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線風暴來臨,我們該怎麼辦?

2020-12-05 中國天氣

2019年4月23日Spaceweather.com報導:十年前,NASA報導了一場"宇宙射線的完美風暴"。在2009年,深空輻射不斷撒向地球,達到了50年以來最高,創下了太空時代從未見到過的記錄。現在,又即將要再來一次。

地基中子監測器和高空宇宙射線氣球正記錄著宇宙射線新的增長。芬蘭奧盧(Oulu)中子監測器,從1964年就開始進行了測量,報導2019年4月宇宙射線水平比2009年的太空時代最大值僅低了幾個百分點:


來源:芬蘭奧盧(Oulu,Finland),Sodankyla地球物理觀測臺

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答案是"太陽極小期"。在11年太陽活動周的低年時期,太陽磁場和太陽風減弱。宇宙射線更容易穿透進太陽系內部。2009年,太陽經歷了一個世紀裡最小的太陽極小期,到達地球的輻射射線自然急劇上升。

十年後,伴隨著重新減弱的太陽磁場和太陽風,太陽極小期又回來了。又一場"完美風暴"要來了。由NOAA和NASA領導的專家小組最近預測,目前的最低水平將在2019年末或2020年達到最低點,可能正好與2009年的最低記錄一致。如果他們的預測是對的,那麼宇宙射線將繼續增加,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達到一個新的記錄。


4年中子監測器和宇宙射線氣球數據的疊加一致顯示大氣輻射再次增加。

宇宙射線在撞擊地球大氣層時,會產生二次粒子的"空氣陣雨"。事實上,這正是中子監測器和宇宙射線氣球測量的東西--宇宙射線的二次噴射降落在地球上。

這種噴射讓航空旅行者非常感興趣。二次宇宙射線穿透商用飛機的船體,即使在美國普通的中緯度航班上,也會給乘客增加輻射劑量,整個身體做了相當於一次牙科X射線。國際旅客會受到更大的輻射劑量。

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將飛行員歸類為職業輻射工作人員,因為他們在飛行時,會受到累積輻射劑量。而且,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近的研究表明,與一般人群相比,乘務員面臨的癌症風險更高。他們將宇宙射線列為幾個危險因素之一。

面對即將來臨的宇宙射線風暴,Spaceweather.com開發了一個新的航空輻射預報模型E-RAD--經驗輻射模型(Empirical RADiation model)的簡稱。他們不斷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飛機上放置輻射傳感器,迄今為止收集了超過22,000gps標記的輻射測量值。利用這個獨特的數據,可以預測美國任何航班的劑量,誤差不超過15%。

E-RAD可以做的一些新事情:每天監測大約1400個美國大陸上10條最繁忙路線的交叉航班。通常,這包括了每天超過80,000名的乘客。E-RAD計算每次飛行的輻射暴露。

熱門航班表是這些計算的每日摘要。它顯示了最高劑量率的5個包機航班;5個最高劑量率的商業航班;5個平均劑量率附近的商業航班;以及5個最低劑量率的商業航班。乘客受到的劑量率通常要比海平面的自然輻射高20-70倍。

