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禱告不蒙垂聽的七大原因

2020-12-06 基督教資訊平臺

禱告是神兒女的權利,主耶穌也應許說「祈求,就得著」。可是信徒的實際生活當中卻常常的遇到很大的困惑,就是似乎神許多時候並沒有聽他的禱告。為什麼我們的禱告未蒙垂聽和應允?

關於祈禱不蒙應允,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神方面的原因。作為神的百姓,神在聖經中教導我們禱告的原則,我們從中可以找出導致禱告不蒙垂聽和應允人方面的原因,從而來調整我們祈禱人的狀態,使我們的祈禱沒有阻礙。

現收集有關禱告不蒙應允的原因,分享如下:

一、存心虛妄(伯35:13)


「虛妄的呼求,神不必垂聽。全能者也必不眷顧。(伯35:13)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4:3)

妄求首先是一種帶有錯誤動機、不純動機的祈求。比如當年許多猶太人千方百計求耶穌顯一個大神跡給他們看看,就遭到主的拒絕!因為主知道他們的動機是試探,他們的目的是滿足好奇。今天不也有人常常向上帝挑釁說「你給我什麼,我就信你!」甚至也有人向上帝談起了「生意經」說「你給我中個大獎吧!一半捐給教會!」這也是妄求!

有一個笑話就是諷刺這樣的人:有人問上帝說「在你眼中一百年相當於多少時間?」上帝答:「一分鐘」。他又問:「那你眼中一百萬等於多少?」答:「一分錢!」那人馬上跪下:「上帝啊,求你給我一分錢!」上帝說「好啊,請等一分鐘!」撒旦頂喜歡鼓動基督徒作各式各樣的妄求,我們當求主使我們不在禱告上給魔鬼留下地步。

其次,妄求就是單憑肉體的需要和喜好,不照神的旨意而做的祈求。妄求是為滿足自己的私慾但完全不是真正的需要,可能是為了奢華宴樂,也可能是讓自己很有「面子」,屬於是沒有必要的「浪費」範圍,既不榮神也不益人,相反可能叫人舊的肉體生命更加瘋長。負責供給我們所需用的神不是一位溺愛孩子的父親,不會不分好歹的去滿足孩子們的所有欲望。

不是所有得不到的東西都是妄求,但妄求一定是得不到的!

二、不聽真道(箴28:9)

「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箴28:9)

這可能是祈禱不蒙垂聽的第二大原因。這裡的「不聽」可分二層意義:首先是「不願聽」神的話語(律法=聖言),也就是「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參太13:15)。「信道是從聽道來的」(羅10:17)神的話是我們信心得以建立的基礎,也是我們如何更好地向神祈禱的指南,所以一個正常基督徒不可以缺少神的話。

我們看電視有許多頻道供我們選擇,常常隨心所欲地可「轉臺」。今日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聽」,但有人什麼都聽,只是「轉耳不聽律法(神的話)」。《新譯本》將「轉耳」翻成「轉身」可謂意味深長。因為不樂意「聽」,那當然就要找機會「轉身」走開啦!既然他那麼不願意聽到神的話,那麼神又如何聽他的話呢?既然已經離神遠遠的,那麼他的祈禱神又怎能蒙神垂聽?因為經上說「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賽55:6)

其次,這裡的「不聽」是指「不聽話」,即不順服神甚至背叛神,與神的旨意背道而馳。「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羔羊的脂油。」祈禱不是在神面前提交上一份「提貨單」!它是表示一種祭物向神獻上。但如果我們的「人」有問題,那麼這「祭物」多少也就有問題了!

三.猶疑不定(雅1:6-8)

「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1:6-8)。

祈禱與信心是聯繫在一起的。聖經中許多神的應許我們可以藉著祈禱得著,但承受應許的條件是「憑信心和忍耐」(來6:12)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  

但有些信徒的心卻總是充滿疑慮,如「耶穌真的把我的罪赦免了嗎?」「耶穌真的能聽我的禱告嗎?」「神果然能成就那禱告嗎?」「耶穌真的與我同在嗎?」。雖然有時也讀經聽道,但總是對神的話語信不下去,如同被風吹動翻騰的海水,不能平穩。

