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防長」:希望美國在尖端科技方面多多協助臺灣

2020-12-06 環球網

臺「國防部長」馮世寬(圖片來源:中評社)

據中評社報導,臺「國防部長」馮世寬25日上午以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臺灣「中科院」)董事長身份主持臺灣「空軍新式高教機」籤約儀式時,主動提到,他已經跟「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見面,表示希望美國在尖端科技方面提供協助。

臺灣「中科院」與漢翔公司配合臺灣「空軍新式高教機」執行期程,已於日前完成採購合約細節規劃,25日上午在桃園舉辦籤約會,由臺灣「中科院」院長張冠群與漢翔公司董事長廖榮鑫進行籤約,馮世寬、臺灣「經濟部政務次長」沈榮津、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出席。

馮世寬以臺灣「中科院」董事長身份致辭表示,在臺灣「防務自主」之下,「軍機自造」是航空業最好機會,他常勉勵漢翔跟業者合作,最近臺灣「中科院」跟業界關係非常融洽,「創造佳績時機到了」。

馮世寬還提到,24日,他見了「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說明臺灣「防務自主」要以臺灣產業界發展為「前瞻」考量,還聲稱希望美國在尖端科技方面能夠提供許多協助。

對於美國對臺軍售問題,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2016年12月2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我們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堅決反對美國對臺售武,這一立場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海外網張申)

