能量壁壘,加快這一過程。Frenkel說:「問題是,在幾種可能的催化劑之間,哪一種更有效、更實用?」打破二氧化碳化學鍵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電子的供應。當一種被稱為半導體的材料以光的形式被能量激活時,就會產生這些電子。
  • 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更高的清潔電池——氫燃料電池
    1、氫氧燃料電池工作原理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
  • 【中安在線】中國科大成功製備釕單原子合金催化劑 廉價高效電解水...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吳宇恩教授課題組運用創新工藝,在氧析出催化劑取得重大突破,為電解水制氫的工業化推進重要一步。「終極能源」氫能市場化的關鍵一環是氫氣高效廉價的製取。其中,電解水是最被看好的製備方式之一。
  • 美國研發低成本催化劑用於水分解制氫 產氫速率是原來的10倍
    (圖片來源: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蓋世汽車訊 即使沒有陽光也沒有風,也能夠分解水製成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產生一種以氫燃料形式存儲能量的方法。現在大都採用一種稱為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的設備來分解水,此種設備的產氫率很高,但是價格昂貴,要在酸性條件下工作,需要依賴鉑和銥等貴金屬催化劑以及鈦製成的耐腐蝕金屬板。該研究小組通過在鹼性條件下或在利用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的基本條件下分解水,以解決該問題,此種電解槽無需貴金屬催化劑。
  • 電解水有了低成本高活性雙功能催化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李越研究員課題組在分級異質結構Ni3Se4@NiFe水滑石納米片的製備及其全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納米視界》上。該研究工作為開發低成本、高活性的雙功能電解水催化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設計思路。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出新一代電解水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太陽能研究部李燦院士領導的團隊開發出新一代電解水催化劑,在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及考克利爾競立(蘇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的規模化鹼性電解水制氫中試示範工程設備上實現了穩定運行。
  • 電子耦合作用活化單原子釕: 面向高性能的電解水析氧催化劑
    氫能作為一種新能源,由於其存儲能能量密度高,清潔無汙染,受到大家的廣為關注,然而對於氫能源的開發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目前在眾多的生產工藝中,從水中電解制氫工藝較為簡單,包括氫析出反應 (HER ) 以及氧析出反應 (OER)。其中 OER 因其為複雜的四電子轉移過程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