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家鑫死刑的三個疑問(圖)

2020-11-28 搜狐網

  宣判結束後,記者就相關焦點問題採訪了西安中院刑一庭的辦案法官。

 

   激情殺人因何不成立?

  記者:3月23日藥家鑫故意殺人案開庭審理時,藥家鑫的辯護人提出,藥家鑫撞人後殺人的行為屬於激情殺人。請問,對此問題如何認定?

  法官:激情殺人一般是指由於被害人的不當言行引起被告人的激憤而實施殺害被害人的行為。本案被告人藥家鑫是在開車撞到被害人張妙後,因擔心張妙記住其車牌號,為逃避法律責任而實施的殺人滅口行為。被害人張妙在本案中完全是無辜的,從被撞倒直至被殺害,沒有任何不當言行。藥家鑫的故意殺人行為不屬於激情殺人。

  先否認再投案算自首嗎?

  記者:藥家鑫的辯護人提出,藥家鑫系初犯、偶犯,並建議對其從輕處罰,這種辯護理由成立嗎?

  法官:初犯、偶犯是酌定從輕處罰情節,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後果綜合考慮,司法實踐中一般只適用於未成年人犯罪和情節較輕的犯罪。對故意殺人這樣嚴重的刑事犯罪,尤其是本案如此惡劣、殘忍的故意殺人犯罪,顯然不能以初犯、偶犯為由從輕處罰。

  記者:被害方認為,藥家鑫在警方最初詢問時否認殺人事實,藥家鑫父母陪子投案的行為不應構成自首,一審是如何評判這一行為的?

  法官: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結合本案,被告人藥家鑫殺害張妙後,在逃離現場途中又將兩行人撞傷,公安機關在處理其撞傷兩行人的交通事故過程中,雖然根據被撞的兩個行人傷勢較輕而藥家鑫所駕轎車車損較大的疑點,作為一般懷疑對象對藥家鑫進行了詢問,但並未認定藥系故意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

  此後,公安機關曾找其詢問被害人張妙被害案是否系其所為,藥家鑫亦矢口否認。後來,藥家鑫在未被採取任何強制措施的情況下,於作案後第四日在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其行為具備了自首的法定構成要件,依法應認定為自首。

  自首了為何還判死刑?

  記者:既然藥家鑫有自首情節,為什麼還要判處其死刑?

  法官:這是結合藥家鑫故意殺人案的具體案情而綜合評判的。縱觀本案,藥家鑫開車將被害人張妙撞傷後,不但不施救,反而因怕被害人記住其車牌號而殺人滅口,犯罪動機極其卑劣,主觀惡性極深;被告人藥家鑫持尖刀在被害人前胸、後背等部位連捅數刀,致被害人當場死亡,犯罪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被告人藥家鑫僅因一般的交通事故就殺人滅口,社會危害性極大,屬於《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17條第一款規定的第一種例外情形,雖有自首情節,仍應依法嚴懲。

  記者:藥家鑫一案是否超審限?

  法官:我國刑訴法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該法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建議延期審理。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29號《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一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本院於2011年1月12日受理此案,因本案屬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根據上述規定,經本院院長批准,本案審限延長兩個月,且在審理過程中,檢察機關曾建議延期審理,補充偵查,所以,截至宣判之日,本案並未超過法定審限。

  

(責任編輯:鄧躍)

