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來出現這種技術,我們是該高興還是擔心?

2020-11-06 農家小禾

引言:

每一次的科學猜想都伴隨著人類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而每一個發明創造必然是人類想以更高效的方式加入社會生產為願景。

腦電波

如果有一項技術可以讓你不用寒窗苦讀數十載,就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在任何領域所需要的知識體系裡成為佼佼者,你會接受這項技術嗎?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我願意!

曾經人類夢想飛翔,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有人夢想能以內燃驅動機械三輪代替馬車,卡爾本茨先生發明了汽車;如今一項項曾經被想像的東西都成為了現實。

機械姬

很多的電影裡,無數次對人工智慧充滿想像;具有人工智慧後又有自主思維的超能查派,機械姬等等電影主角,無一不是人類對未來科技的前沿想像。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實現了,人類還有公平可言,還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嗎?

蠶絲硬碟

就在今年,我國科學家研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天然生物蛋白硬碟存儲器,名曰蠶絲硬碟,目前它的容量每平方英寸可達存儲量64GB,關鍵的並不是這些數據;蠶絲硬碟除了能存儲信息,還能裝載某些東西,比如血液樣本、DNA、疫苗,更厲害的是可以植入生物體。據前沿實驗室相關負責人透露,該款蠶絲硬碟能同時存儲數字信息和生命信息,生物兼容性良好,可植入活體,尤其人體。而且能夠長期保存甚至永久性的保存,並且能夠根據設定來製成可控的時間膠囊;可控降解,可控消失

蠶絲

「時間膠囊,指將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性意義的物品裝入容器內,密封后深埋地下,並設置一個在未來能夠打開"時間膠囊"的時間。就是人們把一堆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意義的物品裝入一個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後供那個時代的人們再挖掘出來研究用。人們把這項工作就叫做放置"時間艙"。現在,埋下一個自己的"時間艙",已經成為每個世博會主辦城市的慣例。2013年9月,由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30年前埋入地下的"時間膠囊"被發掘。」

這還不算是最厲害的,蠶絲硬碟可以通過近場紅外納米光刻系統寫入,並用同一套系統讀取。通過改變寫入光的能量可以調節蠶絲蛋白上佳通圖的形態,從而實現原位重複的擦寫。

蠶絲蛋白溶液

關鍵的一環就在於,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很快會出現另一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讓人體能夠像植入蠶絲硬碟一樣,植入另外一套通過人的神經電信號可以隨意存儲、擦寫、讀取信息的系統。在海量的存儲信息中,能夠找到解決面臨問題的一切答案和選擇。

寫入數據的蠶絲硬碟內部

想到這裡,不禁有些害怕,害怕的並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這項技術如果未來能夠實現,會出現什麼後果?我們整個社會會發生什麼?人和人之間會發生什麼?人類的發展會不會被從此改寫?

