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2021-01-15 農技老張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那麼對於說雙春年也是比較少見的,但是今年還是鼠年的雙春年,更是難得一見的年份,當然了今年除了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還有的就是有兩個閏四月,那麼農村有著「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對於在農村裡,有的俗語也是有著流傳很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在很早的時候,農民吃不上飯,主要是遇到災年的情況下,很多的老人都會記憶猶新,到現在家裡的父母都還會說在農村裡沒有分地的時候,大家都過得比較苦,可以說是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是有的,其次就是吃得比較差,和現在的生活也是沒法比的,這些老人都是過了苦日子之後,在我們身邊才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浪費糧食,有的時候想想以前還是比較苦的,這幾年隨著農村的經濟建設發展迅速,農民也是過上了好日子。

就拿幾年2020年來說吧,除了是雙春年,還是閏陰曆的四月,按照正常的年份,今年的陽曆六月份是陰曆的五月,但是幾年閏了四月,所以會閏四月會在6月28日結束,也就是說在閏四月的年份裡,有人在四月出生,那麼就會過兩個生日,這個雖說也是閏四月的問題,但是對於過生日來說,都是只有一個生日,這些說過兩個生日的也是處於調侃的說法,那麼為什麼閏四月要吃樹葉呢?

其次對於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老人在以前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在閏四月的話,就會造成農作物生長出現很多的問題,農作物受到天氣的侵害等,有可能會出現糧食因為天氣的原因造成減產的情況發生,對於在以前的時候,出現災情,農民吃不上飯就是啃樹皮吃樹葉,所以這個也是以前有的老人經歷過的事情,才有了吃樹葉的說法。

