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2021-01-15 鄉下小土著

在農村裡除了現在的陽曆之外也格外重視農曆,就是平常所說的「黃曆」、「陰曆」。作為傳統的一種曆法來說,許多人仍然深受影響,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如此。但凡婚喪嫁娶、蓋房、祭祀等重要的場合,老人們都會都習慣翻出一本萬年曆,或找一些「風水先生」來算下日子。

傳統農曆對人們影響深刻,閏月作為平常年份異常的情況,很容易讓人們與其他年月進行對比,並且把當時發生的事情社會現象等聯繫起來。於是就有了諸如此類的迷信說,「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閏八月兆兵荒馬亂,是大兇年」,直到如今仍有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聽過老人講過這樣一句,「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也是跟農曆中的閏月有關。講的是每到閏七月就會挨餓,閏八月時候會出現天災人禍。當然這樣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農曆只是計算中合理的安排,並沒有什麼神秘可言。

傳統的農曆中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為周期為單位,一年大概為354天。現在的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種為單位,一年大概為365天。陰曆和陽曆每年相差11天,八年相差近一個季度。為了防止農曆和四季脫節,大概每2-3年會增添一個閏月,保證能夠準確的農耕生產。農曆中正月到三月為春節,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和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

根據閏月出現的頻率作為劃分,其中常見的閏月有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比較常見的閏月為閏七月。出現次數中等潤月為閏二月、閏三月、閏八月。比較罕見的閏月為閏九月、閏十月。很罕見的閏月則是閏九月、閏十月。而正月和臘月出現的頻率最低,因為其節日特殊性也被稱為特殊閏月。

我國地域遼闊,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會出現許多自然災害,對於現在來說這基本不是問題。而古代生活水平有限,基本靠天吃飯,但凡遇到一點自然災害就無法抵禦。於是「有心人」則根據出現的這些事情彙編成句,而由於過去人們認知有限,對這些肯定深信不疑並且廣泛的傳播。其實,閏七月和潤八月大概都是十九年就會出現一次,並非什麼稀奇的事情。

在農村裡仍然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老話,對此我們應該正確的分辨,對於我們有用的可以拿來參考,對於我們沒有用將要摒棄。

