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技公司加速AI晶片研發,存算一體成新趨勢

2020-12-05 智東西

導語:韓國IT行業加速開發AI晶片,存算一體或成核心競爭力!功耗方面仍面臨技術障礙。智東西5月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韓國IT行業已將神經處理單元(NPU)或下一代晶片背後的存儲器的開發速度提高了一倍,以為住宅、道路及工業場所的智能應用提供支持。

該媒體稱,韓國在AI晶片的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為該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兩家DRAM市場領軍企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除此之外,韓國的5G網絡也在全力建設中。

一、存儲器技術或成AI晶片新優勢在人工智慧時代,海量大數據實時高速流動,AI半導體在AI時代至關重要。與DRAM晶片一樣,AI晶片的競爭力取決於是否有技術可使它們變得儘可能小巧。

三星電子在2019年4月24日闡述了其在2030年希望完成的半導體願景。當AI半導體技術變得更加複雜時,存儲器和處理器將最終集成為一體。專家預測,如果三星在AI半導體領域佔據領先地位,它將與其自身在存儲技術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地位相結合,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左圖:AI晶片市場的價值(基於對配備的NPU和其他系統晶片的估計) 右圖:半導體市場規模(括號裡的數字是根據4月份數據估計的內存晶片的價格)

「三星半導體願景2030」的目標是三星到2030年成為系統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企業,投資總額為133萬億韓元(1087億美元),其中用於開發NPU和GPU等系統晶片的投資為73萬億韓元,用於生產設施的投資為60萬億韓元。到2030年,它還將把目前的200名頂尖工程人才增加到2000名。

二、韓國政府制定10年計劃促AI半導體產業發展韓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政策現在由科學和ICT部長Choi Ki-young領導,他研究低功率存儲半導體系統已有40多年了。他是下一代AI半導體技術的專家。

2019年12月,在Choi被任命為新部長的同時,政府宣布了一項促進AI半導體產業發展的10年計劃。在該項目的1萬億韓元預算中,2475億韓元將用於幫助推進半導體設計。包括SK電訊(SK Telecom)在內的四大財團,以及數十家私營公司、大學和實驗室,正計劃在目標年之前將10種AI晶片商業化。

▲AI晶片圖示 (圖片來源:ETRI)

三、功耗仍為AI晶片開發技術障礙AI晶片在完成升級目標的進程中已顯現出一些成果。今年4月7日,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SK電訊宣布開發出一種硬幣大小的微型AI晶片——AB9,該晶片每秒可以處理40萬億次浮點運算,而功耗僅有15~40w,這是對比阿爾法狗(AlphaGo)的顯著進步。

阿爾法狗雖然在2016年人機圍棋比賽中對陣李世石時贏得比賽,但在此次比賽中,阿爾法狗的大腦每秒執行30萬億次整數運算,並且由於備用伺服器運作產生了巨大功耗。

ETRI的處理器研究小組組長Kwon Young-soo表示,一般的智慧型手機每秒處理100GB數據或每秒執行1000億次操作。

谷歌和華為都開發出了可以每秒執行100萬億次操作的AI晶片,但它們的峰值功耗為300W,這意味著在完全投入商業應用之前,技術障礙仍然是AI晶片開發需要面對的事實。

AI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在10年內超過存儲半導體市場。國際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3年,AI半導體市場價值將增長到343億美元;Allied Market research公司表示,到2025年,AI半導體的全球市場價值將達到378億美元。

結語:韓國IT行業發力開發NPU,AI半導體市場加速成長在人工智慧時代,韓國IT行業目光瞄準AI半導體,倍速開發NPU及晶片存儲器,蓄力吸引人才制定10年目標實現新一代AI晶片商業化。雖然目前AI晶片的開發仍存在以功耗大為主的技術障礙,但AI半導體市場發展仍值得期待。

