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酒量怎麼那麼好,連喝了十八碗酒還能去景陽岡打老虎?

2021-01-08 蘭川城

武松回清河縣的途中,在「三碗不過岡」酒家連喝了十八碗酒,還跑去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這酒量放到現在,應該能拿個世界冠軍了吧。

其實武松喝的並不是烈性的白酒,他喝的是低度數的黃酒。而且黃酒喝之前一般要溫一溫,酒精又會揮發不少。

黃酒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世界三大釀造酒(也稱發酵酒)。黃酒以小米、糯米等穀物為原料釀造,葡萄酒以紅葡萄、白葡萄為原料釀造。

啤酒以大麥為原料釀造。釀造酒的酒精含量較低,一般在十幾度左右。

黃酒歷史悠久,中國獨有,大約從商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獨創的酒麴複式發酵法釀製黃酒,現在全國各地均有生產。 黃酒營養豐富,含有21種胺基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但又必需的8種胺基酸,黃酒都含有。胺基酸含量高達5647毫克/升,是啤酒的5~10倍,葡萄酒的1.3倍。黃酒因此獲得「液體蛋糕」的美譽。

相關焦點

  • 武松在景陽岡喝的「三碗不過岡」多少度?
    《水滸傳》寫武松在景陽岡喝了那裡的一種烈酒,叫「三碗不過崗」,並創造了歷史記錄:18碗。這種酒碗底高、口寬,盛酒較淺,一碗大約有三兩,18碗酒即6斤左右。別說酒了,就是水也得灌一個肚子圓,武松確實能喝。
  • 武松景陽岡痛飲18碗酒還能打死老虎,喝的到底是什麼酒?
    武松劇照在《水滸傳》108好漢的這些故事中,武松,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且深受作者施耐庵和廣大群眾的喜愛,在武松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中,武松打虎更是被人津津樂道,武松上喝了十八碗酒,然後在景陽岡上打死了猛虎,為民除害
  • 景陽岡打虎英雄武松喝的是多少度的酒,居然連喝18碗都沒倒!
    景陽岡打虎英雄武松喝的是多少度的酒,居然連喝18碗都沒倒!小編今天閒聊水滸的酒換成白酒的話,誰敢這樣喝一喝,保證他醉死。俄國人平均壽命短,主要就是男人喝酒太多,很多都英年早逝了。難道梁山的好漢都是特殊材料做的?都這麼能喝酒嗎?其實不然!他們喝的酒,並不是我們今天的白酒!
  • 武松在景陽岡酒店喝的是什麼酒?
    看過《水滸傳》中景陽岡打虎一段的人,不免要產生一個疑問:雖然店家警告「三碗不過岡」,但武松卻喝了十五碗,照樣還能打死老虎。那麼景陽岡酒店的酒是北方的燒酒,還是江南的米酒呢?明代人《豆棚夜話》認為武松在景陽岡吃的是山東燒酒。一個原因是,既然「三碗不過岡」,那說明這種酒的酒精度很高。以一碗三四兩計算,三碗大約在一斤左右。這在今天,也可以算作海量了。如果是江南米酒的話,三碗也頂不過一碗燒酒,怎麼能「三碗不過岡」呢?第二個原因是,山東不產稻子,向來以高粱作為燒酒的原料,自然也就不會有大米酒和糯米酒。
  • 景陽岡三碗不過崗,武松打虎前連喝18碗,相當於現在多少白酒?
    眾人皆知,武松者名之為是景陽岡虎,然在上前武松猶飲也,當時之肆稱三碗過崗,意謂其酒甚烈,眾人只得飲一二碗,若飲至三碗,則不能以景陽岡之,畢竟山有大蟲,亦即是虎,易將人給食之,然武松嗜酒是不信之。乃武松連飲了十杯酒,終提一殺威棒而去,終於山上假寐之時果遇虎,因酒力發,即將虎與殺,所謂順者酒壯膽,況武松猶一能者,則事來矣,初武松飲之十八碗酒當今之多寡?小編則與眾言。
  • 水滸傳中景陽岡武松打虎,喝的三碗不過崗是啥酒?為啥能打死老虎
    還有一種酒,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關於這個就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聽過,那就是「武松三碗不過崗,醉臥山中打虎強」。簡單來說武松要回清河縣的時候,到了景陽岡地接的時候,疲勞饑渴就在一個小店裡邊吃牛肉,喝美酒。老闆說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不能多喝,這酒多喝兩碗就容易醉。可武松是誰啊,他才不管這個呢。喝了三碗不過癮,整整喝了十八碗。
