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伶牙俐齒,是典型的大忽悠家,為何嬴蕩繼位後卻不待見他呢?

2021-01-08 大大大紅袍子

春夏秋冬,家家戶戶都在為自己的主張、自己的思想四處遊說,這個時期出現了不少伶牙俐齒的人,他們能把黑話說成白話。

他們中有一個人,他靠著一張嘴從底層爬起來,是戰國時期典型的大騙子,秦武王嬴蕩繼位後,為什麼不去看看他?

一、鬼谷子第一門生——張儀

此人便是張儀,他是鬼谷子的弟子,來自魏國,鬼谷子共有五個比較有名的徒弟,張儀可以排在第一位。在張儀學成出師後,先是拜會了楚國的相國,可在參加宴會時,相國卻失落了一片玉佩,同時,相國府的商人們為了保持清白,加上張儀本人貧窮、人品差,導致相國府內的下人都鄙視張儀,說這玉佩是偷來的。

所以,張儀被相國派人打得頭破血流,整整有幾百塊板子。但張儀始終不肯承認偷盜玉佩,相國拿他沒辦法,只好放了他。身受重傷的張儀回到家,妻子很是擔心,同時也埋怨他,對他說:「你不去學習辯論,怎麼會被打得這麼慘呢?」但張儀並不贊同,他只問了妻子一句:「我的舌頭還在嗎?」太太點了點頭,張儀才鎮定下來,說道:「舌尖上的就夠了,別的不重要。」

以後,張儀只身前往秦國,秦惠文王是眼高手低,他立刻看出張儀是個有用之才,非常欣賞張儀,讓他當了相國。張儀所主張的連橫思想,使秦國長期面臨的困境得以解決,而秦國也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再也不怕其他國家來侵犯,即使其他六國聯手對抗,也未必是秦國的對手。智慧超群的張儀,先是勸秦惠文王把以前從魏國搶來的土地歸還給魏國,這一決定看似荒謬,但張儀卻附加了一條條件,即趙魏兩王相稱,使其成為秦國的第一個君主。

二、張儀戲謔各國公卿們

張儀為使他國臣服於秦國,想出了一條「間諜」之路,他先離開秦國到魏國,大王讓他做相國,然後,張儀竭力勸魏王向秦國屈服。而且魏國在這段時間已經沒有了選擇的權利,以前曾多次與秦國作戰,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使魏國失去了河西地區,再也無法與秦國抗衡。

無計可施,魏王只好與秦國結盟,以示誠意,特地將少梁和上郡十五郡一併賜給秦國。張儀也是如此,他回秦國後,被秦王封為"相國"。在戰國時代,除楚國外,還是一個大國,魏國雖然表面上臣服於秦國,但內心卻不服氣。魏多次向楚國求援,希望楚國能夠保護它。魏國見狀還是不老實,再次出兵收復曲沃,這一次魏國徹底安然無事,見此情形,其他國家也都假裝臣服於秦國。

再談楚國,當時楚王非常好色,魏國派他送來一位絕色女子魏美人,讓寵妃鄭袖十分窩火,很快想出了一個妙計。鄭袖先是對魏美人噓寒問暖,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好事都讓給了魏美人,連楚懷王都以為鄭袖喜歡魏美人遠遠勝過喜歡自己。

有一天,鄭袖告訴魏美人一個秘密,說楚王特別討厭她的鼻子,為了固寵的魏美人見到楚王后,便用各種方法捂住鼻子,一臉疑惑的楚王跑過去問鄭袖,鄭袖「無可奈何」地對楚王說:「妹妹還以為你有狐臭呢。」這種下場可使楚王惱火,不但派人砍了魏美人的鼻子,還將她打進冷宮,可見,鄭袖是個機靈的女子。

張儀和秦惠文王曾經答應楚國,如果要解除與齊國的契約,就把商地割讓給楚國。其實到了割讓的時候,張儀和秦惠文王都想反悔。不久秦國有事求楚國,楚王趁機發洩:我不想要土地,你派張儀給我發洩。而張儀卻毫不畏懼,他十分淡定地來到楚國,先是秘密會見楚國大夫靳尚,商議一番之後,靳尚又前往南方與鄭袖見面。

靳尚一見面,就急切地告訴鄭袖,她馬上要失寵了,因為張儀是秦王最看重的大臣,他被派到楚國為楚王出氣,秦王必然會把土地和美人一起送過來換張儀,到時楚王身邊美人成堆,誰有鄭袖的一席之地?鄭袖本是個眼界不能再窄的人,一聽到秦國要送美女,便立即去勸解楚王放了張儀,楚王又是個耳根軟的人,根本無法抵擋鄭袖的一番話,終於放了張儀。

可以說,張儀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和聰明伶俐的頭腦,讓自己的政治道路越走越順,他是當之無愧的忽悠王,尤其是魏國和楚國,被他忽悠得團團轉,可對秦國而言,張儀卻是大功臣。

