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影評:火星救援,一個人孤獨戰鬥!

2021-01-12 小趣味簡筆畫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火星上落單的太空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火星上現有物資等待救援的故事。暴風來臨時,男主和隊友正在採集火星土壤樣本。在小隊緊急撤離的過程中,男主被暴風吹起的鋼板拍飛,下落不明。五名隊友誤認為他死了,在飛行器倒下之前起飛,終止任務離開火星。

整個影片最出色的地方要數細節刻畫了。在把體內天線拔出之前,男主大口呼吸,看得出很緊張,但又要強力克制自己的緊張情緒,之後是略帶血腥的手術,還對正在進行手術的傷口進行特寫,描寫太過真實讓觀眾身臨其境,該鏡頭也可能引起部分觀眾的不適。各種設備的造型,太空中行走……火星環境場景的細緻描繪,一輛車在頭火星上疾馳,可在從遠處看,以一個很大的尺度看,相對火星尺度而言,車的移動微不足道,似乎怎麼走都走不到頭。將宏大的場景與車的渺小進行對比,將主角一人在火星漂流的孤獨感描繪的淋漓盡致。飛行器中各種破碎的零件在倉裡漂浮,每顆螺絲釘都看的清清楚楚。主角在火星上度過第一百八十多天後,身形明顯的消瘦,皮膚不像剛來火星時那樣有光澤。一系列的細節刻畫增加了讀者的代入感。

本片另一大亮點是劇情的反轉。剛開始馬特不幸被刮飛,隊友積極的尋找他,在我以為大家會發揚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的時候,他們丟下他逃了,可憐的馬特獨自留在火星上。我很喜歡男主的性格,即使在那麼孤立無援,希望渺茫的情況下,他還能保持冷靜和理性,不放棄希望,自娛自樂,還找到了方法存活下來。如果是我,可能知道自己被留在火星回不了地球那一刻就絕望等死了。但男主很冷靜,他先把問題分解開來,開始嘗試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一個問題,失敗了也不放棄。這種逆境中樂觀積極的態度很少有人能做到。我們常常會在開始解決問題之前就在腦子裡設想各種可能會發生的困難,然後就開始打退堂鼓,還沒有踏出第一步就不敢去做了。如果我們也像男主一樣不去想結果,抱著最好的設想去努力,成功也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相關焦點

