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禁足兩個月,野生動物們開始狂歡:沒有人類,世界會怎樣?

2020-12-03 美物計

01

「暫停」的人類世界

最近,幾乎全世界都進入了「無人模式」,

過去人潮擁擠的地方,

罕見的只剩下空蕩蕩的街道。

曾經熙熙攘攘、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

現在冷冷清清。

諸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人潮不再洶湧,

米蘭大教堂,褪去喧囂,

迎來了片刻的寧靜。

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雪梨歌劇院

也終於能吹著海風,

等一場溫柔的日落。

越夜越野的曼谷街頭

褪去了燈紅酒綠,

點點微弱的燈光,

似乎在訴說這裡曾經的人聲鼎沸。

人類世界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如同一場啞劇,

暗流洶湧卻寂靜無聲。

但在人類世界歸於寂靜的背後,

世界各地的動物們都趁著這個機會,

出來「溜達」,

那些許久未出現過的風景,

也都在最近重新現世。

02

重煥生機的動物世界

隨著人們進入自我隔離狀態,

各種動物佔領了世界各地城市的街道。

義大利的一處商業街,

已經沒有了人類的蹤跡,

然而悠然自在的鴿子卻在此時招搖過市

替我們欣賞了街邊的風景。

不僅如此,由於人流量急速減少,

義大利的汙染也隨之減輕了不少。

水城威尼斯最近幾年一度被環境問題困擾,

運河上漂浮的垃圾在夏季散發出難聞的臭味,

當地人引以為傲的旖旎美景,

似乎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但就在人類活動減少後,

威尼斯又「活」了起來。

運河的水變得清澈見底,

成群的小魚結伴遊來遊去。

有當地居民甚至表示,

自己在這住了60年都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

類似的景象不僅發生在威尼斯,

布拉諾島和撒丁島卡利亞裡港,

遊人不再,河水變清,

天鵝成雙成對出現,

海豚在水中歡快的搖擺。

新德裡的天空也變得蔚藍了。

威爾斯的一個小鎮,

被一群山羊給「佔領」,

它們大搖大擺的在空曠的街道上散步,

時不時還會啃啃別人家門口的樹籬,

據當地人說,

這是它們第一次在小鎮上如此大膽。

從白天吃到晚上,

還跑到別人家的私人花園裡,

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灌木,

一點都不客氣。

除了山羊,

大家的熟知的奈良小鹿,

也紛紛離開森林山區,

跑到城市裡大吃大喝。

動物園裡的企鵝也都跑出來,

邁著歡快的小碎步逛起了街。

野豬看到四下無人,

也開始在街上撒歡奔跑。

新加波的小水獺們,

也加入了狂歡遊行。

因《羅馬假日》而聞名的許願池熱鬧不再,

許久未見的水鳥卻在這裡,

找到了曾經失去的「家園」。

許多珍惜野生動物由於畏懼人類,

鮮出現於人類視線之內,

然而也是在最近,

各地頻現他們的身影。

03

沒有了人類,地球會怎樣?

對於人類而言,疫情是一場災難,

但動物如果給子孫們回憶這段經歷,

一定會是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人類世界按下暫停鍵之後,

動物世界沸騰了,

各國都在上演著不同版本的「瘋狂動物城」。

很多人笑過之後,卻陷入了沉思。

原來沒有人類的世界,動物並非毀滅,

它們並不需要我們照顧,

依舊可以清閒如昨。

就像《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最後說的那樣:

要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

如果換算成24小時,

一萬年連0.2秒都不到。

而人類存活在這個星球的時間,

也僅有半分鐘長。

地球沒有了人類依然會旋轉,

人類之前有生命,

人類之後依然會有生命。

我們之於地球,也許只是匆匆過客,

而地球對於我們,

卻是賴以生存的家園。

就在最近的一百年,

地球上已經有許多物種消失,

渡渡鳥、南極狼、爪哇虎、北美旅鴿、長江白鱘......

是時候反思了,

如果當初人類沒有無休止的破壞,

他們會不會依然快意地生存著呢?

又或者,我們繼續無休止的向大自然索取,

千百年後消失的物種,

人類會不會成為其中之一?

