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一旦發現這種動物,為何必須立即擊斃?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2020-12-04 東方文史


推薦語:我們一直都在盡全力去維護物種的多樣性,和人類一樣,在不同的時代,動物所賦予的時代使命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抗戰時期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動物,對於解放軍戰士來說,一旦發現了這種動物,一定要先將其給擊斃。

靖國神社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紀念那些為日本而死的亡靈,日本政府感謝他們為日本建設所做出的貢獻。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靖國神社裡面除了安放這些亡靈的牌位之外,還有三種動物的牌位,其中一種是軍鴿。跟在靖國神社所安放的士兵牌位一樣,軍鴿在抗戰時期為日本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對於日本而言,軍鴿是國家的大功臣,可是對於中國來說,軍鴿可是我們的絆腳石。千百年來,在我們的固有印象當中,鴿子所代表的是和平和美好,在以前通訊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鴿子一直都是作為信使的角色存在的,所謂的飛鴿傳書,也就是人類利用鴿子來傳遞信息。本來信鴿是中國的獨門武器,在唐朝的時候日本派遣使者來到中國,將鴿子傳信的技術帶回了日本,後來日本就廣泛地利用鴿子來傳遞信息,完全掌握這門技術之後,鴿子也被應用到了戰場上成為了軍鴿。


當時為了能夠培育最好的軍鴿,日本政府專門去各地搜尋最優良的鴿子品種進行培訓。在中日甲午戰爭當中,鴿子就作為日軍的秘密武器,為他們帶去了不小的助力,日本在嘗到甜頭之後,更加大範圍的去培育軍鴿,不斷壓榨軍鴿的軍用價值。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並沒有因為甲午戰爭的勝利而結束。這一場戰爭的勝利,讓日本越發的喪心病狂,而後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

當然在那個時候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對象,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軍民團結一心勢要將敵人趕出自己的領土。戰爭爆發之後,中國軍人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日本人利用信鴿傳遞信息,在吃了數次虧之後,他們才發現信鴿對於戰場的危害到底有多麼的大。後來為了減少損失,八路軍專門針對信鴿組建了一支滅鴿神槍隊。這支部隊只要看到鴿子在空中飛翔,就立即拿起槍消滅它們,只有把信鴿給消滅了,才能夠制止消息的流通,徹底的擊敗日本侵略者。

當時的日本人野心勃勃,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利用信鴿來獲知中國軍隊的消息,日軍在南京城蛇山一帶建立了中國最大的信鴿養殖基地,在這裡,他們培養了數萬隻優秀信鴿來為自己的軍隊傳遞消息。中國士兵在得知日本養鴿的地點之後,為了破壞日本人的計劃,他們組建了除鴿隊。硬碰硬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他們沒有直接上蛇山去剿滅信鴿,而是秘密觀察。

一開始他們是用彈弓瞄準進行射擊,經過一兩次的除鴿行動之後,他們發現鴿子的動作非常敏捷,普通的彈弓很難將它們給打中,為了提高命中率,除鴿隊的隊長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想辦法在日軍信鴿水源地撒上大量的毒藥,讓信鴿中毒。