來源:http://tw.haiwainet.cn/n/2017/0425/c345658-30880222.html

相關焦點

  • 臺灣前「防長」蔣仲苓去世
    本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國防部發言人」陳以信昨天表示,前「國防部長」蔣仲苓18日上午因心臟衰竭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93歲。蔣仲苓是1月30日因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合併感染而入住醫院的。陳以信表示,蔣仲苓戎馬一生,曾參與對日抗戰,1994年任「防長」後,曾帶領臺軍進行軍事革新,為募兵制實行奠定了基礎。
  • 美國議員又在打臺灣主意,竟鼓吹「武力協防臺灣」
    美臺註定將為他們的罪惡勾結、狼狽為奸、囂張狂妄與不知天高地厚付出慘痛代價!跡象顯示,美國正在大打「臺灣牌」、蓄意「以臺制華」的邪惡之路上狂奔。最近,有美國議員又在打臺灣主意,竟大肆鼓吹「武力協防臺灣」。
  • 臺灣軍方高層傳人事異動,蔡英文可能起用文人親信當「防長」
    臺媒分析,以蔡英文的用人哲學,臺當局「安全局長」邱國正與行政機構「海委會」主委李仲威接下任「防長」的機會頗高。其中,邱國正在前年蔡英文辦公室「特勤」人員「私菸案」爆發後,臨危授命接「安全局」,自是受蔡英文信任,唯邱與嚴都是陸軍出身,加上「情治首長」任期不宜太短,是邱能否出線的考量。至於李仲威,主要是因蔡英文任內,臺灣陸軍與空軍都當過「防長」,按理這回應輪到海軍。
  • 臺灣中臺科技大學考察團訪問廣東醫學院
    中國臺灣網1月4日湛江消息 日前,臺灣中臺科技大學校長李宏謨、副校長林海清等一行訪問廣東醫學院。廣東醫學院院長鄭學寶、副院長丁元林等接待了李宏謨一行。   廣東醫學院與臺灣中臺科技大學兩校代表舉行了座談會。鄭學寶院長代表廣東醫學院對李宏謨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
  • 美國「臺灣保證法」把臺灣當炮灰,蔡英文當局卻難掩興奮
    當地時間5月7日傍晚,美國眾議院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重提要求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重啟「美臺貿易協議」會談等內容。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無非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臺灣作為「棋子」綁上戰車。說白了,美國時不時搞出種種親臺小動作,持續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為的就是幹擾中國平穩向好的發展節奏,遲滯中國和平崛起的腳步,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霸主夢」。「霸主」會保證「棋子」的安全和繁榮麼?答案顯而易見。近幾年美國挺臺動作不斷,為40年來罕見。
  • 臺灣發生12年來最大墜機事件 大陸積極協助渡難關
    臺當局全力救災  馬英九第一時間得知了傷亡狀況,感到非常悲慟,稱當天是臺灣航空史上非常沉痛的一天,並表示將提供所有生還者和死傷者家屬最大的支持與協助,要求相關單位儘速釐清案情。當晚,臺軍便下令「第一作戰區」成立應變中心,官兵200人(次日增至250人)、救護車10輛、照明車兩輛、消防車兩輛、戰術輪車4輛到現場協助救援。由於現場慘不忍睹,臺「國防部」又派遣政戰心輔幹部進駐現場,為第一線搜救官兵進行心理輔導。為遏止病菌孳生,化學兵也協助清理和消毒。  據臺民航部門介紹,截至26日晚間,所有48名罹難者身份均已確定。
  • 盤點網際網路大會上的尖端科技
    新華社杭州11月1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朱涵、熊茂伶、陶一萍)16日下午,15項網際網路領域最尖端的「黑科技」亮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現場(更多相關報導,請見本報14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15項尖端科技到底是什麼吧?
  • 臺士兵"向後轉"時亂轉圈,蔡英文、臺"防長"看傻
    海外網1月15日電 臺軍「黑鷹」墜機事件造成8名將士死亡,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防長」嚴德發等視頻截圖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1月2日上午,臺灣一架「黑鷹」直升機迫降至新北市烏來山區,包含「參謀總長」沈一鳴在內的8人死亡,5人生還。
  • 臺灣「福衛五號」在美國發射成功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當局就提出了一個「五年衛星發展計劃」,並在1988年11月由臺「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成立了「臺灣人造衛星發展及應用研究小組」,委派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研究所牽頭進行研發工作。1989年10月,臺灣當局批准了「發射衛星計劃」,包括研製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兩個部分,預算撥款100億新臺幣。但此計劃中運載火箭部分遭到美國的反對。
  • 日媒公布尖端科技專利數據,我國獨佔40%,美媒:或動搖美國地位
    在高速發展的21世紀,科技已經成為了第一生產力,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科技實力可以領先於世界的其他國家,所以在這方面的競爭尤為激烈。近日,日本的一些科技公司,聯名發表了一份關於尖端科技研發領域專利申請數量的調查結果,計算出的數據讓美國恨得牙痒痒,可是卻讓每個中國人看了,都不禁為之自豪。在2000年到2019年間,世界上的尖端科技發展主要有十個方向,分別是無人駕駛車倆、無人機、人工智慧、計算機安全、量子計算機、鋰離子電池、虛擬實境、區塊鏈、再生醫學以及導電聚合物。
  • 作為諾貝爾獎大國,日本擁有哪些世界領先的尖端科技?
    從2000年至今,日本先後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獲獎次數僅次於美國(69人),英國(22人),位居世界第三。那麼在尖端科技領域,日本究竟哪些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說到日本產品,很多人對日本的機器人,精密工具機,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印象深刻。而日本正是憑藉這些技術優勢,確立了日本世界工業強國的地位。
  • 楊澤軍:美國保證不了臺灣的安全
    作者 楊澤軍      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近在接受美國CNN專訪時表示,臺灣若無美國持續支持,將難以抵擋大陸的武力犯臺,甚至可能為大陸解放軍佔領。吳釗燮的話在島內引發強烈反響,遭到痛批。島內對吳講話的不滿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認為吳的講話越俎代庖已僭越了自己的身份。吳釗燮是臺灣涉外部門的負責人,自然主管的是臺灣涉外事務方面的工作。而臺灣能否抵擋大陸武力攻臺,應系臺防務部門職責,理應由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出面加以說明,而非由涉外部門負責人來說三道四。
  • 中國的尖端科技領域,令世界感嘆、令霸權的美國驚恐!
    中國的尖端科技領域,令世界感嘆、令霸權的美國驚恐!近日,美國太空新聞網有則新聞,Title: in the field of space and the network, China is approaching us!
  • 「馬屁風」盛行之際 臺「防長」談黃花崗精神引聯想
    29日是臺灣「青年節」,「國防部長」嚴德發期勉官兵「傳承黃花崗烈士精神」。在臺軍颳起「馬屁風」追捧蔡英文之際,他的講話引發聯想。臺灣「青年節」是為紀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而設立的。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國防部」26日舉行「青年節」慶祝大會。
  • 臺灣防風災有一套:颱風天兔擦肩過 嚴防減損失
    臺灣防風災有一套:颱風天兔擦肩過 嚴防減損失 2013年09月23日 08: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抽水機在地勢較低的臺灣屏東縣林邊地區抽水。新華社發   臺灣氣象部門9月22日上午解除颱風「天兔」陸上警報。號稱今年最強颱風的「天兔」沒有直接在臺登陸,但仍造成全臺近10萬戶停電。強風豪雨從20日晚間開始籠罩全臺,一些東南部城鎮遭遇超強降水和海水倒灌,變成水鄉澤國。
  • 美國求分享,印度不服氣,臺媒體人:臺灣也可以嗎?
    事實上,不僅美國,全球多個國家都在關注嫦娥五號的進展,並希望和中國展開相關領域合作。俄羅斯科學家葉夫根尼·斯柳塔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希望得到月球土壤,俄羅斯希望和中國展開合作,也希望中國能贈送土壤標本。在一眾紛紛向中國祝賀嫦娥五號取得巨大成功的國家中,印度的反應就很微妙了。
  • 臺灣「自製」潛艇開工,這事能成嗎?
    根據臺軍規劃,這艘潛艇預計於2024年下水,2025年可以交付給臺灣海軍。臺海軍還證實,美國方面已同意向臺灣出口「數字聲吶系統」和「潛艇武器系統」。對此,國臺辦發言人也指出,民進黨當局妄圖搞武力對抗,以武謀「獨」註定是要失敗的,越是搞事情,越是離自我滅亡不遠。
  • 美媒:尖端科技出口限令比想像寬鬆,美企長出一口氣
    【文/觀察者網 龍玥】 據路透社17日報導,美國商務部在主導完善有關限制向中國等競爭對手出口尖端科技的規定,包括量子計算、3D列印等技術。 但報導指出,目前這些出口限制規定正在進行最終修改,並且這些規定比想像中的要寬容,這對擔心海外銷售受到嚴厲打擊的美國企業來說是一個福音。
  • 臺灣一年花118億美元購美國武器,臺民眾:是冤大頭,買的垃圾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出席了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題為「變動世界局勢下的美臺夥伴關係」的專題演講。酈英傑表示,2020年美國對外軍售的最大買家是臺灣,總計金額達到118億美元,也是臺灣歷史上軍購金額最高的一年。
  • 臺灣中油董座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有望出任
    ▲ 戴謙(圖/臺「工研院」節約能源園區網站南臺科技大學頁面)    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油董座將由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出任,對此,臺「經濟部長」沈榮津並未否認此項傳聞,「行政院發言人    目前臺灣中油董座由「經濟部常務次長」楊偉甫暫代,但楊偉甫傳出將接任臺電公司董事長,因為臺灣中油董事長位子再度懸缺。素有「養鴨博士」美名的戴謙,在2008年政黨輪替後出任南臺科大校長,一直留在臺南市貢獻地方,傳出可能因地緣關係與賴揆熟識,加上有部門行政歷練經驗,獲得賞識,並認為可以協助改革臺灣中油,並帶頭投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