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五號出徵月球「挖礦」並帶回地球

2020-12-06 騰訊網

按照計劃中國於2020年11月24凌晨在海南文昌航空航天發射中心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嫦娥一號到四號的任務裡,我國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月面著路和釋放月兔月球車任務。

而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就是上月球採集月球表面的巖石和土壤並返回地球,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月球上「挖礦」,採集月球的樣本成分主要是為了中國的科研研究,為以後中國的太空探索發展做鋪墊。

既然嫦娥五號是去月球採集樣本的,那麼月球是不是真的有礦呢?

可以肯定的是月球上肯定是有礦的,月球和地球一樣都是屬於固體星球,那地球上都什麼礦呢,首先可以肯定月球上有鈦鐵礦,這種礦可以冶煉出金屬鈦和金屬鐵,鈦和鐵可以用在航海,航空,航天領域。

在月球的玄武巖當中鈦鐵礦就有1000-2000萬億噸,月球上除了鈦鐵礦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巖石克裡普巖,在克裡普巖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元素,稀土就不用多說了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在月球的風暴洋地區的克裡普巖中就有約200-450億噸的稀土。

除了這些資源外月球上最上科學家覬覦的是儲量巨大的氦三,氦三是氦的一種同位素,一般我們在氣球裡充的氦氣都是氦二,氦二裡面有兩個質子,而氦三除了有兩個質子之外還有一個中子,氦三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核燃料,目前人類已經掌握可控核裂變技術,但是核裂變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會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具有危險的放射性。

但是核聚變產生的核廢料就要少很多,放射性危害也要少很多,如果用氦三完成核聚變反應就連中子輻射都沒有所以就更加清潔和安全,。

很多科學家認為可控核聚變變的成熟之後,氦三核聚變將是非常理想的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但是地球上的氦三非常的稀缺,據數據統計整個地球能被利用的氦三儲量只有約為0.5噸上下,而在月球能夠被開採的氦三卻高達70多萬噸,如果這些都能為人類所用就可以解決能源危機。

這裡肯定就有人疑問了,月球上礦再多也沒有用,依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把月球上的礦運回地球,其實目前科學家能夠想到的是讓這些礦在月球上先發揮作用,為人類建設月球基地提供能源和原料。

從2016年開始中國就呼籲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如果未來人類可以在月球表面建設大規模的月球基地,這些礦也可以直接在月球加工冶煉,封裝成為純度更高的原料再運輸回地球這樣也就更划算,在未來這也是一種可能發生的事。

既然月球上的礦藏如此豐富,那麼就產生了比較現實的尖銳問題,到底月球上的礦石屬於哪個國家的呢?是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可以挖嗎?目前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呢?

在1979年時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了,各國在月球上和其它天體上活動的協定,簡稱「月球協定」,此協定是專門用來管理人類在其他星球上探索和利用活動,這也是目前人類唯一的與之相關的國際公約,在此國際公約裡就規定了任何國家和個人禁止對月球及其資源主張主權,也就是說月球上所有的資源都是規全人類共有。

此公約促聽起來非常公平但是缺乏可實施性,比方說締約國享有一定的在月球表面採集,移動處置和使用月球上獲得的物質的權利,還享有在月球表面建設一定規模基地的權利,而所得的利益要公平分配,那什麼是一定呢,什麼又是公平呢,是哪個國家挖就歸哪個國家還是挖回來平均分配呢?所以在此公約裡存在灰色地帶及管理盲區,導致容易出現誰佔了就是誰的,誰採了就是誰的現象。

川普在2020年年初籤署了一項名為「太空資源開採和使用的國際支持保障命令」,在這裡面確定了美國開採利用月球和小行星等太空資源的政策,美國宇航局也發布了月球持續探索與開發規劃,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想在月球掀起新一輪的「圈地運動」,而作為全世界唯一送人上過月球的國家,美國在這方面無疑更有競爭力。

