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線直行、蛇行交叉限流 極端高峰減少客流15% [圖]

2020-12-03 東方網

  3號線長江南路站早高峰實行限流,乘客在欄杆內排隊有序進站

  東方網4月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針對3號線早高峰的持續大客流,軌交3號線在北端8座車站實施常規性限流的基礎上,再對長江南路、殷高西路站實施站外加裝欄杆的限流措施,早高峰「極端尖峰時段」內,兩大站的客流比未裝欄杆前減少10%左右。從今天起,車站視現場客流需要隨時移動限流欄杆,採取「直行」和「蛇行」靈活交叉使用的方式,把對早高峰乘客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既緩解後續車站客流壓力,也方便乘客出行。

  今天欄杆設置成「直行」

  今天上午7點45分,正值早高峰極端大客流時間,一撥撥的上班乘客湧入長江南路站和殷高西路站,在站外加裝的限流欄杆中排隊進站。長江南路站共有兩個出入口,其中1號出入口7:15實施關閉,所有乘客均從2號口進出。為了防止客流 「對衝」,運營方將2號口地面 「一分為二」,專門闢出區域安裝限流欄杆,安排了工作人員在此引導乘客有序排隊進站。

  在殷高西路站,唯一1號出口外也安裝了限流欄杆,乘客在站外排起20多米的隊伍,大批乘客需通過欄杆才能進站。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天早高峰,兩大車站的限流欄杆均設置為「直行」,與前一天相比,站臺擁擠程度得到緩解,一輛車進站後,乘客基本都能上車,不需要等候下一班車。

  「由於車站實施限流措施,比平時提前10分鐘出門。 」天天在長江南路站乘坐3號線上班的林女士告訴記者,昨天到單位差點遲到,今天7點40分就趕到車站,等了8分鐘左右進入閘機。 」乘客張先生表示,今天比昨天有所好轉,進站速度要快多了。這個說法得到車站工作人員的證實,「因為今天的限流欄杆設置成了直行,可以適當加快進站速度。 」

  記者看到,站臺上每個排隊區域的黃線前都站滿乘客,在先後進站的3趟列車中,大家都依次有序上車,未發生「吊門」現象,8點30分左右,長江南路站的客流恢復正常。

  極端高峰減少客流15%

  據了解,3號線早高峰的單向客流十分明顯,從北往南各車站的特點是「上車人多,下車人少」,要到虹足場站後客流才能鬆動,如果這兩個車站不實行限流措施,後續車站乘客「吊門」會導致車門故障頻發,影響到整條線的正常運營。實行欄杆限流後,早高峰運營情況有所改善,進站閘機的壓力明顯減少,極端高峰時減少客流10%左右,閘機故障大大下降,保證了3號線的正常運營。

  「這些限流欄杆的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根據現場客流需要,隨時調整走向,可以設置成『直行』,也可以設置『蛇行』。 」該區域站長顧雪松告訴記者,昨天是一周早高峰中客流最大的,上午7:15,車站便將限流欄杆設置成「蛇行」,為後續的江灣鎮站、大柏樹站、赤峰路站的乘客適當騰出上車空間。

  「今天7:15起,兩大車站限流欄杆都設置成『直行』。」顧站長說,其實車站也不想耽誤乘客太多的時間,限流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車站限流原則是安全第一,兼顧乘客方便。早尖峰時間,即使設置「蛇行」欄杆,工作人員也會密切關注客流變化,一旦客流緩解,只需一分鐘時間就能將欄杆改為「直行」走向。

  2015年前後3、4號線可拆分

  針對北段缺少分流點的情況,有乘客建議,可通過公交短駁進行分流,即將乘客從長江南路站引導至10號線新江灣城站。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該方案中,3號線和10號線的這兩個站點幾乎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東西分布,雖然直線距離僅2公裡左右,但兩站之間並無道路可直接連通,短駁公交需要繞行4.3公裡左右才能抵達,並非由北向南將乘客送往市區。 「建議3號線大交線列車在長江南路站跳站運營,以進一步緩解長江南路、殷高西路和江灣鎮三個主要『梗阻點』的擁堵。 」

  「無論是限流還是跳站運行,都只是權宜之計,在目前運能跟不上的情況下,還是希望乘客能提前出行。 」地鐵運管中心相關人士透露,目前3號線已經預訂新車,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即會上線運營,屆時可為3號線增加運能。同時,3、4號線拆分計劃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規劃建設期限為2015年,兩線分開運營之後,將給增能提供更好的條件。

