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應用百花齊放,是時候期待全能AI?人工智慧會議上科學家們爭論起來

2020-11-01 新民網

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落地開花,五花八門的智能產品能否集成功能?更多數據需要更強的算力和低功耗的計算來整合處理,那麼AI是時候進入「全能」時代?「也許全能的AI是毫無意義的!」今天上午,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之人工智慧會議上,1994年圖靈獎得主拉吉·雷迪似乎潑了一盆冷水。

圖說: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之人工智慧會議今天舉行 新民晚報記者徐程/攝

從1到N

「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一直是伴隨AI發展的叩問。而今天的論壇上,這一問題等同於「更通用、更具整合力的軟體與硬體,更多跨學科的基礎研究突破,是否能帶來更全能的AI?」對此,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認為,智能世界誕生通用系統或硬體也許還很遙遠,但這也為年輕科學家提供了很好的創新研究探索方向,科學家正在不同應用領域開展努力,相信在例如隱私保護計算領域在未來5-10年就將出現性能優秀的通用平臺。雷迪的視角更「現實」,「我們需要更有能力的機器人,而不是取代人類的機器。科學家仍然應該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突破,仍有許多領域還有很多空間為人類創造福祉。不過未來,把許多領域的應用再集成,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昨天下午,大會的另一場人工智慧青年科學家會議上,相關的話題也被提出。2007年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就指出,人的思維與機器的思維是不同「語言」,如何把這些語言真正融合,讓人與機器合作也是重要的命題。科學家們的共識是,人工智慧是構築在許多科學精華上的跨學科研究,相比「1」更需要「N」的合作來實現突破,而這一切需要科學家們進行更多嘗試。

人工智慧需要「合」

隨著AI在各領域的應用蓬勃發展,更多數據帶來算力不足、功耗過大等問題成為瓶頸。對此,青年論壇上,「後浪」科學家分享了許多工作與思考。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陳凱針對數據孤島和隱私保護的問題提出異構計算設備、網絡通訊模塊集成的方法,通過軟體與硬體的疊加,提升計算加速能力,同時創造更信息安全環境。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教授陳海波針對越來越智能越來越複雜的人工智慧物聯網,提出需要為之打造原生作業系統解決信息延遲、數據異質等問題。

另一些更基礎的思考也在論壇上分享。「我們有了掃地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反過來思考,人為什麼是能夠處理不同工作,實現『多功能』的?」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特別研究員盧策吾分享了團隊力-視覺聯合模型的研究,過人類「大腦創造想法、小腦控制行為」來啟發AI研究,希望未來能夠創造通用型的智能機器。

