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未來簡史》㈣:數據為王統世界,未來前途已幻滅

2021-01-11 寂寞寒窗空守

數據為王統世界,

未來前途已幻滅。

螞蟻渺小雖不忿,

霧中難見孰優劣。

幻滅,從《未來簡史》說「數據」的未來

已經到了第四篇的《未來簡史》的讀後感,因為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實在是大,可以說這本書有點悲觀的感覺,有一種決定論的感覺。其實這種感覺來的很大,當然這也算是吹毛求疵。不過有些觀點的確是很新穎,因此這種衝擊給我很大。這也算是鬧洞大開吧。

言歸正傳,這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講述的是人類真正的未來方向,和許多的科幻小說一樣,根據現有的知識,去推測未來的世界發展,無論這種推測和推演是否正確,能夠如此的有邏輯的方式去演繹,看來都是賞心悅目的。只是推衍到最後的結果是令人沮喪的,這種沮喪時這本書中最大的一個遺憾。

關聯詞語賞析:

1) 「算法」一共在《未來簡史》中出現257次。詞語意思: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範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如果一個算法有缺陷,或不適合於某個問題,執行這個算法將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一個算法的優劣可以用空間複雜度與時間複雜度來衡量。

2) 「數據」一共在《未來簡史》中出現250次。解釋:指對客觀事件進行記錄並可以鑑別的符號,是對客觀事物的性質、狀態以及相互關係等進行記載的物理符號或這些物理符號的組合。它是可識別的、抽象的符號。

3) 「人文」一共在《未來簡史》中出現173次。解釋: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第8章,告訴我們的是,由於科技的發展,我們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恐怖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就是我們其實都是一群被圈養的小綿羊,就如同聖經中描述的羔羊一般。這也符合了神的啟示。

第9章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其實是一種靈欲可以分離的,這種分離是一種不歸路,只要走上這種不歸路,我們終將如同黑客帝國一樣,我們將失去自由,成為了機器的奴隸。

第10章給我們的啟示,其實是一種悲哀,也就是我們所依賴的科技,其實已經成為了我們文化的掘墓人,我們要不沉浸在落後的物慾中不能自拔,要不在科技的海洋中變異。

第11章,是總結的一章,這個章節給我們的結果就是,我們只是數據的一個部分,一切數據的一個部分,區別的只是我們是否還能擁有一部分的私有數據。

由於我們的未來是可怕的。當然這種結論是否真實,我們都不用驚慌,畢竟這種東西都是肉食者謀之的事情,我們人類的微小個體根本無法進行改變。雖然是無法改變,但是這個也無妨,畢竟在我們有生之年應該還看不到這種景象。而我們的後輩應該慢慢的能夠接受這種景象,並且取得新的平衡。畢竟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

★算法★

我們是否都是算法的一部分,這個話題很尖銳,但是也很實在,因為我們看到的情況,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如果是根據自己的感覺走,這是我們已有算法的結晶,這是定式算法。而如果我們是經過思考和謀劃才進行的行動,這是我們對客觀環境和主觀意志進行分析的結論,而這的確也是一種算法。只要是算法,其實就是數據處理的一部分,也就是這是機器可以模擬的。

或者,人類對於數據的理解已經讓人類到達了一個瓶頸。

新哲學中談到「數據」,我們拿出來分享。

1) 但生命科學戳破了自由主義的想法,認為所謂的「自由個人」也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組合。每時每刻,大腦的生化機制都會創造體驗,但一閃即逝,接著就是更多體驗閃現、消失、閃現、消失,彼此快速相連。這些瞬間的體驗並不會累積成永續的本質。在這一片混亂中,敘事自我試著找出秩序,於是編織出一則永不完結的故事,讓每項體驗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多少有些長久的意義。只不過,雖然這讓一切合理且誘人,卻仍然只是虛構的故事。中世紀的十字軍相信是上帝和天堂讓他們的生命有意義,現代自由主義者則認為是個人自由選擇讓生活有意義。但無論如何,都一樣是妄想。來源於:《未來簡史》第8章。

2)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是因為算法變得更聰明,也是因為人類逐漸走向專業化,所以用計算機來取代人類越來越容易。來源於:《未來簡史》第9章。

3) 生命科學卻對這三個假設都提出挑戰,認為:1.生物就是算法,人類不是不可分割的個體,而是由可分割的部分組成。換句話說,人類是許多不同算法的組合,並沒有單一的內在聲音或單一的自我。2.構成人類的算法並不「自由」,而是由基因和環境壓力塑造,雖然可能依據決定論或隨機做出決定,但絕不「自由」。3.因此,外部算法理論上有可能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如果能用某個算法監測組成身體和大腦的每個子系統,就能清楚掌握我是誰、我有什麼感覺、我想要什麼。只要開發出這樣的算法,重點就不再是選民、顧客和情人;而是算法能做出最好的選擇,算法永遠是對的,算法覺得美,就是美。來源於:《未來簡史》第9章。