  • 武松打虎前,在景陽岡吃了一頓飯,消費了多少錢
    忙裡偷閒中,我們往往會帶上家人,或約上三五好友,去擼串燒烤,吃火鍋海鮮。古人云:食、色、性也。可見飲食男女,人之本性。現在餐飲業多元化差異化發展,各地消費水平不等,普通人一頓飯錢下來,少輒幾十幾百元,若是點了大餐,幾千塊錢甚至上萬都不一定管夠。那麼回到遙遠的北宋時代,在水滸傳中,當年武松景陽岡打虎之前,曾於陽穀地界的酒館裡山吃海喝了一頓,也就是著名的三碗不過岡事件,那麼這頓飯到底花費了他多少錢呢?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喝好幾壇酒都不會醉呢?
    在文藝作品中,古人喝酒以「壇」論、以「鬥」論,一連喝好幾壇都不會醉。杜甫寫詩稱,「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喝一鬥酒都不會醉,還能作詩百篇。在唐代,一鬥大概相當於今天兩升,也就是說,李白的酒量在4斤以上。4斤的酒量,擱今天絕對是令人驚訝的海量,東北、內蒙最能喝的大漢,恐怕兩斤白酒也已到頂了。那麼,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如此能喝呢?
  • 景陽岡「透瓶」
    專家評鑑:窖香幽雅、陳香舒適、綿甜柔順、回味悠長  做人透明,好酒透瓶。  「五洲四海話景陽,千載陳釀透瓶香;漫道三碗不過岡,武松豪飲猛虎降。」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和《金瓶梅》以警世妙筆對景陽岡酒的生動描寫,更使這別名「透瓶香」、「三碗不過岡」的好酒數百年盛傳不衰,而當代尤被世人推崇青睞。  自古以來,陽穀以產美酒「透瓶香」而負盛名,「透瓶香」正是當年武松在三碗不過岡酒店喝的酒。宋代以後,「透瓶香」曾作為貢酒,譽滿京師。
  • 武松真的能打贏老虎?看泰森與老虎戰鬥力對比,你就知道了
    傳統小說《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橋段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最喜歡的故事了,武松路過景陽岡時在酒家連喝十八碗酒,然後不顧眾人的勸阻上山去尋找那隻老虎,並在和老虎相遇後三拳將其打死,這段描述也成為了水滸中最為經典的一幕。多年後當再次看到這段時,心中卻不免有了疑問,一個成年人真的可以徒手將一隻成年老虎制服嗎?
  • 《景陽岡》知識點梳理
    形容喝得豪爽、暢快。 【篩酒】斟酒,倒酒。篩:斟(酒或茶)。 【客官】舊時店家、船家等對顧客、旅客的尊稱。 【但凡】凡是;只要是。 【榜文】古代指文告。 【結夥】跟人結成一夥。
  • 除了武松,換水滸中誰赤手空拳也打不死一隻三四百斤的老虎!
    魯智深過景陽岡能不能和武松一樣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不用考慮,我們提轄做不到。為什麼小編會這樣說?不是說魯智深力氣和功夫比武松差,而是智慧與力量分配上魯智深比武松遜色一籌,別急著抬槓,咱們一條一條來比。首先,武松是在喝了18碗酒後景陽岡打死了這隻大虎。喝酒那是好漢們標配,魯智深酒量也是按壇算,但魯智深喝醉了可是醉得一塌糊塗,沒有能瞬間清醒能力。十字坡武松輕鬆調戲孫二娘,魯智深被麻翻後差點做了人肉包子,還鬧出過醉打山門的笑話。幾乎一眼就能看出,在對「酒」和「醉」把握及意識恢復上,我們提轄和都頭還差的遠。是不是這樣?
  • 打虎故地尋酒家,醉倒景陽岡下
    十八碗酒,一隻斑斕大蟲,成就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借著施耐庵的如椽巨筆,武松打虎的故事傳遍神州,也讓景陽岡的好酒香飄四海,成為英雄酒的代名詞。或許打虎的故事還有些文學虛構的成分,但景陽岡的好酒卻是名副其實的存在。這酒興於唐朝玄宗年間,盛於宋元,傳承至今,為無數英雄豪傑文人墨客所傾倒。「造成玉液流霞,香甜津潤堪垮。開壇隔壁醉三家,過客停車駐馬。洞賓曾留寶劍,太白當過烏紗。
  • 部編版五(下)第二單元 第2課《景陽岡》圖文講解
