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丁肇中今日受聘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教授,並為學生們帶來題為《發現J粒子實驗》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向丁肇中頒發了名譽教授證書。白春禮高度評價了丁肇中的科研貢獻,並結合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強調了基礎科學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性,論述了國際交流合作、科研與教育融合及人才培養對於促進科研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表示中國科學院將不斷探索新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推進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科研院所科研製度建設。
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領導的實驗組發現新的基本粒子,丁肇中把這個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J粒子的發現表明了第四種物質基本組元——粲夸克的存在,開拓了基本粒子研究的新領域。這個發現在科學史上被稱為「十一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榮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在報告中回顧J粒子的發現歷程,闡述了基礎科學研究特徵及其未來發展趨勢。他還簡要介紹了由他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國際空間站實驗的最新結果,為探測和尋找暗物質、揭示和理解宇宙的結構和演化提供了更精確的實驗數據。
今年正值J粒子發現40周年,丁肇中是應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之邀來中科院訪問並進行學術交流。出席報告會的有國家外專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及相關研究所、大學的科研工作者、中外師生代表共計約400餘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你了解中國科技方面最高學術機構麼?你知道「兩彈一星」背後的故事麼?你知道中國第一個博士是哪裡培養的麼?你知道我國院士稱號是如何來的麼?歡迎參加正在舉行的「我心中的中國科學院」院史知識競賽活動,全方面、立體式「透視」中國科學院的前世今生,書寫圓滿答卷,贏取精美獎品。想知道更多,請點擊→ http://yszsjs.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