相關焦點

  • 及刻大數據:深圳地鐵10號線客流分析,哪裡打工人最多?
    五和站以北的居住或工作人群,在10號線未開通時,以公交轉地鐵或自駕為主。地鐵開通後,他們的通勤時間由52分鐘減少至37分鐘,平均縮短了28%。也就是說,通勤打工人可以多睡一刻鐘。搭乘10號線的乘客,在哪裡居住?每月搭乘15次以上10號線的乘客,工作區域與居住區域的熱力圖投影如下:
  • 北京地鐵最快100秒一趟達極限,採取限流措施嚴控滿載率
    北京地鐵最快100秒一趟達極限,採取限流措施嚴控滿載率 孫宏陽/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12-29 19:38
  • 4號線早高峰「癱瘓」兩小時
    據新華社  ■ 影響  站外公交爆滿出租難打  由於正是周一早高峰,又是北京雙節前「最堵周」的第一天,地鐵4號線故障,導致路面交通擁堵加劇。  昨天早高峰,4號線出現故障。乘客李先生在公益西橋站等候30分鐘,站臺上的人越來越多,但車卻沒到,大廳廣播裡介紹,因線路故障列車延遲。
  • 昌平線八通線今起縮短高峰運行間隔,效果立竿見影!
    企業復產復工之後,北京地鐵的客流也在逐周攀升。近一周,連接新城與中心城區的多條地鐵線客流「飄紅」,高峰期滿載率直逼50%,為此,從3月24日一早開始,地鐵昌平線和八通線縮短高峰期列車運行間隔,並開行多交路套跑,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
  • 周日13、16號線新開5座車站 龍陽路站將實現四線換乘
    而16號線龍陽路站將形成2號線、7號線、16號線、磁懸浮線四線換乘樞紐站,成為繼世紀大道站後的第二座軌交四線換乘車站。記者昨天體驗發現,龍陽路站「16換2」步行時間為2分45秒,「16換7」為3分15秒。如果出現大客流等特殊情況(一般不會實施),運營方將引導乘客走站外地面進行繞行換乘,若從地面換乘,記者發現最長的為16號線換7號線,站外步行至少6分半鐘,距離約700至800米。
  • 上海軌道交通部分區段早高峰運量超過30%,潮汐單向客流已經缺陷
    隨著上海市軌道交通這個統計出爐,也可以看出,上海市早高峰的潮汐單向客流非常明顯,有多條線路都是如此,這種單向的客流體現了部分線路的利用率不足,可能已經成為了上海軌道交通的缺陷。下面是上海市軌道交通的線路圖。
  • 深圳地鐵4號線三期工程進入空載跑圖 全線實行「同車不同溫」模式
    4號線全面優化行車組織基於高峰期間潮汐客流的特點,目前4號線早高峰行車小交路是以紅山為折返點,以滿足紅山站至福田口岸間各站的客流需求,根據未來4號線北延段開通後的客流預測,在最大程度滿足現有服務的基礎上,將在早高峰繼續維持大小交路的行車安排,將現有部分小交路列車紅山站折返點延長至三期工程的茜坑站,提升三期工程開通段及現有清湖站至紅山站的列車服務。
  • 上海今年冬至祭掃人流量將高於往年 各公墓將實行高峰日預約限流
    央廣網上海12月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記者從今天召開的2020年上海冬至工作聯席會議上獲悉,經有關部門預測,今年冬至期間,全市54家經營性公墓(骨灰堂)將面對約205萬人次、32萬輛車次的祭掃出行量,並主要集中在12月19、20、21日三天,其中21日(冬至)為祭掃高峰極值。
  • 地鐵9號線昨突發信號故障,外部強信號源惹的禍
    昨天(7月1日)下午16:14,9號線松江新城站至佘山站區段突發信號類故障,導致該區段雙向列車無法正常運營,車輛運行間隔從原來2分30秒被迫拉長到8分鐘左右,大幅影響客流輸送,造成沿線不少市民乘客出行延誤或受阻。
  • 鄭州地鐵熱力圖 1號線每天10萬人做「潮汐運動」
    □記者劉瑞朝文圖核心提示|每4個乘坐鄭州軌道交通2號線和城郊線的乘客,有1個選擇從紫荊山站換乘1號線;每天,鄭州有10萬人通過乘坐地鐵1號線,完成從東區到西區的「潮汐」運動;工作日的早高峰地鐵最為擁擠,晚高峰次之,周末擁擠度整體低於工作日。
  • 廣州軌道交通18號線及22號線,為什麼要選擇交流供電系統?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八號線、二十二號線項目在採用市域快速列車實現高標準時空目標的同時,與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緊密結合,實現地鐵高密度服務水平,兼具高速度等級和高密度服務雙重功能,連接市中心與市域區域的公交化通勤客流。
