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陽/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12-29 19:38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29日消息,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為保障市民乘車安全,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交通部門嚴格落實各類交通場站、運輸工具、公共場所消毒、通風、留觀區設置等疫情防控措施,
通過加大行車間隔、強化運力調度、大客流車站採取限流措施等方式嚴控滿載率。軌道交通多條線路縮短發車間隔,10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縮至1分40秒,為全路網最快;全市途經中風險地區公交線和京冀線路趟趟消毒;出租汽車駕駛員在載客過程中加強車輛通風,引導乘客後排入座,對於經提醒後仍不佩戴口罩的乘客,可以拒絕提供運輸服務。
軌道交通:9條重點線路加開22組列車,最小發車間隔已達極致針對重點區域的軌道交通車站安檢設備、自動售票設備等乘客頻繁接觸的設備每1小時消毒1次,樓梯扶手、車門扶手等乘客易接觸的重點區域和設備每4小時消毒1次,列車全面消毒每天不少於1次。嚴格做好從業人員及乘客戴口罩、體溫檢測等個人防護措施。
軌道交通各單位將加強客流監測分析和趨勢研判,完善運輸組織方案和應急預案,優化運力調配,強化尖峰時段和人員密集區域的運力投放和應急調度,提高疏運能力,減少人員聚集。
12月28日起,路網9條重點線路共加開22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不同程度縮減,最小1分40秒,為地鐵10號線。4-大興線早高峰加開3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1分49秒,晚高峰加開3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1分49秒;6號線早高峰加開2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1分50秒;9號線早高峰加開2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1分55秒;13號線早高峰加開2組列車,並採取大站快車的方式,列車最小間隔2分15秒,晚高峰加2組列車,最小間隔2分24秒;14號線早高峰加開6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2分30秒,晚高峰加開2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3分30秒。
地面公交:途經中風險地區公交線趟趟消毒地面公交行業將落實做好車輛消毒措施,提示乘客佩戴口罩乘車等工作要求。全市2.1萬部公共汽電車嚴格實行途經中風險區域的線路和京冀線路趟趟消毒,其餘線路每日消毒2次以上。從本周開始,對車廂環境採集樣品進行隨機抽檢。
公交集團將利用智能調度系統,全運營時段監控客流變化,在地鐵站、火車站等重點地區,做好線路運力的儲備,靈活調整車輛運營,適當加密發車間隔。12月28日市區、市郊線路早晚高峰期間增加運力投入1760餘車次。同時配合文明乘車引導員要做好站臺疏導。持續做好定製公交服務,為廣大乘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服務。
公交集團還將對一線從業人員及保潔、保安等外聘職工實行統一管理,嚴格落實管控、防疫責任。對全市708處公交場站全面落實消殺措施,不留死角,為市民出行提供服務保障。
專家呼籲:企事業單位錯峰上班居家辦公錯峰出行,還需要全社會、各行業共同努力。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指出,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無論是軌道交通還是地面公交,都需要嚴控滿載率,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運力。而市民確有通勤需求,如果仍要按時上班「打卡」,僅憑個人意願無法實現錯峰出行。寒潮來襲,市民冒著嚴寒出門也有不便。
因此,她建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該積極實行錯峰上班,鼓勵有條件的行業、單位採取居家辦公等靈活辦公形式,削減高峰期公共運輸壓力,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風險。對於積極響應的單位,政府可以適當推出激勵措施。同時,她建議運輸部門在場站外增設臨時取暖避風棚,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原題為《北京地鐵最快100秒一趟達極限!專家呼籲錯峰上班居家辦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北京疫情,北京地鐵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