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 東北師大王新龍、蘇忠民教授團隊在多酸基納米分子籠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1-02-15 化學科訊

近期,化學學院王新龍、蘇忠民教授團隊圍繞多酸化學的基本科學問題,在多酸基納米分子籠領域開展系列具有原創性的研究工作。提出利用多酸作為分子建築單元定向設計、構築多酸基納米分子籠的合成策略,設計合成出系列具有不同尺寸、不同構型的多酸基納米分子籠。

利用多酸作為分子建築塊,構築具有「戈德堡」多面體構型的納米分子籠,在國際上首次在分子水平模擬病毒的二十面體構型,為科學家研究抗病毒作用機理提供研究平臺(J. Am. Chem. Soc., 2018, 140, 17365, 封面論文);在網格化學理論預測指導下,以多酸作為多面體頂點,成功實現從八面體到二十面體全系納米分子籠的設計與構築(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4649, Hot paper);開創了多酸基納米分子籠作為超分子基元的可控超分子組裝及超分子異構體之間的可逆結構轉換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780);研究多酸基納米分子籠作為分子容器,對於富勒烯C60、維生素B12等客體分子的吸附性能。

    


來源:東北師範大學

為加強科研合作,化學科訊為海內外科研人員專門開通了多個化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微信群。加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kdlpumc,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JACS】南京理工大學在COFs-有機分子籠動態轉換取得進展
    近期,南京理工大學青年教授張根課題組在共價有機框架(COFs)-有機分子籠(Cages)動態轉換方面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根據DCC原理,有機分子可以自組裝成複雜的分子結構,包括離散結構(大環、籠、分子結、輪烷、索烴等)和高分子網絡結構(無定形和結晶態的聚合物)。COFs是一類新型的二維/三維晶態(2D/3D)有機多孔聚合物,它通過共價鍵將有機結構單元整合到預定的網絡結構中,使其具有可調節、可設計的結構和性能,因此COFs在氣體分離與存儲、傳感、催化、有機電子、能量轉換與存儲、環境與生物應用等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
  • 福建物構所水溶性鑭系分子籠的設計合成及雙模態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稀土元素具有獨特的光、電、磁性質,在生物成像、傳感、催化、單分子磁體與上轉化發光材料等眾多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配位導向自組裝是製備新型金屬有機多面體型超分子納米容器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且目前報導的大部分鑭系金屬有機分子籠都是由中性基團與鑭系離子鰲合,在極性溶劑(DMSO和水溶液)中極不穩定,極大的限制了它們在生物領域中的應用。
  • 【JACS】東南大學熊仁根教授團隊在分子鐵電科學領域獲新進展
    近日,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熊仁根教授團隊首次提出並利用全氟取代策略成功設計合成了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全氟苄胺)2PbBr4。相關成果以「Two-Dimensional Hybrid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 Induced by Perfluorinated Substitution」為題在線發表在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會志》)上。
  • 浙師大付大偉團隊合作在分子鐵電領域取得系列階段進展
    近日,浙江師範大學生化學院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研究團隊與南昌大學國際有序物質科學研究院共同努力合作,在分子鐵電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階段進展。明星分子Dabco和類Dabco的奎寧環系列工作連續發表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JACS和Angew.
  • 【JACS】華東理工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分子機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實現人工分子馬達運動的集成及功能性調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最新研究成果「Visible-Light-Driven Rotation of Molecular Motors in Discrete Supramolecular Metallacycles
  • 華東師大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團隊在納米多孔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基於表面合金策略,該工作通過一種納米多孔金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的通用方法,實現了具有原子厚度、孔徑可調的19種二元和5種三元納米多孔二維金屬化合物的合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得益於納米雙連續多孔結構以及豐富的吸附活性位點,合成的3D MoSSe合金材料展現出優異的電催化氮還原性能。
  • 「JACS」福建物構所基於網格化學構築多孔有機籠取得重要進展
    網格化學研究的重點是通過有限的分子單元構築可預測的框架結構。迄今為止,在這一領域的經典研究案例主要集中於金屬-有機框架(MOFs)和共價有機框架(COFs)材料。其實,網格化學也可以用來預測離散型的化合物,包括金屬有機-配位籠(MONCs)和多孔有機籠(POCs)。
  • 【科研新進展】(13)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納米載藥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日前,理學院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糖納米載藥的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以「Glyco-Nanovesicles with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Probes forReal-Time Monitoring of Drug Release and Targeted Delivery」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材料化學》上(Chem
  • 「JACS」華東理工大學解永樹教授團隊在異卟啉研究取得新進展
    如果其中一個中位碳原子為sp3雜化,則形成卟囉啉(Phlorin)大環,此類分子具有有趣的光物理、氧化還原和近紅外吸收特性,近年來已引起廣泛關注。近期,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解永樹教授團隊在擴展卟囉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Expanded N-Confused Phlorin: A Platform for Multiply Fused Polycyclic Ring System via Oxidation within the Macrocycle
  • 浙江師大胡勇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階段進展
    近日,浙師大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胡勇教授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了重要階段進展,分別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電催化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 近日,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高等院校科學研究的日益規模化和前沿領域的不斷深化,科研活動不僅依賴於科學家的個人努力和學科成員之間的合作,跨學科研究合作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形式。瑞典皇家科學院在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獎公報裡指出:「化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裡,實驗和理論能夠共同協力探討分子體系的性質。」
  • 上海師大在多金屬氧酸鹽的開發和自組裝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師範大學資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林焦敏副研究員在多酸化合物合成取得了新的進展楊仕平教授、南京師範大學蘭亞乾教授以及劉江副教授為論文的通信作者,林焦敏副研究員和華南師範大學李寧博士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廈門大學劉剛教授團隊在仿生納米藥物系統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廈門大學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影像暨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劉剛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gnetic nanocages for cancer magneto-catalytic
  • JACS報導華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分子機器研究新進展
    生物分子馬達在生命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生命體內的ATP合成酶、進行物質運輸的驅動蛋白等,是實現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受到生物分子馬達的啟發,化學家們設計合成了一系列人工分子馬達和分子機器來模擬其運轉和功能。
  • 在納米「人造分子」製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聶志鴻團隊在納米「人造分子」製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在直徑為納米量級的「圓球」上「做微雕」,其難度可見一斑。因此,以傳統方式一次製取的納米「人造分子」數量極小。最近,聶志鴻團隊開創性地提出聚合物誘導納米粒子定向鍵合形成納米尺度 「人造分子」的原創概念。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和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化學系王梅祥教授研究組在環帶烴類化合物的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化學系王梅祥教授研究組在環帶烴類化合物的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16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化學系王梅祥教授研究組在環帶烴類化合物的合成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今年的《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