  • 【安利予你】《火星救援》—孤獨的火星日記
    因為意外而流落荒蕪之地,承受著難以面對的孤獨又憑藉一己之力,創造食物和水來維持生命歷經艱辛終於得以回歸原來的世界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火星救援丨附資源
    載人航天宇宙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抵達火星,誰知一場破壞力極其巨大的風暴向太空人們襲來,阿瑞斯3號被迫中斷任務,緊急返航。撤離途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被飛船上吹落的零件擊中,由於生還希望渺茫,隊友們只得匆匆返航,並向世人宣告他已犧牲的事實。出乎意料的是,馬克以極低的概率活了下來。他躲進駐火星的航天基地療傷。下一次火星任務要等到四年後,而基地內的補給僅夠他維持31天。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文|韋其江  眾人翹盼的《火星救援》終於在25日登場,410萬元的午夜場成績讓《火星救援》不出意外地成為熱賣品。從市場走向來看,《火星救援》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票房高點。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是今年進口分帳片的倒數第二部,在它之後只有一部《海綿寶寶曆險記》。作為好萊塢的扛鼎之作,在2015年總體分帳片票房慘敗給國產片的情況下,《火星救援》成了「救命稻草」。(11月27日《東北新聞網》)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等主演。
  • 影評下午茶:尋龍訣被罵毀原著小說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帥氣加分
    2015年12月21日訊,影評下午茶之《尋龍訣》、《極盜者》、《火星救援》等五部熱映影片。 (程勝 劉義陽 李申/輯)#影評下午茶#之《#火星救援#》該煽情的地方沒催淚點,該搞笑的地方也就那樣, 為了讓觀眾知道主角在做什麼,主角一個人對著攝像頭在解釋自己幹什麼,說的又故意賣弄我們不懂的,無趣又有點假。神吐槽很無聊的電影。
  • 其實《火星救援》是一部青春片
    不過這種孤獨不是晚來寂靜或窮途末路的,而是明媚憂鬱卻又充滿生機的孤獨。1000多個火星日,馬克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紅色沙漠環抱的星球上,自己跟自己說話,自己把自己封為「太空海盜」和「這個星球上最出色植物學家」,在攝像頭前「挑釁」登月太空人尼爾 阿姆斯特朗,靠著不著邊際的樂觀活著,每天自言自語通過攝像頭和電子郵件跟5600萬公裡以外的NASA宇航局和星際太空中的夥伴們發送接頭暗號。
  • 《火星救援》這是一篇偽影評
    於是今日怒刷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又都風評不錯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火星救援》。那些以為我要在此時喧鬧的寢室環境中大寫特寫少女時代回憶青春擠點眼淚熬點雞湯的,可以洗洗睡了別看了。老實說《少女時代》是一部,僅僅是一部正常水平的青春系列電影。論創意,無非女版的《那些年》,論細節,又沒有超越《初戀那件小事》。
  • 電影《火星救援》評價如此之高?其中有幾點需要耐人深思
    上期我們曾說,《星際穿越》是一部自問世六年以來未被超越的巨製,但其實,近年來的《火星救援》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相比《星際穿越》而言,《火星救援》的科技感和人文情懷也毫不遜色。甚至還有諸多亮點,下面,讓我們一一分析。
  • 火星救援票房火爆引熱議 文科生上火星怎麼辦
    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憑藉強勁的口碑和票房成績,成為時下最火爆的電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有網友便議論如果文科生上了火星該怎麼辦   李少紅贊《火星救援》情趣橫生品玩CEO贊《火星救援》熱血青春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導演表示:為崇拜的雷德利·斯科特去看《火星救援》,78歲的老雷總能把科幻拍的那麼接地氣!把人在絕望中的絕望變得幽默情趣橫生。
  • 習慣了|一個人的孤獨
    恰好時宜的我駕馭這眾人所啜泣的「孤獨」。殊不知是我擊潰孤獨,還是孤獨侵蝕了我,反正現在的我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的孤獨。——三毛「孤獨之心」人人人皆有,孤獨只是你我短暫的狀態,選擇獨處也是你我一種精神慰藉。當一個人選擇「孤獨」不是多麼糟糕而可憐的事情,也不需要旁人認同與抨擊。人的一生很長很長,孤獨只是餘生的一部分,不懂得駕馭孤獨,就不會享受到餘生歲月靜好。
  • 《火星救援》如果你一個人被困火星怎麼辦?堪比火星版魯濱遜
    現在全球就只剩他一個人了,這人在火星。是這樣,小帥是個太空人,這次任務出了點意外,一隻罕見的沙塵暴把他吹飛,隊友們都以為他死了,混亂中也來不及確認屍體,只能選擇先返航,不然可能全軍覆沒。現在可不是怪隊友的時候,小帥必須考慮如何活下來,食物成了眼前最大的問題,他得好好算算。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在感恩節之際,在北美曾經票房奪冠、口碑也爆棚的科幻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
  • 《火星救援》不拍續集 馬特·達蒙:不要被扔回去
    》續集  已經雄霸北美票房榜四周之久,並同時在爛番茄和IMDB兩大北美影評網站上獲得高分的《火星救援》將於11月25日以3D、IMAX3D、中國巨幕3D的版本在中國內地影院全面上映。昨日,《火星救援》的主創——被中國粉絲親切地稱作「馬呆萌」的馬特·達蒙、「384」塞巴斯蒂安·斯坦以及中國演員陳數、導演雷德利·斯考特來京宣傳新片。馬特·達蒙盡顯「呆萌」本色,被問起是否要拍《火星救援》續集時,他一臉入戲太深的表情回應:「我不要被扔回火星!」談及與中國的緣分,馬特·達蒙直接點了剛跟他合作過《長城》的劉德華的名字,希望能與華仔有更深入的合作。
  • 科幻片《火星救援》登頂北美票房榜
    新華網洛杉磯10月4日專電(記者張超群)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本周以5500萬美元票房收入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上映兩周的3D動畫片《精靈旅社2》退居第二。《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美國男星馬特·達蒙在片中飾演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太空人馬克。因為一場意外風暴,馬克與外界的聯絡中斷,而共同參與火星登陸計劃的隊友也因惡劣天氣無法展開營救。
  • 本周北美票房榜出爐 《火星救援》登頂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本周以5500萬美元票房收入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上映兩周的3D動畫片《精靈旅社2》退居第二。  《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美國男星馬特·達蒙在片中飾演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太空人馬克。
  • 《火星救援》繼續領跑北美票房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20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上映第二周繼續領跑北美周末票房,休·傑克曼領銜主演的奇幻影片《小飛俠:幻夢啟航》開畫乏力。  《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由美國男星馬特·達蒙主演,講述美國宇航局一支執行火星勘察任務的小隊在火星上突遇強雷風暴,達蒙主演的太空人馬克在風暴中與隊友失去聯繫並自力更生等待救援的故事。影片上映第二個周末入帳3700萬美元,較上一周下滑了32%。
  • 馬特•達蒙談《火星救援》拍攝:好像就我一人在那拍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宋宇晟) 今日,電影《火星救援》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演員馬特•達蒙、塞巴斯蒂安•斯坦和陳數當天亮相發布會現場,分享拍攝過程中的趣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說,《火星救援》最打動他的是「人類精神十足」。而馬特•達蒙回憶起拍攝該片的經歷時表示,他的拍攝過程基本都是在對著攝像頭或者馬鈴薯說臺詞。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火星救援》被遺忘在火星上的太空人,一個人如何生存561天
    大家好,歡迎觀看老酒影視文章解說,本篇文章影視上映於2015年的科幻片《火星救援》,一起來看一名太空人被遺忘在火星上,他要如何生存和自救?,而通訊天線損壞,他無法與地球取得聯繫,就算聯繫上,下次載人航天任務也要等到4年之後,而住艙裡的補給只能維持31天,他要如何才能生存下去,艙外飛沙走石,一片漆黑,艙內獨自-人,孤獨絕望,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會精神崩潰,但他很快從絕望中清醒,開始逐個解決問題,首先是食物問題,克找到馬鈴薯,又從倉外搬來泥土,用住艙收集的大便做肥料,在艙內整出一塊一百多平米的"農田,儼然一副火星農夫,種起了馬鈴薯
  • 《火星救援》影評,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在浩瀚的宇宙星河中,有一個紅色的星球閃耀著熒惑之光,它就是火星。在古羅馬神話中沒稱為「戰神瑪爾斯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星」。1996年,火星探測器「探路者號」經過212天的超長飛行,終於來到了火星。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火星一直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們今天要說的電影就是與火星有關,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那麼我們的地球的人口壓力就會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