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2020-09-07 正觀天下

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

現在的天問一號,已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在地火轉移軌道上,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之前的1億公裡,天問一號都經歷了什麼,而未來的3億多公裡,它還要邁哪幾道坎?

最後來一張地月合影

中國航天人追尋火星的腳步,在火箭飛行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了。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帶著十幾種不同功能的科學載荷,在萬眾期待中,踏上了奔向火星的漫漫徵途。

「定向天線展開!」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控制,在4億公裡的距離上,地面和探測器間傳送的無線電信號,將變得非常微弱,而展開這個近6平方米的「大鍋」非常重要,它能大幅提升傳輸信號強度。到了火星軌道,與地面遠距離通信就全靠它了。天線展開後,意味著中國探火之旅從此有了「生命線」。

出門遠行的第四天,天問一號飛行過程一切正常,但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地球大氣,它隻身旅行在黑色的宇宙海洋,而地球和月球變得越來越小。

天問一號拿出隨身攜帶的光學導航相機,為地球和月亮拍了一張合照。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陪伴,仿佛正向人們微笑示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專家告訴記者,探測器在太空中,就像輪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不同的是飛離地球後沒有衛星導航系統指引。與傳統的無線電導航不同,光學自主導航可以通過圖像目標識別和特徵提取,完成位置、速度等導航信息的獲取。

「光學導航敏感器就好比探測器的『眼睛』。」八院控制所光學導航專家打了個比方,「有了這雙明亮的『眼睛』,探測器也就有了自主能力,可以自己看著飛向目的地」。

在天問一號飛近火星的過程中,中國航天人將裝有長焦鏡頭的導航敏感器當作一隻「千裡眼」,最遠可以在1000萬公裡的距離識別火星,還能自主適應火星從點目標到面目標、從弱目標到強目標的火星圖像提取,即使沒有外部導航信息,也能夠在深空飛行中自主找到前進的道路。

成為一顆人造行星

按照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深空邊界為距離地球200萬公裡遠的空間,7月29日,也就是天問一號入軌後6天,它成功突破這一邊界,正式成為太陽系中一顆遨遊深空的人造行星。

截至8月25日23時,天問一號遠離地球的距離突破1000萬公裡,累計行程達9329萬公裡。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總師崔曉峰表示,是邊界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的挑戰極限,深空邊界也一樣,代表著超遠距離、超大時延的環境變化,這無疑是地面飛控人必須攻克的難關。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漫漫太空旅行要順利完成,一定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目前,天問一號處於無動力飛行狀態,在飛行過程中,受到入軌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響,微小的偏差會逐漸積累放大,因此,及時修正調節十分必要。

8月2日,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頓發動機工作20秒鐘,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環繞器技術副總負責人朱慶華說,很多汽車都具有車道保持功能,如果車偏離了自己的車道,就會自動修正方向,讓車回到原本的車道上來。火星探測器的軌道修正與之類似,但不同的是,火星探測器要修正的不僅僅是飛行方向,還有飛行速度等多個變量。

他告訴記者,天問一號發動機開機時間確定為20秒鐘,軌道專家最終拿出了既能滿足發動機標定又實現地火轉移能量最優的控制策略。

據崔曉峰介紹,未知的太空意味著風險和挑戰,牽好地面和太空飛行器的「通信線」至關重要。在照顧好天問一號的同時,飛控人還必須合理利用深空測控資源,實施了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和中繼星的休眠喚醒,兼顧好在月球上的「老壽星」嫦娥三號著陸器,讓中國的「玉兔」能夠在月球背面繼續巡視探測。

未來的過五關斬六將

據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兼環繞器總指揮張玉花介紹,在未來幾個月的飛行過程中,天問一號還將經過3-4次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修正,環繞器逐漸飛近火星,進入火星捕獲段。

這其中,火星捕獲是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風險最高的環節之一,由於火星捕獲窗口的唯一性,捕獲的成敗決定了火星探測任務的成敗。這一點火制動過程,通常被稱為「踩剎車」。

張玉花說,「剎車」踩早了,探測器速度降得過低,探測器會墜入大氣層撞擊火星;踩晚了,探測器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獲,從而飛離火星。

成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後,火星探測器會進行一系列軌道調整,進入停泊軌道,將近火點調整到著陸點上空附近,並在每次經過近火點時,對巡視器著陸區域進行詳查,為著陸巡視器的下一步著陸做好準備。

張玉花說,探測器進入火星捕獲軌道後,經過3-4次軌道調整,將進入周期約兩個火星日的停泊軌道。火星探測器會在停泊軌道運行約75天,開展12次預著陸區成像探測,並將成像數據回傳至地面,完成著陸巡視器預選落區的預探測。

她告訴記者,在完成3個月的火星中繼任務後,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將在近火點進行制動降軌,進入科學探測軌道,並在該軌道上繼續運行1個火星年,執行火星全球遙感探測任務。

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到幾個月之後才能實現。

北京飛控中心一位年輕的科技工作者說,第一個月,對天問一號和地面的航天人來說,都是新鮮且緊張的,天問一號猶如新生兒,每一天都處於新的位置,面對著新的環境。而航天人們則如新晉父母,要守護它,去應對每一個可能的挑戰。儘管很難,但這一切都將充滿意義——濃縮在十幾個月裡,見證中國的問天之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馬少劍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  現在的天問一號,已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在地火轉移軌道上,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之前的1億公裡,天問一號都經歷了什麼,而未來的3億多公裡,它還要邁哪幾道坎?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視覺中國供圖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視覺中國供圖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現在的天問一號,已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在地火轉移軌道上,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
  •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
  • 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大目標,此前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可以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如是說。
  • 已飛行一個月「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  「天問一號」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升空前後,阿聯和美國也發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測器。為何大家都紛紛趕著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個時間點呢?航天科普專家龐之浩告訴記者,因為這是26個月才輪到一次的「探火窗口」時間。  龐之浩介紹,地球和火星都圍繞著太陽公轉,這好比它們在田徑場「賽跑」。地球在裡圈,跑得快,365天跑一圈;火星在外圈,跑得慢,687天跑一圈。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專訪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  作者 郭超凱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3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
  •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97天,距離地球約...
    【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2020年10月28日22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在軌飛行60天!天問一號現在幹嘛呢?
    作者:甘曉 楊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遠徵火星要邁7道坎
    我們去梳理一下,一般來說有七道坎,每一道坎都有探測器倒下。第一道坎就是發射窗口,火星和地球最近距離每26個月出現一次,所以就是每26個月會有一個最佳的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窗口,但是一旦發射窗口錯過了,那麼就還要再等兩年多。美國的洞察號是因為它發射前有一些故障,所以從2016年等到了2018年才實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16天 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
    12月15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截至 12 月 14 日 21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 144 天,距離地球超過 1 億公裡,飛行裡程約 3.6 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 4 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 1.9 億公裡。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約1.6億公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為什麼要進行軌道修正?
  • 中國再度成全球焦點,天問一號成功在軌飛行36天,美對此束手無策
    天問一號成功飛行36天據環球網報導,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至8月28日機飛行距離達一億公裡,據悉該探測器於7月23日成功發射,並且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36天。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並堅持這麼久令人驚喜,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歇,通過不斷努力現如今已經可以做到登陸月球。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設備狀態正常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
  • 新知|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交匯點訊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近日,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在接受《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問一號將會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要成功著陸火星並進行探測,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經歷三道難關。
  • 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在太空飛行1月餘,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近日,航天領域相關專家和研製單位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的奔火旅程進行了詳細解讀。
  • 累計飛行1億千米,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本報長沙訊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相關專家稱,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