張儀在秦惠文王時期,利用各種外交策略讓秦國漁翁得利,在各國之間坐上了頭等交椅,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可秦武王卻不喜歡大做文章,這是為什麼呢?本來,秦武王還在做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了,當時,張儀是秦惠文王身邊的一個大紅人,而秦武王是一個崇尚武力的人,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與其他大力士比武。

秦武王完全不明白張儀的存在會給秦國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而張儀也打從心底覺得,秦武王實在和秦惠文王差得太遠了,可以說,兩人人性的不同並不相干。張儀地位上升,導致外來客卿的地位也隨之提升,勢必對秦國國相的利益造成損害,雙方只要一見面就互相指責,而秦武王更看重外來客卿,張儀等外來客卿自然無話可說。受秦武王與其政敵的雙重打擊,張儀根本不能在秦國立足,最後,張儀選擇了離開。

張儀雖然為秦國撈到了不少好處,卻把自己在國外的名聲弄得很臭,有人欣賞張儀遊說的謀略和計策,但大部分人對他的人品並不滿意。總而言之,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的「大忽悠」,被刺臨死前遺計,終報殺身之仇!
    蘇秦是戰國時期的大忽悠,多面間諜,就是這個人,憑一已之力,讓秦國延遲了15年的統一。蘇秦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陰謀家,身佩六國相印,河南洛陽人。說到蘇秦,不得不提張儀,據說二人是師兄弟,師從於鬼谷子門下。有句話叫做:「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意思是說,牛叉的人物都有一個苦難的經歷。
  • 戰國初期,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為何魏國卻最終衰落?
    (魏武侯死亡這一年的形勢圖,秦魏邊界沒變化,但魏國東部領土擴大了,秦獻公向西稱霸西戎)開出來一塊好地,怎麼就導致霸權衰落呢?有這樣一塊地固然好,但魏國也從此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很多人都問,魏武侯為什麼不繼承其父的意志,繼續向西發展滅掉秦國,這樣一來魏國就不再受到兩線作戰的困擾了。
  • 飛來飛去的蝴蝶(張儀篇)
    他們說:張儀小時候家裡很窮,趕不上蘇秦家底厚。蘇家經商,很有錢。蘇秦第一次出去施展本領,他爹問他:「給你千金,夠了吧?」蘇秦回答:「百金即可,您就聽我的好消息吧!」結果他到了秦國,人家根本不聽他那一套,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來,穿得很破,弄得父母、妻子、兄嫂都不搭理他。 而張儀家裡很窮,但他很懂事,小小年紀,就對他的母親很孝順。他到鬼谷子門下學習的時候,幾乎什麼行李都沒有。
  • 蘇秦的對手是張儀,而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鬼谷派每代只收兩個弟子...
    「一怒諸侯懼,安居天下息」的張儀和蘇秦,兩人年輕時候一起拜在鬼谷子門下學藝,同為師兄弟,互相幫襯,不算是對手。 而張儀應該說是公孫衍的對手,因為他的入秦,打亂了公孫衍的策略,使得公孫衍仕途坎坷,一生轉輾多國。
  • 公孫衍合縱,張儀連橫,他倆的四次較量,公孫衍到底輸在哪裡
    秦惠文王接受了他的建議,正準備有所動作的時候,張儀提出了反對意見,張儀說:雕陰之戰後,魏國國力大傷,正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最佳時機,如果這時候放過魏國,等他緩過勁兒來,就又會成為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了。公孫衍一看,在秦國已經把名聲搞臭,再呆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投奔魏國,很快當上了魏國的國相。魏惠王如此器重公孫衍,公孫衍當然要有所報答,於是呢,他為了帶領魏國走出困境,抵擋秦國的進攻,就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合縱的戰略。
  • 為何皮姆博士不待見鋼鐵俠?美隊偷走皮姆粒子不是真正的原因!
    其中最讓影迷們疑惑的就是皮姆博士為何對鋼鐵俠的態度為何如此冷落,而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裡,這些疑惑都有了很完美的解答。在《蟻人1》中,皮姆博士對蟻人說鋼鐵俠的戰甲是小兒科,而且叫他不要相信鋼鐵俠的為人。
  • 縱橫家當中的公孫衍和張儀兩個人,誰的能力更強
    站在高處自然會看的更遠,而公孫衍和張儀兩個人就是這句話的親身實踐者。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能力足以俯視別人的存在。擁有這樣強大的能力,他們兩個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功績。事實證明,縱橫家實在是傳奇的存在,因為他們創造的成績,是好幾個人加起來才能夠辦到的。而他們只需要一張嘴,就可以讓所有人相信他們的話,並且能夠從中獲利。這種能力可不是誰都能有的。那麼,他們兩個到底做了什麼事情,他們二人又是誰強誰弱呢?
  • 為何找不到有關記載?那20多個兒子誰生的呢
