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1-01-11 探索者19

## 《未來簡史》讀後感

以色列的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的《未來簡史》一書,流行的程度可能不亞於某些娛樂明星,你打開任何一個關於讀書的公眾號或APP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仿佛這本書揭示了某些驚人的東西,讓很多人覺得不閱讀一下就 OUT 了!

前一陣,我也成為了「很多人」中的一員;算是較認真地閱讀完了全書,並做了一些筆記。但我卻並沒有發現什麼讓我很意外的觀點,關於未來的預測也並沒有超越科幻電影的想像。

### 未來是否可預測?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曾經說過「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他的推理過程大致是這樣的:人類知識的增長總是基於「舊知識」,而未來的「舊知識」可能是現在的未知領域,人類連「未知的知識」的還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基於未知的知識。

換一種說法就是:牛頓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定律;但如果連前人的肩膀你都還沒有看到,就更不可能知道站在前人肩膀上能看到什麼。

知識的發展可能出現大爆炸,也可能出現瓶頸,而當它們出現之前人類根本無法預知,更無法知道會在哪些方向上出現大爆炸或者出現瓶頸。

所以,對人類的未來作出預測是危險的,因為你的預測大概率會是錯的;但人類的本性使我們不可能放棄對未來的預測。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最開始說的是「南美洲的一隻蝴蝶扇一下翅膀可能引起全球天氣的劇變」,現在通常用來形容某些微小的變化可能帶來系統的連鎖反應。看過《閃電俠》之類的討論穿越時空的影視作品的人對這個概念應該很熟悉,而赫拉利認為的「未來不可預測」則更像是這種穿越時空的影響。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的第一章中就寫到:

這正是歷史知識的悖論。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我們擁有越多數據,對歷史了解越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改變得越快,我們的知識也過時得越快。

書中還舉了馬克思的例子,因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論述引起來資本家們的注意,於是引起了資本家行為的改變;從而讓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的預測變成了錯誤的判斷。

同樣的道理,如果《未來簡史》的預測能夠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這本書也可能讓人類社會避免走向書中描寫的未來世界;從而讓書中的預測成了錯誤的判斷。

儘管在這段論述中作者的觀點是「未來可能會因為預測而改變」,但按書中整體的邏輯來看,作者是堅定地認為人類社會必然會從智人發展到「神」,他並不認為人類社會存在另一種發展的可能。

對於未來的預測,赫拉利在第一章中提到:

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是未來超人類和人類之間的關係。

這個預測不算什麼危言聳聽,畢竟很多科幻片也描述過相似的未來,比如《西部世界》、《X戰警》、《終結者》等。

### 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

作者在書的最後寫到:

如果把視野放大到整個生命,其他的問題或發展的重要性,都比不過以下三項彼此息息相關的發展:科學正逐漸聚合於一個無所不包的教條,也就是認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則是進行數據處理。智能正與意識脫鉤。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這三項發展提出了三個關鍵問題,希望讀者在讀完本書之後,仍能常掛於心:1. 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2.智能和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作者在最後對「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發出了疑問,但整本書的邏輯其實是建立在「生命就是數據和算法,人並沒有自由意志」 這個基本假設上的.

### 圖靈測試

要問生命是不是數據和算法,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圖靈測試:

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通過電傳設備)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臺機器具有智能。

據百度百科的資料顯示,至少已經有兩臺計算機通過了圖靈測試:

2014年6月8日,一臺計算機(計算機尤金·古斯特曼並不是超級計算機,也不是電腦,而是一個聊天機器人,是一個電腦程式)成功讓人類相信它是一個13歲的男孩,成為有史以來首臺通過圖靈測試的計算機。這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裡程碑事件。2015年11月,《Science》雜誌封面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人工智慧終於能像人類一樣學習,並通過了圖靈測試。測試的對象是一種AI系統,研究者分別進行了展示它未見過的書寫系統(例如,藏文)中的一個字符例子,並讓它寫出同樣的字符、創造相似字符等任務。結果表明這個系統能夠迅速學會寫陌生的文字,同時還能識別出非本質特徵(也就是那些因書寫造成的輕微變異),通過了圖靈測試,這也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大進步。

通過了圖靈測試只能說具有了「智能」,但離「人的智能」還很遠。我沒有看到圖靈測試的具體細節,互動的問題和交流的具體媒介是否有限定、測試的時間是多長、由誰來測試,這些都會導致不同的測試結果。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適當的算法,就有可能通過機器創造出足夠以假亂真的「人」。

但承認生命是數據和算法,並不意味著人就是沒有自由意志的。

關於人有沒有自由意志這個問題,哲學家們有過很多探討,而赫拉利對自由意志的否定顯得太過隨便,雖然使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論證自由意志,但論證的過程卻暴露出不少邏輯錯誤,具體問題我會另寫一篇文章來細細分析。

