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戴口罩會降低血氧飽和度影響機體健康!真是這樣嗎?

2020-11-23 生物谷

2020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雖然口罩給人群帶來了不太愉悅的佩戴體驗,但佩戴口罩似乎並不能剝奪人體所需的氧氣水平,這一研究發現或許就能有效反駁人們最常見的一種誤區,即認為戴口罩對機體並不健康。

有些人認為,戴口罩會減少機體所需的氧氣供應,導致二氧化碳中毒並會削弱機體免疫系統的健康,而且這些言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交媒體的推動;與此同時,包括WHO和美國肺臟協會等醫學權威機構也相繼發表聲明來揭穿這些謊言,但上述說法目前仍然在人群中存在。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就檢測了這一「傳言」,他們招募了25名平均年齡為76.5歲的成年人,利用脈搏血氧儀來測定這些成年人在佩戴口罩前後機體的血氧水平,研究人員並未發現參與者機體缺氧和血氧水平下降的跡象,這或許就表明,佩戴口罩並不會降低機體所需要的氧氣供應水平。當然了,有些人佩戴口罩後可能會覺得並不舒服,但這並不是他們認為佩戴口罩影響機體健康的理由和藉口;在當前COVID-19流行期間,佩戴口罩就好像我們開車系安全帶一樣,其能有效保護我們免於感染。

研究人員讓每位參與者都佩戴了三層、一次性的非醫用口罩,隨後讓參與者在其日常生活中或休息時都佩戴口罩,同時在參與者佩戴口罩前1小時、佩戴時以及佩戴後1小時,研究者利用脈搏血氧計來檢測參與者體內的血氧含量;總的來講,研究者並未發現參與者機體血氧飽和度的下降,平均而言,參與者佩戴口罩前其血氧飽和度為96.1%,當其佩戴口罩時和佩戴口罩後機體血氧飽和度略微上升,分別為96.5%和96.3%。

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結果打破了「戴口罩對機體健康有害」這種說法,然而本文研究規模較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其排除了患有心臟病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因為這些疾病可能會引發參與者在休息時出現呼吸問題,這項研究重點針對老年人群,其更容易因為佩戴口罩而造成機體血氧含量下降,但實際研究結果表明,佩戴口罩並不會影響其血氧飽和度。

人們經常會詢問的一個問題是,他們能否戴著口罩鍛鍊身體,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並未進行此項測試,所以他們並不清楚是否戴著口罩鍛鍊會影響機體的含氧量。

研究者Glatt說道,如果人們要外出散步或跑步的話,附近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可以不用佩戴口罩,但如果碰到了其他人的話最好佩戴口罩,美國CDC建議大多數在進出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而所佩戴的口罩至少要有兩層織物且需將口罩完全固定在口鼻處(對於2歲及以下以及患有基礎疾病呼吸困難的人群除外),最後研究者提醒道,如果人們對於個人機體健康狀況和口罩安全性的問題存在任何疑問的話,應該向專業的醫生進行諮詢,而不是聽信各種「謠言」。(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Noel C. Chan, MBBS1; Karen Li1; Jack Hirsh, MD, DSc1, 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 in Older Persons Wearing Nonmedical Face Masks in Community Settings, JAMA.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30, 2020. doi:10.1001/jama.2020.21905

