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筆記俠(ID:Notesman)"作者:駱新,東方衛視知名主持人兼新聞評論員;36氪經授權發布。
內容來源:8月20日,中信出版集團旗下「中信書院APP」邀請駱新來到上海書展現場,解讀《未來簡史》。筆記俠作為獨家活動筆記合作夥伴,經主辦方審閱授權發布。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是什麼?
人和機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如何判定什麼是人,什麼是智能?
尤瓦爾·赫拉利最想得到的答案是什麼?
人工智慧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對於人工智慧,我們持有樂觀的想法。因為人工智慧越來越多的取代人類所做的事情,會讓人解放成一個「神」。這也是尤瓦爾·赫拉利從《人類簡史》到《未來簡史》一直在敘述的過程。這兩本書連起來,尤瓦爾·赫拉利的敘事方式總結起來一共三句話:
人類社會的進程,「人」從普通動物經過農業革命變成有意識的人,再經過科學革命成為「神人」,我們此生追求永恆、追求不死,科技進步一定可以幫助人類實現這個夢想。
當然尤瓦爾·赫拉利也在問,我們真的能夠通過科學找到我們的快樂嗎?可以用樂觀的方式去解釋,也可以從悲觀的方向理解。
一、我們擔心人工智慧,其實擔心的不是機器
1942年,阿西莫夫在短篇小說「Runaround」(《環舞》)中首次提出了三定律:
第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除非違背第一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除非違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後來,阿西莫夫加入了一條新定律:第零定律。
現在問題就出來了,這個定律第一條就站不住腳。如果今天我們跟國外開戰,動用了機器人轟炸機。我方認為應該消滅對方,但對方也是人,這個定律的內在缺陷就凸顯出來了。
機器應不應該開槍,如何設置機器的行為邏輯?
由於第一條有內容缺陷,第二第三也不能保證。所以他加了「第零定律」,優於之前的三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因不作為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假如把機器人轟炸機加入界定:你可以傷害人,但是不以傷害人類整體為目的。這個定律是否解決了機器人的邏輯?
反過來想這個問題,如果我是恐怖分子本身,我怎麼會認為我是恐怖分子?所以消滅你們對於我來說才是保護了人類的整體。
要注意到四個定律不能形成的主要原因:你站在任何位置看待世界都和另外一個人完全不一樣。
就跟夫妻吵架似的,夫妻兩人天生有自己的利益糾葛,你如何判定只有你的看法是正確的?如果用你的方式,機器人就成為了消滅另外一方主要的力量。
我看了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讓我感動的是,他所謂的《未來簡史》夠像這個英文的標題一樣,HOMO DEUS,HOMO(人類)來自於拉丁文一個詞彙「上帝」,人是不是成為「上帝」,成為「神」?
我們總是以為科幻小說是科幻,但是人類為什麼有神話?神話是信息交流不暢通的時候不得不把看到的不理解的事物通過想像彌合。
科幻一定是建立在信息極度豐富的基礎上,人類才對未來發生想像。但是問題來了,科幻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係。
如果是你,你會做什麼選擇?
今天我們相信大數據能幫我們解決一切。請問一輛車在街上走,突然,它面對了一位小朋友,這時路邊有一位老同志,這輛車怎麼辦?它計算這個孩子還要活很多年,旁邊有老同志已經活了七八十年,它要不要把沒有違反交通規則的老同志撞死?
你以為這個問題只是問給人類本身嗎?這個問題同樣也問給我們的今天的數位化和機器人時代。
你以為我們恐懼的是機器本身嗎?機器從誕生的一開始就不斷地替代人類做很多事情,人跑得再快,跑不過汽車;再能打擊對方,也比不過一顆原子彈。人類發明的所有機器都是對人能動性延伸的產物。
我們擔心人工智慧,其實擔心的不是機器,擔心的還是人。「人會如何確定人工智慧的邏輯」才是最核心的
人工智慧該如何給這輛車設定最好的邏輯,未來該撞誰不撞誰?百度、谷歌都在推廣無人駕駛汽車,面臨的問題已經出來了。
記住那句話,這個世界沒有科幻小說,打著科學名義的科幻小說,都是一部哲學小說。科幻小說裡面面臨的所有選擇,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只是科幻小說有更加極致的設計。
感謝諾蘭(克里斯多福·諾蘭,代表作《星際穿越》),感謝很多的科幻電影製作人,他們不斷地為我們提供這樣的設計。
二、人和機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圖靈在1954年發明計算機時說過,人工智慧趕上人類時,把人和機器分別關在不同的小黑屋,問相同的問題(即圖靈測試),如果不能辨清哪邊是人、哪邊是智能,則可判定人工智慧已經趕上人類。
如果給機器和人做圖靈測試,你會問他們什麼問題來判定哪個屋裡的是人,哪個屋裡的是機器?