 「我個人瑣碎的小事,上帝也能管嗎?不好意思麻煩他吧?人人都祈禱,世上這麼多人,他不是分身乏術、忙得過來嗎?」人有時以為上帝像人,無力處理紛至沓來的繁重事務。他們忘記宇宙是怎麼偉大複雜,上帝也不也一樣創造,沒有難處麼!天父的能力和細心,遠非我們所能想像:「五個麻雀不是賣二分銀子麼?但在神面前,一個也不忘記。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路12:6-7)

一個人在祈禱中疑慮的多少與他認識上帝多少及信心大小成反比。認識上帝越少、信心越小的人,心懷二意的情況就越多。當然我們也不必裝作強者,從此不敢發問──這種虛榮心理其實是我們內心虛弱、不能接受自己的表現。

四、罪孽阻隔(賽59:1-2)

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賽59:1-2)

「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66:18)

罪是切斷我們與神關係的最大攔阻物。神是聖潔忌邪的,他無法以有罪為無罪,神不能忽視、容忍、開脫罪惡。神愛的本性使他樂意與人同在,但他聖潔的屬性又使得他會被人的罪所觸怒,以至於他不得不與我們分開。在人的罪未被除去之前,神是不能將人帶到自己面前。人只有悔悟自己的過犯,蒙主恕免,才能恢復與神交通,並有權柄求告他的名!

一個基督徒經歷著二個層面的赦免:剛決定信主時,神赦免你信主前一切罪孽。蒙恩之後,信徒雖然立志更新自己,由於生命幼稚,很可能會「偶然被過犯所勝」(加6:1),故此需要第二層面的赦免:「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這樣我們就除去了與神相交上的障礙,重新獲得心靈中的自由。真正的認罪不僅僅是在神面前承認一筆罪帳,而是認識罪的可怕與危害,並在意志上承諾不再沉迷於罪中,更不是「注重」(喜歡、著迷)罪孽中。否則,我們就成為一個不敬虔的人,而「不敬虔的人……有什麼指望呢?患難臨到他,神豈能聽他的呼求?他豈以全能者為樂,隨時求告神呢?」(伯27:8-10)

五、夫妻不睦(彼前3:7)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識)。因她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彼前3:7)。

夫妻關係原本是屬於比較「私人」空間的事,外人不一定需要評論。有的夫妻進出成雙結對,形影不離,似乎恩愛佳偶一對。可是,某日忽聞他倆已經離婚,旁人才感嘆不已,便說「哇,真是天曉得!」

是的,夫妻關係只有神最清楚,神要求這對「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兒女,能見證神的愛。主的門徒彼得把夫妻關係與祈禱聯繫起來,即若有人不愛自己妻子或妻子不能溫柔對待丈夫,他們的祈禱就不通達。夫妻不睦,禱告受阻。這是聖訓,也是經驗。沒有一對夫妻一邊吵架一邊說自己禱告很暢通,如果有,那一定是假的!

夫妻是神所設立一種神聖關係,不容輕易破壞。「與人和好」是信徒「與神和好」之後屬靈生命的必然流露,也是能夠保持「與神和好」這種神秘團契的必然要求。而夫妻相處是否正常是能否「與人和好」最基礎最典型的反映,它自然會影響我們的祈禱生活。

同時,夫妻關係如果不和諧也是最容易攪擾我們心靈的事,人的心如果象翻騰的海浪不能平靜又怎能清心平穩地來到神面前?

六、不肯饒恕(可11:25-26)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11:25)

《主禱文》中的兩個「免了」,與這節經文是一致的,就是神的赦免以我們先赦免他人為前提。這當然不是初次蒙恩的經歷,而是信徒得救之後走道路時候的經歷。

人與人的關係跟人與神的關係存在一個互動的關係,人與神和好,為人與人和好提供生命動源;反之,人與人不睦,又會影響人與神的和好。

饒恕、寬容、動情他人是祈禱蒙垂聽的前提,而仇恨、懷怨、嫉妒、恨毒等都會蓋信神的耳朵,使他聽不見我們的祈禱!我們饒恕了一個人,等於釋放了一個人,使我們心靈不被捆鎖,更好地與神交通!

七、缺乏憐憫(箴21:13)


「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21:13)

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6:38)這當然不是一種簡單的交換,而是因為若有憐憫的心,就說明我們有份於神的性情,我們為此所做的一切也一定能得到神的喜悅。

使徒約翰在見證自己的屬靈經驗時說:「我們所求的無不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約壹3:22)而「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當人祈求他時,耶和華必償還!憐憫他人不是為了被神憐憫,但憐憫他人的一定能得到神的加倍賜福!
 