    2、武松看了,笑道∶「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裡去歇。我怕什麼!」 「笑」說明武松看到樹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陽岡上有虎,還認為是店家的詭計,真是固執己見。「我怕什麼」表現了武松的無所畏懼,膽量過人。
  • 魯智深和武松誰的力氣大?《水滸傳》中早有定論,相差至少300斤
    尤其是其中最為主要的幾個人物,更是描繪的入木三分,比如說魯智深還有武松這兩兄弟。魯智深原名為魯達,關西人氏。早年在延安府從軍,積功至關西五路廉訪使。後來魯達因武功高強被調撥到渭州,讓他在經略府擔任提轄官。但他雖然為官,但卻不是一個攀龍附鳳之人,而是喝酒練武,專為人打抱不平。比如說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事跡,鎮關西是狀元橋下殺豬賣肉的鄭屠,同時也是為禍一方的大惡霸。
  • 品牌觀察 | 景陽崗酒:老品牌還能「硬核」起來嗎?
    望見一個酒家,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崗」……一個生動勇猛的打虎形象便從此誕生了。今天我們要走近的,便是因武松打虎的故事而家喻戶曉的山東聊城陽穀縣景陽岡酒品牌。山東景陽岡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傳新介紹說,「景陽岡本身這個品牌,他是有文化內涵的,他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兩部名著和一個武松打虎的故事,造就了千年的景陽崗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品牌。但是無論品牌有多響,如果沒有好的產品質量他是無法支撐的。所以我們深深知道品牌的背後是品質,品質的背後是產品的質量。只有好的產品質量才能鑄就好的品牌。」
  • 誰的酒量好?基因說了算!河南人酒量全國名列前茅,比山東人還能喝
    比如,河南人和藏族、蒙古族人民一樣,酒量居於全國前列;一喝酒臉就紅的人,不是因為酒量好,而是因為代謝能力差。這些觀點都來自首次發表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上一個魚頭就有那麼多道道,敬酒之複雜,酒風之剽悍,讓人望而生畏。曾經有外地人感概地說,「河南人真窮啊,來河南從來沒有吃過熱菜!」事實是,河南請客是先上涼菜讓大家喝酒,等喝差不多了再上熱菜,但是很多不善飲酒的,在熱菜還沒上來時,就已經喝倒了。
  • 你說神奇不神奇,《水滸傳》裡武松和李逵居然有很多共同點
    先說打老虎,《水滸傳》裡敢殺老虎的不多,書中有明確記載的是武松、李逵,李逵是老母親被虎吃後,怒殺四虎,用的是樸刀,武松是在景陽岡酒後用自己的雙拳打死一隻老虎,從武器上比,武松要厲害一些,但是從殺虎的數量上看,就是李逵勝出了。不管怎麼樣,能殺老虎的梁山上出了獵虎謝珍謝寶之外,也就他們兩個非專業選手了。
  • 武松打虎被縣令賞了1000貫錢,相當於如今多少錢?難怪全散給獵戶
    引言「景陽岡上的武松 ———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水滸傳》中,打虎的不只有武松,還有李逵殺四虎(在沂嶺)、解家兄弟(解珍和解寶)合力殺虎等,但最出名的只有武松。李逵和解家兄弟不出名的原因,可能他們的打虎都只是為了滿足《水滸傳》的劇情需要,而武松不是如此,除《水滸傳》第二十二回詳細描寫外,京劇、崑腔、高腔和川劇中都有演繹。
  • 武松打虎被賞1千貫錢,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難怪他全分給了獵戶
    關於武松的劇情也不在少數,醉打蔣門神、鬥殺西門慶都是數一數二的經典,而最膾炙人口的自然是三碗不過崗,拳打猛虎的場面了。 話說武松從柴進那裡離開,準備回到自己家。途經景陽岡時,遭遇虎患。這虎患有多嚴重?獵戶稱道:「如今景陽岡上,有一隻極大的大蟲,夜夜出來傷人。只我們獵戶,也折損了七八個;過往客人,不 計其數,都被這畜生吃了。」「本縣知縣著落當鄉裡人正和我們獵戶人等捕捉。那業畜勢大難近,誰敢向前!我們為他,真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