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闥科技面掃拉曼光譜儀獲「光學奧斯卡」稜鏡獎,有望用於病毒檢測...

2020-12-03 鈦媒體APP

獲獎產品「面掃拉曼光譜儀」(圖片由達闥科技提供)

鈦媒體快訊 | 2月8日消息: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達闥科技(CloudMinds)於本周四宣布,其推出的雲端智能高頻面掃拉曼光譜儀產品獲得2020 年度 Prism Awards(稜鏡獎)獎項。Prism Awards(稜鏡獎)是全球光電行業的權威獎項,被譽為「光學奧斯卡」。達闥科技也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家連續兩年(2019及2020年)獲得稜鏡獎的企業。

達闥科技是一家定位為「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的企業,創始人為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同時在深圳、成都、臺灣、美國矽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達闥向行業提供的主要價值是,將機器人本體的「大腦」放在雲端,利用網絡與 AI 技術,建立行動網絡,形成雲、網、端相結合的解決方案。

根據達闥科技在去年 7 月發布的首份招股書中顯示,該公司擁有一支美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團隊成員都來自 Google、IBM 等科技巨頭,專注開發有關運營商網絡以及機器人行業相關的新技術,並申請了多項專利,而這些技術都已經通過專利方式獲得獨家授權。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達闥科技在中國已註冊 62 項專利,海外註冊了 7 項專利。而創始人黃曉慶在2020年內部信中透露,2019年度達闥科技年度新增專利437項,累計專利總數已達1567項。

達闥科技獲獎產品可更好的配合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SERS)一起使用,該技術被公認為在痕量分析、化學分析、環境監測、生物醫學應用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

其中,在生物醫學領域,病毒的核酸檢測(RNA)有多種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培養細胞的顯微學觀察、免疫學方法、聚合酶鏈式反應、病毒基因的傳感器檢測等),其中,病毒基因的生物傳感器檢測方法的靈敏度與準確性也亟待提高。總體上,上述傳統的病毒檢測方法存在檢測條件苛刻、操作複雜、檢測成本高、耗時長、靈敏性有待提高及準確性不足等問題。 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生物傳感技術,因具有超高的靈敏度及SERS光譜的指紋特性,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檢測與分析。尤其是結合了達闥科技的高頻面掃技術,相比其他傳統檢測技術擁有眾多潛在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達闥科技向鈦媒體表示,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緊迫形勢下,公司正與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爭分奪秒地研究基於高頻面掃拉曼、SERS的最新病毒檢測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快速、高靈敏度、高準確度地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為疫情防控中的病毒檢測環節提供重要的解決方案。(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林志佳)