我們知道鴿子本身是無辜的,但是如果我們就這樣放任鴿子不管只會給中國軍隊帶來莫大的災難,為了全局考慮,我們只能夠除掉這些鴿子,斷了日本人的翅膀,為戰爭勝利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抗戰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八路軍寧先停火也要消滅它?教訓太深刻
    導語:抗戰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八路軍寧先停火也要消滅它?教訓太深刻我們知道戰火一旦開始直到結束一般中途輕易不會停下來。但在抗戰時期,如果發現了一種動物,八路軍士兵寧願先停火也要先消滅它,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因為這隻動物關乎戰場的局勢,如果不能及時消滅它,十有八九打仗會失敗。畢竟之前血的教訓太慘烈,讓士兵不敢忘。這隻必須停火消滅的動物就是軍鴿。鴿子這種動物是古代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即使到了通訊技術發達的現代,鴿子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就把鴿子訓練成了軍鴿,經過訓練的軍鴿比一般的信鴿能力還要強,能認識往返路線,能順利完成任務。
  •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可忘
    如果說動物能夠左右一場戰局,很多人肯定不會信,但這卻是事實。古代就有這種情況發生,比如說當初蚩尤就是騎著熊貓徵戰天下,再比如東南亞等國依靠大象來威懾敵軍。而在抗戰時期,鴿子就有了另一種用途,愛看古裝劇的朋友一定見過這一幕——兩位相愛之人相隔千裡
  •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可停火也要先擊斃?血的教訓不能忘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它,當年日本從我國學會了「飛鴿傳書」這一招,在抗戰時期拿來傳遞情報,使我軍損失慘重,針對這個情況,我方規定,打仗時若發現鴿子,必須第一時間擊斃,寧可先不管敵人。
  • 抗戰時期假如發現此動物,為何要第一時間擊斃?都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那麼在網絡還不普及,甚至連電報和電話也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人們都依靠什麼方式來傳遞信息呢?除了郵驛恐怕就非信鴿莫屬了。 ▲古代畫作中的日本遣唐使 當然,在那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普通百姓是養不起信鴿的,養殖信鴿的主要是一些富商,他們用信鴿來傳遞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信息
  • 老虎一旦吃人,為何就非要將其擊斃?上世紀血的案例,不得不防
    老虎一旦吃人,為何就非要將其擊斃?而很多人就提出,要說人類和動物之間的和平相處就能夠換取和平嗎?顯然這樣的一個言論還是有待商榷的,當初的人類也是靠著不斷的徵服才成就霸業,原始社會當中的人類不也是靠打獵等來為自己補充能量?
  • 為何吃過人的老虎一定要擊斃?因為老虎會上癮?
    文/快哉風  寧波動物園那隻咬死人的老虎,被動物園擊斃了。很多人不解,過錯明明是人(死者翻越圍牆進入虎園),為何「無辜」的老虎要抵命?  一、  我們來看看近年來其他一些猛獸傷人的案例。  2014年的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隻孟加拉虎一個月咬死三人,被林業警察圍攻擊斃;  2016年,一名20歲的男子闖入智利國家動物園的獅區自殺,園方不得不擊斃了兩頭獅子;  2016年,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一個4歲男孩跌入猩猩池,園方應急小組被迫擊斃了珍稀的西部低地大猩猩哈蘭貝,儘管它是這個動物園的動物明星。動物園園長事後表示,他們做了「艱難卻正確的決定」。
  • 四川黑熊咬死3村民,網友:必須全部擊斃!吃人野生動物不必保護
    看到這樣的消息,就算是遠在東北的人們也會心頭一驚,這就是人類保護的野生動物嗎?這種吃人的野生動物大可不必保護!根據當地人所說,襲擊村民的不是一隻黑熊,可能是一窩。目前已經擊斃一隻,特警仍在搜捕其他黑熊。這次吃人的黑熊異常狡猾,在多人上山搜尋的過程中還能偷襲村民,導致其當場死亡。估計這窩黑熊是吃人上癮了,覺得人類好欺負,才敢這樣先後三次襲擊當地村民。
  • 四川江油黑熊咬死 3 村民 吃人野獸必須擊斃
    5月17日上午18時左右,一名唐姓村民送7歲孩子到鎮上,結果在下山時,遭遇黑熊,唐姓村民被咬死,孩子躲在草叢中才逃過一劫,然後得知消息的親屬下山尋找,再遇黑熊,其中一名親屬遭遇不幸,當晚,該村一名姓朱的隊長和村民,民警上山搜尋,途中黑熊再次襲擊,導致朱隊長當場身亡。
  • 血腥鑽石,沾滿非洲男女的鮮血與眼淚(圖) - 網易旅遊頻道
    而生產一顆切磨好的1克拉重的鑽石,必須從鑽石礦藏中挖出至少約250噸的礦土進行加工處理而成。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每年的鑽石貿易產值高達70億美元,其中約有一半的鑽石來自非洲,而且就價值而言,南非供應了世界一半以上的寶石級鑽胚。當一顆顆精美絕倫的鑽石被陳列在美國紐約麥迪遜大街上或是法國巴黎香榭裡舍大道上的珠寶行裡時,可能誰也不會想到它們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 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戰憶:太行山上 日軍「名將之花」凋謝處
    從黃土嶺村繼續向前大約5分鐘的車程,會到達一個叫「教場」的地方,這裡甚至比黃土嶺村更小,但是這個地方,卻是八路軍用迫擊炮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的地方;而阿部規秀也是八路軍在抗戰期間擊斃的最高級別日軍將領。今年84歲的陳漢文和老伴兒趙玉亭現在就生活在教場村。他家居住的小院子就是當年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炮彈降落的地方。現在,炮彈的爆炸點被趙玉亭圍成了一個小花壇,算是一種標記。