4) 這些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科技人文主義和數據主義。數據主義認為人類已經完成了自己偉大的宇宙任務,現在應該把接力棒傳給完全不同的實體。關於數據宗教的夢想和噩夢,我們將留到下一章討論。本章主要談的是較保守的科技人文主義,這種宗教仍然認為人類是造物的巔峰之作,也堅守許多傳統的人文主義價值觀。科技人文主義同意,我們所知的智人已經成為歷史,以後不再那麼重要,因此我們應該運用科技創造出神人:一種更優秀的人類形式。神人仍會保有一些基本的人類特徵,但同時擁有升級後的身體和心理能力,並且能夠對抗最複雜的無意識算法。由於智能正在與意識脫鉤,而且無意識的智能也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人類如果還想不被踢出局,就得積極將心智升級。來源於:《未來簡史》第10章。

5) 科技人文主義面臨著一個無解的兩難。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東西,同時人類在開發能夠控制、重新設計意志的科技。來源於:《未來簡史》第10章。

6) 政治科學家也逐漸把人類政治結構理解成數據處理系統。民主和專制在本質上是兩套關於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對立機制。專制使用集中式處理,而民主則喜歡分散式處理。民主在過去幾十年裡佔得上風,是因為在20世紀晚期的具體情境中,分散式處理的效果更佳。如果換一個情境(比如古羅馬帝國時代),反而可能是集中式處理擁有優勢,讓羅馬共和國衰落,權力從元老院(Senate)和公民大會(Popular Assemblies)轉移到專制皇帝的手中。來源於:《未來簡史》第11章。

7) 數據主義既非自由主義,亦非人文主義。但要特別強調一點:數據主義並不反對人文主義。數據主義對人類的體驗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並不認為經驗在本質上有何價值。來源於:《未來簡史》第11章。

8) 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的興起肯定將改變世界,但並不代表只會有一種結局。書中講到的一切情境,都只是可能性,而非預言。如果你覺得某些可能性令你反感,歡迎運用各種新思維或採取新行動,讓那些可能性無法實現。來源於:《未來簡史》第11章。

★數據★

數據對於人類來說是什麼,現在可能是一些很難捉摸的虛擬的東西。我們人類現在進行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都數據化,同時認為只要用數據記錄下來,我們的文明就可以延續。這個道理我們似乎都懂,或者我們都在做。一如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種計劃一般,我們認為在別無二途的時候,就把人類的知識用數據的方式傳播出去。而同一作者的《三體》,其實做的也是同一件事情,人類的數據比人類的本身更為重要。

這個也不能怪人類,我們大量的研究發現,我們的文明只要變成了孤島文明,就一定會在頂峰之後衰落,而這種衰落的最可怕的現象就是我們的知識在退化。

人類社會在倒退之後再復興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是這些都限定在文明可以交流的基礎上,而對於孤島文明的衰退卻是無可避免。

看完這本書,我相信任何人都會帶著深深的憂慮。但是這種憂慮又無法得到釋放,只能看著水東流,或許水東流也只是數據的一部分,而且這部分還不會得到保護。真操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文字也引用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為自己而寫作,為生命而喝彩。作者「寂寞寒窗空守」云: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徑另闢籌謀∞

