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線長江南路站早高峰實行限流,乘客在欄杆內排隊有序進站
東方網4月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針對3號線早高峰的持續大客流,軌交3號線在北端8座車站實施常規性限流的基礎上,再對長江南路、殷高西路站實施站外加裝欄杆的限流措施,早高峰「極端尖峰時段」內,兩大站的客流比未裝欄杆前減少10%左右。從今天起,車站視現場客流需要隨時移動限流欄杆,採取「直行」和「蛇行」靈活交叉使用的方式,把對早高峰乘客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既緩解後續車站客流壓力,也方便乘客出行。
今天欄杆設置成「直行」
今天上午7點45分,正值早高峰極端大客流時間,一撥撥的上班乘客湧入長江南路站和殷高西路站,在站外加裝的限流欄杆中排隊進站。長江南路站共有兩個出入口,其中1號出入口7:15實施關閉,所有乘客均從2號口進出。為了防止客流 「對衝」,運營方將2號口地面 「一分為二」,專門闢出區域安裝限流欄杆,安排了工作人員在此引導乘客有序排隊進站。
在殷高西路站,唯一1號出口外也安裝了限流欄杆,乘客在站外排起20多米的隊伍,大批乘客需通過欄杆才能進站。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天早高峰,兩大車站的限流欄杆均設置為「直行」,與前一天相比,站臺擁擠程度得到緩解,一輛車進站後,乘客基本都能上車,不需要等候下一班車。
「由於車站實施限流措施,比平時提前10分鐘出門。 」天天在長江南路站乘坐3號線上班的林女士告訴記者,昨天到單位差點遲到,今天7點40分就趕到車站,等了8分鐘左右進入閘機。 」乘客張先生表示,今天比昨天有所好轉,進站速度要快多了。這個說法得到車站工作人員的證實,「因為今天的限流欄杆設置成了直行,可以適當加快進站速度。 」
記者看到,站臺上每個排隊區域的黃線前都站滿乘客,在先後進站的3趟列車中,大家都依次有序上車,未發生「吊門」現象,8點30分左右,長江南路站的客流恢復正常。
極端高峰減少客流15%
據了解,3號線早高峰的單向客流十分明顯,從北往南各車站的特點是「上車人多,下車人少」,要到虹足場站後客流才能鬆動,如果這兩個車站不實行限流措施,後續車站乘客「吊門」會導致車門故障頻發,影響到整條線的正常運營。實行欄杆限流後,早高峰運營情況有所改善,進站閘機的壓力明顯減少,極端高峰時減少客流10%左右,閘機故障大大下降,保證了3號線的正常運營。
「這些限流欄杆的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根據現場客流需要,隨時調整走向,可以設置成『直行』,也可以設置『蛇行』。 」該區域站長顧雪松告訴記者,昨天是一周早高峰中客流最大的,上午7:15,車站便將限流欄杆設置成「蛇行」,為後續的江灣鎮站、大柏樹站、赤峰路站的乘客適當騰出上車空間。
「今天7:15起,兩大車站限流欄杆都設置成『直行』。」顧站長說,其實車站也不想耽誤乘客太多的時間,限流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車站限流原則是安全第一,兼顧乘客方便。早尖峰時間,即使設置「蛇行」欄杆,工作人員也會密切關注客流變化,一旦客流緩解,只需一分鐘時間就能將欄杆改為「直行」走向。
2015年前後3、4號線可拆分
針對北段缺少分流點的情況,有乘客建議,可通過公交短駁進行分流,即將乘客從長江南路站引導至10號線新江灣城站。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該方案中,3號線和10號線的這兩個站點幾乎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東西分布,雖然直線距離僅2公裡左右,但兩站之間並無道路可直接連通,短駁公交需要繞行4.3公裡左右才能抵達,並非由北向南將乘客送往市區。 「建議3號線大交線列車在長江南路站跳站運營,以進一步緩解長江南路、殷高西路和江灣鎮三個主要『梗阻點』的擁堵。 」
「無論是限流還是跳站運行,都只是權宜之計,在目前運能跟不上的情況下,還是希望乘客能提前出行。 」地鐵運管中心相關人士透露,目前3號線已經預訂新車,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即會上線運營,屆時可為3號線增加運能。同時,3、4號線拆分計劃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規劃建設期限為2015年,兩線分開運營之後,將給增能提供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