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6月17日,天津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男,22歲,發病前14天無外出史,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接觸史。
這個新增確診病例,打破了天津連續110天無本土新增的紀錄。
奇怪的是,他周圍的人檢測都是陰性,且他沒有跟北京或境外的人有過接觸或交集。
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是怎麼感染的呢?
6月17日6時至18時,天津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男,22歲,居住於天津市北辰區淮河道淮祥園,發病前14天無外出史,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接觸史。
患者系康萊德酒店西餐廳幫廚人員,西餐廳於5月6日復工復產,患者自5月30日後一直從事洗碗工作,期間偶爾會負責清洗冷凍海鮮食材。
他是怎麼感染的呢?暫時還是個謎。
6月19日,天津多部門繼續聯動,綜合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信息分析情況,還原第137例本土確診病例(6月17日天津新增病例)行為軌跡,並迅速開展搜索追蹤排查。
截至6月19日15時,在天津全市搜索涵蓋確診病例家屬、同事、同樓棟居民、同時段用餐、就診、同乘人員、酒店客人等在內的可疑暴露人群1137人,經流行病學調查,判定密切接觸者353例,已採集核酸檢測樣本925人,完成906人,採集血清學樣本368人,完成368人,目前結果均為陰性,其餘檢測仍在進行中。
實施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865人,其他人員實施居家醫學觀察。
累計採集三文魚等水產品及牛羊等肉類樣本49份,已完成檢測49份,結果全部為陰性;
累計採集酒店及患者住所門把手、水龍頭、餐廚具、冰箱、垃圾桶、空調、下水道、衣物、灶臺等18種環境樣本144份,已完成檢測144份,結果全部為陰性。
天津市疾控部門表示,將繼續全面開展追根溯源監測檢測,查找可疑的感染來源,對病例標本進行基因測序,進行病毒溯源及關聯性分析。
在昨晚的《新聞1+1》中,白巖松也提出了這個疑問:
這個新增確診病例,打破了天津連續110天無本土新增的紀錄。奇怪的是,他周圍的人檢測都是陰性,且他沒有跟北京或境外的人有過接觸或交集。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看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還原流調過程——
天津110天沒有本土病例,他的感染來源可能是哪兒?
第一個就是入境,入境人員有可能攜帶病毒,然後把他感染了,這是一個可能性。
第二個可能性是來自於一些疫情的中高風險地區。在這裡面,我們尤其要關注的是哪裡?就是離天津非常近的北京,所以我們關注的重點也是北京。在整個排查過程中,很遺憾,我們沒有找到。
這個病例跟入境人員、跟北京其他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沒有任何接觸和交集。
那第二個,既然人沒找到,我們又把目標鎖定到汙染的肉類和水產品,尤其這個病例的職業有一定的特點,他是某酒店的西餐廳幫廚,除了要參與員工餐廳的碗筷餐具的清洗,他偶爾還會清洗水產品。
我們做了兩個層次的調查,一個是酒店目前封存在冷庫裡的、廚房裡的肉類和水產品,我們進行了塗抹和取材,做核酸檢測,全部陰性。
同時對於這些酒店進貨的渠道又做了溯源。從天津的三個批發市場,我們採集到了沒有進行粗加工之前的食材,一些水產品、貝類、肉類,包裝外的塗抹物,都進行了標本採集,核酸檢測也全部陰性。所以汙染的肉類和水產品,目前沒有找到來源。
第三個,感染源頭也有可能是被汙染的環境,我們都進行了塗抹,全部採集了標本,均沒有發現核酸陽性的結果。
因此溯源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沒有發現感染的來源。
但是工作沒有停止,我們最終鎖定的是基因檢測,天津疾控中心已經把病毒送往中疾控病毒病所,希望基因測序的結果,能給我們有所提示,看一下天津這例病例,他的感染病毒和哪一個已經發布地區的發現的病毒基因能有一定的聯繫。
然後我們可能也許能跟著基因測序的結果,再重新進行一個溯源,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真正的感染源。
雖然溯源目前來說沒有找到,但是大家真的不必恐慌和擔心。就天津市來說,就這個病例,我們所有的密切接觸者都管控出來了,在集中管理的範圍之內,不會造成進一步往外傳播,大家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