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硬」的魚,被做成了一把刀,硬度和鋒利程度都堪比菜刀

2020-11-29 大漠旅行記

在中國漢字中,魚字和羊字並在一起叫「鮮」字,由此可見魚肉和羊肉在古代就已經受到了百姓的歡迎,作為海洋中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魚的種類、數量以及分布範圍都要比羊多得多。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已經達到三萬多種,幾乎每個水域地區都有它們生活的痕跡,我們處理和食用魚類,一般都會簡單地除去魚表面的鱗片,再清理完內臟後便可以通過各種烹飪方法只製作成美食。不過有種魚例外,因為它太過堅硬,甚至因為它的硬度,這種魚被做成了一把刀,這把特殊的「魚刀」硬度和鋒利程度堪比菜刀。

01有堅硬「外殼」的松球魚

在了解這把「刀魚」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下另一種擁有堅硬外殼的松球魚,松球魚是暖水性底層海魚,因為被大櫛鱗、形似松果球而得名。這種魚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這種魚的頭部發光器中與其共生著費氏弧菌,但細菌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它們便會開始發光。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被人驚嘆的特點,就是這種魚類的表面覆蓋著堅硬的鱗片,鱗片的堅硬程度用一般的菜刀幾乎難以破壞,而且鱗片覆蓋了全身,所以很難處理,只能從魚鰓部著手處理,才能將魚肉和魚皮分開始,除了這種魚外,還有種魚的硬度甚至要超過這種松球魚,因為有人曾將這種魚做成了一把真正的「魚刀」,並且這被刀的硬度和鋒利程度都堪比菜刀。

02堪比菜刀的——鰹魚

鰹魚俗稱炸彈魚,最長的可生長一米,為暖水性上層洄遊魚類,白天出沒於海底260米的水深處,經常在夜間上浮,以沙丁魚、竹簍角等魚類和甲殼類為食,鰹魚喜歡尾隨鯨魚和鯊魚而做集體遊動,它們會先把水中大的食物吃掉,剩下的便於鯨魚和鯊魚吞噬,因此鯊魚或鯨魚也會蔭護鰹魚,它們算是一種公共關係。

鰹魚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溫度高於15攝氏度以上的水域中,作為重要的經濟魚的一種,鰹魚在歐美地區常被加工成罐頭製品,並且在歐美地區市場十分暢銷,這種魚類表面並沒有覆蓋類似松球魚一般堅硬的魚鱗,它的肉質細嫩,並且表面也非常柔軟,那它是怎麼成為一把刀的呢?

這其實要源於日本對於這種魚類的製作工藝,鰹魚經過日本一種菌落醃製,這種菌落會分布於鰹魚的表面,並且吸收鰹魚體內的水分,經過了醃製的鰹魚會變得異常的堅硬,硬度甚至可堪比鋼鐵,有人將這種醃製過後的鰹魚製成了一把刀,其鋒利程度和硬度堪比菜刀,因此也被稱為世界最「硬」的魚。