消息來源:Pulse News

相關焦點

  • 打破馮諾依曼架構限制 國內研發存算一體AI晶片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電腦——不論是PC還是超算,都是處理器、存儲晶片分離的,這就是馮諾依曼50多年前確立的計算架構。隨著技術的發展,存儲計算分離的架構瓶頸越來越多,日前國內研發出了存算一體的AI晶片,號稱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首創、國際領先。
  • 存算一體晶片研發商知存科技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中芯聚源領投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8月6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存算一體晶片研發商知存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2018年12月,知存科技曾獲翼豐投資,啟迪之星,科大訊飛Pre-A輪投資;2018年初曾獲啟迪之星天使投資。知存科技創始人兼CEO王紹迪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成晶片的量產工作。中芯聚源高級投資經理楊雪表示:知存科技技術傳承路徑清晰,在存算一體技術路線領域屬於國際第一梯隊。團隊研發實力雄厚。
  • ...神經擬態模數混合計算晶片行業的領軍者,開拓感存算一體架構晶片
    本期候選企業:深圳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天睿芯」)。成立於2018年的九天睿芯,專注高能效神經擬態感存算一體晶片,同時提供高能效感存算一體(生物醫療、語音視覺加速等其他信號)晶片設計、軟體編譯配置等定製化服務。
  • 知存科技致力於開發的基於NOR Flash的存算一體化人工智慧晶片
    知存科技致力於開發的基於NOR Flash的存算一體化人工智慧晶片 李倩 發表於 2018-07-04 16:07:17 知存科技致力於開發的基於NOR Flash的存算一體化人工智慧晶片,其晶片特點是能耗低
  •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與此同時,多家公司還首次在會上公布了最新產品進展及發展路線圖。壁仞科技預計在明年流片首款同時支持AI訓練和推理的晶片產品;黑芝麻智能將於2021年投片A2000大算力晶片,支持L4/L5級自動駕駛;地平線明年將挑戰100萬片晶片出貨量;知存科技明年初將批量試產WTM2101晶片。2020年,AI晶片產業經歷了哪些機遇和挑戰?新基建風口下,AI晶片該如何加速落地?
  • 清華高濱:基於憶阻器的存算一體單晶片算力可能高達1POPs | CCF-G...
    CCF-GAIR 2020的AI晶片專場,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和投資界的6位大咖從AI晶片技術前沿、AI晶片的應用及落地、RISC-V晶片推動AI發展、新基建帶來的投資機遇共同探討新基建帶來的機遇。清華大學副教授高濱從AI晶片技術前沿的角度,帶來了《基於憶阻器的存算一體晶片技術》的主題分享。
  • 清華大學的存算一體化架構和並行加速方法專利
    清華大學基於多個憶阻器陣列的全硬體完整存算一體系統,能夠高效的運行卷積神經網絡算法,證明了存算一體架構全硬體實現的可行性,對今後AI算力瓶頸的突破有著極大意義。該成果所研發的基於多個憶阻器陣列的存算一體系統,在處理卷積神經網絡時的能效遠高於GPU,大幅提升了計算設備的算力,成功實現了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體成本完成複雜的計算。 隨著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興起,基於各種深度神經網絡的算法可以實現圖像識別與分割、物體探測以及完成對語音和文本的翻譯、生成等處理。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與此同時,多家公司還首次在會上公布了最新產品進展及發展路線圖。壁仞科技預計在明年流片首款同時支持AI訓練和推理的晶片產品;黑芝麻智能將於2021年投片A2000大算力晶片,支持L4/L5級自動駕駛;地平線明年將挑戰100萬片晶片出貨量;知存科技明年初將批量試產WTM2101晶片。2020年,AI晶片產業經歷了哪些機遇和挑戰?新基建風口下,AI晶片該如何加速落地?
  • 人工智慧的另一方向:基於憶阻器的存算一體技術
    其中來自清華大學的吳華強老師做了題目為「大腦啟發的存算一體技術」的報告。在報告中吳教授介紹到:當思考未來計算的時候,量子計算、光計算是向物理找答案,類腦計算、存算一體是向生物找答案,也就是向大腦找答案。目前吳老師正在晶片上做電子突觸新器件,做存算一體的架構。新器件方面主要研究的是憶阻器,它的特點是可以多比特,同時非易失,即把電去掉可以保持阻值,並且它速度很快。
  • 清華類腦晶片再登Nature: 全球首款基於憶阻器的CNN存算一體晶片
    被認為具有「存算一體」潛力的憶阻器,因而成為類腦計算領域的熱門器件,被寄予提高算力,突破技術瓶頸的厚望。撰文 | 四月2 月 27 日機器之心獲悉,據清華大學新聞網消息,該校微電子所、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成功研發出一款基於多陣列憶阻器存算一體系統,在處理卷積神經網絡(CNN)時能效比前沿的圖形處理器晶片(GPU)高兩個數量級。
  • 能效比GPU高兩個數量級,清華大學研製首款多陣列憶阻器存算一體系統
    集微網消息,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報導了基於憶阻器陣列晶片卷積網絡的完整硬體實現。該成果所研發的首款基於多個憶阻器陣列的存算一體系統,在處理卷積神經網絡(CNN)時的能效比圖形處理器晶片(GPU)高兩個數量級,大幅提升了計算設備的算力,成功實現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體成本完成複雜的計算。
