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閏四月,鼠發慌」!什麼意思,會不會鬧饑荒?

2021-01-15 鄉村小單

大地回春,轉眼間已進農曆四月幾天了,進入四月的這幾天,筆者家鄉下起了連陰雨,雨水落地氣溫突然低如初冬時,不少鄉親們紛紛穿起厚外衣。諺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最近農民一天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在田中渡過,這個時節的雨水,有喜也有憂,喜得春雨好莊稼,憂的是地中活計受雨水影響了進度,不過村裡70多歲王大爺卻顯得有些不安,村裡鄉親都說老人會「看天」,不知他又看出啥好兆頭?大家都好奇地與他聊天,他給大家說了這麼兩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

年閏四月,鼠發慌

王大爺說:一年中如閏四月,據他的經驗家鄉農民種地苦惱多,後續天氣複雜多變,大爺表示以前有老輩人說「閏四月,吃樹葉」,意思就是如一年之中閏月在四月的話;那麼,這年的年景相對不會理想,過去家鄉有出現糧食不夠吃,找樹葉充飢了農民家庭。末了,老人笑著說,這個時代好,鬧饑荒基本不可能了,但是無論是後面雨水太多,還是乾旱嚴重,都不是啥好事。老鼠發慌,值得的就是澇災和缺糧少食的現象。

四月初九晴,地裡出金銀

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是說,如是農曆四月的初九這天,天氣晴朗;那麼這一年晚種下去的小麥,蠶豆等小春作物的收成就很不錯,山村豐收的景象,「金,銀」指的自然是農田中的糧食。

鄉親聽了老人說的農諺老話,上點年紀的鄉親們紛紛表示,老輩人留下的話語,雖然只有短短簡單的幾個字,但是卻凝聚著著老輩人們很多生活經驗及智慧,還是準確度相當高的。不過年輕一些的鄉親,雖然大家嘴上沒表示什麼,但是大家心裡都難免有所置疑,比較對於我們年輕人老話已經是老話了,大家有手機信息及氣象信息為依靠,不過當閒趣話題罷了。

不過,筆者自幼出生於農村,也是從小聽著老人們的農諺老話長大的人,個人覺得老話有時候也是真的有些靈的,不過有時也不一定會靈。尤其是農諺老話各地有所不同,往往具有地域性,也不是什麼地方都實用,不可以一概而論,如是喜歡農諺老話還是,可依據本地的農諺老話來驗證一二。

