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影評,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2021-01-12 小雨的歡樂屋

大家好!我是李路途,一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電影愛好者。在這裡,我為大家講述一些發人深省的電影,也向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觀影感受,對每一部電影都寫下我的分析,在體驗情感的路途上不斷前行!

在浩瀚的宇宙星河中,有一個紅色的星球閃耀著熒惑之光,它就是火星。在古羅馬神話中沒稱為「戰神瑪爾斯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星」。1996年,火星探測器「探路者號」經過212天的超長飛行,終於來到了火星。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火星一直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們今天要說的電影就是與火星有關,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那麼我們的地球的人口壓力就會得到緩解。接下來要說的電影就是跟探測火星有關的影片。

到了21世紀,人類終於駕駛赫爾墨斯號來到火星軌道,並通過戰神3號飛行器成功來到火星表面展開工作。在登錄後的18個太陽日,隊員們正在收集土壤標本,火星任務順利進行著,隊員們互相之間開著玩笑。霎那間,一場遮雲蔽日,電閃雷鳴的超級風暴席捲而來。對長馬上下令進行撤退,只見外邊昏天暗地,黃風大作,在撤往戰神3號的途中隊員馬克不幸被巨石砸中,隊員們的太空衣也已經破裂。為避免全軍覆滅,隊長下達了撤退命令,戰神3號起飛升空。逃出生天的隊員們並沒有劫後餘生的喜悅,因為他們失去了親密的戰友。

接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馬可的死訊。但是在火星上被巨石擊中的馬克活了下來。發現自己的太空衣被天線擊穿,但同時天線固定在了擊穿處。於是他返回居住艙為自己進行緊急手術。情況穩定下來後,馬克開始用視頻日誌記錄自己的火星日常生活。同時,他也知道自己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居住艙的食物最多只能維持400個火星日,而下一次的火星任務是4年後,他必須想辦法解決食物問題。身為植物學家的馬克決定在火星上種植馬鈴薯來解決食物問題。他開始運土培育,還在居住艙裡建了一個大棚,用風乾的排洩物做養料,來培育馬鈴薯。他用飛船上的聯氨製造氫氣,再點燃氫氣產生水,以此來滴灌馬鈴薯。到了第54個太陽日,馬克猛然發現馬鈴薯長出了嫩芽,他望著綠色的生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有一天在地球上的觀察員發現火星上的居住艙發生了變化,馬上上報領導。經過專家分析,他們認為馬克極有可能還活著。

與此同時,在火星上的馬克他的馬鈴薯收貨了大豐收。但馬克覺得這樣不行,要想辦法聯繫上地球,讓他們來救我。於是他駕駛著火星車,在茫茫的火星大地上尋找96年發射的「探路者號」。與此同時,地球專家在分析馬可的活動軌跡發現了他的意圖。為了縮減時間,只能將火箭的製造工期從6個月縮減到3個月,但火星上的馬克卻發生了重大變故。在返回居住艙時,由於艙門收損,氣壓變化,發生了爆炸,而馬鈴薯也沒有存活。第二天地球總部得到了消息,馬上召開會議,他們決定冒一次險,省去火箭的前期工作。在第185個太陽日,火箭發射。但很遺憾,發射失敗了。第二天得知消息的馬克心情低落,都已經想好了自己的遺言。地球的NASA收到的北京的消息,中國國家航天局決定將太陽神推進器借給他們使用,來營救馬克。

最終方案確定,讓太陽神推進器與赫爾墨斯號連接,幫助其飛入火星軌道,而馬克要駕駛馬克4號飛行器進入火星軌道,完成對接。隊員們得到消息決定去營救馬克。幾天後,太陽神推進器成功發射升空,與赫爾墨斯號完成對接,一同向著火星飛去。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的馬克由於營養不良日漸消瘦,在第461個太陽日時收到總部消息前往戰神4號著陸點。經過3個月的艱苦跋涉,終於到達目的地。然而此時總部又傳來新消息,由於赫爾墨斯號燃料不足,不能到達火星軌道,只能讓戰神4號掙脫火星引力升入太空完成對接。這樣一來就需要戰神4號減掉五千公斤的重量掙脫火星引力。於是馬克將不用的零件拆除,艙板桌椅全部拆除,連艙頂都拆掉用帆布代替。由於火星大氣層密度低,帆布不會因摩擦起火。