相關焦點

  • 血氧飽和度的監測的原理及影響因素知多少?
    動脈血氧低於94%,即為供氧不足,低於90%即可定義為低氧血症,臨床上需要採取相關措施,改善供氧。缺氧的影響氧在生命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缺氧對機體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對心、腦、肝、腎功能的影響。或同側側臥壓迫肢體,影響微循環。故避免測壓肢體同時檢測血氧飽和度。監測血氧飽和度的肢體避免長時間側臥受壓。也不要把血氧監測儀佩戴動脈插管或者靜脈輸液管的肢體上。
  • 抗擊疫情新武器——三氧療法增加血氧飽和度,提高機體免疫力
    三氧自體血療法是三氧療法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的治療原理包括:提高血氧飽和度、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炎、抗氧化等作用。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三氧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有效治療手段。 國家P3實驗室證明臭氧可殺滅SARS 造成非典型肺炎流行的罪魁禍首 是 一種冠狀病毒的新變體 。
  • 哪些人群更需要測血氧飽和度?
    什麼是血氧飽和度? 血氧飽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的容量佔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它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簡單來說,就是血液中血氧的濃度。 血氧飽和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呢?
  • 氧分壓、血氧飽和度與低氧血症,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血氣分析結果中除酸鹼度外,常看到的指標可能就是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氧分壓、氧飽和度以及低氧血症。什麼是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在血氣中檢測的血氧飽和度就是血液中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率,以百分比表示。
  • 蘋果手錶新增血氧飽和度檢測,什麼是血氧檢測?哪些人需要檢測?
    氧氣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當氧氣被吸入到人體後,氧氣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然後被帶到身體各個部位進行物質交換,將「養料」帶給細胞,同時將細胞的「廢物」帶走,這樣我們的細胞才能繼續完成它們的使命。
  • 華米科技推血氧飽和度監測技術,讓用戶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心率監測很重要,血氧飽和度監測同樣重要。結合裴帆迪微博長文中多次出現的"血氧飽和度"關鍵詞,已經提前透露了此次AI創新大會上華米科技將帶來與血氧飽和度相關的新技術。血氧飽和度是人體重要的生命體徵之一,其飽和度高低與人們的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肺部病變等疾病息息相關,因此通過針對血氧飽和度的監測,能對這些重要器官的疾病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目前市面上一些可穿戴設備的血氧飽和度檢測方案主是通過紅外信號在皮下漫反射來進行實現,但由於紅外信號接收端收集到的信號量較少,容易導致檢測結果不準。
  • 加拿大一項COVID-19口罩研究為健身愛好者帶來好消息
    加拿大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健康的人在戴著三層口罩運動時,並沒有出現血氧飽和度或肌氧飽和度的問題。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雜誌》上,解決了一些與戴口罩有關的爭議和說法。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很多人對前往健身房鍛鍊有一個明顯的顧慮--人們往往聚集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裡,他們會將飛沫排出到空氣中。
  • 新冠新研究證明口罩並不會阻礙氧合作用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些措施都可以減少這種病毒的傳播。另外,儘可能避免待在室內空間、為住宅和辦公室通風也可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這些措施必須在任何時候都得到尊重並同時進行。如果沒有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即便佩戴了口罩、勤洗手也都是不夠的。不幸的是,從健康專家開始建議公眾戴口罩的那一刻起,口罩就成了一個政治問題。反口罩者們已經想出了很多無視佩戴口罩要求的理由,其中包括一項毫無意義的聲明。有部分人稱,戴口罩會限制氧氣攝入從而導致缺氧。早在大流行之前,就有證據證明口罩不會降低氧氣含量。
  • 心電監護中血氧飽和度(SPO2)不準確?原來不能全信
