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風雲四號③:可提前數小時提供強天氣變化預警信息

2020-11-30 澎湃新聞

大國重器風雲四號③:可提前數小時提供強天氣變化預警信息

牛彥元 王亮/中國氣象報

2017-09-26 14:05

來不及解釋了,先上天!

好了,進入正題!

風四郎,我們引以為傲的「兄弟」,一個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飛出的氣象巨星,他從四川省西南部的安寧河平原出發,飛到哪裡都讓人尖叫。

他有多厲害?

今年5月,完成沙塵天氣監測「首秀」後經歷華北特大暴雨、南方強降水和持續高溫、組團來襲的颱風、九寨溝精河地震、颱風天鴿帕卡……

在軌測試7個月,沙塵、暴雨強對流、颱風等幾類天氣輪番登場,幾乎每次重大天氣過程他都沒錯過。

毫無疑問,風四郎的每次亮相,都能成為焦點。

不過,這些都只是剛剛開始,未來,風四郎施展拳腳的地方還會更多——

天氣監測與預報預警

有效監測到暴雨系統發生前環境條件的變化,提前數小時提供強天氣變化預警信息,為我國颱風定位、定強提供更可靠更精細的全新觀測能力。

數值預報

利用幹涉式高光譜紅外大氣探測儀。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小時級高解析度大氣三維溫度溼度信息。

利用風雲四號成像儀反演得到的多通道,為提高數值天氣預報特別是區域數值預報的精度提供所需的觀測支撐。

氣候預測與氣候資源利用

風雲四號海表溫度產品可為氣候監測和預測提供自主可控觀測。風雲四號衛星觀測可支持亞洲夏季風發生、發展、成熟、消亡全過程跟蹤分析。

災害及環境監測

風雲四號衛星具備高時空解析度的特點,可以在森林草原火災、洪澇、霧霾、藍藻等災害和環境監測中,不僅可對災害進行判識、面積估算之外,還可以分析其時變特徵。

成像儀反演的大氣氣溶膠光學厚度,為汙染監測及防控提供全新的高頻詞大氣汙染物監測手段。

人工影響天氣

風雲四號衛星將觀測與人影作業配合,可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案優化和效果進行分析評估,尤其是我所具有的捲雲通道,為人工降雨作業提供了全新的觀測手段。

航空

風雲四號衛星能夠提供航空關注的雲類型、雲相態、對流、產品,尤其是新增的火山灰、閃電、高空湍流等監測產品解決了航空氣象業務應用急需,將有利支撐飛行安全保障。

支持大氣科學前沿性探索

全新的分鐘級高頻次三維大氣觀測,獲取了地球觀測的全新信息,將支持大氣科學的前沿性研究,重點在高時空解析度的大氣變化信息。

太陽和空間天氣

高能粒子探測數據可直接支持空間天氣威脅預警,太陽高能質子事件實時監測預警。獲得衛星充電、輻射劑量觀測可用於靜止軌道衛星/載荷狀態異常綜合分析,為衛星在軌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較「十一五」提高了2個百分點,溫度預報準確率提高了13個百分點,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縮小了66公裡,氣象衛星透出產出效益比高達1:40。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風四郎」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和世界氣象衛星觀測能力,為國民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

