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選的SCI期刊JAMA子刊,本科生都能發文章

2021-01-10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現在本科生發文越來越多了,這不,小編又看到一個本科生發表文章在JAMA子刊上。

要知道,JAMA可是醫學四大期刊之一啊,妥妥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刊啊。發不了JAMA,能發JAMA子刊也值得好一陣炫耀了。

那麼,這本本科生都可以發的JAMA子刊究竟是啥呢?

小編看了下,是一本2018年創刊,今年剛獲得首個影響因子的期刊——JAMA Network Open。

這本期刊的特色之一就是發文量大。一般剛入選SCI的期刊發文量都偏小,一年發文一兩百篇左右,可是這本JAMA子刊就不,一年發文上千篇。

接下來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本期刊吧!

1 期刊介紹

JAMA Network Open是JAMA旗下子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訪問的醫學期刊。發表公共衛生、衛生保健、衛生政策、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流行病學、護理學等方面的研究。

雜誌主頁: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

2 主編介紹

JAMA Network Open的主編是公共衛生領域的Frederick P. Rivara。Rivara博士是西雅圖兒童協會兒科學的主席,兒科學教授和華盛頓大學流行病學兼職教授。

JAMA Network Open的副編輯是公共衛生領域的Stephan D. Fihn。Fihn博士是華盛頓大學醫學和公共衛生系教授。

3 刊文量

JAMA Network Open 於2018年創刊,創刊當年發文388篇。創刊第二年發文上千篇,今年是創刊第三年,到目前為止發文857篇,預計今年發文逾千篇。

國人佔比情況:今年發表的857篇論文中,美國人佔比最多,加拿大次之。中國人佔41篇。國人佔比4.7%。

4 影響因子和分區

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5.032分。

分區情況:在醫學/全科醫學領域位列JCR1區。

5自引率

JAMA Network Open 2019年的自引率為80/3034=2.6%。

計算該期刊目前的自引率(2020年),發現高達22%,一下子比它的第一個自引率高了近10倍!當然這肯定不會是它今年的最終自引率,畢竟現在才7月。不過想投稿的小夥伴得考慮下。

6 審稿周期

JAMA Network Open 一審時間為42天,從投稿到接受的平均時間為76天,也就是2-3個月左右。

7 版面費

JAMA Network Open 為OA期刊,版面費為3000美元。

8 投稿心得

根據網友點評:2019年11月底投稿JAMA ONCOLOGY,被拒後建議轉投JNO。1.2日審稿回來,大修,給了三周時間。申請延期三周後,修回直接接受。中間編輯非常友好,協助處理圖片格式。web of science查即時影響因子在5.1,最終影響因子應該肯定在5以上。

JAMA Network Open今年剛獲得影響因子,首個影響因子達5分,JCR1區雜誌,年發文量上千篇,接收率為34%,審稿速度較快(約2-3個月)。當然,該期刊也有缺點,比如版面費有點貴(3000美元),以及暫時的自引率有點高,準備投稿的小夥伴注意關注下這個期刊未來的自引情況哦。

