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可忘

2020-09-08 琪琪說星座

如果說動物能夠左右一場戰局,很多人肯定不會信,但這卻是事實。古代就有這種情況發生,比如說當初蚩尤就是騎著熊貓徵戰天下,再比如東南亞等國依靠大象來威懾敵軍。


2019年國慶大閱兵天安門前放飛的幾萬隻鴿子想必大家還印象深刻。這幾萬隻「兵鴿鴿」居然是向信鴿協會和民間養鴿愛好者借來的。閱兵儀式後它們很多都飛回了自己的所在地,在沒有戰爭的年代各自寓意著和平,這也是我們的美好願望。


而在抗戰時期,鴿子就有了另一種用途,愛看古裝劇的朋友一定見過這一幕——兩位相愛之人相隔千裡,每天寫信互訴衷腸,然後把信捲起來,放進小竹桶子裡,綁到信鴿的腿上,然後放飛它,不消幾日信就到了對方手裡。同樣的還有俠士之間互相聯絡用。


中國自古就有用鴿子傳遞信息的記錄,小到平常家中家書往來,大到張騫出使西域,以及各種戰役,都少不了鴿子「通風報信」,甚至在500多年前,還出現了一本專門記錄各種鴿子的著作《鴿經》。

在1901年日本政府已經向清廷購入了三百來只信鴿。對於清廷來說不起眼不重要的鴿子,居然成為了往後戰爭中最大的安全隱患。1931年,20年間日本從德國等國家購入的鴿子數量已高達萬隻,並對這些鴿子進行了軍事訓練。當時日本軍營附近出現大量的鴿子,百姓們還不以為然,以為這些鴿子是日本軍隊的食用鴿子。


到了1931年,日本培育的軍鴿已經達到了14200羽,並且還在不斷向德國跟比利時購買鴿子。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各國都很注意情報信息,不僅有很多間諜組織在活動,反間諜組織也不少。


為了阻止日本的陰謀,我軍專門成立了一支「滅鴿神槍隊」,首要任務就是擊斃空中的日本軍鴿,攔截他們的情報。並且他們一定要遵守第一時間擊斃軍鴿,再考慮眼前的日軍,如果先擊斃日軍再擊斃軍鴿,是要遭到處分的,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責。


只是這樣零散的打信鴿,總歸還是會有「漏網之鴿」;於是除鴿隊的隊長華榮龍想了個辦法。他偽裝成向日本兵低頭哈腰的貪生之輩,每天混進給日兵送生鮮的隊伍,偷偷在軍鴿飲用的水源中下毒。華榮龍在日兵發現之前,就趕緊搬家逃跑,等日軍發現不對的時候,軍鴿早已損失慘重。