日本食用這種魚類,也需要使用到特殊的工具,最常見的吃法是將這種堅硬的魚磨成粉末,然後用於增加湯底鮮味的作用,對於這種魚類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迥異的魚:太過堅硬而被製成一把刀,削鐵如泥堪比菜刀
    魚和羊可以組合而成「鮮」,這是從古代就能追溯到的一個記載,那麼我們也足以見得羊肉和魚肉在古代時就廣受歡迎的程度。魚作為海洋生物當中最為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一直以來不管是分布範圍還是種類、數量都是要遠遠高於羊的。
  • 世界「最硬」的魚,用它做成一把刀,夠硬夠鋒利,簡直堪比菜刀!
    魚,可以說深受百姓的熱愛呢,魚肉低脂高營養,是種相當滋補的食材之一,那麼大家除了覺得魚好吃之外,對魚的其他可都了解呢?恐怕了解的人根本沒多少吧。世界上魚的數量那是多到無法估量的呢,光是魚的種類,現存的就已經達到了三萬多種,而且它們在每個水域都有生活的痕跡。
  • 世界上最堅硬的魚,硬度堪比鑽石,有人把它做成了一把刀
    而還有一種堅固東西,它不是礦石而是一種生物,人們都稱它為鑽石魚,這是一種生活在海洋底層的魚類。、日本及東非,因此它也沒能逃過被日本人做成「刺身」的命運。 松球魚的鱗片能和鑽石相媲美,無論是用刀砍還是用剪刀剪都無法殺死松球魚,但烤熟後的松球魚就變得非常脆弱了
  • 世界上最堅硬的魚,有人用它做了一把刀,比鑽石還要硬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大家的認知裡,一說到最堅硬的物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金剛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由於它的碳分子連接方式非常的穩固,所以摩爾係數達到了所有自然物質中的巔峰。因為金剛石的堅硬度,人們通常用在加工物品上,比如鑽頭。還有鑽石雖然是最堅硬的,但不是最堅固的,由於金剛石的延展性低,所以只要用錘子一敲就能擊碎。
  • 世界硬度最高的魚:可以做成菜刀,牙齒難以咬動,卻成日本人最愛
    魚的種類繁多,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大約有32100種,既然有這麼多的種類,那麼就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魚,比如分布在我國南海,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亞等海域的燭光魚,因為其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光器,從而會發光。
  • 世界上最鋒利的廚刀,美食來自這裡!
    大家都知道,日本料理素來以清淡、自然著稱,其固有原則在於最大限度發揮食材的原味,追求的是材料新鮮,切割講究,擺放藝術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這其中,切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說整道料理的「色」與「味」都與切割密不可分,因此說日本料理是仰仗庖丁(菜刀)的文化也未嘗不可。
  • 史上肉身最堅硬的魚,做成刀鋒利無比,可惜數量很稀少
    在地球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特徵。人類往往都是根據它們的身體形態和面貌特徵辨別。人類算是地球上的主導者,只需動一動大腦,就可以讓這些動物瀕臨滅絕。此外人類還經常吃動物,例如魚類、鳥類等,尤其是魚,魚長期生活在海洋中,經常出現在飯桌上,口感極為細膩,還自帶營養,所以多數人都喜歡吃。
  • 越王勾踐劍的鋒利不可複製?現在隨便拿把菜刀穿越,都是絕世好刀
    這柄劍,自從出土就被人們賦予了一層神秘的氣息,甚至在傳聞中,它削鐵如泥,寒光攝人,實際上我們要告訴你,這柄劍可能還不如你家裡的菜刀。越王勾踐劍的神秘色彩,是從出土當日就已經流傳開了的。據說在發現它的時候,在場的工作人員就十分疑惑,這柄劍歷經千年,卻沒有一絲絲的鏽蝕,而是依然泛著寒光。有人測試它的鋒利程度,發現它竟可以十分輕鬆地劃破26張A4紙。
  • 一把好刀的硬度在多少才合適?
    想買一把好用的刀,很多人在糾結什麼硬度才是最好的?不同鋼材和處理方法,鋼材的硬度不一樣,並不是說硬度越高 ,這把刀就越好。硬度越低,刀子就會越軟,更容易卷刃;相反,硬度越高,刀就越容易崩口,甚至斷成兩截。那麼,刀具的硬度多少最合適?「術業有專攻」,不同用途的刀具對應的硬度也不一樣。
  • 世界上最堅硬的魚,被稱為「鑽石魚」,日本人又是怎麼吃它的呢?
    深海裡往往隱藏著許多我們未知的生物,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就有不少連漁民都叫不出名字的海鮮,甚至見也沒見過,聽都沒聽過的魚類。日本有一個愛知縣,人送外號「物產豐富愛知縣」,這裡出產諸多罕見的海鮮,比如這一種被稱為世界上最堅硬的魚。
