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數據來源網絡,並非官方發布,具體數據請參考官方發布為準。一些意見僅為小編個人拙見只供娛樂性閱讀和討論!
陝西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遊,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陝西省地勢呈南北高、中間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貌構成,其中黃土高原佔全省土地面積的40%,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橫跨三個氣候帶,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季風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陝南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陝西省份雖然是在一塊,但是陝北、關中和陝南的差別很大(從當地氣候條件、水土、到人的脾氣秉性、口音、長相、飲食習慣再到文化etc),但是陝西的包容性都很強,不排外,但請忽視西安的計程車司機還有餐廳服務生。雖然陝西是在西北,但是它還是風景壯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城市發達,更兼有古今南北萬千風物。今天說到陝西最搶眼的三個城市就是寶雞、鹹陽和銅川。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 。寶雞市區不大不小,渭河穿城而過。因為夾在黃土高原和秦嶺之間,所以市區緊湊,很適合步行,它也是陝西第二大城市,商業發展還是很好的,有很多大型商場和超市,比如大潤發、開元商城和天下匯,最大的特點就是乾淨,市區緊湊而整潔,所以寶雞這個城市還是很適合宜居的。
鹹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文物景點達4951處,五陵塬上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漢唐帝王陵寢連綿百裡。鹹陽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農業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穡。鹹陽城市不是很大,依河而建,發展也不快,生活節奏也不快,算是個挺適合生活的城市,出行便利、物價低是鹹陽的特點。
銅川交通便利,是關中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往人文初祖黃帝陵及革命聖地延安的必經之地,銅川新區距西安市區68公裡、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72公裡,西安至黃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鹹銅、梅七兩條支線鐵路與隴海大動脈相連。 銅川實則是移民城市,人才嚴重外流,人口基數也少,因為離省會西安近,很多人投資都是首選西安,雖然銅川有點小,但是比中國北方同等水平的城市好很多,銅川人的城鎮居民率是陝西省第一的。是陝西唯一一個官方方言是河南話的關中城市,這也算是銅川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