(原標題為《大國重器風雲四號之③這顆俯瞰世界的氣象衛星究竟有多牛?懂的人知道,風雲衛星不一樣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風雲四號 氣象衛星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風雲四號②:對我國及周邊大氣垂直探測僅需1小時
    其溫度、溼度和壓強又是隨時間變化的。大氣的運動和變化便是天氣現象的本質,而天氣預報就以大氣觀測數據為基礎。獲取晴空大氣三維結構和垂直運動信息的任務就交給了大氣垂直探測儀器。我搭載的靜止軌道幹涉式紅外探測儀,就像CT切片一樣,把晴空大氣在垂直方向上切層,獲得大氣垂直方向上的精細數據。重要的是我的活幹的又快又好!
  • 風雲四號:中國氣象衛星革命性重器
    具體來看,與目前業務運行的風雲二號衛星相比,風雲四號配備的掃描成像輻射計通道數量增加了2.8倍,達到14個。其觀測時間解析度提高1倍,可每15分鐘對東半球掃描一次,最快可以每1分鐘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最高空間解析度較之前提高了6倍,達到500米。    李卿說,這些新能力,將讓風雲四號以全新的方式來揭示颱風、暴雨、洪澇、森林火災、沙塵暴和空間天氣的變化規律。
  • 看防災前哨風雲四號 如何破解災害性天氣預警難題
    精密監測——解決災害性天氣預警難題自2016年12月發射以來,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已在軌穩定運行三年半。它晝夜不停,憑藉優越的性能明察秋毫,快速獲取本國及周邊任一熱點區域的氣象資料,極大增強了我國對中小尺度和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是現代天氣和災害預報最重要的數據源,已逐漸成為我國靜止氣象觀測的主力。
  • 鑄造大國重器,精測風雲變幻!回看「十三五」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
    風雲四號A星、風雲三號D星、風雲二號H星先後加入風雲氣象衛星「大家族」,一張「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氣象衛星「天網」拉開,為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十餘萬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風雲四號成像儀與閃電儀融合監測颱風和閃電。2017年,風雲三號D星成功發射,與風雲三號C星實現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全球觀測頻次從每12小時一次提高到每6小時一次。作為目前國內光譜測量通道最多、功能最全、性能最先進、精度最高的極軌遙感衛星,風雲三號D星實現了高時效的全球觀測和高精度的大氣垂直觀測。
  • 風雲四號衛星「落地」濟南,它給天氣預報帶來什麼變化?
    位於濟南平陰的百畝象山綜合觀測基地於今年9月建設完成,山東省唯一一座風雲四號衛星地面接收站落戶該基地,新時報10月7日對此事進行了報導。那麼聽起來「高大上」的基地,將給濟南天氣預報帶來何種影響?濟南市氣象局局長閻麗鳳在接聽12345市民服務熱線時介紹,為填補濟南市在天氣系統上遊無探測資料支撐的空白,2017年啟動了象山綜合觀測基地建設,市政府投資1000萬元專項資金建設觀測設備,平陰縣政府同意長期、無償將平陰縣氣象局南側的百畝荒山交由氣象局負責管理維護和使用,市林業與城鄉綠化局將山體綠化納入濟南市山體公園綠化總體工程,山東省氣象局將全國首批、全省唯一一座風雲四號衛星地面接收站落戶象山綜合觀測基地
  • 鑄造大國重器 精測風雲變幻
    風雲四號A星、風雲三號D星、風雲二號H星先後加入風雲氣象衛星「大家族」,一張「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氣象衛星「天網」拉開,為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十餘萬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2017年,風雲三號D星成功發射,與風雲三號C星實現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全球觀測頻次從每12小時一次提高到每6小時一次。作為目前國內光譜測量通道最多、功能最全、性能最先進、精度最高的極軌遙感衛星,風雲三號D星實現了高時效的全球觀測和高精度的大氣垂直觀測。
  • 氣象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之「風雲四號」衛星
    利用該儀器反演得到大氣不穩定指數,可提前數小時有效監測到暴雨系統發生前環境條件的變化,在還是晴朗無雲的大氣中提前發現極端天氣的蛛絲馬跡,直接提供給預報員進行天氣分析和預報。太空「千裡眼」——迄今為止我國最先進的靜止軌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如同一臺始終處於開機狀態的相機,可24小時不間斷「凝視」地球。
  • 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天氣預報準確度將提高
    近日,中國氣象頻道舉辦與可科學家聊「天」活動,介紹風雲四號衛星相關信息。更高效、更靈敏、更創新的天氣觀測員風雲四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使它成為一個更快速、更靈敏、更創新的天氣觀測員將促進我國天氣預報的發展。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稱,目前,我國在軌運行的靜止軌道衛星是風雲二號衛星,它可實現每6分鐘一次的區域觀測。
  • 大國重器風雲四號①:歷時21年躋身世界最先進氣象衛星行列