相關焦點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啥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能力上來講,今年閏4月,多一個月份。所以在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4月閏月的俗語,比如說閏4月兆年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很多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4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農曆閏月的事情,以及這句俗語的意思。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那麼農村有著「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對於在農村裡,有的俗語也是有著流傳很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在很早的時候,農民吃不上飯,主要是遇到災年的情況下,很多的老人都會記憶猶新,到現在家裡的父母都還會說在農村裡沒有分地的時候,大家都過得比較苦,可以說是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是有的,其次就是吃得比較差,和現在的生活也是沒法比的,這些老人都是過了苦日子之後,在我們身邊才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浪費糧食,有的時候想想以前還是比較苦的,這幾年隨著農村的經濟建設發展迅速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因為今年是閏四月,所以農村老人感嘆「閏四月兆荒年」,今年不僅有兩個立春,還遇到了閏四月,那麼「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雙立春和閏四月的由來。雙立春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今年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正月在臘月二十二,所以今年便是雙立春和閏四月的年份。
  • 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
    摘要: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今年確實是個閏四月,這在我們的日曆上是可以看到的,注意需要看的是陰曆的日期哦,而對於這個「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我確實沒有聽說過,問了我奶奶,我奶奶也沒有聽說過,估計我們這邊的農村裡沒有流傳過這個俗語吧!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何為「閏四兆荒年」?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
  • 「年閏四月,鼠發慌」!什麼意思,會不會鬧饑荒?
    諺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最近農民一天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在田中渡過,這個時節的雨水,有喜也有憂,喜得春雨好莊稼,憂的是地中活計受雨水影響了進度,不過村裡70多歲王大爺卻顯得有些不安,村裡鄉親都說老人會「看天」,不知他又看出啥好兆頭?大家都好奇地與他聊天,他給大家說了這麼兩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
  • 閏正月是什麼意思?要過兩個年嗎?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而在2262年的日曆上有一個正月和閏正月,很多人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閏正月是什麼意思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文丨蟈蟈說事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觀看一些新聞信息,我們會發現農村有很多老話都是關於節氣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天氣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成。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比如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下面我們就簡單科普一下。就這樣,還是略有誤差,因為0.242199日不等於1/4日,每4年閏1日又比平年(回歸年)多出約0.0078日。這麼小的數字,一年兩年看不出什麼問題,如果過了100年,就會比回歸年多出約19個小時,400多年多出近75個小時,相當於3個整日多一點,所以陽曆曆法又補充規定每400年從100個閏日中減去3個閏日。這樣,400陽曆年閏97日,這樣就大體符合了。
  • 今年多了個閏4月,什麼時候抓知了猴?它是如何分辨白天黑夜的?
    導讀:今年多了個閏4月,什麼時候抓知了猴?它是如何分辨白天黑夜的?天氣是越來越炎熱了,要不是近端時間南方多個地區出現了連續的降雨天氣,這個時候早已經是酷暑了。不過和南方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北方地區卻乾旱少雨。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今年閏四月,也是「雙春年」,有什麼農村老話嗎?什麼意思?
    2020年的鼠年,是個閏年,閏四月,也出現了農曆年裡面,年頭和年末,都趕上了立春,所以被人稱呼為「雙春年」。在這樣的年份裡面,一些老輩人就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這樣的年份裡面,老農民為了一大家的溫飽,就只能賣兒賣女了。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規律制定的,一年12個月,每個月有30天或者31天,而陰曆是按照月球繞地球公轉的一周的規律制定的,其實也就是月亮的盈虧變化,每個月有29天或者30天,這樣陰曆每一年就會比陽曆少11天,所以為了解決陰曆和陽曆的時間差問題,就引入了「閏月」,這樣一來,某一年就會多一個月,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因為閏月的出現,還會出現一年沒有立春或者一年有兩個立春的情況,後來人們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
  • 閏年平年什麼意思 2016是閏年嗎?閏幾月多少天(圖)
    2016年閏年閏2月,2月29日是閏日。  年、月、日等計時單位的出現是和天體運動以及萬物生長有關,日」是根據地球自轉周期確定的,「月」是按照月相變化周期確定的,「年」則是按照地球公轉周期確定的曆法,根據精確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365.2422天(也可以說是365天5時48分46秒),我們稱之為一個回歸年。
  • 2014年閏九月 有兩個重陽節嗎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閏九月按照陰陽曆的說法,指在某年中出現兩個九月的意思,閏月在九月的很稀少。閏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僅有1832年和2014年,閏九月的下一次出現將會在2109年。
  • 農村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雙閏年,這一年有哪些講究?
    春節過後,就意味著真正的鼠年就已經到來了,對很多人而言,今年因為新型肺炎的影響,大多數人家都取消了過年期間的親友聚會,導致這個春節的年味也比往年淡了一些,不過這並不妨礙大家對新一年滿懷憧憬,尤其是在很多農民眼裡,2020年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年份,它就是農村老人口中的雙春雙閏年。所謂的雙春年,意思是一年有兩個立春節氣。
  • 閏月是幾月 閏月都是閏幾月
    閏月列表:  1949 閏七月 1952 閏五月 1955 閏三月 1957 閏八月 1960 閏六月  1963 閏四月 1966 閏三月 1968 閏七月 1971 閏五月 1974 閏四月  1976 閏八月 1979 閏六月 1982 閏四月 1984 閏十月 1987 閏六月  1990
  • 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老農民說出的話,專家都沒有想到
    在農村有很多的農俗,它們的事實用意看似很平常,但是真實生活意識是非常有顯助的,有理解性與期望性,這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一種方式與方法。對下一代青年而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與有趣味的理解,從而對俗語的理解與思考的方法之一,農村的農俗很多,有很多老農民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它的含義你了解嗎,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