看到這裡 ,我想你一定有不同的看法想要說出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見解。一系列的問題等你來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解讀《未來簡史》:我們擔心人工智慧,其實擔心的不是機器而是人
    這個問題同樣也問給我們的今天的數位化和機器人時代。你以為我們恐懼的是機器本身嗎?機器從誕生的一開始就不斷地替代人類做很多事情,人跑得再快,跑不過汽車;再能打擊對方,也比不過一顆原子彈。人類發明的所有機器都是對人能動性延伸的產物。我們擔心人工智慧,其實擔心的不是機器,擔心的還是人。
  • 腦機接口技術,未來「神」對「人」的碾壓我們該如何面對?
    馬斯克與腦機接口火了,可以想像到在未來一個晶片的植入,就可以替代辛苦十幾年學習的知識,這種落差就像神對人的碾壓。 我甚至都已經構想出未來兩種人類的名稱: 如果我們的世界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未來像終結者中的反抗軍組織可能出現,不同陣營的人類會發生戰爭,人形兵器也會出現。 這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我的答案是:否。
  • 「人工智慧+」未來 我們該如何存在
    原標題:「人工智慧+」未來 我們該如何存在   就在幾天前,面對棋盤,柯潔代表人類再次敗在了AlphaGo(以下稱「阿爾法狗」)的手下。阿爾法狗,橫掃全球一流圍棋高手,不僅向人類展現了圍棋的新高度,而且拉開深度學習技術與大數據技術融合的新人工智慧時代的序幕。
  • 如果企業都用機器人工作,我們能做什麼?你最擔心什麼?
    越來越近了,伴隨著「機器換人」的消息被熱議,許多人工智慧的技術即將取代我們的手工。所以,你擔心嗎?是不是我們要集體失業了?如果沒有工作,你還會有安全感嗎?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貌似一大堆的問題就要出現,當然,我們的飯碗真的會被機器搶嗎?我覺得即便如此,也不會有沒有那麼快吧。儘管許多高科技公司都研發智慧機器人,可是目前的情勢還是有待商榷。比如,許多朋友都遇到過機器人客服,基本都是重複那些設定的回覆,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
  • 霍金擔心未來有錢人或將改變基因,變成「超級人類」?可能嗎?
    霍金擔心未來有錢人,或將改變子女基因?我們都知道在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會成為生活方式的一種,而且隨著科技的發達,未來科技將會對醫療技術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如今已經存在的機械假肢,甚至是人工替代的器官等等,這些都是科技的發展。
  • 手機被偷了,第一時間該怎麼辦?手機的出現對我們是好還是壞?
    ,非常的想罵人,並且在這個時候還會深深地懊悔自己為什麼不好好的保管自己的手機,這種心情完全能夠理解,畢竟我們在平常時候需要,那如果沒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在這個手機可以代替錢包,交通卡什麼的時代,大到汽車家電都只是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大大提高了人們生活的便利性,那麼如果我們的手機沒了,我們該怎麼保證我們的錢不受到損失呢?
  • 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未來的生活是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知道,人們總是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夢想。即便如此,我們也不知道世界的真正未來,只有通過電視。、網絡、電影、小說和其他媒體觀看未來探索未知的未來世界。也許孩子們有時會想到將來會出現在我們未來生活中的奇怪發明。如果它發生,電影中的場景將成為我們未來生活中的一個罕見的部分。你知道嗎?
  • 如果人工智慧科學和基因技術不斷進步,人類還有未來嗎?
    ……倫理學家、北大哲學系何懷宏教授的新作《人類還有未來嗎》從底線倫理和中西傳統文化智慧的角度考察了人工智慧和基因技術與我們的現實關係,並提出了預防性的道德與法律規範設想。今天,我們不僅要學會調節「人際關係」,還要學會調節「人機關係」。
  • 如果掌握了這種技術,我們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一種能夠超越光速的科技,哪怕只是理論上行得通的也行,在這種情況下,曲速引擎應運而生。什麼是曲速引擎呢?簡單地講,這種技術就是一種利用空間翹曲(space warp)來作為引擎的推進技術,其原理就是將宇宙飛船周圍的時空高度扭曲,從而在時空中形成一條高速通道,使宇宙飛船獲得超越光速的能力。
  • 如果外星人進攻地球,我們該反抗還是投降?為什麼
    比如,天空中疑似出現不明飛行物,我們懷疑可能是外星人的飛船;麥田怪圈,我們也懷疑是外星人的傑作;我們甚至曾懷疑埃及金字塔也與外星人有關…… 外星人假想圖不過,這些終究是假想,畢竟誰也沒有真正見過外星人。我們探索宇宙這麼多年,也沒有發現外星人存在的證據。不過,浩瀚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甚至是高智慧的外星人,也不是不可能。
  • 人類如果在未來登陸火星後,太空衣出現磨損,該如何修復?