我們如何判定什麼是人,什麼是智能?
我們經常問出這樣的問題:
一個球擊穿了一張桌子,因為它是泡沫塑料做的,請問泡沫塑料做的是球還是桌子?
貓躺在地毯,它感覺很溫暖。請問誰很溫暖,是貓還是地毯?
警察不願意給示威者提供遊行的許可證,因為他們擔心會發生暴力衝突。請問會使用暴力的是警察還是遊行者?
這就是圖靈問題的核心。你發現沒有,很多問題都是代詞問題,「它」指誰?人類社會一個5歲孩子都會回答的問題,但是計算機沒有辦法進行訓練。
我回去我媽媽在,我走了她還在,她一直在。如果假設有一個媽媽,她會給爸爸打電話,說她在家。
「她在家」指的是誰?孩子都能知道,但是機器很難通過邏輯運算獲得。這就是人類和機器本質的區別。
我的朋友認為人和機器的本質區別是,人類有時間、智能、認知、道德不同的界定。
你在說話和行為當中永遠會有變化,你不是一個機器,你不是不可變的,你隨時在發生著改變,所以你所有的語言都有語境。
小明給領導送了一個包包,領導問他,你這是什麼意思?
小明說: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
領導說,你這麼做可就不夠意思了。
小明說:就一點小意思,小意思。
領導說:你這個人可真有意思呀。
小明說:其實我也沒有別的意思。
領導說: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請給我解釋,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
我做新聞,喜歡讀古代哲學家或者文化人的書。洛克寫的很多內容前後是矛盾的,前面好像是反對主權的,後面又是自由主義佔先導。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因為洛克本身就是在變化的,什麼是「你」?此刻你是你,還是下一秒的你是你。本質上洛克的很多東西沒有發生變化,但是語言表述讓你覺得完全是兩個人,這兩個人其實很統一。
今天我們的思維認為,一個東西一旦被設定就不能改變了。
《戰狼2》票房已經有51億,大家從來沒有想過這片子能賣這麼多錢。有人問吳京,你做過大數據計算嗎?
大數據計算成功的例子有,比如說前不久看過跟狗有關的片子,這是阿里巴巴根據阿里雲在網上銷售的狗食貓食數據得到的。
發現這些人年輕、有錢、有閒、有愛心,買東西不注重價格。經大數據計算發現完全可以給他們做出一個產品,他們預計票房是8千萬,最後賣6.5億。
大數據完全預測了我們的行為,但是你如何預測《戰狼2》?沒有任何公司給他投資,他只能拿到8千萬,誰知道這個片子火成這樣。
時間、智能、道德、認知包含了諸多偶然性,社會絕不是一個進步和退步的過程,它是由很多方方面面,甚至你完全意想不到的「灰犀牛」和「黑天鵝」構成的。
不要那麼自以為是,不要認為我們才能決定一切。
三、如果人工智慧讓人變得無所不能,活著的意義何在?
由於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其實很少考慮生命的意義。我們總覺得如果有一天,計算機替我們解決了一切問題,那是幸福的時代。人們很難理解霍金這樣觀點,他總說計算機不能解決一切,只會給我們帶來災難。
我知道的是,人類希望成為神,成為真正意義上偉大的聖人。人工智慧給我們提供了三種選項,通過人工智慧做身體延伸,通過無機植入改變有機的功能。
這都是想法,但是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最值得擔心的是我們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讓我們忘記了,只有痛苦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如果人工智慧讓你變得無所不能,請問你活著的意義何在呢?