風雨飄搖萬般思愁

∞砥礪前行艱辛∞

∞∞揮動拳頭∞∞

∞∞∞朋友∞∞∞

№299日期:191229

相關焦點

  •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簡史:以數據的思維看待世界
    《未來簡史》是由尤瓦爾·赫拉利創作的科技理論類著作。該書主要講述了進入21世紀後,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智人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
  • 《未來簡史》:大數據時代的人機大戰,誰才是未來的主宰
    《未來簡史》,2017年出版面世以來,迅速風靡世界。他在2012年出版的《人類簡史》已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與2017年的《未來簡史》,2018年的《今日簡史》,並稱為簡史三部曲。在這部《未來簡史》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討論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更重要的,當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日益成熟,人類將面臨著從進化到智人以來最大的一次改變,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 「神人」。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 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
    :上次我們聊過了赫拉利的《人類簡史》,這回想請您聊聊他的《未來簡史》。這個死亡當然是指智人這個物種的滅亡,因為人類在進入智能時代後開始進化升級,升級為智神或神人,升級以後就和智人不再是一個物種了。對於未能升級的大多數智人來說,恐怕世界就不會太美好了。當多數人成了無價值的階級之後,精英怎麼對待這些底層呢?這也是很多人焦慮的地方。 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工智慧大數據算法已經為人類賦能,現在的人類已離不開這些所謂的科技文明了。
  • 未來簡史·未來科技
    赫拉利的《未來簡史》為什麼這麼紅?有人說它的流行,是因為它契合了現代人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恐懼感。還有人說,作者在此書中提出了未來人類的生存狀態,以及最有可能出現的人工智慧,因此得到了眾多智能粉的關注和喜愛。但無論如何,這本書和他前一本書一樣,讓我們為之著迷和大火。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如今,一場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以色列歷史學家、《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的發展已經來到了巨變的前夜。從40億年前地球上誕生生命開始,生命的演化都遵循著最基本的自然進化法則,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在有機領域內變動。但是現在,人類第一次有可能改變這一生命模式,進入智能製造和設計的無機領域。    讀懂歷史才能看透未來。
  • 《未來簡史》:人機大戰,誰才是未來的主宰
    《未來簡史》,2017年出版面世以來,迅速風靡世界。他在2012年出版的《人類簡史》已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與2017年的《未來簡史》,2018年的《今日簡史》,並稱為簡史三部曲。在這部《未來簡史》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討論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 《未來簡史》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當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日益成熟,人類將面臨著從進化到智人以來最大的一次改變,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神人」。
  • 未來簡史
    科幻的想像已成為資本與技術公司推動的未來:谷歌、IBM、亞馬遜、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蘋果、特斯拉紛紛進入這個領域。 想像一下未來的生活:你睜開眼,就已生活在一個人工智慧充斥的環境中,你的家本身是一個綜合性超級智慧機器人,智能衛浴會為你調節洗浴水溫,智能廚房會為你烹飪早點,出門上班時,無人駕駛汽車會自動來接你,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外部的大數據會不會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人類將何去何從?《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他的角度已經超越了歷史,看見了這個種族的將來。書名裡有兩個字——簡史。可它從來都和「簡」無關——能脫離原本的範疇,把目光放到未來的人,即便是簡,大抵也是返璞歸真了。他寫了三本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過去,未來,當下。
  • 《未來簡史》讀後感
    ## 《未來簡史》讀後感以色列的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的《未來簡史》一書,流行的程度可能不亞於某些娛樂明星,你打開任何一個關於讀書的公眾號或APP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仿佛這本書揭示了某些驚人的東西,讓很多人覺得不閱讀一下就 OUT 了!前一陣,我也成為了「很多人」中的一員;算是較認真地閱讀完了全書,並做了一些筆記。
  • 《未來簡史》:智神覺醒
    Uber因為有強大的算法,只要幾位人員,就能管理數百萬的司機數據,大多數的命令都是由算法自動下達,無須人為監督。數據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尤瓦爾·赫拉利的新書《未來簡史》,提出了革命性的觀點:人類的進程其實是由算法來決定的,在未來,人類的生化算法將被外部算法超越,人的作用將大大降低。
  • 讀《未來簡史》㈠:技術再造新目標,快樂永生成神氐
    ,我讀《未來簡史》今天開始,又拾起了簡史三部曲的中間一個,之前談了《今日簡史》和《人類簡史》,今天開始聊的就是《未來簡史》。這本書一如既往的有趣,我一直把這三本書定義為新哲學。的確這三本書也配得起這個說法。只是這是否一本能夠影響深遠的書,我就不好斷定了。因為現在是人類重大的變革期,所有的預測都有可能落空,除非歷史檢驗,否則沒有人能夠說哪一個人描述的未來是正確的。
  • 《未來簡史》作者:對於未來世界,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
    這位來自以色列的歷史學怪才,分別在2014年、2017年在中國出版《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兩本著作。1、中國的電子商務正在改變城市格局。2、中國今後將無工可打。8、對於未來每個人來說,有一個東西會變的很重要,那就是信用。在大數據的幫助下,你的行為推導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後以信用度是支點,能力為槓桿,人格為動力,聯合撬動的力量範圍,就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 《今日簡史》《未來簡史》《原則》等電子書epub mobi 下載
    更重要的,當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人類將面臨著從進化到智人以來zui大的一次改變,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 「神人」。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部「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給我們又帶來了許多的震撼。但是實際上《今日簡史》的英文名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直譯為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個問題,在中國出版的時為了與其他的兩部作品相映,於是才改名為」今日簡史「。
  • 《未來簡史》:從人文主義到數據主義,赫拉利重新解讀算法
    他的《人類簡史》一出版就成為超級暢銷書,赫拉利本人還被稱為現象級暢銷書作家,所謂的「現象級」這歌詞翻譯自phenomenal,用來表示超級優秀。作者借著《人類簡史》的這股熱度,接連出版了《未來簡史》、《今日簡史》,其高產令人乍舌。對於赫拉利的作品,評論也是兩極分化。以《人類簡史》為例,在序言中,北大歷史系教授高毅評價說:這一看,我就立刻「著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幾乎是一口氣讀完。
  • 《未來簡史》為什麼這麼紅?
    每天我們通過微信、郵件、文章吸收大量的數據,處理這些數據,然後輸出更多的微信、郵件、文章。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是如何潛入這張巨大的網絡中的,我們的數據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與其他億萬人產生的數據相連接的。無休無止的數據流不斷地激發新的發明、新的破壞,但沒有人在規劃,也沒有人能夠控制甚至理解。」世界在飛速地變化,而我們在其中疲於奔命,無法理解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為什麼?
  • 《未來生活簡史》:帶你了解人類去向何處,未來學家如何預測未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你有想過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麼?腦機接口的概念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其實這已經在很多未來學家對未來的預言之中了。在讀《未來生活簡史》這本書的時候,還讀到了很多從未想過的未來生活的樣子。》《未來簡史》《時間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盛讚,稱其「趣味橫生,登高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