相關焦點

  •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這部21世紀的腦洞大作,一起來看看!本期讀書《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這本書被稱為21世紀的腦洞大作,大致講述的是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智人,也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將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
  • 《未來簡史》讀後感(三):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
    未來到底會怎樣?這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一直困擾了許多代人。但無論是誰,那些科幻小說 電影關於未來的描述大多都是以人類為中心作前提的。然而《未來簡史》卻提出了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會取代人類,頓時社會上一片譁然,各位大咖紛紛議論起人工智慧
  • 讀《未來簡史》㈣:數據為王統世界,未來前途已幻滅
    數據為王統世界,未來前途已幻滅。螞蟻渺小雖不忿,霧中難見孰優劣。幻滅,從《未來簡史》說「數據」的未來已經到了第四篇的《未來簡史》的讀後感,因為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實在是大,可以說這本書有點悲觀的感覺,有一種決定論的感覺。其實這種感覺來的很大,當然這也算是吹毛求疵。
  • 一分鐘看懂時間簡史
    即使,多數人並不明白他的理論,也並未閱讀過他的暢銷著作《時間簡史》,就像有評論者說的:滿屏悼念,怎麼不見人寫讀後感?於是,我想寫個《時間簡史》讀後感幫助大家在茶餘飯後多一個談資,裝B的時候也能帶上一絲學術的味道。《時間簡史》是霍金寫得一本超級暢銷的科普書,號稱比夢露談性的書還要暢銷,整個地球上,每750人就擁有一本《時間簡史》。
  • 《未來簡史》
    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這三大問題,以及如何採取應對措施,將直接影響著人類未來的發展。
  • 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的 《未來簡史》 讀書雜談 ///////// 於:上次我們聊過了赫拉利的《人類簡史》,這回想請您聊聊他的《未來簡史》。
  • 《未來簡史》精彩還是名不副實?
    恢弘巨著《人類簡史》的橫空出世,捧紅了尤瓦爾·赫拉利。聲名鵲起的以色列人,用了兩年的時間,又打造了引人注目的《未來簡史》。在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之下,這本《未來簡史》引發了新一輪的熱潮,然而,翻看全書之後,腦海裡卻只有一句俗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1.
  • 未來簡史·未來科技
    赫拉利的《未來簡史》為什麼這麼紅?有人說它的流行,是因為它契合了現代人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恐懼感。還有人說,作者在此書中提出了未來人類的生存狀態,以及最有可能出現的人工智慧,因此得到了眾多智能粉的關注和喜愛。但無論如何,這本書和他前一本書一樣,讓我們為之著迷和大火。
  • 《未來簡史》預言人工智慧終結人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秋  崔曉冬】以色列75後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於2014年撰寫了一部《人類簡史》。這本書一經上市便轟動國際,引發30個國家爭相購買版權,併入選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諸多名人的年度書單。時隔兩年多,《人類簡史》的姐妹篇《未來簡史》問世,再度引發西方思想界熱議。
  • 《人類簡史》-讀後感
    人類簡史是一本講述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本書主要分為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四部分來描述。大約在135億年前,經過所謂的「大爆炸」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和空間才成了現在的樣子。
  • 《未來簡史》:人機大戰,誰才是未來的主宰
    《未來簡史》,2017年出版面世以來,迅速風靡世界。他在2012年出版的《人類簡史》已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與2017年的《未來簡史》,2018年的《今日簡史》,並稱為簡史三部曲。在這部《未來簡史》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討論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以色列歷史學家、《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的發展已經來到了巨變的前夜。從40億年前地球上誕生生命開始,生命的演化都遵循著最基本的自然進化法則,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在有機領域內變動。但是現在,人類第一次有可能改變這一生命模式,進入智能製造和設計的無機領域。    讀懂歷史才能看透未來。
  • 《今日簡史》《未來簡史》《原則》等電子書epub mobi 下載
    關注公眾號「點點閱讀」後臺回復「9」,下載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epub mobi10、 未來簡史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著進入21世紀後,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智人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部「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給我們又帶來了許多的震撼。但是實際上《今日簡史》的英文名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直譯為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個問題,在中國出版的時為了與其他的兩部作品相映,於是才改名為」今日簡史「。
  • 《未來簡史》:智神覺醒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本神書,或者說是神書中的神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新書《未來簡史》(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數據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尤瓦爾·赫拉利的新書《未來簡史》,提出了革命性的觀點:人類的進程其實是由算法來決定的,在未來,人類的生化算法將被外部算法超越,人的作用將大大降低。任何一個物種只要不再發揮任何功能,就躲不開慘遭滅絕的命運。數據對人類造成的威脅可能就像人類對其他動物造成的威脅一樣。
  • 王自健解讀《未來簡史》趣懟「長生不老」說
    王自健帶著《未來簡史》又回到《一本好書》的舞臺,新一期給觀眾和讀者帶來更超乎想像的顛覆性的認知。王自健推薦《未來簡史》時說「如果錯過了這本書,你將永遠停留在2018年!」。《未來簡史》這本書聚焦於人類未來或將面臨的議題「未來將有80%的人成為無價值群體;人類將全面地向機器讓位。」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
  • 《未來簡史》:大數據時代的人機大戰,誰才是未來的主宰
    《未來簡史》,2017年出版面世以來,迅速風靡世界。他在2012年出版的《人類簡史》已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與2017年的《未來簡史》,2018年的《今日簡史》,並稱為簡史三部曲。在這部《未來簡史》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討論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