    一、秦始皇因為母親的原因,不願意立皇后。秦國包括任何一個諸侯國,其實對王后都有明確的記載,比如說秦惠文王的王后是魏國人,被稱之為惠文后。秦昭襄王的王后是楚國人葉陽后,秦孝文王的王后也是楚國人華陽夫人。包括秦莊襄王的王后趙姬,全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 為何沒有任何一個女人的記載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按理來說,第一位皇后應該是秦始皇的老婆,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歷史,便會發現,第一位皇后居然是劉邦的老婆呂雉,這是為何呢?關於秦始皇皇后的記載,歷史上目前是找不到的,沒有任何記載表明,秦始皇有立過皇后。甚至連秦始皇的任何一個女人的相關記載,咱們都找不到。
  • 戰國大佬鬼谷子,其實或許不存在?
    相傳他曾經在嵩山採藥修仙,師從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學生不像孔子那樣門下弟子三千,他的徒弟不多,但是各個都是精英,相傳他每個領域收兩個徒弟,這兩個徒弟都將是最傑出的兩個人,不過兩人龍爭虎鬥只能剩下一個。比如:軍事上的孫臏和龐涓,政治上的蘇秦和張儀,經濟上的範蠡和呂不韋。
  • 秦王準備攻蜀,張儀說蜀道難,秦王卻讓蜀人自己修好路等秦軍去打
    不過秦惠文王自有他的辦法,他的辦法就是讓蜀國自己修這條「四金牛道」,然後秦軍便可以長驅直入,直滅蜀國。這聽起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讓蜀國自己修路,等著秦國去滅國,這不是天方夜譚嗎?然而,很快張儀等眾臣便明白了秦惠文王和司馬錯的計謀。我們剛才講過,此時的秦國和蜀國仍然處於關係友好期,因此秦、蜀兩國便相約在漢中狩獵。
  • 智齒:一個「伶牙俐齒」的智慧客服
    【IT168專訪】一說到智齒,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是口腔內牙槽上的磨牙,但有家做智慧客服產品的公司竟然也叫智齒,為何取名智齒?這背後又有哪些奇思妙想,為此IT168獨家採訪了智齒科技聯合創始人&COO彭偉先生,講述了四人版中國合伙人、智齒產品定位、取名智齒緣由等話題內容。(文/閆志坤)
  • 激蕩四百年:石虎駕崩石世少年繼位,石遵以武奪位後趙大亂
    李農聞訊後逃到廣宗,率領乞活等殘餘部眾數萬家固守上白,劉太后對張舉的洩密並不知情,反而派他統領朝廷禁軍包圍上白。 彭城王石遵行至河內時,聽到了父親病故的喪訊,既想去奔喪又不敢。恰巧,姚弋仲、蒲洪、劉寧以及徵虜將軍石閔、武衛將軍王鸞等人在討伐梁犢的歸途中,和他在李城相遇。
  • 中成藥為何不受家長待見?用藥靠掰、劑量完全靠猜
    中成藥為何不受家長待見  兒童安全用藥需再評價體系護航  第二看臺  本報記者 朱 麗  兒童節來臨前夕,「兒童安全用藥」話題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我們的兒童藥品,96%以上藥品不是兒童的私有藥品,更多是成人用藥轉化成兒童的。」
  • 他守釣魚城36年,最終投降元朝,20年後為何被元成宗處死!
    在古代,忠君報國,殺身成仁的觀點流行,投降是只有懦夫才會做的事兒,但為何王立投降後卻受到百姓的愛戴,並被後世稱為「英雄」,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曲折的事兒呢?(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根據歷史記載我們得知,釣魚城是唯一一個沒有被蒙古攻克的城市,既然沒有被攻破,為何王立要投降呢?
  • 馬英九辯論伶牙俐齒 蔡英文緊張嚴肅頻頻卡住
    面對馬英九的伶牙俐齒和俏皮話,蔡英文頻頻卡住。環球網4月25日消息,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5日下午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議題進行公開辯論,經過中規中矩的八分鐘申論之後,在提問過程中,馬英九多次以俏皮的口吻質疑辯論對手蔡英文,讓緊繃的辯論現場添加了軟性情緒。馬英九如此伶牙俐齒的表現,也屬罕見。
  • 他活了八十二歲,在位五十年,前三十五年為候,後十五年為王
    今天秀才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人,是戰國時期一個非常特殊的君王,他的特殊之處既不在於他的雄才偉略也不在於他的治國賢能,因為這兩點他都沒有。商鞅離魏入秦後卻被秦孝公重用,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強大後,於秦孝公十九年,秦軍在商鞅的率領下攻佔魏國舊都安邑,秦孝公二十四年,秦軍再次大敗魏軍,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求和。
  • 錢江晚報: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為何能忽悠這麼久
    原標題: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為何能忽悠這麼久   據中國之聲報導,從2003年開始,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隨後,全國多家醫院甚至三甲醫院都購買此類設備。不用抽血、不用皮試,只要患者拿著電極檢測十幾分鐘,就能快速知道你對哪些物質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