這些都是老一輩的老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畢竟在以前,農民種植農作物都是屬於靠天吃飯的行當,如果天氣不好的話,就能造成當年的作物受到侵害,因為在有的年份裡,農時也是和天氣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該冷的天氣不冷,該熱的天氣不熱等情況,這些情況都是天氣造成的,像農作物因為節氣推遲生長等情況,都可以造成農作物不能出現豐產的情況,不過,現在也是屬於科技發展的時代,對於一些作物種植和收穫,只要不違背農事,認真的勞作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說有的俗語也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已,大家也不必太認真。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
    摘要: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今年確實是個閏四月,這在我們的日曆上是可以看到的,注意需要看的是陰曆的日期哦,而對於這個「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我確實沒有聽說過,問了我奶奶,我奶奶也沒有聽說過,估計我們這邊的農村裡沒有流傳過這個俗語吧!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節還沒到,全國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深深影響,工廠停工、學校停課、餐飲業全部停業,春節期間不能走親訪友,我們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我國的疫情還沒結束,先是印度出現蝗災,後是全球疫情大爆發。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何為「閏四兆荒年」?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我們都知道,現在人用都陽曆,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而古代人們都是按照農曆年來計算,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啥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能力上來講,今年閏4月,多一個月份。所以在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4月閏月的俗語,比如說閏4月兆年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很多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4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農曆閏月的事情,以及這句俗語的意思。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民俗講「雙春」代表著「多子多福,婚姻幸福」。
  • 「年閏四月,鼠發慌」!什麼意思,會不會鬧饑荒?
    大地回春,轉眼間已進農曆四月幾天了,進入四月的這幾天,筆者家鄉下起了連陰雨,雨水落地氣溫突然低如初冬時,不少鄉親們紛紛穿起厚外衣。諺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最近農民一天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在田中渡過,這個時節的雨水,有喜也有憂,喜得春雨好莊稼,憂的是地中活計受雨水影響了進度,不過村裡70多歲王大爺卻顯得有些不安,村裡鄉親都說老人會「看天」,不知他又看出啥好兆頭?大家都好奇地與他聊天,他給大家說了這麼兩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 今年閏四月,也是「雙春年」,有什麼農村老話嗎?什麼意思?
    2020年的鼠年,是個閏年,閏四月,也出現了農曆年裡面,年頭和年末,都趕上了立春,所以被人稱呼為「雙春年」。在這樣的年份裡面,一些老輩人就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這樣的年份裡面,老農民為了一大家的溫飽,就只能賣兒賣女了。
  • 農村老人說艾葉收割有時間,前三後四最合適,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今年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年份,不但是閏四月,一年有兩四月,而且還是一個雙春年,閏四月很常見,雙春年也不稀罕,唯獨雙春年和閏四月一起出現,是極其罕見的,而這樣扥年份,按照農村的說法是不咋地,也被叫做閏四月,吃樹葉,年景很差,莊稼生長不佳,很難獲得豐收,缺少了糧食也就出現了採摘樹葉充飢的情況出現。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除了現在的陽曆之外也格外重視農曆,就是平常所說的「黃曆」、「陰曆」。作為傳統的一種曆法來說,許多人仍然深受影響,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如此。但凡婚喪嫁娶、蓋房、祭祀等重要的場合,老人們都會都習慣翻出一本萬年曆,或找一些「風水先生」來算下日子。
  • 農村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雙閏年,這一年有哪些講究?
    春節過後,就意味著真正的鼠年就已經到來了,對很多人而言,今年因為新型肺炎的影響,大多數人家都取消了過年期間的親友聚會,導致這個春節的年味也比往年淡了一些,不過這並不妨礙大家對新一年滿懷憧憬,尤其是在很多農民眼裡,2020年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年份,它就是農村老人口中的雙春雙閏年。所謂的雙春年,意思是一年有兩個立春節氣。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文:枯木今年閏四月,因而四月剛過完,又緊跟著一個四月,想過端午節的還需要等一個月,這讓一些「節日控」來說,有點無奈。,這樣的就多出了一天,於是「欺負」2月,從裡面又拿出一天,因而變成28天。這樣,每當有閏年的時候,就把那一天放在2月,因而閏年2月為29天。就這樣,還是略有誤差,因為0.242199日不等於1/4日,每4年閏1日又比平年(回歸年)多出約0.0078日。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文丨蟈蟈說事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觀看一些新聞信息,我們會發現農村有很多老話都是關於節氣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天氣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成。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每19年中就會有7年「雙春」,7年「無春」,所以「七年難逢九月閏」的意思是,雖然十九年中就有七年沒有立春年,但在這七個無立春年中,出現九月是閏月年是十分稀少的。
  • 「雙閏雙春年」遇到2020年,金鼠年有多少「特殊」之處?
    提要:2020年遇到「雙閏雙春年」,這一年有多少「特殊」之處?2020年已經過了一周多了,前幾日和朋友聊天說要在今年結婚,家裡老人說今年是「雙閏雙春年」,適合婚娶。不少朋友會感到疑惑,為何2020年會這麼特殊呢?
  • 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老農民說出的話,專家都沒有想到
    在農村有很多的農俗,它們的事實用意看似很平常,但是真實生活意識是非常有顯助的,有理解性與期望性,這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一種方式與方法。對下一代青年而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與有趣味的理解,從而對俗語的理解與思考的方法之一,農村的農俗很多,有很多老農民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它的含義你了解嗎,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吧。
  • 2020年閏年又閏月,閏四月還有這些傳統習俗,一起來了解下吧
    為什麼要閏月今年是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閏年都有13個月,384或385天。但是自古農曆就沒有13個月這麼一說,所以在十二個月裡重複一個月,如閏四月,就是過了四月之後就叫閏四月。具體閏哪個月是依照十二個月中哪個月份裡只有一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那麼就設置這個月(一般是小月,就是29天)為閏月。農曆閏年的規律一般是3年一閏、5年二閏。閏月都有些講究「閏月鞋 閏月穿 閏月老人活一千」在部分地區的習俗中,逢閏月,女兒要給父母買閏月鞋,來趕走父母這一年的厄運,祈福父母身體健康。
  • 老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是「寡婦年」?看完終於明白
    麻煩您在右上角藍色字點擊「關注」,務農大叔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農村老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是「寡婦年」嗎?看完終於明白了。目前冬至剛過,馬上又要進入元旦了,一年又快過去,不知道大家在之前的冬至有沒有吃上餃子、湯圓;在農村裡面大家對傳統節日,算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二十四節氣,在當時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候,這些節氣關乎著糧食的收成;今天大叔就來給大家講講農村人裡所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它和什麼節氣有什麼關係?
  • 5月17日山東多地遭受冰雹,對於農作物有啥影響呢?看完明白了
    也沒有倒夏寒這一說啊!這次伴隨冰雹而來的是肆虐的大風,筆者這裡的河北南端,從昨天傍晚開始,狂烈的大風幾乎持續了一晚,這麼大的風在初夏時節,是十分罕見的。這次的極端天氣持續時間長,帶來的狂風夾雜著降雨,加上密集的冰雹,對於農田正值生長的農作物,帶來的危害是極其深遠的,也有人已經斷言,今年的很多產品都將會出現漲價,尤其是北方的水果,今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實這不是北方今年第一次遇到的這樣天氣,在4月份期間,相似的天氣已經過了一遍,而這次比上次更加的惡劣,帶來的危害自然是更大,上次是帶來的霜凍天氣的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