我的朋友是南京政治學院心理系的教授,他跟我說了一句話,你憂鬱和快樂可能取決腸道菌群。所以有一個人天生快樂不是他樂觀,是因為腸道裡面快樂的神經細胞多,所以讓你從憂鬱到快樂最好的方式是吃快樂者的糞便。當然這是半開玩笑。
人類為什麼有感情?因為感情是意志的產物。
《海底總動員》有小動物找爸爸的情節,實際上動物不會有找爸爸的行為,因為動物不需要有感情。
人類需要感情,是因為人如果沒有感情,生下的孩子沒有辦法渡過漫長的10年的生長期。感情不至於讓母親把孩子扔到殘酷的社會當中,讓他死掉;讓男性不至於拋棄伴侶,所以,人需要情感。
只有越高等級的動物才有情感的需求。
所以只有人類會去找孩子非常複雜的基因留存下來。這和道德與否毫無關係,和你意識怎麼樣毫無關係。但是人工智慧改變了這一切,它告訴你這些東西都可以通過算法完成,那麼你還需要建立這樣的感情嗎?
只需要把感情去掉,你再也沒有悲傷可言。
同樣如果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造出一個永生不絕的人,所有的疾病都將沒有,他將永久性地活下去,甚至有一些人可以消滅所有的人,成為世界真正的勝者和上帝。
社會的不平等又出來了,有人花錢讓自己活下去,總有人活不下去,甚至被人奴役。這是尤瓦爾·赫拉利最重要的思考,但是他這種思考也沒有什麼必要。
我們通過人工智慧方式想變得更加完美,但是我非常絕望地跟大家說一句話,包括尤瓦爾·赫拉利這本書當中潛臺詞告訴你:
你之所以活的這個世界,我之所以活的世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陷。你的缺陷是你可以在社會上活下來的理由,正是因為你有痛苦,所以你才有奮鬥的動力;正是因為物資永遠不足,所以你要獲得物資。如果你是沒有痛苦的人,你將不復存在。
如果沒有死亡做參照,你的永生有什麼意思。
如果我們有一天發現所有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完成的話,突然就會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了。
尤瓦爾·赫拉利在寫過《人類簡史》之後接受過BBC採訪,我只記得他在節目的最後一句話。記者問他,如果讓你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你現在唾手可得,可以實現這個夢想。請告訴我,你最想得到的答案是什麼?
尤瓦爾·赫拉利花了很長時間思考,他回答說,我就想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人活著究竟有什麼意義?
尤瓦爾·赫拉利希望讓我們知道歷史是一個二級混沌系統,人類無論對未來的人工智慧持樂觀還是悲觀態度,只要對明天進行了預測,這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你的預測本身就正在改變你。
如果你對人工智慧有所警惕的話,你就會在使用當中加以某些限制。預測會改變人類也會改變某些歷史,最好的預測是我們誰也看不到結果,別妄圖有任何人可以準確地預測到未來。
我到今天為止沒有看到任何一種說法是明智的。
我非常喜歡哲學家羅素的書《西方哲學史》,建議大家看一看。最後誰是真正有弱點人?全是。誰是真正完美的人?沒有。包括羅素本身都沒有這麼完美。不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病態。
這個社會沒有那麼完美,但是承認不完美,努力改變它,就是我們這個人真正要做的事情。你也許終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但是請你相信,這個社會不斷地妥協,不斷地通過算法博弈中的結果,產生超乎所有人想像的歷史走向。
就算你看到歷史沒有你真正希望的正義,你都應該有一個起碼的道德追求,那就是反思。人工智慧永遠不可能打敗人類的原因只有一個準則,就是人類具有對自我行為反思的能力,無論的反思究竟能不能產生結果。這也是你有異於人工智慧的地方。
你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成為自己情感的奴隸,但是正因為有情感我們才是人,而不是人工智慧。
今天我對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的解讀還不夠。但「反思」是我多年從事電視工作,從事新聞工作一貫追求的方向。
我們人這一輩子都在反思自己,沒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這是蘇格拉底的名言。為什麼希望大家多來上海書展,就是希望大家從不一樣的書籍當中去體會不一樣的人生,才不會用單一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首先因為我們有反思我們才是人,希望你多多為自己行為做出反思。第二,《未來簡史》其實說的是人類的歷史,我們從哪兒來,要到何處去。只有搞清楚我們從哪兒來,才能知道要到何處去。
希望今天能夠給大家一點小小的啟發,我只能給大家提供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建議和參考。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