不知大家對【「年閏四月,鼠發慌」!什麼意思,會不會鬧饑荒?】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分享一二。(溫馨提示:淨化網絡環境人人有責,文明用語,請勿帶色彩來評論,謝謝!)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
    摘要: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今年確實是個閏四月,這在我們的日曆上是可以看到的,注意需要看的是陰曆的日期哦,而對於這個「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我確實沒有聽說過,問了我奶奶,我奶奶也沒有聽說過,估計我們這邊的農村裡沒有流傳過這個俗語吧!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因為今年是閏四月,所以農村老人感嘆「閏四月兆荒年」,今年不僅有兩個立春,還遇到了閏四月,那麼「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雙立春和閏四月的由來。雙立春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今年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正月在臘月二十二,所以今年便是雙立春和閏四月的年份。
  • 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老農民說出的話,專家都沒有想到
    對下一代青年而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與有趣味的理解,從而對俗語的理解與思考的方法之一,農村的農俗很多,有很多老農民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它的含義你了解嗎,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吧。,陰曆則推理而成,但是閏月是三年二次閏,二十四節氣是由:五行,八卦等推理而成,但是閏4月極其少見,今年從5月23日到6日22日,閏月後6月23日到7月21日結束,閏四月推理則,老農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那麼對於說雙春年也是比較少見的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啥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能力上來講,今年閏4月,多一個月份。所以在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4月閏月的俗語,比如說閏4月兆年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很多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4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農曆閏月的事情,以及這句俗語的意思。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民俗講「雙春」代表著「多子多福,婚姻幸福」。
  • 今年閏四月,也是「雙春年」,有什麼農村老話嗎?什麼意思?
    2020年的鼠年,是個閏年,閏四月,也出現了農曆年裡面,年頭和年末,都趕上了立春,所以被人稱呼為「雙春年」。在這樣的年份裡面,一些老輩人就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這樣的年份裡面,老農民為了一大家的溫飽,就只能賣兒賣女了。
  • 2020年閏年又閏月,閏四月還有這些傳統習俗,一起來了解下吧
    但是自古農曆就沒有13個月這麼一說,所以在十二個月裡重複一個月,如閏四月,就是過了四月之後就叫閏四月。具體閏哪個月是依照十二個月中哪個月份裡只有一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那麼就設置這個月(一般是小月,就是29天)為閏月。農曆閏年的規律一般是3年一閏、5年二閏。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文:枯木今年閏四月,因而四月剛過完,又緊跟著一個四月,想過端午節的還需要等一個月,這讓一些「節日控」來說,有點無奈。就這樣,還是略有誤差,因為0.242199日不等於1/4日,每4年閏1日又比平年(回歸年)多出約0.0078日。這麼小的數字,一年兩年看不出什麼問題,如果過了100年,就會比回歸年多出約19個小時,400多年多出近75個小時,相當於3個整日多一點,所以陽曆曆法又補充規定每400年從100個閏日中減去3個閏日。這樣,400陽曆年閏97日,這樣就大體符合了。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於是就有了諸如此類的迷信說,「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閏八月兆兵荒馬亂,是大兇年」,直到如今仍有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聽過老人講過這樣一句,「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也是跟農曆中的閏月有關。講的是每到閏七月就會挨餓,閏八月時候會出現天災人禍。當然這樣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農曆只是計算中合理的安排,並沒有什麼神秘可言。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何為「閏四兆荒年」?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
  • 閏正月是什麼意思?要過兩個年嗎?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而在2262年的日曆上有一個正月和閏正月,很多人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閏正月是什麼意思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
  • 2020年的「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竟然可以過兩個生日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數學課本上就會教會大家什麼叫閏年和什麼叫平年,而區分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看下這個年份的天數是365天還是366天。閏年是一年有366天,代表著二月份有29天(出生在2月29號的人特慘,4年才能過一次生日),平年就是一年只有365天,代表著二月份只有28天。而閏年又分為普通閏年和世紀閏年。
  • 2020年是「雙閏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這樣?
    農曆庚子鼠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終於輪到我過生日了,2月29日!」「一年384天?太棒了,我賺了19天!」專家說,陽曆是以回歸年為主要依據制定的曆法。陽曆閏年,是因為回歸年長度為365.2422天,但曆法的年是以整日數為單位計量的,所以在制定時需要設置增加閏日的方法來使得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陽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2422日,每四年累積約一天,把這一天加於2月末(即2月29日),使當年天數變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2014年閏九月 有兩個重陽節嗎
    閏九月屬於比較罕見的閏月,上一次出現在1832年,下一次將出現在2109年。  馬年將有兩個重陽節   「農曆馬年有兩個九月初九,是不是要過兩個重陽節了?」  閏九月按照陰陽曆的說法,指在某年中出現兩個九月的意思,閏月在九月的很稀少。閏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僅有1832年和2014年,閏九月的下一次出現將會在2109年。  「想要碰上閏九月,這輩子就只有一次了。」30多歲的讀者陳先生表示,一般情況下,每四年都會有閏月出現,可沒想到馬年碰上的閏九月居然如此罕見,想要再次碰上還要再過90多年。
  • 2016年閏年是什麼意思?2000年到2030年的閏年閏月列表
    2016年閏年是什麼意思?2000年到2030年的閏年閏月列表  在中國的農曆表上,有閏年和閏月兩種說法。通常我們都說一年有365天,其實準確的講一年有365.2422天,與實際相差了0.2422天,而四年之後這些差值剛好構成一天,也就是說四年之後的第四年有366天,於是古人就規定了這一年為閏年了。
  • 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鼠年都是閏年 2020閏年閏哪一月?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