  • 地鐵3號線改線引爭議?|杭州問政
    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答:地鐵1號線按照「Y」型交路湘湖-下沙江濱和湘湖-臨平1:1的方式運行。列車運行計劃(車次或資源)是根據客流情況而確定的,在早晚高峰期的部分時段,我們根據早晚高峰客流特徵及客流量,在「Y」型交路1:1的運行方式基礎上,對下沙段和臨平段進行列車加開,以緩解高峰期的車廂擁擠情況。
  • 採用晶閘管和限流電阻組成的軟啟動電路以及採用繼電器和限流電阻...
    在電源接通瞬間,輸入電壓經整流橋(D1~D4)和限流電阻R1對電容器C充電,限制浪湧電流。當電容器 C充電到約80%額定電壓時,逆變器正常工作。經主變壓器輔助繞組產生晶閘管的觸發信號,使晶閘管導通並短路限流電阻R1,開關電源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 2020年10月1日至7日北京地鐵1號線四惠東站停止客運
    停運原因:為確保地鐵1號線、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順利完成,以實現城市中心區與副中心的無換乘銜接,為最大程度減少改造對運營的影響,經過反覆論證,本市將利用十一假期對1號線進行改造施工。  2020年10月8日起,1號線恢復正常運營。  貫通工程將打破1號線、八通線物理分割,實現列車互通  1號線、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通過將兩線的土建及設備系統進行互聯互通改造來實現,打破兩線的物理分割、實現列車互通,形成新的運營組織交路,既實現了兩線貫通,同時對1號線、八通線全線信號系統進行升級。
  • 鄭州地鐵通過大數據繪製熱力圖:1號線每天10萬人做「潮汐運動」
    分布在西部老城區以秦嶺路、五一公園站為代表的居住導向車站,和分布在鄭東新區以會展中心、農業南路、東風南路站為代表的辦公導向車站,在早晚高峰期間的進、出站客流相互對應,正好解釋了這種「早晚潮汐」規律。  根據「潮汐」規律,地鐵1號線也因地制宜地設計出「潮汐」式的開行計劃,即在早高峰期間,從西往東的下行列車更為密集。晚高峰期間,從東往西的上行列車開行更多。
  • 【限流電阻】LED限流電阻的大小計算
    這個正向電壓是在IF=20mA的情況下取的,而VF的取值範圍為(2.8,3.5)。我們可以從正向電流和正向電壓的關係曲線圖中,根據所需要的的電流,而得知此IF下的正向壓降,從而可以算出限流電阻的大小。這不是說LED正向電流可以取這個值,這是一個極限電流,當超過這個極限時,LED可能會燒毀,所以一般電路都要求有限流電阻。限流電阻可以根據下式計算:
  • 10月7日184萬人次,廣鐵迎雙節返程客流高峰
    記者從廣鐵集團獲悉,隨著國慶中秋期臨近結束,廣鐵迎來假期返程客流高峰,10月7日客流高達184萬人次,預計8日返程客流還將上揚。 據廣鐵集團介紹,國慶中秋假期返程集中在廣州、深圳、長沙中心客流圈。
  • 上海外灘跨年前一刻迎當天最大客流 瞬時客流逾9萬
    據統計,截止今天晚上22時,外灘江堤客流累計已達37萬人次。23時許外灘迎來當天最後一波客流高峰,接近零點時瞬時客流達到當天最高的9.1萬人。「跨年迎新跟其他長假客流不同,不少遊客希望跨越零點那一刻。」記者從上海市公安部門獲悉,上海市公安局啟動高等級勤務,以外灘區域為例,23時後多項措施起用,確保平安有序。外灘這一上海地標依然不少市民和遊客跨年之選
  • 城市紅綠燈取消黃燈過渡(圖)
    迷局重重  直行車道不見車  左轉車道排成龍  人大代表列舉了六大類、共計15個交通設置和管理不合理造成的「迷局」。東湖路及東華南路與東華東路交叉路口,南往北行的車輛多是向西轉入東華東路的,直行的車不多,但交通燈放行轉彎車的時間很短,一次約4輛通過,直行車時間太長,往往因無車通過而長時間「真空」。  老區太多單行道  開車如同轉迷宮  其次,城市單行道設置太多,浪費資源。
  • 景山公園山體限流後 生態多樣性增長明顯
    景山公園副園長宋愷坦言,此前由於客流眾多,尤其是大量前往萬春亭登高俯瞰美景的遊客聚集,給景山山體的文物保護和生態環境工作帶來不小隱患。今年4月初,公園對山體的道路啟動管控措施,爬山的12條道路限流後僅留上山口、下山口、備用口各一個。公園還根據實時動態數據統計,控制上山遊客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