相關焦點

  • 論基督徒的禱告——禱告的竅門和秘訣
    從人來說,人最大的需要是禱告。禱告使人恢復到作為一個人的尊貴。一個不禱告的人是與豬沒有區別的。因為人的最尊貴之處就在於他的敬拜性。他會對神敬拜。而其他的動物是不會敬拜神的。加爾文說,吃飯而不謝飯禱告,就跟豬一樣。總之,人最大的需要是禱告,而人的最尊貴之處就是他對神的敬拜。而敬拜最核心的和最奧秘的核心就是禱告。
  • 基督徒為什麼需要禱告
    雖然奧古斯丁不是在試圖使人免除自身行為的責任,然而他的教導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神在人的行為與動機上具有主權,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禱告呢?圍繞這一問題旋轉的第二個考量是:「禱告能改變事情嗎?」讓我先藉著下一聲明回答第一個問題:主權的神藉著祂神聖的話語命令我們要禱告。禱告對於基督徒來說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須。
  • 基督徒該如何禱告
    農夫回答說:「我今天聽見喬治華盛頓在林子裡大聲禱告,上帝肯定會垂聽他的禱告,一定會!你可以放心,上帝一定會垂聽!」當然,我們都知道戰爭的結果。若說美國有一個堅實的建國基礎,那無疑便是祈禱。歷史修正主義者或許會讓你相信,籤署《獨立宣言》的人要麼是泛神論者,要麼是自然神論者,要麼是沒太多時間尋求上帝的不可知論者。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當時不可知論者的禱告,一定比今日基督徒的禱告時間還長。
  • 基督徒為家人信主禱告的三大原則
    對於一些重生得救品嘗到主恩滋味的基督徒來說,他們很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信主,但很多家人首先是持反對的態度。「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想成為一個基督徒。別再和我說這些。」因此如何引導家人信主成為基督徒的苦惱,在《奉他的名》 ——為家庭禱告這一本書中,總結了三個為家人禱告的原則。
  • 恩典之聲:在禱告中與神交流!從10句經文來學習如何正確禱告
    什麼是禱告?禱告通俗來說,就是與神說話。人與人建立關係,需要交流;人與神建立關係,亦是如此。禱告並不是看我們是否有時間、精力、場所……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禱告。並且,養成常常禱告的習慣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它能幫助我們靈命成長。在聖經裡有記錄許多關於禱告的經文,通過這些經文我們可以學習基督徒當如何正確禱告,神喜悅我們怎樣去禱告。
  • 【講章】如何禱告神才垂聽?
    太6:5-13;路18:9-14禱告是基督徒每天靈生活不可或缺的功課,多禱告多得能力,少禱告少得能力,不禱告不得能力,我們都希望自已的禱告能夠蒙神垂聽,但如何禱告神才垂聽呢?一.禱告的對象要正確禱告不僅是基督徒的專利,也是所有宗教徒的專利,他們都會向他們的「神」禱告,但唯有真神,才垂聽人的禱告。1.禱告的對象是我們在天上的父:太6:6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 基督徒在職場中如何禱告?
    基督徒每天都處在屬靈的爭戰中,特別是在職場工作的基督徒,更是要靠主得勝一切爭戰。因為我們是為主工作,所以仇敵會想法設法攪擾攔阻。因此,基督徒在職場中禱告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位基督徒在微博分享的禱告詞,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和亮光。
  • 基督徒如何為智慧傳福音禱告?
    隨著一些城市職場基督徒的增多,智慧傳福音對他們來說日益重要,因為有些人有傳福音的熱情,但缺乏智慧,常不知不覺把別人嚇跑,令人避而遠之。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基督徒如何智慧傳福音不得不學習。              我們都知道傳福音是一種職份,在乎神,不在乎人。
  • 如何禱告丨耶穌應許門徒祈求就得著,可信徒為什麼常常得不著
    聖經靈糧禱告是主耶穌基督賦予每一個基督徒至高無上的權柄!禱告使我們與神親近,與主耶穌談心,每個基督徒可隨時親近祂,向祂傾心吐意!並將我們的缺乏、期望告訴衪!主耶穌教導門徒:「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
  • 從聖經學習 基督徒如何正確的禱告
    基督徒的禱告基督徒從信主第一天起便經常向神禱告。基督教強調虔誠禱告,自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教會便非常注重聖經真理教導。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他們不是單單躲在修道院研究神學,而是親自牧養信眾的牧者。