相關焦點

  • 藥家鑫被以注射方式執行死刑 其父親微博引關注
    資料圖片  死刑,立即執行。  2011年6月7日上午,藥家鑫拖著手銬和腳鐐,緩緩走出監房。他的身後,是兩名蒙面刑警。他的人生也涵蓋了截然相反的兩部分——黑色殺手,以及純潔的音樂系大三學生。  當法官宣讀完判決書後,藥家鑫抽泣著拿起筆,雙手顫抖著最後一次在判決書上簽字。那雙手纖細、修長,似乎為鋼琴而生。他也是用這雙手,對被撞倒在地的張妙連捅8刀。  「當宣布判處死刑那一時刻,我並沒有過多恐懼。
  • 藥家鑫身後未了局
    在藥家鑫一案進入公眾視野後,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如沙漠風暴般襲來:「富二代」、「軍二代」、等級歧視、教育失敗、治安不靖、司法不公、貧富差距、官民對立、權力黑幕、底層憤懣……這些極易煽動人們心頭怒火的元素,很快樹起了一面靶子,上書3個大字:「藥家鑫!」
  • 藥家鑫父母接受央視專訪 張妙父親:同情藥家
    視頻截圖 九個多月前,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在深夜驅車回家的路上,將一名叫張妙的女子撞倒在地案發後第三天,藥家鑫在父母陪同下前去自首,今年五月,他以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判處死刑。6月7日最高法院覆核裁定下達之後,藥家鑫被執行死刑。之後遇害人張妙也入土安葬,藥家鑫案已成歷史,但它留下的影響和思考卻遠未停止。央視《看見》節目8月14日播出了柴靜專訪《藥家鑫案中的父母》。
  • 接受央視主持人柴靜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有話說
    長江商報消息 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於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驅車回家的路上,將一名叫張妙的女子撞倒在地,下車後他看到對方試圖記錄他的車牌號,就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張妙刺死。案發後第三天,藥家鑫在父母陪同下前去自首。今年5月,藥家鑫以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判處死刑。6月7日最高法院覆核裁定下達之後,藥家鑫被執行死刑,之後遇害人張妙也入土安葬。藥家鑫案已成歷史,但它留下的思考卻遠未停止。近日,中央電視臺柴靜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展現事件背後的兩個平凡而悲劇的家庭。
  • 上學期間的13份獎勵,可以救藥家鑫的命?
    上學期間的13份獎勵,可以救藥家鑫的命?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11-3-23 15:29:36) 來源:四川在線-麻辣燙評論   3月23日,藥家鑫故意殺人案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拋「藥家鑫彈琴殺人論」的女教授系自學成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藥家鑫彈鋼琴強迫殺人說」一出,引來漫天口誅筆伐。為此李玫瑾五次在自己的博客上發文答辯,一次接受媒體專訪予以澄清,仍未能平息輿論的憤怒。為什麼會鬧成這樣?複雜的社會心理因素暫且不談,本文簡單分析一下技術問題。李玫瑾解釋稱,她對藥家鑫案的點評,是從專家視角和專業角度,研究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的關係。言語間頗有不被普通大眾理解的幽怨。
  • 李玫瑾再度點評藥家鑫案:看到懸崖必須喊出來
    不久前,在電視臺的一檔節目中,李玫瑾對連日來沸沸揚揚的藥家鑫激情殺人案件進行了自己專業領域內的點評,其中提到「由於平時情緒不好時會用手指砸鋼琴鍵盤來發洩,藥家鑫連扎受害人8刀,是他的一個習慣性機械動作」。這些話引起軒然大波,一些網友就此向李玫瑾拍磚,認為她在為殺人者藥家鑫開脫。記者近日採訪了李玫瑾教授,與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對話。
  • 新中國十大悍匪:圖二有三不殺,圖五槍決時大笑,圖七5個情婦
    新中國十大悍匪:圖二有三不殺,圖五槍決時大笑,圖七5個情婦一:白寶山。龍治民說:「我殺人不是只圖錢財,而是為國除害」,他還表示自己有「三不殺」:不殺科技人員、不殺幹部、不殺工人。1985年9月,龍治民夫婦被槍決。三:鹿憲洲。北京第一起運鈔車劫案作案人員,鹿憲洲曾在雲南服役,當過汽車兵、軍械驗槍員,1984年復員。1991年2月,鹿憲洲夥同他人盜竊高級汽車三輛,同年6月被捕入獄,1994年2月越獄。
  • 美欣達涉嫌隱瞞關聯關係 投資者提出三點疑問(圖)
    投資者提出三點疑問  事發緣於6月25日,美欣達公告稱,公司擬轉讓湖州美欣達染整印花有限公司65%的股權,受讓對象為湖美印花現有管理層為核心的管理團隊;轉讓價為1648.68萬元,即每股1.65元。
