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專訪】一說到智齒,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是口腔內牙槽上的磨牙,但有家做智慧客服產品的公司竟然也叫智齒,為何取名智齒?這背後又有哪些奇思妙想,為此IT168獨家採訪了智齒科技聯合創始人&COO彭偉先生,講述了四人版中國合伙人、智齒產品定位、取名智齒緣由等話題內容。(文/閆志坤)
▲智齒科技聯合創始人&COO彭偉
為何取名智齒?
對於公司為何取名智齒?彭偉表示,源於公司另一位創始人徐懿兒時讀過的鄭淵潔小說-《智齒》。《智齒》講述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漸進的,每年都有新真理出現,每年都有老真理被扔進謬誤的垃圾箱。人類盤點自己的腳印時會發現,裝真理的箱子越來越小,裝謬誤的箱子越來越大。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他們嘴裡的智齒。有智齒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都有智齒。
智齒的真正含義,企業客服的痛點是如何正確並且快速的解決掉用戶問題,「伶牙俐齒」對於他們來講尤為重要,智齒客服也期望自己能夠滿足這些用戶的迫切需求。
對於客戶群體定位和需求,彭偉表示,目前主要定位於中型、中小型客戶居多,未來會按照不同的行業進行劃分產品,以便更加適合這個行業需求。中小型企業或網際網路創業團隊與傳統企業有很大不同,它們更加看重交付是否簡單、是否可以滿足使用,不願意付出高成本,我們希望與中小型企業一同成長。
四人版中國合伙人
一部由陳可辛導演執導《中國合伙人》熱播,讓我們再一次見證了,在中國改革開放這30年中,以新東方為原型的三位企業家艱辛創業的故事,彭偉坦言,我們智齒科技是四人版中國合伙人,包括了聯合創始人&CEO徐懿、聯合創始人&CTO吳立楠、聯合創始人&銷售中心負責人龍中武。
談及智齒科技創世團隊背景,為何會選擇做這樣一款產品,彭偉表示,我和徐懿都具有創業精神,經常生意人角度考慮問題,2012年我的同學吳立楠出做了一套機器人對答系統,類似於Siri,我們就去調研了一圈,尋找應用場景,後來就發現比較適合客服,因為問答體系非常適合企業使用,客戶也非常感興趣,我們感到這是一個商業機會,我們就決定把產品進行商業包裝,以商用為目的,以網際網路思維為導向,重新定位了UI、交互方式等等,經過8個多月時間重構,終於形成了雛形機器人問答系統,後來發現銷售很重要,龍中武后來就加入。創始團體中吳立楠來自阿里健康的前身,彭偉等三人都來自銳捷,至此四人版中國合伙人正式開啟了一段創業歷程。
創業第一單 轉型公有雲平臺
以技術型起家的智齒科技,在2013年9月份接洽樂視,樂視經過多款產品篩選,10月份最終選擇了智齒,也成為了智齒科技創業第一單,第一單的成功激勵了團隊,隨後以以此接洽了其他客戶,彭偉指出,隨後我們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機器人客服的智能程度無法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而客戶也有使用人工諮詢的慣性。因此我們就規劃做一個人機互動產品,既有機器人又有人工,自由交互,當時國內還沒有;
第二個問題,由於我們前期都是大客戶,都是定製化模式,對於我們而言形成的都是孤島產品,後期維護工作非常複雜。也正趕上中國網際網路創業風潮,李克強總理所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SaaS服務也被大家逐漸認可,因此今年年初,我們將產品全部推向公有雲平臺,做成SaaS服務形式,提供標準化接口,不再提供定製化服務,通過快速迭代產品,滿足客戶需求。
談及產品是否對不同公有雲存在兼容性,彭偉指出,產品與公有雲平臺關係不大,我們是基於Linux系統上面進行部署的,對於一個機器人系統同時服務多少諮詢,就要看雲平臺伺服器性能,部署這套產品的伺服器數量越多,滿足諮詢數量就越多,客戶可以按需選擇。
談及未來發展,彭偉強調,智齒產品作為全球首款智慧客服產品,我們將會用智能化、大數據分析、機器人服務等理念對現有客服市場帶來顛覆,未來產品將會更深更細,深耕細作客服領域,了解用戶真實需求,以最好的產品來滿足不同需求。
總結:公有雲、輕應用這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智齒基於共用雲平臺,提供更好的產品,採用快速迭代機制,將更好的服務和產品提供給用戶,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來變革客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