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火星上落單的太空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火星上現有物資等待救援的故事。暴風來臨時,男主和隊友正在採集火星土壤樣本。在小隊緊急撤離的過程中,男主被暴風吹起的鋼板拍飛,下落不明。五名隊友誤認為他死了,在飛行器倒下之前起飛,終止任務離開火星。
整個影片最出色的地方要數細節刻畫了。在把體內天線拔出之前,男主大口呼吸,看得出很緊張,但又要強力克制自己的緊張情緒,之後是略帶血腥的手術,還對正在進行手術的傷口進行特寫,描寫太過真實讓觀眾身臨其境,該鏡頭也可能引起部分觀眾的不適。各種設備的造型,太空中行走……火星環境場景的細緻描繪,一輛車在頭火星上疾馳,可在從遠處看,以一個很大的尺度看,相對火星尺度而言,車的移動微不足道,似乎怎麼走都走不到頭。將宏大的場景與車的渺小進行對比,將主角一人在火星漂流的孤獨感描繪的淋漓盡致。飛行器中各種破碎的零件在倉裡漂浮,每顆螺絲釘都看的清清楚楚。主角在火星上度過第一百八十多天後,身形明顯的消瘦,皮膚不像剛來火星時那樣有光澤。一系列的細節刻畫增加了讀者的代入感。
本片另一大亮點是劇情的反轉。剛開始馬特不幸被刮飛,隊友積極的尋找他,在我以為大家會發揚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的時候,他們丟下他逃了,可憐的馬特獨自留在火星上。我很喜歡男主的性格,即使在那麼孤立無援,希望渺茫的情況下,他還能保持冷靜和理性,不放棄希望,自娛自樂,還找到了方法存活下來。如果是我,可能知道自己被留在火星回不了地球那一刻就絕望等死了。但男主很冷靜,他先把問題分解開來,開始嘗試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一個問題,失敗了也不放棄。這種逆境中樂觀積極的態度很少有人能做到。我們常常會在開始解決問題之前就在腦子裡設想各種可能會發生的困難,然後就開始打退堂鼓,還沒有踏出第一步就不敢去做了。如果我們也像男主一樣不去想結果,抱著最好的設想去努力,成功也會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