真沒想到現在我們看起來代表和平美好的鴿子,在戰爭中還是個厲害角色呢。

相關焦點

  • 抗戰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八路軍寧先停火也要消滅它?教訓太深刻
    導語:抗戰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八路軍寧先停火也要消滅它?教訓太深刻我們知道戰火一旦開始直到結束一般中途輕易不會停下來。但在抗戰時期,如果發現了一種動物,八路軍士兵寧願先停火也要先消滅它,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因為這隻動物關乎戰場的局勢,如果不能及時消滅它,十有八九打仗會失敗。畢竟之前血的教訓太慘烈,讓士兵不敢忘。這隻必須停火消滅的動物就是軍鴿。鴿子這種動物是古代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即使到了通訊技術發達的現代,鴿子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就把鴿子訓練成了軍鴿,經過訓練的軍鴿比一般的信鴿能力還要強,能認識往返路線,能順利完成任務。
  •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可停火也要先擊斃?血的教訓不能忘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一定見過這一幕——兩位相愛之人相隔千裡,每天寫信互訴衷腸,然後把信捲起來,放進小竹桶子裡,綁到信鴿的腿上,然後放飛它,不消幾日信就到了對方手裡。同樣的還有俠士之間互相聯絡用。
  • 抗戰時一旦發現這種動物,為何必須立即擊斃?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推薦語:我們一直都在盡全力去維護物種的多樣性,和人類一樣,在不同的時代,動物所賦予的時代使命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抗戰時期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動物,對於解放軍戰士來說,一旦發現了這種動物,一定要先將其給擊斃。靖國神社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紀念那些為日本而死的亡靈,日本政府感謝他們為日本建設所做出的貢獻。
  • 為何戰場看見這個動物,寧願停火也要先滅光?75年前的教訓不能忘
    在古代「動物」上戰場的事情並不少見,除了最常見的戰馬以外,還有大象也是經常出現在戰場上的動物,大象皮糙肉厚,而且承重力也非常好。訓練有素的大象在古代的戰場上說它們是活的「坦克」也不為過,當然到了近代戰場,人類有了槍炮之後,無論是大象和戰馬都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
  • 老虎是保護動物,為什麼吃人後一定要殺掉?50年代的教訓不能忘
    在大自然中有不少兇猛的食肉動物,雖然人類是什麼都吃的,但是人類很難對付得了這些兇猛的甚至是大型的食肉動物,就好比海裡的鯊魚,在海裡遊泳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不要受傷流血,不然會有鯊魚來把你當成獵物,而且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的,所以有的海灘是有禁止遊泳的標識的。
  • 老虎一旦吃人,為何就非要將其擊斃?上世紀血的案例,不得不防
    老虎一旦吃人,為何就非要將其擊斃?而很多人就提出,要說人類和動物之間的和平相處就能夠換取和平嗎?顯然這樣的一個言論還是有待商榷的,當初的人類也是靠著不斷的徵服才成就霸業,原始社會當中的人類不也是靠打獵等來為自己補充能量?
  • 望遠鏡隨時要用,為何戰爭中指揮官從來不帶?血的教訓太慘烈
    導語:望遠鏡隨時要用,為何戰爭中指揮官從來不帶?血的教訓太慘烈回顧戰爭年代,每一場戰爭,都會犧牲無數的士兵。這就是所謂的戰爭,註定會帶來慘烈的傷亡。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要想獲得戰爭的勝利,主要取決於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士兵們超強的戰鬥力。其實,這只是最基本的因素,最關鍵的因素主要是指揮官的正確指導。指揮官在掌握軍情的情況下,迅速制定作戰計劃,然後傳達給士兵們,只有在相互配合之下,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 為何吃過人的老虎一定要擊斃?因為老虎會上癮?
    文/快哉風  寧波動物園那隻咬死人的老虎,被動物園擊斃了。很多人不解,過錯明明是人(死者翻越圍牆進入虎園),為何「無辜」的老虎要抵命?  一、  我們來看看近年來其他一些猛獸傷人的案例。  2014年的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隻孟加拉虎一個月咬死三人,被林業警察圍攻擊斃;  2016年,一名20歲的男子闖入智利國家動物園的獅區自殺,園方不得不擊斃了兩頭獅子;  2016年,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一個4歲男孩跌入猩猩池,園方應急小組被迫擊斃了珍稀的西部低地大猩猩哈蘭貝,儘管它是這個動物園的動物明星。動物園園長事後表示,他們做了「艱難卻正確的決定」。
  • 抗戰時期假如發現此動物,為何要第一時間擊斃?都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因此,八路軍專門成立了一支滅鴿神槍隊,主要任務就是擊斃空中的日本軍鴿,以防止我軍信息洩露。事實上,日本軍鴿所帶來的的潛在威脅是巨大的,放走任何一隻軍鴿,就有可能招來數以萬計的日軍。因此,士兵們在戰場上的第一任務是擊斃信鴿,其次才是攻擊敵人,如果順序顛倒,戰士們還可能挨處分。
  • 飛機為何一定要飛上1萬米高空?都是血的教訓,人類應時刻銘記