  • ...全球首款基於憶阻器的CNN存算一體晶片,能效高出GPU兩個數量級
    被認為具有「存算一體」潛力的憶阻器,因而成為類腦計算領域的熱門器件,被寄予提高算力,突破技術瓶頸的厚望。撰文 | 四月2 月 27 日機器之心獲悉,據清華大學新聞網消息,該校微電子所、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成功研發出一款基於多陣列憶阻器存算一體系統,在處理卷積神經網絡(CNN)時能效比前沿的圖形處理器晶片(GPU)高兩個數量級。
  • 「超速」的模數混合加速晶片
    在校期間,劉洪傑博士及團隊成員著手研發模數混合加速晶片,參與了多項歐盟及500強企業資助項目,並獲得IEEE最佳論文獎和美國專利授權。2017年年底,「九天睿芯」瑞士辦公室成立。那么九天睿芯所做的模數混合AI加速晶片和數字AI晶片相比有何區別呢?創始人劉洪傑博士介紹,傳統AI晶片是純數字的,存儲和計算完全分離,而模數混合AI加速晶片是模擬數字電路混合的,九天睿芯的模數混合晶片架構是基於SRAM的存算一體架構。存算一體以及模數混合計算這兩方面的突破結合,可以大幅提高能效,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晶片面積,降低成本。
  • 晶片科學家的雄心:全新通道材料實現存算一體,突破AI算力瓶頸
    圖 |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發的新型計算存儲二合一晶片DeepTech 聯繫到論文通訊作者 Andras Kis 及論文作者之一趙雁飛,她表示,本次研究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納米級電子和結構實驗室(LANES)的 Andras Kis 教授最先發起並指導,同時 Andras Kis 也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
  • 新基建浪潮下AI晶片的絕佳機遇 | CCF-GAIR 2020
    AI晶片技術前沿清華大學高濱:基於憶阻器的存算一體晶片技術形成新的計算系統近幾年,AI的發展對算力需求每年都是幾個數量級的增加,此時,傳統計算機的三大基石難以跟上算力需求的增加,需要創新的技術,但創新技術依舊面臨巨大的挑戰。
  • 光矛系列添新員 GTI公司發布新一代AI晶片
    (GTI) 公司發布新一代產品「光矛處理器2803」,該款晶片側重解決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系統中普遍存在的高能耗與低效率問題,GTI公司為此推出配置有多顆2803晶片的G.A.I.NTM系列加速卡,可裝配在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系統之中,顯著提升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相比市場上的主流方案提升十倍以上。  隨著人工智慧產業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與雲計算業者紛紛重新思考如何升級硬體系統以應對行業變化。
  • 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投資
    近日,上海市「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扶持的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與傳統的電晶片相比,光晶片具有很多優勢,是集成電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計劃將正在研發的第一款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用於數據中心,並探索在一些細分場景下的商業落地。
  • 「人工智慧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按下國產晶片加速鍵
    他是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研發及銷售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在對標公司方面,依圖招股書選取的是 Google、華為、NVIDIA、寒武紀、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六家公司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11 月 4 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首次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
  • 「芯觀點」後摩爾時代的AI革命:算力需求激增,催生晶片創新
    各大廠商對機器學習的熱情越來越高,對算法、算力和數據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對算力需求的激增,進一步催生相關晶片和專用設備的蓬勃創新,而在後摩爾時代,這種創新或將成為突破算力極限的關鍵。數據「餵」大的機器智能什麼是機器學習?
  • 解密:畢馬威中國晶片新銳50強!
    18、開放智能:OPEN AI LAB(開放智能)於2016年成立,公司專注邊緣智能計算及應用,致力於推動晶片及算力、算法、工程產品化、行業應用等完整產業鏈的深度協作,加速人工智慧產業化部署和場景的邊界拓展,賦能場景化細分行業快速實現+AI。為 AIoT產業上下遊合作夥伴提供端、邊、雲一體化人工智慧基礎軟硬體開發平臺及應用級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