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等校領導,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處處長宋揚等出席。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
受聘儀式後,姚期智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姚期智院士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當今人工智慧一些非常亮眼的成果,正是許多年基礎研究的累積而成。為了確保未來人工智慧有可持續的巨大進步,今天我們更應該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姚期智院士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科學家,被公認為是密碼學及量子計算的國際先驅。2000年榮膺圖靈獎(計算機科學的國際最高獎),是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華裔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曾於2019年10月率團前來同濟大學訪問,與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的專家一起,就雙方人工智慧研究內容展開學術互動交流。姚期智院士對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強化學科交叉融合、圍繞「自主與感知」「智能與湧現」「協同與群智」等關鍵科學問題的發展規劃給予肯定,並就如何加強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給予相關指導與建議,還與科學中心在智能建造等方面開展了系列科研合作。
陳杰表示,當今時代各發達國家均高度重視人工智慧,我國將人工智慧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來抓。目前是人工智慧發展最好的時代,人工智慧研究正處於最為紅火的時期。姚期智院士在人工智慧領域貢獻卓著,具有獨到的科學見解。我們非常榮幸地聘請姚期智院士擔任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共同為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為同濟大學人工智慧與其它學科的交叉融合、進而推動同濟大學傳統學科進一步改造升級,為國家興旺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報告會結束後,姚期智院士一行在陳杰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在一件件展品和一個個實驗平臺前,姚期智院士表示,同濟大學通過科學中心在人工智慧方面作出了宏大的規劃和努力,是國家在人工智慧方面補短板的重要抓手。今後他將繼續與同濟大學攜手共進,共同為推動上海、國家人工智慧發展創造新氣象,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自2018年12月在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第八次全體會議上揭牌成立以來,已在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需求、平臺和學科建設、重大科學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科學中心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致力於解決人工智慧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培養我國當前緊缺的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力爭取得一批原始創新性研究成果,著力推動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智能農業、智能交通等領域的產業變革,努力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中心。
科學中心現已成功引進一批人工智慧相關學科的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網絡協同製造與智能工廠」等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積極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人工智慧賦能社區治理的共融模式及其科技支撐方案頂層設計」「人工智慧賦能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等多個項目獲批;重大平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中;五校協同,跨校雙聘,開啟建設「智能科學與技術」上海市高峰學科,致力於培養具有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交叉應用能力的優秀青年人才;繼首批118名人工智慧方向的博士生之後,今年秋季學期將迎來170名人工智慧方向的博士生。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科學中心選址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內,建設工程被列為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
同濟大學2019年獲批建設首批人工智慧本科專業,同年增設的智能建造、智能製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多個專業均與人工智慧相關。同濟大學正在用人工智慧賦能傳統優勢學科和包括人文社科在內的新興學科,促進學科交叉,激髮帶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的新動能。
來源:同濟大學
編輯:雙一流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