    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正式交付用戶使用。「風雲四號」A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其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 風雲四號衛星可監測霧霾 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原始監測數據是現有衛星60倍  風雲四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總研製,主要功能是對大氣、雲層、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三維)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為高精度的天氣分析和預報、短期氣候預測、環境和災害監測、空間環境監測預警等提供服務。
  • 風雲四號:可抓閃電 精準定位颱風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成功發射後,我們對局地強對流天氣的觀測頻次將從現在的6分鐘提高到1分鐘,預報時效可提前若干個小時,而且對颱風的路徑和強度預測會更加精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魏彩英日前興奮地告訴記者。那它到底是個什麼衛星呢?要了解風雲四號,首先要知道氣象衛星。
  • 強天氣預報:能提前監測到初生對流
    中國氣象報記者牛彥元 通訊員劉鑫華    在目前的觀測條件下,各國對於強天氣信息的掌握都還不夠全面。如今各個國家強天氣預報都採用了潛勢預報的方式,即在某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間段裡,某個地區可能會有對流天氣發生,很難作出時間地點精準的預報,距離業務應用還有差距,需要採取臨近預報方式來支持氣象服務。    「風雲四號」發射後,將為強對流天氣預報提供重要的觀測手段。在強對流天氣預警中,快速更新的靜止氣象衛星產品提供關鍵的信息,配合雷達圖像,可幫助預報員提前更長時間發布預警信息。
  • 風雲四號衛星升空可監測霧霾 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原始監測數據是現有衛星60倍  風雲四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總研製,主要功能是對大氣、雲層、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三維)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為高精度的天氣分析和預報、短期氣候預測、環境和災害監測、空間環境監測預警等提供服務。
  • 風雲四號:氣象防災減災前哨
    在我國南方,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的特點,這給防汛抗洪帶來極大壓力,對氣候監測預警和氣象災害風險管理也帶來很大挑戰。  作為我國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前哨站,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基於其領先世界的卓越性能,提供了豐富、精細、精準的氣象數據,有力支持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
  • 風雲2號F星在軌交付 颱風災害天預警提前10分鐘
    風雲2號F星在軌交付 颱風災害天預警提前10分鐘 2012年08月20日16:08 來源:中國廣播網
  • 風雲氣象衛星替你「提前」看天氣!風雲1號到風雲4號的逆襲之旅
    風雲氣象衛星替你「提前」看天氣!從依靠國外資料到如今為國外同行提供數據風雲一號C、D星,風雲二號C、D星,風雲三號A星都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之中。從風雲一號到風雲四號的逆襲之旅世界氣象組織主席齊爾曼博士曾對中國風雲衛星在周邊國家和全世界的重要貢獻以及數據公開的政策給予高度評價。
  • 風雲四號能感知3.6萬公裡外湖水溫度變化0.1℃
    具體來看,與目前業務運行的風雲二號衛星相比,風雲四號配備的掃描成像輻射計通道數量增加了2.8倍,達到14個。其觀測時間解析度提高1倍,可每15分鐘對東半球掃描一次,最快可以每1分鐘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最高空間解析度較之前提高了6倍,達到500米。  李卿說,這些新能力,將讓風雲四號以全新的方式來揭示颱風、暴雨、洪澇、森林火災、沙塵暴和空間天氣的變化規律。
  • "上海製造"風雲四號發射成功 細數系列氣象衛星族譜
    氣象衛星主要通過衛星裝載的各種探測儀器獲得不同的衛星氣象雲圖,通過雲圖反演出其他變量,應用到天氣預報模式中,再根據方程的運算得到未來的天氣情報。當然,要掌握大氣的變化規律、對未來的天氣進行預測並非易事。如今承載著一系列尖端技術的風雲四號一飛沖天,它的技術指標與歐洲MTG衛星、美國 GOES-R衛星等國際最新氣象衛星的水平完全稱得上是旗鼓相當。
  • 風雲四號有多厲害?能感知3.6萬公裡外湖水溫度變化
    具體來看,與目前業務運行的風雲二號衛星相比,風雲四號配備的掃描成像輻射計通道數量增加了2.8倍,達到14個。其觀測時間解析度提高1倍,可每15分鐘對東半球掃描一次,最快可以每1分鐘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最高空間解析度較之前提高了6倍,達到500米。  李卿說,這些新能力,將讓風雲四號以全新的方式來揭示颱風、暴雨、洪澇、森林火災、沙塵暴和空間天氣的變化規律。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工程概況
    風雲四號衛星總體水平及國內外衛星比較  風雲四號衛星首次使用了全新研製的SAST5000平臺,該平臺採用六面柱體構型、單太陽翼、三軸穩定控制方案,具有承載能力大、質心低、力學響應小、對地面大等特點。實現了高空對地球的24小時凝視,對地觀測時間利用率接近80%,將為穩定的氣象業務觀測提供有效支撐,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