    監測原理 脈搏氧飽和度監測儀(pulse oximeter, PO)用於監測脈搏血氧飽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在一般情況下,是一種能較好反映動脈血氧飽和度(arterial blood saturation , SaO2)的連續無創監測方法。
  • 知道長期血氧不足的危害麼?別讓你的粗心大意拖垮了身體健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日常生活中,常常感覺體力不濟,疲勞易困、心慌不寧、精力不足……,可能大多數下意識認為這可能是繁重工作造成的後遺症或者歸因於睡眠不足,但殊不知這也有可能是血氧飽和度過低引發的。
  • 華米科技AI創新大會海報解讀 帶來更準確的血氧飽和度監測技術
    隨後華米科技副總裁裴帆迪也在微博發表長文,與我們分享華米科技為用戶健康所做的努力。華米今天的倒計時海報將RealBeats AI生物數據引擎形容為「順理成章」,並發出了什麼是「知難而進」的疑問。早在去年的Amazfit米動健康手錶上,就已搭載華米科技自研的BioTracker PPG生物追蹤光學傳感器,透過RealBeats AI生物數據引擎可實現對生物特徵7×24 小時不間斷的本地識別,包括了ECG和PPG心律不齊的本地實時AI房顫識別。
  • [文獻傳遞]早產兒血氧飽和度目標值的隨機對照研究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oxygen saturation targets in very preterminfants: two year outcomes.目的:評估28周以下早產兒目標血氧飽和度85%-89%和91%-95%對死亡率和2歲時重大殘疾發生率的影響。
  • 戴口罩運動會損害心肺功能?研究表明沒影響
    但與此同時,口罩本身作為物理屏障,讓我們不禁擔憂著:戴口罩時,我們似乎能感受到呼吸困難,這是否會改變吸入的氧氣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流量,因而損害心肺系統?尤其是在體育鍛鍊中,這一擔憂被進一步放大。mask | hopkinsmedicine2020年11月16日發表於《美國胸腔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認為,雖然戴口罩會使呼吸困難的感受增加,但幾乎沒有經驗證據表明,戴口罩會較大程度上降低心肺功能,即使是在劇烈運動中也是如此
  • 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作為耐力型極限運動,選手「跑馬」時機體的代謝狀態會發生顯著變化,包括兒茶酚胺釋放增加、心率增加、冠狀動脈灌注減少、冠狀動脈血管收縮、需氧量增加、游離脂肪酸代謝增多、乳酸升高等。人的身體在無法適應劇烈運動帶來的心臟負荷時,便會罷工。
  • USB隨充榮耀手環5i售價159元,血氧、心率、睡眠全方位健康監測
    除了榮耀20青春版,此次發布會上榮耀榮耀手環5i也正式亮相, 定位USB隨充健康運動手環。這款售價159元的手環集USB便捷充電、血氧飽和度檢測、智能心率監測、科學睡眠監測、9項運動模式、豐富錶盤、行動支付等多項功能於一體,一經發布便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該產品從10月22日18:00開啟預售,一直持續到10月31日24:00,參與定金預售,可享10元優惠。
  • 也有了血氧飽和度功能
    二、新增血氧飽和度檢測,健康/睡眠/運動/評估四大智能功能升級「Amazfit GTR 2和Amazfit GTS 2兩款智能手錶的背後,是我們一系列強大的算法和技術在支撐。」黃汪說。此次兩款手錶的功能雖然幾乎都是熟悉的配方,但其健康檢測和管理能力均進行了升級,不僅加入了血氧飽和度檢測功能,同時還將OxygenBeats血氧引擎和SomnusCare睡眠引擎相結合,為用戶帶來了更全面和精準的健康數據。簡單來說,兩款手錶在健康、睡眠、健康評估、運動這四大功能上均有著明顯的升級。
  • 無需補充氧氣的毛細支氣管炎住院患兒持續脈搏血氧監測被過度使用
    他們分析了無需補充氧氣的毛細支氣管炎住院患兒的連續脈搏血氧監測率。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4月21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美國國家指南不建議在無需補充氧氣的毛細支氣管炎住院患兒中使用連續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
  • 華米新品評測:血氧飽和度檢測,21天續航,還有70多種運動模式
    當然,還有全方位健康管理與專業運動模式,最...最...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持久續航能力了,特色功能還有:旗艦級的血氧飽和度檢測、70+運動模式和21天超長續航能力。而在Amazfit GTS 2 mini主界面向右滑動則是進入活動目標、心率、血氧飽和度、壓力測試、PAI、天氣以及卡包、音樂控制等,筆者在後文的體驗部分會針對這些不同功能進行詳細具體的介紹以及展示。啥?小愛同學!
  • 3名學生體育課上跑步猝死,戴口罩劇烈運動時的心肺壓力有多大?
    這三起猝死事件除了都發生在學校,還有一個共同點:跑步時均佩戴了口罩。隨著疫情緩解,人們外出活動增加,學校也陸續開學,但戴口罩仍然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做法。從成年人到學生戴著口罩運動,甚至參加劇烈運動的行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