  • 航母甲板的鋼材有多硬,用它做一把刀,是否會削鐵如泥?
    它呢是一把合金刀,是專門用來切割一些金屬物品或者很硬的東西的。別看它這麼厲害,它自己可不是一個很硬的材料,雖然它的硬度已經比平常的材料硬很多,但是想要再進行一些高難度的切割還是很困難的。於是就有人就想到說,如果把這種材料用在航母的甲板上,那豈不是能夠切割一切東西了,做到削鐵如泥。
  • 史上最堅硬耐磨的刀劍是什麼材料?
    但是那些作品拿到現代,菜刀都砍不過。如果是用隕鐵為原料用現代工藝鍛造,那麼這個沒有意義。絕大多數的刀具硬度都是在50-60HRC之間,超過這個硬度刀具很容易太脆,比如陶瓷刀的硬度可以超過80,可以做到永不磨損,可是切肉的時候碰到骨頭就豁口;低於這個硬度太不耐磨,可能需要經常保養。因為硬度和韌性是矛盾體,而硬度,韌性不止是使用什麼原材料,還有淬火工藝,所以不同的廠商都有自己擅長的鋼材和淬火工藝,很多著名廠商可以把刀淬到58,甚至60,這和他們獨特的淬火有關。
  • 世界上最硬的兩種魚,第一種還可以發光,後者甚至可以做成一把刀
    筆者:三體-小遙在不斷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其中也包括大自然中出現的各種生物,擁有漫長進化歷史的它們,總是能夠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說到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人們可能會聯想到鑽石,雖然它們的主要成分是碳。但是由於擁有穩定的結構,所以摩爾係數遠遠高於其他物質,它們因此也被稱為「金剛石」,工業生產過程中,鑽石也常常被當作切割工具。然而,在動物界中,有一些成員的堅硬程度同樣遠超人們想像,以下這兩種魚類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
  • 世界上最硬的魚,身體被漁民用來做刀具,日本人對它又愛又恨
    世界上美食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的美食讓人捉摸不透,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人們一直持續這追求不同的美食口味,說起好吃的美食,大家準能說一堆出來,那硬邦邦的美食,大家想的起來嗎?說到硬的食物,最先想到的就是以硬會賣點的壓縮餅乾,仙貝,歐洲肉感等。
  • 世界上什麼刀最鋒利?不是武士刀,也不是十八剁,而是一把木頭刀
    世界上什麼刀最鋒利?這個問題要從刀的鋒利指標說起。到目前為,世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標,也就是說,目前無法用數字來表示刀的鋒利程度。雖然沒有數據可顯示,但刀的鋒利程度還是可以測試的。越鋒利的刀,切入物體應該是越省力的。
  • 世界上最硬的魚,硬到能做成刀,能輕鬆刺穿易拉罐
    魚是我們最為熟悉的美食之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的餐桌都會有它的身影。迄今為止,人們所發現的魚類大約有三萬多種。我們要介紹一種非同一般的魚,它被世界吉尼斯認定為最堅硬的魚。將這種魚做成刀,輕而易舉的就能把易拉罐捅破,聽上去是不是神奇又好玩呢。
  • 中國造砍骨刀,持久鋒利硬度高,剁骨不費力,彰顯工匠精神!
    家家戶戶都有菜刀,大多數家庭切菜和砍骨都使用同一把刀,雖然能夠完成切菜/砍骨頭,卻也讓菜刀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菜刀的刀刃也會變得不再鋒利,切菜也越來越費力。雖然說,平時買骨頭回家燉湯,都會讓商家給剁好,但依然有很多食材需要砍剁。
  • 一把刀,究竟是硬度至上還是韌性為王?
    在我國也有"吹毛利刃"的說法,即將一束毛髮放在刃口,用嘴一吹,毛髮齊斷,這也是指其鋒利程度而言的。鋒利程度主要取決於刃口鋼質的硬度,但也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大馬士革劍之所以鋒利無比,除它的硬度外,還因為它身上的花紋,花紋在刃部形成了極其細微的"鋸齒",大大提高了它的鋒利程度。
  • 打造削鐵如泥的寶刀 不是光有硬度就夠了
    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一直到大約1750年,大馬士革刀都是頂級刀劍的代表。然而如今,我們也難一睹它的風採。 如今我們可能無法百分之百復刻一把大馬士革刀,但要製造出達到古代「至高標準」的刀具,現代技術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以削鐵如泥為例,工業工具機上用來加工其他金屬零件的各種刀具,切削起鐵來輕鬆程度堪比砍瓜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