人類並不能在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獨善其身,

只有保護好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我們才有資本和機會,

去暢想未來。

一場疫情,不僅教會我們珍愛生命,

更讓人們懂得與自然和解。

疫情終將過去,

但這場關於自然的思考,

並不能隨之停止。

相關焦點

  • 人類禁足的一個月裡,自然界開啟了狂歡派對...
    從疫情發生至今全國人民被禁足在家一月之久在我們仿佛世界末日降臨的時候自然界卻迎來了狂歡!疫情的襲擊,讓人類苦不堪言但現在看來病毒,或許是地球對抗人類的免疫細胞吧1沒有人類的一個月,動物開起了狂歡派對一個月的禁足,對人類社會的打擊很大在我們眼裡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
  • 人類「消失」1個月,城市安靜了,動物的世界卻沸騰了!
    被禁足在家的日子裡, 我們的城市變得安靜, 街道變得冷清, 但動物的世界,卻熱鬧了起來。 小區裡少了往日的人聲鼎沸, 多了各種鳥的鳴叫。
  • 轉折點:如果人類和動物角色互換,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高分暗諷動畫短片《轉折點》,地球是人類的生存之地,可如今環境汙染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環境汙染影響著生活在地球的一切生物,然而環境汙染幾乎都是人類造成的,如果人類和動物角色互換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短片開頭是在一個繁華的大都市裡面,然而這個都市是各種各樣的動物主宰的,在咖啡店喝咖啡的大猩猩,在餐館吃漢堡的長頸鹿,在超市排隊結帳的動物們……購物完的海豚坐在河邊喝可樂,喝完後直接把可樂瓶扔到河裡,瓶子日積月纍堆成了山,生活在河裡的人類吃不到其他食物,只能吃可樂瓶子,結果窒息死掉了。
  • 動物有發情期,人類為什麼沒有?如果男人有發情期,世界會怎樣?
    比如:人類的身上沒有濃密的體毛;人類沒有發情期;人類是兩足直立行走的動物;人類的皮膚很薄,無法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之下;人類的小孩,剛生下來,幾乎沒有任何的行動能力,而且人類出現了生育困難的問題。當然,這些截然不同之處,也體現在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上,人類就好像是外星球來的,並不是地球上原有的動物。
  • 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是怎樣的?
    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是怎樣的? 短短近一個月的時間, 當人類的活動被按下了暫停鍵, 動物的世界卻熱鬧沸騰起來
  • 野生動物是人類朋友,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
  • 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世界自然基金會份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更進一步威脅了100萬個物種,他們面臨著在未來數10年滅絕的風險。保護野生動物,不僅是因為動物和人類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更因為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主人,他們本該享受大自然賜予他們的美好家園。
  • 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梯圖是一匹草原狼,從小它和媽媽、兄弟姐妹們生活在寬闊的草原上,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媽媽突然被獵人打死了。還沒有學會獨立生活的梯圖不僅沒了媽媽,還被獵人抓走給孩子們當玩伴。終於,梯圖找準機會溜了出去,一開始的和人類鬥智鬥勇的時刻。獵人們無時無刻在找企圖,想要殺掉它,梯圖也在瞄準機會為自己復仇。在那個西部大草原上,獵人們用槍彈打死的羚羊和野牛,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人類不斷使用圈套毒藥槍和獵殺、捕殺動物,幸運的是梯圖每次都能大難不死。
  • 野生動物:不當人類的盤中餐,仍可以是人們的搖錢樹
    最近人們都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濫捕濫殺濫吃野生動物,可能會導致人類自己的災難。人類和野生動物相處的方式,遠非盤中餐這樣簡單粗暴,其實野生動物資源是一棵搖錢樹,只要加以規範合法的商業開發,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愚蠢的食用和偷獵。而正確、可持續的商業開發,既能達到保護生態的作用,也能為人類創造經濟價值。
  • 野生動物怎樣判斷對手的實力?人類在猛獸眼中是什麼段位?
    在美好又殘酷的大自然裡,野生動物每天不僅要面臨天敵的威脅,還要預防被同段位的生物搶食,避免自己的孩子被殺害。於是在這樣激烈競爭的生活環境中,野生是怎樣判斷對手的實力,以此來決定自己是逃跑還是進攻?人類在猛獸眼中又處於什麼段位?
