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度成全球焦點,天問一號成功在軌飛行36天,美對此束手無策

2020-09-04 資訊新廣角

文案:玊爾

編輯:書鴻

中國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入百廢待興的時代,雖然我國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經濟方面都遠差其他國家,但我國一直以來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盡全國能力研究探索,結果也不負眾望。在中國不斷努力之下我國是第三個獨立掌握航天載人技術的國家,在之後僅僅幾十年的時間中我國發展更為迅速。如今談起中國無一不是誇讚,從經濟、政治到軍事再到科研發展都位居世界前列。


天問一號成功飛行36天

據環球網報導,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至8月28日機飛行距離達一億公裡,據悉該探測器於7月23日成功發射,並且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36天。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並堅持這麼久令人驚喜,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歇,通過不斷努力現如今已經可以做到登陸月球。

人類並未因此而滿足,自人類成功登月之後便開始向其他星球努力,其中火星是眾人最想&34;的,據悉地球與火星之間相距約1.97億公裡,實際飛行距離高達4.7億公裡。在如此漫長過程中所要面對問題也很艱難,天問一號現在已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在它飛行的這1億公裡中經歷了無數次軌道修正,所面臨問題層出不窮,而接下來所剩3億公裡所面對的問題更加嚴峻。

地球與月球合影

據環球網報導,7月23日天文一號成功發射,它幾乎凝聚了中國頂尖科研人員的心血,它的定向天線是中國為了克服四億公裡距離所帶來的信號微弱問題研究,而它也不負眾望。在飛行第四天時地球和月球都已成為&34;,天問一號用自身攜帶的光學導航相機為地球和月球合影,這照片中一大一小兩顆星球宛若彎彎笑眼,所見之人均微微一笑。

天問一號成為人造衛星

7月28日天文一號飛行第六天正式飛入深空邊界,正式成為了一顆人造行星遨遊外太空。在地面上控制飛在太空中的機器極為困難,在隔著宇宙要精準控制航行偏差,稍有不慎心血便會付之東流。

接下來天問一號所要面對三億多公裡對它的考驗,它將經過3-4次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修正,隨後要在精確計算下捕捉環火軌道,進入後還需經過3-4次軌道調整,同時將進入周期約兩個火星日的停泊軌道,預計約75天後開展12次預著陸區成像探測,並將成像數據回傳至地面,完成著陸巡視器預選落區預探測。接下來這幾個月的考驗可謂是中國航天之路一個濃縮,將又會是一個航天裡程碑。

免責聲明:本文由《資訊新廣角》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國人的驕傲,讓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美國也束手無策
    就在今年的7月份,中國海南一聲巨響,中國成為了世界的焦點,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了,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完成火星的發射,並且天問一號順利的進入了預定軌道,中國的火星之旅開始了天問一號也成為了國人的驕傲。現在天問再次讓中國成為全球焦點,美國這次也是束手無策。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出門遠行的第四天,天問一號飛行過程一切正常,但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地球大氣,它隻身旅行在黑色的宇宙海洋,而地球和月球變得越來越小。天問一號拿出隨身攜帶的光學導航相機,為地球和月亮拍了一張合照。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陪伴,仿佛正向人們微笑示意。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天線展開後,意味著中國探火之旅從此有了「生命線」。  出門遠行的第四天,天問一號飛行過程一切正常,但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地球大氣,它隻身旅行在黑色的宇宙海洋,而地球和月球變得越來越小。  天問一號拿出隨身攜帶的光學導航相機,為地球和月亮拍了一張合照。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陪伴,仿佛正向人們微笑示意。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在軌飛行60天!天問一號現在幹嘛呢?
    作者:甘曉 楊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16天 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
    12月15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截至 12 月 14 日 21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 144 天,距離地球超過 1 億公裡,飛行裡程約 3.6 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 4 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 1.9 億公裡。
  • 中國再一次成全球焦點,天問一號太給國人爭氣,美國心裡是何滋味
    現在太空領域是科技發展的新熱點,中國在這方面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前不久有&34;的成功組網。近日,中國再一次成為全球焦點,天問一號給國人爭氣,不知美國心理會是何種滋味。——天問一號,達到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那就是飛行距離總計達到了1億千米。
  • 在軌飛行97天,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了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在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的太空,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了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2020年10月28日22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超過一億公裡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消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與地球飛行距離累計超過1億公裡。2020年7.23日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升空。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3時17分25秒後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在軌中途修正
    中國首次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俗稱胖五)實施發射,火箭在飛行2177秒後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火星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達到1億千米
    IT之家8月28日消息 據新華視點,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 1 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目前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 36 天,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
  • 國產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路程達一億公裡
    據國家航天局報導,截至今天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成功完成地月合影,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
  •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97天,距離地球約...
    【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2020年10月28日22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1億公裡
    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中文報導: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
    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國家航天局供圖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郭超凱 李晨)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達1億千米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在軌飛行60天,天問一號各系統狀態良好
    2020年9月20日 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測器飛行過程中,對各種原因導致的軌道偏離進行修正,使探測器更貼近理論軌道飛行。天問一號發射入軌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
  • 剛剛,天問一號累計飛行達到1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
  • 「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一億公裡
    ▶▶▶掃碼觀看視頻據國家航空局消息,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