  • 老虎是保護動物,為什麼吃人後一定要殺掉?50年代的教訓不能忘
    在大自然中有不少兇猛的食肉動物,雖然人類是什麼都吃的,但是人類很難對付得了這些兇猛的甚至是大型的食肉動物,就好比海裡的鯊魚,在海裡遊泳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不要受傷流血,不然會有鯊魚來把你當成獵物,而且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的,所以有的海灘是有禁止遊泳的標識的。
  • 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
    對於人類來說,是沒有冬眠的,雖然冬天的時候,我們同樣會不想起床,但是還是需要起來的,而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冬眠是必須的,因為天氣過於寒冷,已經到它們沒辦法生存的地步了,所以才會採取的這種機制來保護自己。因為冬眠的時候,往往身體的消耗是極少的,因此就算是食物短缺,它們也能熬過冬天,而不同的動物其實冬眠的時間是不大一樣的。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這種動物可以還說是相當奇葩了,怎麼還能把自己給睡死呢?這種動物其實就是睡鼠,簡直是輸入其名。
  • 四川黑熊殺人,日本棕熊吃人的警示,動物攻擊人類應該被擊斃嗎?
    5月17日上午18時左右,四川綿陽江油市發生黑熊襲擊村民事件。當時一名唐姓村民送7歲孩子到鎮上,結果在下山時,遭遇黑熊襲擊。47歲的女子唐某當場被黑熊咬死,7歲的兒子因為躲在草叢中才躲過一劫,可是卻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被黑熊咬死。之後其親屬蘇某下山搜索又被黑熊襲擊殺死,後來黑熊又襲擊殺死了一名68歲的村民搜救小組組長朱某。
  • 飛機飛行時,為何一定要飛上一萬米高空?都是慘痛的教訓!
    飛機飛行時,為何一定要飛上一萬米高空?都是慘痛的教訓!人類誕生至今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文明,這一切都在不斷發展中。儘管發展的歷程極其艱辛,好在人類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地球上的主人。飛機飛行時,為何一定要飛上一萬米高空?都是慘痛的教訓!說起飛機,它可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項發明,對人類的生活也起著巨大的作用,它最早由萊特兄弟發明,萊特兄弟依靠自身動力機械與控制原理,研製出飛行者1號,當時的人類都夢想去太空遨遊一番,可惜技術有限。自進入現代社會,飛機已成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完美的幫人類實現這一夢想。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只有幾百萬,還沒有7000多萬人口的日本多?第一,中國雖然人口數量多,但幾乎全是樸實的農民。他們既沒有受過文化教育,也沒有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所以合格的高素質兵員數量遠沒有日本多。
  • 建軍節,老照片、老物件回望冀東大地抗戰烽煙
    在這個日子裡,我們一起回望抗戰烽煙四起的年月,不忘歷史,致敬軍人。當年,正是他們浴血奮戰,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尊嚴。有冀東八路軍抗戰攝影第一人之稱的雷燁烈士拍攝的照片《冀東是我們的》。冀東,曾經作為一個正式的行政區域,來源於解放前的河北省冀東道公署。
  • 「野豬」夜闖KTV被3槍擊斃,「二級保護動物」究竟是留還是殺?
    近日,在黑龍江集賢縣,一隻野豬深夜闖進了正在營業中的KTV,驚慌失措下的工作人員和顧客在保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困住野豬並報了警,隨後趕來的民警經領導批准後,使用95式狙擊步槍,三槍擊斃了這隻野豬。野豬,屬「三有」(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科研價值)的野生動物,2000年10月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隨意捕殺,一些省市還將其列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範圍。當這個事件發生後,有些人反問道既然野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何不是盡力捉捕放生,而是連開三槍擊斃?這樣是不是顯得有些殘忍。
  • 望遠鏡隨時要用,為何戰爭中指揮官從來不帶?血的教訓太慘烈
    導語:望遠鏡隨時要用,為何戰爭中指揮官從來不帶?血的教訓太慘烈回顧戰爭年代,每一場戰爭,都會犧牲無數的士兵。這就是所謂的戰爭,註定會帶來慘烈的傷亡。所以,士兵們必須要保護好他的安全,即便是士兵們是死傷慘重,也必須護送指揮員安全離開。在戰爭當中,狙擊手是最危險的角色,同時也是指揮官的剋星。在以往的戰爭當中,總是會出現狙擊手擊斃指揮官的事例,沒有了指揮官的存在,部隊亂作一團,到頭來落下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說,在戰爭的過程當中,指揮官最大的忌諱就是暴露自己的行蹤,以免被敵軍的狙擊手發現,喪失自己的生命。
  • 崔文龍: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作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確保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抗戰時期,毛澤東同志曾深刻指出,「中國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解放出來,將決定於這個統一戰線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