第561個太陽日,赫爾墨斯號已經飛去火星太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的馬克迎來了關鍵時刻,他拍拍火星車輪胎,告別陪伴多日的老朋友。與此同時全球各地的人都在看著直播,希望救援可以成功。隨後戰神4號點火成功,火焰噴薄而出,伴隨著轟鳴聲直衝雲霄。短短時間速度急劇上升,帆布被吹走,馬克坐上了敞篷火箭。重力加速度瞬間達到12個G,馬克的胸腔收到巨大壓力,身體虛弱的他昏迷了過去。隨著助推器的脫離,馬克的載人艙成功升入太空,開始了自動導航模式。隊長急切的呼叫馬克,但昏迷的馬克無法回應。馬克的命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地球上的人們為他祈禱。

終於,馬克恢復了意識,與隊長取得了聯繫。但危機隨之而來。根據計算機測算,馬克的載人艙與墨爾赫斯號對接是相對速度太大,就好比一個人站在站臺上跳進飛馳的列車。關鍵時刻,隊長決定用反作用力降低飛船的速度,以此來完成對接。但高度差還有200多米,於是對長決定在接口待命。對長乘坐太空椅,系好安全繩進去太空,可是當安全繩完全放出距離馬克還有一段距離。馬克不願讓對長冒著生命危險,於是刺破了太空衣,利用洩露氣體產生的推進力接近隊長。巨大的衝擊力讓他們失之交臂,馬克緊緊的抓住安全繩,兩人在太空中不斷旋轉纏繞。回到地球的馬克成為了預備太空人的教師,教他們如何應對太空中的危機。

這就好比生活中的我們,身處困境之中你可以抱怨,可以大罵,如果你想擺脫現狀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析如何去解決問題。把每個大問題細小化,按輕重緩急來做事,不要慌,一步一步的走。就像馬克一樣,把問題拆分一個一個的解決。所以在我們遇到困境時,不要想你沒有的,要多想想你有的,怎麼利用好手上有限的資源才是關鍵。積極的人會找一百種方法成功,消極的人會找一百種方法退縮。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裡,歡迎大家推薦更好看的電影,謝謝!