以上分析,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當,敬請指出。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本科生文章發表在Nature上
    本科生你聽說過SCI麼?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科研是何物。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Yuki Oka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能夠解釋這一人人都經歷過的日常行為背後的細胞與腦環路基礎。
  • 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匿名用戶評價,圖片來源:知乎46篇文章多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雜誌,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論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科研論文。SCI雜誌的文章的幾種類型Original Artical 論著:這個是最為常見的一類,分為基礎性和臨床性文章。
  • 這本剛入選SCI不久的英文期刊,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
    發表的文章,要選擇期刊,期刊等級不同,文章等級也不同,可能是sci論文,也可能是其他,比如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等。可以說不是所有發表的文章,都是sci。那麼,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看文章是不是sci,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分別是web of science是不是查詢到,以及查詢文章發表期刊是不是sci期刊。首先,文章若是sci,我們可以登錄web of science網站去查詢,若能查詢到,則該文章是sci。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SCI論文多久能發出來-英輯編輯
    sci論文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先來說說sci論文的類型,sci論文一把可以分為綜述性文章、實驗型文章、報告型文章和信件形式的文章幾個類型,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章類型進行寫作,sci論文的價值想必大家一定有所耳聞,sci論文是被sci檢索的頂尖學術論文,sci論文通常代表著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與發展方向
  • 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
    sci期刊為了獲取優秀且符合本刊主題的文章,經常性地發起徵稿活動。有符合徵稿要求的作者,就可以根據徵稿要求撰寫文章投稿發表。但sci期刊太多,徵稿時間不盡相同。那麼,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sci期刊需要徵稿會發布徵稿的信息,這徵稿的活動,一是會在本期刊官網公布,二是與委託合作方公布。而這官網和委託方,就是個人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的渠道。首先,本期刊官網公布sci期刊有很多,每個sci期刊官網都隨時關注,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哈工大(深圳)本科生在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
    &nbsp&nbsp&nbsp&nbsp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出版的刊物《材料科學技術》是中國唯一的一本在SCI冶金學科與材料學科均進入Q1區的學術期刊。孫銘澤同學作為獨立第一作者,馬星教授作為通訊作者,哈工大(深圳)作為第一單位,在該刊物上發表了題為《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Paper-based SERS Chips by Shell‐\Isolated Nanoparticl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的文章。
  •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sci期刊投稿方法都是有很多種多樣的,假如是創作者自身投稿sci期刊,能夠挑選期刊官方網站直接根據電子郵箱投稿就就行了,而假如是挑選根據月期刊網向sci期刊投稿,那麼能夠根據二種方法,(1)QQ或手機微信直接推送稿子;(2)電子郵箱投稿。
  • 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知名sci期刊本人作為期刊行業從業5年+的人士,對各類核心期刊編輯打交道多,基本熟悉大部分期刊類型的審稿流程。期刊類型有很多,北大核心、SSCI、南大核心又稱CSSCI、SCI、科技核心、cscd、EI等等;種類多,我們抽一個常見的sci來講;以sci期刊為例,來講講核心期刊的審稿流程。二、方法步驟 SCI是美國的一個科學引文資料庫,他檢索的期刊稱之為sci期刊;
  • 期刊解析—老牌骨科SCI期刊 Bone
    研究方向:內分泌學-骨科出版周期:月刊Open access:否出版國家:美國中科院分區:大類學科:醫學2區;小類學科:內分泌與代謝學2區更多:https://scisci=1&id=636影響因子Cite score:4.47Impact score: 4.36
  • 核心和SCI一樣嗎?
    SCI收錄的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期刊。SCI期刊目錄期刊很多,又分為1-4區,SCI中科院1區、sci2區上的期刊基本上都為世界頂尖期刊,比普通意義上的國內核心期刊要高出不少,即便是sci4區的期刊,一般情況下也是高於北大核心的。
  • 中國學者都喜歡在哪些SCI期刊上發表文章?名單(帶if值))
    一、論著類  醫學類SCI文章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論著original article )或稱為原著,醫學論著又包括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報告、現場調查研究等,均屬於一次性文獻,是報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學術性文章。這些論著類文章構成了各種醫學學術性期刊的核心。
  • 河海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材料學頂級SCI期刊上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宋亞瓊)近日,河海大學水文院本科生王子銘、莫然、李承龍、林雨竹在該校青年教師徐興濤博士指導下,在國際材料學頂級SCI期刊《Materials Horizons》上發表題為「Nanoarchitectured metal–organic
  • 《男科界》帶您來看男科性醫學相關領域期刊
    排名第二的《Nature Reviews Urology》是Nature旗下一本以綜述、評論為主的子刊,近年來影響因子不斷攀升,今年終於突破10分大關。泌尿外科的老牌雜誌如《Journal of Urology》、《BJU International》今年表現相對穩定。
  • sci文章錄用後可以加作者麼
    sci文章可以有多名作者,基本上會在投稿前完成署名。但百密難免一疏,有的作者在sci文章錄用後才發現需要加上。那麼,sci文章錄用後可以加作者麼?可以,不過想要成功加作者,要辦理相應的手續。sci文章發表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在未見刊前,有關文章的相關信息,只要理由得當,都可以進行修改。sci文章錄用後不等於見刊,離著見刊,還需要籤合同、校稿、排版等,說明還有時間可以加作者。換句話說,sci文章尚未見刊,發現文章需要加作者,就可以與對接編輯溝通,說明加作者的原因,一般都會允許修改,讓新加的作者,出現在sci文章作者一欄中。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編制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報告年度中,前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總數除以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2是該期刊的被引數k年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