  • 藥家鑫「農民很難纏」:誰是農民?
    5月20日,舉國關注的藥家鑫案將進行二審。藥家鑫講述自己駕車肇事從無意傷人到故意殺人的動機時語出驚人——「農民很難纏」,引來輿論譁然。極端的個案背後,暴露出令人寒心的階層歧視,農民問題愈顯複雜、嚴峻與沉重。當下,「農民」一詞充滿糾結。它是一個身份的標籤,還是一個職業的符號?
  • 男子三次被判死刑,如今當庭釋放
    此前阜陽中院三次判決均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左某某死刑,此次省高院對其故意殺人罪不予認定。案件回顧↓↓↓事情要回到2007年2月25日上午,被害人周某屍體在潁上縣江店孜鎮一公用廁所糞坑內被發現,經鑑定系頸部損傷致機械性窒息死亡。
  • 當智商分數決定死刑 | 外刊精讀
    光是查找各種相關法律資料、論文就花了三個晚上,即便這樣一番搜索整理,還是感覺理解不充分。你有沒有感覺到,關於中國話題的文章,閱讀起來通常都很順暢,比如前面精讀過的兩篇文章(拼多多員工猝死和楊笠)。這是因為我們對事件的來龍去脈已經很清楚了,即使有些表達不認識,也能根據事件情節推測出來。
  • 聽到「死刑」,他們都說「學中國」!
    「劉某國姦淫幼女案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死刑」,昨天(2日),這一案件宣判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受關注的社會新聞之一。「哈爾濱4歲女童遭鄰居性侵致傷殘,被告人被判處死刑」審判現場「趙鬥順被判12年,中國性侵4歲女童男性被判死刑」,韓國《亞洲經濟》3日發布了以此為題的報導。
  • 雲南箇舊黑老大等3人被執行死刑
    原標題:雲南箇舊黑老大等3人被執行死刑   17日,記者從紅河州中級人民法院新聞中心獲悉,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曾經犯下涉黑、販毒、故意殺人、敲詐勒索等十餘罪名的個舊黑社會組織領導者馬志保及其骨幹唐恆雲、車建彬被依法執行死刑。
  • 江溯:律師對毒品犯罪死刑態度的實證研究 | 清華法學202005
    二  立法及司法沿革  死刑立法和司法政策的變遷對於理解當前毒品犯罪死刑的來龍去脈具有重要作用。缺乏對死刑立法和司法變遷的了解,關於死刑改革的討論將成為無源之水。以下從立法沿革、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司法機關三個角度,簡要梳理我國毒品犯罪死刑的立法與司法變遷。
  • 最高法改判聶樹斌無罪:原判決證據不足,21年前已執行死刑
    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強姦婦女罪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提起公訴,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995年3月15日作出(1995)石刑初字第53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聶樹斌死刑,以強姦婦女罪判處聶樹斌死刑,決定執行死刑。聶樹斌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
  • 《為什麼要廢除死刑》:一位推動法國終結死刑的律師心聲
    羅貝爾·巴丹德,一位為了廢除死刑不懈鬥爭的戰士,他的個人經歷忠實記錄了法國廢除死刑的歷史。上世紀70年代的法國,是西歐最後一個仍在執行死刑的國家,巴丹德為了終止這種古老的血腥刑法而不斷奔走疾呼,在法國他成了廢除死刑的象徵。密特朗上臺後,巴丹德擔任司法部長,在他的全力推動下,死刑在法國終止了!
  • 死刑緩刑兩年是什麼意思?兩年期限一到,就會被執行死刑嗎?未必
    首先,這個人已經被判處死刑,但是不需要立即執行。通常會推遲兩年執行。但是如果在這緩刑的2年時間裡,犯人表現良好,沒有任何故意犯錯的行為,兩年期限到了之後,可能會被改判為無期徒刑。這樣一來的話,就可以免除一死了。如果在無期徒刑期間,還有戴罪立功的表現,法院依然可以按照法律對其進行減刑為15-20年的有期徒刑。
  • 伍氏兄弟哥哥死刑弟弟無期
    伍志堅黑社會性質團夥案、南崗村村霸案昨日一審判決伍氏兄弟哥哥死刑弟弟無期「黑村官」殷卓波被判坐牢16年 妻子犯賭博罪判緩刑本報訊 昨日,廣州中院在上午和下午分別對今年備受關注的兩大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廣州十年來最兇殘黑幫」伍志堅團夥以及「黑村官」殷卓波團夥進行一審宣判。「黑老大」伍志堅被判處死刑,而「黑村官」殷卓波則領刑16年。
  • 聽到「哈爾濱姦淫幼女案被告被判死刑」,韓國網友說「學中國」!
    「哈爾濱4歲女童遭鄰居性侵致傷殘,被告人被判處死刑」審判現場「趙鬥順被判12年,中國性侵4歲女童男性被判死刑」,韓國《亞洲經濟》3日發布了以此為題的報導趙鬥順資料圖4歲女童男性死刑韓聯社:中國法院宣判性侵4歲女童男性死刑在相關新聞下,不少韓國網友為中國這一案件的宣判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