  • 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丨文化客廳NO.31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保護野生動物得到了空前的重視,一周前剛剛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意味著中國確立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在人類的歷史上,作為所謂的「高級動物」與野生動物之間關係很是複雜,人類先是脫穎而出號稱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後馴化動物、與之共生,甚至最近的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的反噬。
  • 以前人類獵食野生動物沒有得傳染病?現在為何不行了?有兩個原因
    所以無論是,捕食野生動物還是和野生動物相處,都需要小心病毒方面的接觸傳染,不過可能有的朋友要說了,人類自古以來就捕捉野生動物使用,可以說幾百萬年來都在和野生動物打交道,為啥以前的人都沒有事,現在卻不能接觸野生動物了呢?
  • 假設人類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
    恐龍滅絕後,地球上的霸主除了人類還有誰?答案是唯一的,就是人類!咱們人類現在是地球上的霸主,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沒有什麼是人類不能吃的,除非它有毒,有的甚至有毒人都敢吃,所以人類無疑是現今世界主導者!
  • 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
    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現在的全球變暖已經不再是存在於我們腦海當中的一個名詞,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全球變暖是指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為溫室效應而導致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的結果,現在由於全球變暖的到來,大多數的山脈冰川出現了退卻的現象,在未來或許我們將會迎來高山無雪或者是無冬之年。
  • 如果蚊子滅絕了,世界會怎樣
    你或許和我一樣也試圖想像過吧如果蚊子滅絕了這個世界會怎樣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如何滅絕它了奈何蚊子存世的數量實在太多在下水道,陰溝裡,房間的角落伴隨著高音調的嗡嗡聲它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那麼人類有能力把這個吸血者清理掉嗎?
  • 飯店兩月沒開門動植物瘋長 如果人類消失了地球會怎樣?
    很多人都沒想到,2020的春節假期會從7天延長到兩個月,不止。我們宅在家裡的同時,基本上所有的商家也都關門了,其中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餐飲行業。好不容易熬到疫情慢慢散去,店主們打開店門一看,不得了,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如果沒有了萬有引力,我們的世界會怎樣?你或許什麼都看不到了
    或許如果沒有了萬有引力,我們的世界會怎樣?地球會怎樣?太陽系會怎樣?我們的宇宙會怎樣?其實如果宇宙中的萬有引力消失,不但地球會解體,地球上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太陽系和銀河系都是如此,甚至我們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將分崩離析,變成虛無一般的狀態。有人會想,有這麼嚴重嗎?不至於吧!
  • 如果人類集體冬眠,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
    說起冬眠,我們首先會想到一些變溫動物,例如蛇、蜥蜴等。其實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都要進行冬眠,尤其是一些變溫動物。冬眠是這些動物的生理規律。因為隨著氣溫的降低,大多數動物的體溫也會隨之下降,難以繼續進行自由活動。於是,在大冬天裡,很多動物都需要躲藏在窩裡進行冬眠。
  • BBC保護野生動物的紀錄片,計劃在下半年重啟,拍攝成本或增高
    北京時間3月25日,也是BBC報導,考慮到現階段的特殊時期,保護野生動物與大自然成為了一個人們重新提起的話題。所以BBC保護野生動物的紀錄片,計劃在下半年重啟,拍攝成本或增高。在筆者的記憶中,最近的一部BBC野生動物的紀錄片是去年上映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這部電影用了4K和8K的技術,讓觀眾們的觀感有所提高,其實這部紀錄片的成本,已經比BBC之前的大自然影片有所提高。
  • 為什麼沒有以人類為食的動物?人類為什麼沒有天敵?
    地球上許多動物都有天敵,就連兇猛的老鼠、獅子等都有人類獵殺,既然如此,那人類有天敵嗎?人類的天敵是什麼?人類的天敵其實人類並沒有天敵,而且按照食物鏈的能量流動關係,人類也不應該有天敵。如果地球上真的有一種動物以人類為食,並且專門以人類為食,那它們將會很快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