我是李路途,2019.5.5(本文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影評下午茶:尋龍訣被罵毀原著小說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帥氣加分
    2015年12月21日訊,影評下午茶之《尋龍訣》、《極盜者》、《火星救援》等五部熱映影片。 一幫人玩命地上天入地只是為了告訴大家,我們要一起愛護地球母親哦,地球母親被我們摧殘太多了,我們要回報她哦。(程勝 劉義陽 李申/輯)#影評下午茶#之《#火星救援#》
  • 《火星救援》影評:把科學思維置於先進技術之上
    即便被當作罹難者被獨自遺棄在火星,他也基本不糾結死亡的陰影面積問題,而是迅速轉向了技術層面:如何解決食物不足問題,重新和不知能否指望的地球總部聯繫上,再想辦法抵達商定的救援現場。這不禁讓人懷疑,科學家之所以掉坑裡了還保持樂觀,或許是因為不知道悲觀有什麼用。可以說,他們的「樂觀」是專注的副產品。幫他們戰勝恐懼的不是天性,而是「先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下一個」的技術主義思維。
  • 《火星救援》這是一篇偽影評
    於是今日怒刷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又都風評不錯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火星救援》。那些以為我要在此時喧鬧的寢室環境中大寫特寫少女時代回憶青春擠點眼淚熬點雞湯的,可以洗洗睡了別看了。老實說《少女時代》是一部,僅僅是一部正常水平的青春系列電影。論創意,無非女版的《那些年》,論細節,又沒有超越《初戀那件小事》。
  • 火星救援票房火爆引熱議 文科生上火星怎麼辦
    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憑藉強勁的口碑和票房成績,成為時下最火爆的電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有網友便議論如果文科生上了火星該怎麼辦   李少紅贊《火星救援》情趣橫生品玩CEO贊《火星救援》熱血青春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導演表示:為崇拜的雷德利·斯科特去看《火星救援》,78歲的老雷總能把科幻拍的那麼接地氣!把人在絕望中的絕望變得幽默情趣橫生。
  • 《火星救援》觀後感:論美國電影發展史的成與敗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最揪痛人心的一個瞬間恐怕就是居住艙失壓爆炸,呆萌的土豆田瞬間毀於缺氧,低壓,極寒和極度乾燥的時刻,當綠葉在呆萌手裡湮滅成粉末,真是讓人玻璃心都碎了一地。就像電影宣傳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救援只在兩億兩千五百萬公裡以外」,人類面對茫茫宇宙之時的脆弱,是《火星救援》《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這類電影的一貫主題——正如我在《地心引力》的長影評中所說:「一般的求生題材影片主角都會面對複雜的困境,比如困在叢林裡,怎麼找水?怎麼找吃的?怎麼躲避老虎?怎麼避免傷口感染?怎麼找到走出去的路?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文|韋其江  眾人翹盼的《火星救援》終於在25日登場,410萬元的午夜場成績讓《火星救援》不出意外地成為熱賣品。從市場走向來看,《火星救援》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票房高點。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是今年進口分帳片的倒數第二部,在它之後只有一部《海綿寶寶曆險記》。作為好萊塢的扛鼎之作,在2015年總體分帳片票房慘敗給國產片的情況下,《火星救援》成了「救命稻草」。(11月27日《東北新聞網》)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等主演。
  • 科幻片《火星救援》登頂北美票房榜
    新華網洛杉磯10月4日專電(記者張超群)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本周以5500萬美元票房收入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上映兩周的3D動畫片《精靈旅社2》退居第二。《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美國男星馬特·達蒙在片中飾演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太空人馬克。因為一場意外風暴,馬克與外界的聯絡中斷,而共同參與火星登陸計劃的隊友也因惡劣天氣無法展開營救。
  • 本周北美票房榜出爐 《火星救援》登頂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本周以5500萬美元票房收入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上映兩周的3D動畫片《精靈旅社2》退居第二。  《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美國男星馬特·達蒙在片中飾演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太空人馬克。
  • 《火星救援》繼續領跑北美票房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20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上映第二周繼續領跑北美周末票房,休·傑克曼領銜主演的奇幻影片《小飛俠:幻夢啟航》開畫乏力。  《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由美國男星馬特·達蒙主演,講述美國宇航局一支執行火星勘察任務的小隊在火星上突遇強雷風暴,達蒙主演的太空人馬克在風暴中與隊友失去聯繫並自力更生等待救援的故事。影片上映第二個周末入帳3700萬美元,較上一周下滑了32%。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走心影評:火星救援,一個人孤獨戰鬥!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火星上落單的太空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火星上現有物資等待救援的故事。暴風來臨時,男主和隊友正在採集火星土壤樣本。在小隊緊急撤離的過程中,男主被暴風吹起的鋼板拍飛,下落不明。五名隊友誤認為他死了,在飛行器倒下之前起飛,終止任務離開火星。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星際救援》影評:四平八穩的太空歷險
    男主角羅伊的冒險在片中分成好幾個段落,並非從地球直接飛抵父親可能所在的位置,而是先從地球前往月球,再由月球前往火星,接著再從火星前往最終目的地海王星。因此,就故事舞臺來說,走的是段落分明的風格。《星際救援》中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相信會是比較引人好奇的元素。片中並未很具體地交代男主角活在哪個世紀,但可以看出,儘管科技實力明顯比現代進步,但也沒有超出太多。
  • 《火星救援》中國獨家特輯曝光 「冬兵」亮相
    在此前片方公布的《火星救援》主創來華名單中,我們也看到了塞巴斯蒂安·斯坦的名字。《火星救援》自10月2日在全球各地公映後,票房成績一路高歌,雄霸了北美四周票房冠軍,目前全球票房已經近4.77億美金,創下了雷德利·斯科特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
  • 火星救援中國票房多少?最終票房統計持續更新
    》已經在好萊塢保持數周票房冠軍,一向苛刻的影評網站爛番茄也給出了94%的新鮮度(這是頂級好片的分數),今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解放碑UME提前觀影,從整個內容來看,《火星救援》並沒有《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在畫面上的驚喜,但故事相當不錯,片中馬特·達蒙獨自在火星上演了一出生存戲,在長期低於零下50℃的地方解決水、氧氣、取暖、和地球間的通訊等問題,打造「火星生存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