「多嘗試吧!做出自己的強項,同時鼓起『做夢』的勇氣,哪怕有些事是不可能的。」姚期智代表頂尖科學家們寄語「後浪」。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他們說,每一次人類遭逢危機,科學家們就是英雄聯盟,這次也不例外。金秋十月,世界頂尖科學家「雲集」上海,為了人類的共同命運而戰。兩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主席和副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與麥可·萊維特,克服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提前抵達上海,在隔離14天後亮相本屆論壇。200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通過網絡觀看了開幕式和主題會議。「這一年很艱苦,控制疫情和保護經濟活動之間的平衡非常困難。國際會議幾乎全部推遲或變為線上舉辦。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盛大開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現場 圖|WLF獨家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雲啟幕儀式,並與位於臨港新片區的社區現場進行互動;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揭牌,基金會將聚焦科學交流、青年發展、科研轉化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首日,多場重磅活動輪番登場。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未來之城」
    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動能2018年,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方案在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宣布啟動;2019年第二屆頂科論壇上,社區方案全球首次公開展示;今年8月,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拍出了首幅地塊,將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30日上午在上海開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在三天會期內,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以及人工智慧、轉化醫學、精準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雲連線、雲課堂是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重要形式。
  • 第三屆論壇才剛剛成功舉辦,科學家們卻說下一屆不要連線了.....
    圖|WLF獨家2010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納波萊奧內·費拉拉(Napoleone Ferrara)說,「儘管現在困難重重,但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的組織和執行,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很期待與WLF在未來有更多的互動。我非常樂意把我的反饋和建議留在線上論壇,我的打分是A+。」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A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協同抗擊疫情,是頂尖科學家的共同目標
    袁婧攝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正在進行,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表示,過去一年非常艱苦,損失巨大,要控制疫情,同時保護經濟活動之間的平衡,對大多數國家來講非常困難,國際會議都推遲或變成線上會議。頂科可以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離不開上海和各機構的共同努力。要解決目前危機以及未來的病毒大流行,我們要依靠科學,對新冠疫情的應對,是全球合作令人矚目的合作典範。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牽手」大師點燃夢想
    圖說:會議開始前 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會議通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生物物理...
    【會議通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生物物理峰會 2020-10-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人工智慧「時代之問」要靠年輕人作答
    在11月1日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之人工智慧會議Ⅱ上,面對年輕科學家的困惑與提問,在場的AI大咖們似乎有點「招架不住」,不時以「要靠你們年輕人去探尋」來作答。的確,這些涉及人工智慧未來幾十年發展的思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探索。直面未來,年輕「後浪」們需要承擔起更多開荒拓土的責任,從技術發展、社會倫理等多個角度為人工智慧「時代之問」作答。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當樹葉變得金黃,從瑞典斯德哥爾摩傳出的聲音,總令人期待,這是對為人類作出重要貢獻科學家的至高褒獎,也是對「後浪」繼續攀登的鼓舞。在遙遙相望的中國上海,「最強大腦」們匯聚東海之濱,在名為「世界和未來」的畫布上,描繪一幅永不褪色的科學夢。把開放的「門」打得更開、把創新的「火」點得更旺、把包容的生態建得更好,科技創新在上海煥發出更加彭勃的生機。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多位頂尖科學家參會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天(10月30日)在上海開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多位科學家參會,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本屆論壇期間將分設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青年科學家論壇、實驗室論壇、英才計劃、少年英才交流活動等多場主題活動,其中包括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生物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圖|WLF獨家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們,以自己的言行給出了參考答案。在論壇上,「相信科學」、「國際合作」、「人類共同體」……是高頻出現的詞彙。圖|WLF獨家2011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弗朗茲-烏爾裡奇·哈特爾的發言,代表了許多與會科學家的心聲,他說:「(在雲端)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也是一份巨大的榮譽。我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親身到現場參會。」他非常期待疫情過去之後,能親身參加以後的論壇活動。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圖說:會議開始前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百位科學家雲集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本屆論壇將安排開幕式與主題會議、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共同家園峰會、科學態度大師講堂、青年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實驗室論壇、校長論壇、經濟峰會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和人工智慧、轉化醫學、精準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
  • 頂尖科學家論壇|鍾南山院士: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鍾南山院士如是說。「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永恆主題。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極端氣候和環境事件頻發、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當下,其意義更為凸顯。正因如此,仍然奔忙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欣然應邀發表視頻演講。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這三天,「科學天團」的腦力激蕩頻上熱搜這三天,在浦江會客廳發生的星光璀璨的全球大聯動,呈現給世界跨越時空的信心與祥和的力量這幾天,秋意正濃的上海瀰漫著一股濃鬱的「科學的味道」。三天來,近140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線上線下準時赴約,「雲」端相聚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介紹,第三屆論壇將安排開幕式與主題會議、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共同家園峰會、科學態度大師講堂、青年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實驗室論壇、校長論壇、經濟峰會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和人工智慧、轉化醫學、精準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
    10月30日,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辦,此前已舉辦兩屆。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設有開幕式與主題會議、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以及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本周五召開
    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最強大腦」緣何青睞上海?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在上海召開。不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與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仍克服重重困難抵達上海,將現場參加論壇。是怎樣的吸引力,讓科學家「天團」用行動為這座城市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