每日熱門航班:2019年5月7日
根據劑量率排列


註: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在前10條最繁忙的路線上每天少於5個包機航班。

(由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楊亞芬 根據Spaceweather.com上相關內容翻譯、整理。)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 對於生活在平原的我來說,沒有經歷過地震,但不代表我們離地震遙遠,下面我統計了近一個月發生的地震:
  • 超級太陽風暴或要來臨,人類該如何抵禦?需要全世界人一起努力!
    超強風暴或要來臨,到時候人類文明或回歸原始文明,需要數十年修復!我們每天時間有一定的規律,主要因為地球圍繞著太陽不斷進行自轉、公轉運動,正因為有太陽的存在,讓許多農作物茁壯成長,它給人類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不過太陽真的有我們所看到的這麼溫和嗎?
  • 為什麼水母能預知風暴的來臨?
    一會兒,狂風呼嘯而來,波濤洶湧,風暴便來臨了。水母為什麼能預知風暴的來臨呢?科學家經過多年的觀察與研究,發現水母有一套構造特殊的聽覺器官。當海上風暴來到之前,空氣與海浪相摩擦,會產生出一種人身感覺不到的振動頻率為8~13赫茲的次聲波。次聲波傳播的速度比風暴快得多,它衝擊著水母「耳」中的聽石,聽石又刺激神經感受器,水母就能預感到即將來臨的風暴了。
  • 「98年出版制」鮑家街43號《風暴來臨》專輯
    當還沉浸在《鮑家街43號》首張專輯之時,鮑家街43號樂隊一年後出版了樂隊形式的第二張專輯《風暴來臨》,孤獨、恐懼、分離依然是這張專輯的話題。這或許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專輯日誌鮑家街43號-《風暴來臨》-正面專輯介紹:《風暴來臨》出版時間:1998年唱片公司:京文唱片出版公司: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發行公司:北京京文音像公司
  • 洪水來臨時 我們該怎麼辦?(四)
    遭遇突發山洪怎麼辦?1、一定要保持冷靜,迅速判斷周邊環境,儘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轉移;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2、山洪暴發時,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3、山洪暴發時,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4、被山洪困在山中,應及時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繫,尋求救援。
  • 《我的世界》中1天後要發生太陽風暴怎麼辦 史蒂夫的準備工作亮了
    在許多的電影和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世界末日的描述,而關於世界如何結束的方式也各種各樣,其中一種就是爆發強烈的太陽風暴導致地球氣溫暴漲,然後地球上的生物被紛紛熱死,那麼如果太陽風暴發生在《我的世界》我們萬能的史蒂夫會怎麼辦呢?快來學兩招吧。
  • 科學網—宇宙射線威脅空間天氣衛星
    圖片來源:NASA 自運行之日起,美國空間天氣衛星今年連續5次短暫失聯,該衛星的目標是對即將到來的太陽風暴向地球做出預警。其載荷計算機可能因為銀河系宇宙射線暫時出現故障。 深空氣候觀測站(DSCOVR)於10月11日停止運行。在此情況下,它出乎意料地進入「安全控制」狀態,其間科學數據停止流動,工程師需設法恢復探測器。
  • 超高能宇宙射線來襲,讓我們細數它的奧秘
    超高能宇宙射線是宇宙中能量最高,也最稀有的粒子流,同時也是最神秘的射線。班傑明·史丘斯(Benjamin Skuse)告訴我們宇宙射線的秘密是如何不停檢驗著我們對於高能物理學的理解水平。在遙遠的宇宙中的某個地方,有某種物體不停創造著包含超高能量的粒子。
  • 天垂象,見吉兇—日食風暴來臨
    天垂象,見吉兇—日食風暴來臨 2020
  • 更多證據表明閃電由宇宙射線引起而非雲層碰撞
    更多的證據證明閃電是由宇宙射線引起的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閃電是由於雲朵的碰撞而引起,但俄羅斯物理學家亞歷克斯-古列維奇(Alex Gurevich)和安納託利-克拉士丁(Anatoly Karashtin)最近提出更多的證據表明,閃電是因宇宙射線而引起。
  • 高輻射宇宙射線來襲需關手機防護?專家闢謠
