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lding前會使用混合氣體,對基板表面進行電漿清洗。主要是用O2 & H2混合氣體,在金屬面形成OH-基。Molding 工序前,採用此種清洗,可以增加與 Compound間的結合力,提高產品的可靠度,增加使用壽命。
在本工序主要是把晶片和金線用塑膠密封起來,使其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失效,主要過程如下:
1) 將完成超聲焊接的基板,放置在注塑機的下模(Bottom chase)(見下圖)上預熱。
2) 將上模(Top chase)下壓,並將預熱後的環氧塑封料(Epoxy Molding Compound,簡稱EMC)從注塑口投入到投料罐(Pot)中。
3) 注塑杆(Plunger)加壓後,熔化後的塑封料流入並充滿模腔(Cavity),將晶片和焊接金線包封起來,同時模腔內的空氣經空氣口(Air vent)排出,
4) 待填充EMC硬化後,開模脫模,取出封好的成品。
EMC:是一種熱固性樹脂,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及各種添加劑(固化劑,改性劑,脫模劑,染色劑,阻燃劑等),為黑色塊狀,低溫存儲,使用前需先回溫。其特性為:在高溫下先處於熔融狀態,然後其成分發生交聯反應逐漸硬化,最終成型。
塑封模具上下模
塑封模具結構及注塑過程示意圖
實際注塑過程
下面視頻是整個molding的工藝過程,前半部分是Moldex3D的模擬視頻,後半部分是實際的注塑設備工作過程,僅供參考。
把塑封后的產品放在烤箱內,加熱到175+/-5oC ,保持2~8小時。主要作用是使EMC材料完全硬化,並消除塑封時產生的內應力。
EMC材料的環氧樹脂等高分子成分,在高溫下發生交聯反應,生成網狀的結構而硬化。在模封后交聯反應還沒有進行完全,模封后烘烤,可以使交聯反應進行徹底,達到完全硬化。
交聯反應示意圖及烘烤硬化關係
下一節我們會繼續SiP的工藝流程Marking(印字),敬請關注。
印字是在塑封后的產品上標識產品的名字、批號、商標、製造廠家等信息的過程。印字種類:一般有油墨印刷和雷射列印兩種。油墨印刷的字跡鮮明,但易磨損;雷射列印,可列印在金屬和矽等材料上,字跡是永久性的。缺點是字跡不夠鮮明,且設備昂貴。
油墨列印原理(如下圖):使用玻璃油墨,在封裝表面印刷出文字和圖形標識,並烘乾定型。
油墨印刷示意圖
雷射列印原理(如下圖):利用雷射的能量將封裝表面刻出5~30um深度的溝槽,通過凹凸產生光線的漫反射,從而在制品表面得到視覺上光線反差,同時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引起樹脂變色,與未加工部分產生顏色上的區分,這樣就可以看見列印圖形。
雷射打標原理圖
下面是雷射打標的視頻,僅供參考。
下一節我們會繼續SiP的工藝流程Ball Mounting(置球),敬請關注。
BGA封裝是通過基板下表面的錫球(Solder Ball)與系統PCB實現互連的,本工序就是將錫球焊接在基板上的過程。工序可細分為如下圖4步:
1. 用與BGA焊盤相應的治具沾取助焊劑(Flux),並將其點在BGA焊盤上;
2. 通過置球治具(Ball attach tool)真空吸取錫球,並轉移至沾有助焊劑的焊盤上;鬆開真空開關,錫球在助焊劑的粘性作用下,粘貼在基板焊盤上;
3. 將上一步的基板通過熱風回流焊,錫球在高溫下熔化,並在助焊劑的幫助下,與基板焊盤浸潤,冷卻後,錫球與基板牢牢焊接在一起;
4. 焊接了錫球的基板,放入清洗機,把多餘的助焊劑和髒汙清洗掉,最後烘乾。
置球過程原理圖
置球的原材料和設備:
置球設備
顯微鏡下置球效果
下面是全自動植球機 BPS-7200的置球視頻以及回流焊視頻,僅供參考。
下一節我們會繼續SiP的工藝流程Singulation(切單),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