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慘敗後,國民黨掀起改革聲浪,1月22日召開的中常會也順利成立改革委員會,但呈現在選民眼前的卻還是老生代打死不退、中生代不願承擔、青生代嚴重斷層等現象,前景堪憂。更嚴酷的是,當國民黨還陷在歷史糾葛與內部動亂,為黨名和「九二共識」爭執不休。
國民黨備受詬病的就是「大佬政治」,看來看去都是老面孔的國民黨愈發顯得老態龍鍾,裡年輕選民越來越遠。但國民黨還是有一位「非典型性老人」——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
2015年,洪秀柱振臂一呼,參選2016,讓黨內一眾老藍男汗顏。最後,她慘遭「換柱」,卻說「黨可以不要我,但我不能不要黨。」
2019年,洪秀柱再次振臂一呼,前往艱困選區臺南參選立委。最後,她功敗垂成,不敵上屆「立委得票王」王定宇,但她說,「是我努力不夠,我要繼續留在臺南」。
2020年伊始,洪秀柱面對黨內所謂新生代掀起「去中」、「改名」爭議時焦慮萬分,先是警告:如果國民黨今天做錯了就要符合主流民意的說法,那就是人云亦云。今天主流民意完全就是民進黨意識的主流民意,不能跟著走,要樹立自己的品牌論述,這是很重要的。否則,中國國民黨就可以解散、提早走入歷史。
22日,洪秀柱接受港媒中評社專訪,她指出,改黨名就像把你臉變成劉德華,但你還是原來的你,你要是改了黨名就能夠打贏勝仗?就可以贏得政權嗎?洪秀柱說,改是為了本土化,但國民黨來到臺灣這麼久,在臺灣努力耕耘早就本土化了,若你去掉中國兩個字,就跟大陸的連接要切斷,你就跟民進黨一樣。
洪秀柱強調,她反對改黨名,如果中國國民黨被改名,以及孫中山總理遺囑被拿掉的話,她要出來做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如果變成她所不認識的中國國民黨,我們自己出來組中國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