目前全人類需要在聯合國領導下和主張新的月球開發和管理的公約,讓它具有足夠的可持續性和約束性,另外中國也絕不能停下對月球探索的腳步,要大力發展航天技術,只有技術實力達到一定水平,才有足夠的話語分量,也祝願中國此次嫦娥五號能滿載而歸給中國乃至全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你會對月球上的資源歸屬問題怎麼看呢?歡迎你的評論。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升空奔月 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五號」今次在月球的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及返回,首次將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有什麼任務在身? 「嫦娥五號」將於月球正面預選區軟著陸,並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採集土壤樣本,該地區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去過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尤其是本次在發動機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上的一裝置彈出了五星紅旗,令人感慨。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嫦娥五號飛船收集了有史以來返回地球的最年輕的月壤,幫助科學家們梳理月球歷史的奧秘。(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飛行,它所做過事,四十多年沒有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即抓把原生態的月壤並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挖礦」,沒有發射基地,它該如何返回地球?
    「長‬五‬」送‬「嫦五‬」月球挖礦‬,開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總裝‬測試工作‬,目前已經垂直‬轉運中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計劃於‬11月‬末‬進行‬發射‬,具體時間尚未‬公布‬。
  •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在地球上,快遞員取2公斤的貨不算啥,但從月球,帶回2公斤的土特產是相當多的。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總師顧問 葉培建:阿波羅的太空人拿回來的東西很多,但無人是很少的。我們這次(預計)採2公斤,是相當多的。
  • 中國嫦娥五號出徵,將打破美國對月球圈地運動
    按照計劃中國於2020年11月24凌晨在海南文昌航空航天發射中心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而這次發射也是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在嫦娥一號到四號的任務裡,我國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月面著路和釋放月兔月球車任務。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若把月球樣本成功帶回地球好似跳一場「深空芭蕾舞」?嫦娥五號厲害...
    嫦娥五號採樣區域年輕 有助月球演化研究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曾分別實施過月球採樣,《自然》雜誌刊文表示,如果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成功,將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同時,嫦娥五號這回將要採樣的區域,存在月球表面比較年輕的玄武巖,獲得新的樣本,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擬獲2公斤樣品帶回地球
    來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並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另外在這次任務中,「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樣品並帶回地球。那麼這2公斤的重量是如何確定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展覽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一方形似中國尊的容器儲存的月球樣品。這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計劃採樣2公斤帶回地球
    記者 | 彭強 編輯 | 1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月球表面開啟月面工作。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 若把月球樣本成功帶回地球好似跳一場「深空芭蕾舞」?嫦娥五號厲害了
    來源:央視網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嫦娥五號採樣區域年輕 有助月球演化研究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 嫦娥五號順利回到地球,它帶回了什麼?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2 點左右,嫦娥五號正式結束了太空之旅,順利回到地球。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往月球。12 月 1 日,它順利著陸月球,成為中國第三個在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將帶回20倍重量的月球土壤的重要作用
    嫦娥五號的任務跟之前探索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很不一樣。嫦娥五號的此次任務是去月球上帶回月球的土壤樣本回地球,以供科學家研究。對的,嫦娥五號它將採集回大概2千克左右的月球土壤樣本,而在此之前,人類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最多單次帶回的月球土壤也就100克左右。我國的嫦娥五號這次將帶回二十倍重量的樣本,也就是2千克。
  • 嫦娥五號奔月,發射圓滿成功!將從月球帶回「禮物」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出徵探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回」的關鍵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圓滿返回,載土而歸,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杯「土」
    圖為太空艙降落在冰雪覆蓋的草原上  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帶著從月球上撿來的巖石和「土」貨返回地球。  當地時間周四凌晨01:30之後,載有材料的小膠囊降落在內蒙古。  嫦娥五號帶回新的標本應提供有關地球衛星的地質和早期歷史的新見識。  對於我國而言,嫦娥五號項目的成功完成也將被視為該國太空能力不斷增強的又一例證。  救援隊迅速撤離返回的膠囊艙。它最早是由直升機使用紅外熱像儀發現的,技術人員在該模塊旁邊積雪覆蓋的草原上插了中國國旗。
  • 嫦娥五號成功將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安全著落!太空競爭進入新紀元
    中國嫦娥五號執行太空任務最後階段,成功捕獲月球巖石碎片並將其帶回到地球進行研究,其太空飛行器在今天(12月17日)凌晨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冰雪中,安全著落顯示出太空競爭正式進入新紀元。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首次嘗試帶回月球樣本
    據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月項目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而無人探測器去月球採樣並返回,這樣的實驗之前在全球也僅進行過一次,那就是1976 年蘇聯月球 24 號(Luna 24)月面採樣。tOzEETC-電子工程專輯月球表面樣品極其珍貴,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遭遇失敗外,6次任務共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