    文/貓行圖/網絡 飛機為何一定要飛上1萬米高空?都是血的教訓,人類應該時刻銘記!人類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飛上藍天的夢想,但是很顯然,古代的人類並不可以將這一實現。不過,人類的科學技術是在不斷地發展的。飛機在飛上天空時,一定要飛到1萬米的高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愛國名將何基灃:打響抗戰第一槍,自感失土有責舉槍自殺
    張克俠將軍一生事跡主要體現在這次賈汪起義,何基灃將軍則不然,早在抗戰初期,也就是盧溝橋事變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譽滿中國的抗戰名將了。何基灃,1898年10月出生,河北藁城人。1919年,何基灃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投身馮玉祥的西北軍。1929年,何基灃進入北平陸軍大學特別班深造,在此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
  • 江蘇動物園獅子咬死飼養員 被武警當場擊斃(圖)
    第2頁:專家觀點:猛獸傷人見血 即可將其擊斃 [提要] 7月30日,江蘇省新沂市人民公園內的動物園裡動物園雖被警戒,但廣告牌上「動物巡展、獅虎表演……」等內容格外搶眼。記者調查發現,該動物園正常時間票價為「成人6元、兒童5元」,動物園內有獅子、老虎、狗熊以及梅花鹿等動物。  記者在園內發現幾乎每個鐵籠子都鏽跡斑斑,有的裡面裝著飛禽,有的裡面裝著狗熊,幾隻梅花鹿依然悠閒地在圍欄裡吃著青草。
  • 日本侵華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誰?正是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
    中華民族抗戰傷亡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據統計,從1937年到1945年全面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傷亡423萬(其中國365萬,共58萬),平民百姓有900多萬人死於戰火,9500多萬人淪為難民,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民族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 為何戰場上,指揮官從來不帶望遠鏡?血的教訓太慘烈
    導語:為何戰場上,指揮官從來不帶望遠鏡?血的教訓太慘烈眾所周知,望遠鏡是一種用來觀察遠距離物體的目視光學儀器,他可以把一個很小的物體放大到一定倍數。在以往望遠鏡主要用來觀察大自然風景,但是隨著軍隊的需求,望遠鏡便被運用到軍事領域。
  • 「野豬」夜闖KTV被3槍擊斃,「二級保護動物」究竟是留還是殺?
    野豬,屬「三有」(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科研價值)的野生動物,2000年10月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隨意捕殺,一些省市還將其列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範圍。當這個事件發生後,有些人反問道既然野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何不是盡力捉捕放生,而是連開三槍擊斃?這樣是不是顯得有些殘忍。
  • 飛機飛行時,為何一定要飛上一萬米高空?都是慘痛的教訓!
    飛機飛行時,為何一定要飛上一萬米高空?都是慘痛的教訓!人類誕生至今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文明,這一切都在不斷發展中。儘管發展的歷程極其艱辛,好在人類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地球上的主人。飛機飛行時,為何一定要飛上一萬米高空?都是慘痛的教訓!說起飛機,它可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項發明,對人類的生活也起著巨大的作用,它最早由萊特兄弟發明,萊特兄弟依靠自身動力機械與控制原理,研製出飛行者1號,當時的人類都夢想去太空遨遊一番,可惜技術有限。自進入現代社會,飛機已成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完美的幫人類實現這一夢想。
  • 河馬襲擊遊客致一死一傷 原來它才是最危險的大型動物
    兩名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遊客,在肯亞著名旅遊景點奈瓦沙湖遭遇動物襲擊,不幸一死一傷。這起引發不少國人關注的突發事件,讓人們開始重新認識河馬,這種看起來溫順的龐然大物。的確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河馬作為淡水物種中最大型的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形象總是憨態可掬、生活慵懶,怎麼都不會把它們和深藏不露的「冷酷殺手」聯繫在一起!
  • 太空人上太空為何要帶把手槍?並非是防外星人,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航天員也是通過層層選拔而出的,可以說是萬裡挑一,這些航天員到外太空執行任務時,其實隨身都會攜帶一把手槍。很多朋友也許會非常好奇,到外太空去為什麼要帶上手槍,難道怕在外太空遇到外星人嗎?畢竟偌大的宇宙,我們也不知道是否有外星人存在,航天員的安全是第一位。退一萬步來說,如果真的遇到了外星人,人類的手槍不一定能夠擊退他們,更何況航天員勢單力薄,拿的還是手槍。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只有幾百萬,還沒有7000多萬人口的日本多?第一,中國雖然人口數量多,但幾乎全是樸實的農民。他們既沒有受過文化教育,也沒有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所以合格的高素質兵員數量遠沒有日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