    帶著NASA與BBC的「權威認證」,該消息實則是一個謠言,NASA與BBC也沒發布過這條預警信息。  中國氣象局研究員、國家空間天氣預報臺臺長張效信向《財經》證實,上述信息為不折不扣的謠言,宇宙射線根本不可能通過通信設備直接對人體產生危害,公眾沒必要恐慌。  宇宙射線為何方神聖?
  • 閃電起因之謎終揭開 或因宇宙射線而非雲層碰撞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閃電是由於雲朵的碰撞而引起,但俄羅斯物理學家亞歷克斯-古列維奇(AlexGurevich)和安納託利-克拉士丁(AnatolyKarashtin)最近提出更多的證據表明,閃電是因宇宙射線而引起
  • QQ飛車8月1活動狂歡風暴 QQ飛車頻道爆滿怎麼辦 解決
    QQ飛車8.1登錄不上遊戲解決方法2015年八一狂歡,為防止玩家因大區爆滿而無法登錄遊戲,我們已經緊急添加了數百臺伺服器設備為了保證您當天能及時參與,共同見證《QQ飛車》八一狂歡,成功領取到屬於您的精彩獎勵,我們建議您在8月1日當天能夠提前進入遊戲,而不是等到下午14點時才登錄。
  • 怎樣才能避開太陽風暴的可怕射線,安全到達火星?
    由於地球的大氣層屏蔽效應,人類通常能夠免受宇宙射線輻射,然而太空人去到太空之後,卻失去了大氣層的保護,他們要怎麼辦?太陽風暴以驚人的速度向太空彈射帶電粒子,如果這時候太空人正飛往火星,那麼這些帶電的粒子可以穿透船體,粉碎太空人的DNA。要怎樣才能安全地去火星呢?以往登月的時候,可以在太陽相對平靜的時候,但是火星的距離是月球的數百倍,無法避免太陽風暴的高峰期。
  • 今晚宇宙射線來襲務必關手機?純屬謠言
    :1、地球大氣層和地球磁場是人類的兩大保護傘,大部分宇宙射線粒子被阻隔在外。2、仍有部分宇宙射線會達到近地空間,不過他們與中高層大氣相互碰撞,產生的二次粒子對人體輻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3、宇宙射線會影響手機通信,但不會通過手機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要注意不法分子利用「宇宙射線」的老舊謠言實施詐騙。
  • 山西清徐發生地震,假如大地震真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大家都看一下
    想起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我們的心裡總是會想到天災的無情。在天災面前,我們顯得總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地震幾乎在瞬間發生,破壞性極大,次生災害又很嚴重。在地震面前我們該怎麼辦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呢?在平時我們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防震知識。一是地震中的標準求生姿勢。臥倒或蹲下,身體儘量蜷曲縮小,用手或物品保護頭部,手抓住固定物品。
  • 宇宙射線是什麼?宇宙射線來自何處?
    赫斯在高空發現的宇宙射線也向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謎,地球上的放射性礦物質,比如鈾,它們的放射性來自於原子的裂變,但宇宙射線具有不同的性質,它們的能量更強大
  • 宇宙射線或決定了生物手性
    我們在發表於《天體物理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的一篇論文中提出了生物僅偏好一種手性背後的機制。一切要從宇宙射線講起:它是一種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越宇宙,最終撞擊大氣層生成一系列二次粒子的不帶電子的原子核。這些粒子與早期的生物體作用後,就會產生我們如今看到的手性。該理論如果被證實,不僅能解決手性之謎,還能為我們尋找地外生命提供線索。
  • 超級太陽風暴終將來臨,屆時人類回歸原始社會,重啟文明需數十年
    這些太陽輻射也會時常光顧地球,一般來說不會對地表造成任何影響,但如果遇上超強的太陽風暴,那可就不好說了。太陽每隔一百年左右,總會爆發一兩次超級風暴。當風暴還未發生時,我們會先檢測到太陽耀斑的增強,而這正是風暴來臨前的信號。
  • 對於我們來說,太陽風暴危險嗎?
    黛博拉·伯德(美國科學女記者)在太空在中布「關於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運動影響著地球的磁場。太陽風暴會引發地磁暴,相同的情況還會創造了魅力四射的極光,譬如北極光和南極光。那,這些風暴是危險的嗎?橙色的波陣面和環繞地球的藍色線條代表磁場。一幅保護我們星球免遭太陽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