    因此,太空人在火星上的安全完全依靠火星服,火星服損傷的自修復技術值得高度關注。基於現代航天技術與納米科技的發展趨勢,有專家認為未來火星服損傷的自修復可通過一種裝配納米機器人和一種火星服修復機器人(MRN,Marssuit Repair Nanorobot)來共同完成,而這些納米機器人的操縱、傳感、控制方法、能量轉換以及火星服集成等問題也可通過相應的納米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 中國在核能領域不斷突破,造福人類的背後,應該高興還是擔憂?
    其實說實話,我有1%的高興和99%的擔憂。說到1%的高興,暫且先不說核能源是好是壞,既然我們在這個領域突破了,作為中國人,我替祖國驕傲。我們從一個百廢狀態,經過短短半個世紀的發展, 一次又一次的在眾多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沒有什麼比聽到我們又獲得「重大突破」這四個字更振奮人心了。所以說,我有一點點高興。
  • 月球上的第一個綠芽已經被凍死,但其實我們該高興
    月球上的第一個綠芽已經被凍死,但其實我們該高興眾所周知,嫦娥4號自從順利的登陸到月球背面以來,它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們都知道前不久嫦娥4號內部栽培的種子已經成功的發出了綠芽,這可謂是月球上的一個生命,令很多人感覺到十分的驚訝,甚至有很多網友說,這可是中國月球農田的第一步了。
  • 設計完美嬰兒:該,還是不該
    因為用現有技術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可能對後代產生無法預測的後果,尤其是萬一改造出了具有「黑暗超能力的嬰兒」時,人類或將無法控制局面。基因編輯技術的先驅Fyodor Urnov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他與Lanphier共同指出:「這樣的技術可能被利用,進行非治療性的基因編輯。
  • 未來可能出現的可怕技術,設計嬰兒,時間監獄,未來視界等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幾乎可能肯定,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會被徹底顛覆。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BP機,沒過幾年就被大哥大和功能手機取代,現在則已經完全是智慧型手機的天下了,這一切,不過只用了20年的時間。那麼,未來呢?還有什麼技術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呢?
  • 人類的四種「雙刃劍」新技術:改善你的生活,還是毀掉你的未來?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夢想能在有生之年有機會進入太空。如果科學家未來真的能夠讓普通人也能進入太空的話, 那麼也一定不是通過做飛船或火箭進入太空的,而是通過太空電梯進入太空的。在眾多能夠帶來革命性變革的新的科技技術中,太空電梯只是其中的一個。很多新科技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同時也造成了潛在的可怕危險。在這本書中,作者總結了在未來可能會讓我們心生嚮往或恐懼的不可思議的新技術。(一)建築機器人即使在今天這樣科技非常先進的時代,建造房屋這項工作依然很難實現自動化,因為這項工作裡涉及了太多的技能組合。
  • 1030萬顆恆星沒有外星人,別擔心外星哥倫布,快擔心自己吧
    更進一步,假如生命並不是偶然發生的,那麼像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究竟是偶然出現,還是生命演化的必然進程?對於第一個問題,人類的足跡已經延伸到了月球、火星,目前仍然無法得出任何結論。而對於宇宙中是否存在智慧生命的問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在掃描了1030萬顆恆星後,得出了一個不知是令人洩氣,還是該令人高興的結論:在數量如此龐大的恆星系中,目前還未發現有智慧生命的痕跡。
  • 科技改變生活,基因技術解碼生命,凝聚未來新時代
    基因資料庫的發展讓科技學家們能解碼人類的生命,那我們青年一代凝聚未來的時代。確實是這樣,我們的生命是需要解碼的,這樣的基因技術的出現讓我們能夠凝聚未來的時代。基因的檢測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領域範疇,讓我們對於科學技術的領域解碼人類的生命。
  • 何懷宏:如果人工智慧新物種出現
    此前久無突破的人工智慧因算法革命而落地生風加速成長,令何懷宏突然意識到「技術才是我們時代的『最大真實』」,並且「警覺到近代以來人們精力投向的一個根本轉折,就是開始了以駕馭物質和技術為主導的價值追求。而這種追求如果越來越強,一意疾行,有可能導致在推進文明的同時也走向文明衰退」。三年多的觀察和思考,何懷宏談論人工智慧已經相當專業。
  • 為何我們中國不造「太空梭」?美國的前車之鑑?還是技術不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個問題沒有:世界各國都在說我們中國是世界航天大國,航天技術首屈一指,那為何我們國家就是不造太空梭呢?難道是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嗎?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先不聊技術層面上的,其實美國作為前車之鑑,它們的太空梭就曾多次出現意外,造成過巨大的災難,只是現在很少有人提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