相關焦點

  • 達闥科技拉曼光譜儀獲「光學奧斯卡」稜鏡獎,有望用於病毒檢測技術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達闥科技雲端智能高頻面掃拉曼光譜儀在美國再度摘得2020年度「稜鏡獎」(質量控制)桂冠,成為世界上首家連續兩年(2019及2020年)獲得稜鏡獎(素有「全球光電行業的奧斯卡」)的企業。
  • 達闥科技雲端光譜儀獲光學期刊權威獎項,可用於病毒基因檢測技術|...
    雲端 AI 手持拉曼光譜儀鈦媒體快訊 | 2月8日消息: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達闥科技(CloudMinds)於本周四宣布,其推出的雲端 AI 手持拉曼光譜儀產品獲得光學和光電子產業刊物《雷射世界》(Laser Focus World)所頒發的 2020 年度 Prism Awards(稜鏡獎)獎項
  • 越過「牛頓的稜鏡」 納米級光譜儀問世
    「它可被集成到手機上,只要用手機一掃就可以檢測出食物的新鮮度、食品藥品的成分,還可用於藝術品的鑑定。「該光譜儀的發明者之一、論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石墨烯中心博士後楊宗銀將一根纖細的帶隙漸變的硫硒化鎘納米線放置顯微鏡下。在藍光的激發下,散發著彩虹色的螢光。  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
  • 越過「牛頓稜鏡」 的納米級光譜儀問世—新聞—科學網
    「它可被集成到手機上,只要用手機一掃就可以檢測出食物的新鮮度,食品藥品的成分,還可用於藝術品的鑑定。「該光譜儀的發明者之一,論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石墨烯中心博士後楊宗銀將一根纖細的帶隙漸變的硫硒化鎘納米線放置顯微鏡下。在藍光的激發下,散發著彩虹色的螢光。 該成果於日前在《科學》上發表。
  • 從「彩虹」到光譜儀,我們聊聊檢測新「利器」
    光譜儀又叫分光儀,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由稜鏡或衍射光柵等構成。通過光譜儀分析不同物質的光譜,可以探查出許多重要信息,比如未知星球的表體信息、鋼材和寶石的品質、爆炸物特性等等。其實,光譜儀的應用不止於此,光譜儀的研發離我們也並不遙遠。有專業調查機構預測,在2015至2021期間,整個光譜儀器市場年增長率為7%,而小型/微型光譜儀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11%,2021年市場將達3億美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光譜市場發展前景較好。
  • 陳創天院士獲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新聞—科學網
    記者5月12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創天榮獲2013年度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之一的Laudise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獲得的國際晶體生長協會首個最高獎
  • 紅外光譜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區別
    紅外光譜儀是光譜儀的一種,是將紅外光分離成光譜的光學儀器。按照其色散元件的不同,可分為稜鏡光譜儀、光柵光譜儀和幹涉光譜儀等。稜鏡或光柵光譜儀屬於色散型光學器件,有一定的入射光損失;幹涉光譜儀屬於非色散型器件,對光無散射,有高通量、高靈敏度等特點。
  • 世界最小光譜儀問世,手機掃掃可知食物新鮮度、藥品成分
    美國《科學》雜誌北京時間9月6日發表了一項科研成果——由一根比人類頭髮千分之一還細的半導體納米線組成的微型光譜儀。其大小僅為市面上最小光譜儀的千分之一。 它可被集成到手機上,只要用手機一掃就可以檢測出食物的新鮮度,食品藥品的成分,還可用於藝術品的鑑定。
  • analytia China之海洋光學:兩款在線光譜儀首次亮相
    在今年的慕尼黑生化展中,海洋光學攜多款產品參展,其中兩款在線光譜儀首次亮相。定製型TDLAS系統  其中,定製型TDLAS系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調諧雷射二極體吸收光譜),可以用於多種微量氣體的在線快速檢測
  • 世界最小光譜儀問世 手機掃一掃便知食物新鮮否 上海科技人參與研製
    它可被集成到手機上,只要用手機一掃就可以檢測出食物的新鮮度,食品藥品的成分,還可用於藝術品的鑑定。這一科研成果由中國、英國、芬蘭等國科研工作者合作完成。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參與其中。據介紹,17世紀,牛頓發現太陽光通過稜鏡的折射後可觀察到彩色。
  • 打造自主研發新型分子光譜儀
    「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光譜特徵,就像獨一無二的指紋,而光譜分析可以獲取物質的成分信息,幫助我們看清其『本質』,可用於食品、藥品、環境等安全檢測。」近日,深圳網聯光儀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譚湖偉對深圳商報記者如是說。
  • 中國首次召開「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科學論壇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介紹了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我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協同觀測與合作預期。與會專家對科學儀器「高解析度光譜儀」、「廣域光學分光計」進行了研討。國際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集光口徑為30米的地基巨型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設備。
  • 強光探照燈光譜儀介紹
    根據光譜儀的具體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兩大類:經典色散型光譜儀和調製變換型光譜儀。經典色散型光譜儀基於狹縫入射孔徑,採用稜鏡或者光柵作為空間色散元件,採集色散後的光強信號。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典型的光譜儀。(1)經典色散型光譜儀經典色散型光譜儀根據其空間色散元件的不同可分成兩大類:稜鏡色散光譜儀和光柵色散光譜儀。
  • 海洋光學發布STS-UV超微型光譜儀
    該超微型光譜儀可提供UV段全波長分析功能 上海2013年12月10日電 /美通社/ -- 海洋光學新近發布的STS-UV超微型光譜儀經特殊設計,可與光譜設備、醫療儀器及其他設備進行無縫連接,實現微型光譜測量。
  • 紅外分光成像光譜儀:夜空鷹眼 無言獵犬
    濾光型成像光譜儀工作原理色散型紅外成像光譜儀利用特定的色散元件(也稱分光元件)將複色光分散,在探測器上得到每一個譜元的直接光譜強度。稜鏡分光利用稜鏡材料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的不同折射的原理;而光柵分光則利用光柵刻縫對光線的衍射和縫間的幹涉原理。光柵分光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光譜解析度較高,但是其存在光通量較小、色散的非線性問題,且設備需要擺掃或推掃。
  • 海洋光學發布RaySphere用於太陽光模擬器的質量檢測
    上海2011年11月15日電-- 海洋光學近日推出一款 RaySphere 光學測量系統,用以測量太陽光模擬器和其他輻射源的絕對輻照度。RaySphere系統可測量從紫外線到近紅外光譜(380-1700nm)的不同光譜範圍的絕對輻照度(mW/cm2/nm)。
  • 世界最小光譜儀問世 浙江大學科研工作者參與研製
    傳統光譜儀使用演示 快速發展的科技,已經能夠實現手機一掃,食物、藥物「基因檢測」結果便揭曉。美國《科學》雜誌北京時間9月6日發表了一項科研成果——由一根比人類頭髮千分之一還細的半導體納米線組成的微型光譜儀,大小僅為市面上最小光譜儀的千分之一。
  • 德國Elementar移動式火花直讀光譜儀為中國鋼結構保駕護航
    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陽光,讓它通過稜鏡,在稜鏡後面的白屏上,看到了紅、橙、黃、綠、蘭、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這種現象叫作光譜。這個實驗就是就是光譜的起源,然而自牛頓以後,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
  • 海洋光學:重點發展手持和便攜拉曼光譜儀
    海洋光學的拉曼光譜儀主要有三大類產品:  1、 模塊化拉曼光譜儀  主要由高性能的模塊化光譜儀作為檢測核心,搭配各類拉曼相關部件,包括雷射器,採樣附件,sers增強晶片等,多用於科研,教學,以及用於設備集成。是公司傳統的產品線,歷史悠久,用戶眾多。
  • 微型光譜儀之顏色檢測
    在實踐中,CIE xyz多用於發光體顏色描述,而CIE L*a*b*模型在物體表面色的色差,例如紡織品、油漆、塑料等行業。關於兩種顏色空間的具體計算函數可直接參考CIE網站,一般顏色測量軟體都集成了這些函數,比如著名的海洋光學的測量軟體集成了所有主流的顏色空間函數,併集成了CIE規定的所有標準照明體函數模型,幾乎可以滿足所有顏色測量需要,給客戶開展多種顏色測量帶來了極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