  • 基督徒常常喜樂的七大理由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常常喜樂」是耶穌給門徒的吩咐甚至可以說是命令,並且也是基督徒生命成熟的標誌之一。為什麼基督徒能常常喜樂呢?有七大理由幫助你理解這一命令。基督時報網站編輯整理出這七大理由,與大家一同分享。1、舊事已過,在基督裡一切都是新的了;「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 伊拉克基督徒的低調聖誕節
    神父向《Christian Today》表示自己不確定殺人事件的幕後兇手,但巴格達有很多社會幫派和民兵人員,一個不受歡迎的伊斯蘭國繼承組織已經被大面積地趕出了該國。鑑於最近的動蕩局勢和驚人的死亡人數,教會今年除了保留彌撒外,還在實際上「取消了」其餘的聖誕活動。
  • 關於禱告:四個方面的重要提醒
    【太6:6】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禱告的生活是基督徒不可缺少的靈修生活之一。如果說讀聖經像吃飯,那麼禱告就像我們的呼吸一樣。基督徒什麼時候開始停止禱告,失敗軟弱也就會隨之而來。禱告是基督徒得勝的秘訣,也是服侍主得能力的方法。
  • 見證:手術室裡的禱告與讚美
    手術之前我在為自己的手術向神禱告,我的同工們也在分頭為我禱告。進入手術室後,開始了術前準備。眼科主任問我:害怕嗎?我說不怕,我是基督徒,上帝就是我的倚靠。因為我眼睛的病比較多和複雜(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白內障等),所以手術的難度比較大,院方安排我作為第一個手術的患者。為此,我還給手術的專家打氣:我相信你們的醫術,上帝與我們同在!你們放心手術,我會禱告的。
  • 基督徒如何面對壓力的5種方法?
    基督徒要信靠神,過虔誠的信仰生活,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壓力,這是每個基督徒必須學習的屬靈功課。那麼,基督徒當如何面對壓力呢?近日,杭州思澄堂主日禮拜上,陳偉牧師分享,基督徒可以通過5件事情來幫助自己面對壓力。首先是信靠上帝。陳偉牧師指出,當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應當改變我們舊的思想和觀念,將無法掌控的事情交託給神,並把壓力改變為動力。
  • 楊腓力中文新作《禱告》:禱告是信心的健身房
    當代美國最受歡迎的的基督教思想家和作家楊腓力,繼寫下他最具影響力的書《無語問上帝》《恩典多奇異》和《耶穌真貌》之後,這次他借《禱告》深入探查我們與神之間最根本、最具挑戰、最令人費解的關鍵問題:禱告。
  • 有功效的禱告1
    編者按:在與主同行網站中有一篇文章關於「有功效的禱告」。該文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分享:一、指出何謂有功效或得勝的禱告;二、闡述一些關於有功效禱告的重要特質;三、神為什麼會要求這種禱告;四、揭示此類禱告必獲益良多;以下是文中的重要信息。
  • 為疫情禱告:當求平安而不是管教
    近期因著在家隔離的規定,中國所有的基督徒都有了更多的靈修時間,也有不少熱心的信徒積極組織起來為疫情禱告,為祖國祈福,這本是好事,但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類似於「主啊,求你按著你的公義懲罰惡人,讓他們死在自己的惡行裡面,止息你的憤怒」這樣的禱告,是要指正的。
  • 耶穌基督丨歷代聖徒禱告的果效,證明了上帝的慈愛信實
    禱告不光是要活的,禱告必須是一個供應生命的禱告,沒有一種供應生命的方式寶貴過藉著禱告供應。教會為什麼這麼軟弱、荒涼?最主要的是門徒在禱告中沒有生命!省察一個基督徒愛不愛主,屬不屬靈,看看他的禱告就清楚!禱告要有使命感,要有火,我們為著神的旨意成就,這就是一個使命。要滿足主,能夠叫主的心得到安慰。當我們想到我們能夠在禱告中來到神的面前,為神家,為神旨意禱告的時候,天父上帝就滿心喜悅,加給我們力量!
  • 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
    5:15 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5:16 要常常喜樂,5:17 不住地禱告,5:18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02種子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03分享主題 《實實在在活出信仰》《帖撒羅尼迦前書》進入尾聲,保羅再次提醒眾人謹守信仰,心懷「信、望、愛」度日(帖前5:8),並且將這樣的信仰落到生活的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