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已經認命,接受了殘忍的現實,而有的人卻還曾燃起過一絲希望的火苗,最後卻還是被命運澆成奄奄一息的灰燼。
灰暗的時代,孤獨的故事
影片當中,農場中的人們無一例外都被孤獨和悲哀的命運籠罩著。
因為在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人們如同一隻只弱小無助的老鼠,自顧不暇,只能被悲哀的命運所支配,頑強地生存下去。
而只有萊尼和喬治這對奇怪的搭檔,像是朋友、兄弟甚至是父子。
所以,他們在這個孤獨成為常態的時代顯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表面上看來是智力有缺陷的萊尼更依賴喬治,但事實上,喬治對萊尼的情感也不過只是出於責任和同情,因為萊尼是他精神上的寄託。
雖然如此,現實最終還是奪走了喬治最後的這份慰藉,使他的孤獨更添了一層。
每個人都在孤獨地渴望著依託
農場裡大多數人懷疑精明的喬治只是在利用傻傻的萊尼,但其實更多的是嫉妒。
而且,電影中有意摻雜了種族問題,比如在駝背的黑人馬廄工庫魯克斯和萊尼的對話中可以看出。
還記得,他如是說道:「要是我說了什麼,那也不過是一個黑鬼的話而已。」
庫魯克斯一直以來因為膚色而受到冷漠和歧視,又因為那厚重的駝背而自卑,所以他最開始拒絕萊尼進入他的房間。
後面又因為出於嫉妒,他故意挑逗萊尼,用「喬治不會回來了」之類的話語去刺激萊尼。
在他看到萊尼痛苦驚恐的模樣之時,他的臉上竟然會閃出一種愉快而又得意的光彩,如此種種,都是他對這能夠互相依靠的搭檔所嫉妒的表現。
年邁的打雜工斷手甘德在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夥伴——一條又老又瘸的狗之後,一直過著空洞的生活。
他甚至自責道:「我不應該讓別人打死它,我應該親自槍斃它的。」
後來因為加入了喬治和萊尼的「土地夢」,使他又看到了希望,並充滿了幹勁。
於是,他願意將自己的所有積蓄都拿出來去購買土地,最終,萊尼的去世使他的夢想破滅,他又一次變回了那個無依無靠的孤獨老人。
即使是相比較於其他人,生活較為優渥的農場主之子顧利,卻時常也被隱晦地暗示為性無能,他雖然常常和工人去鎮上逛窯子,可卻對妻子有著強烈的控制欲。
因為他常常表現得十分神經質,所以他無法得到妻子的真心,收穫的只有厭惡和拒絕,這也是命運賦予他的悲哀。
他的妻子是農場中出現的唯一一位女性,因為在丈夫的控制下和別人異樣的看法下,她表現得無比孤獨。
她似乎常常渴望能與人們交談,卻被看作是風流浪蕩,蓄意勾引別人的豔婦。
所以,如此孤獨的她,只能對著無法理解正常人語言的萊尼傾訴她曾經的好萊塢夢想。
她說:「我以前從沒跟別人說過這個。」
只是她的結局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悲,她最終因為傾訴的喜悅,降低了對無法自控的萊尼的警惕,還被其殘忍地扭斷了脖子。
這也反映出那個時代,那個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和束縛,女人們只能被安排進父母認為幸福的婚姻而無法自由追逐自己的夢想,她們在婚姻中也只是被當做工具,沒有人能顧及她們的喜怒哀樂,因為她們無法成為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而對於萊尼來說,喬治是信仰,連自己的姑媽都只被他記得是「那個女人」,而喬治的話他卻時刻牢記,就連最後逃跑時,他仍記得喬治叮囑給他的那片灌木林。
或許,在這部電影中最為幸福的人就是萊尼了。
因為他不懂得生活的艱難和煩惱,只想不停地撫摸那些毛茸茸的小狗和老鼠,只會兩眼放光地聽著喬治一遍又一遍講述他們的土地夢。
因為他只知道只要乖乖聽喬治的話,他就能養上自己喜歡的兔子,所以他永遠也無法理解到喬治和其他人的痛苦。
他經常惹出一些禍端,喬治卻從未拋棄他,後來即使萊尼殺了人,他也會說:「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他。」
連最後喬治親手槍斃萊尼,也是為了不讓萊尼遭受殘酷的私刑,萊尼的死對他來說,可能是一種解脫,但同時也是對他的另一種打擊。
對於他這樣一個聰明的正常人來說,萊尼的陪伴可能會對他的孤獨有所緩解,因為萊尼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傾聽者,他可以向他進行毫無保留的傾訴,但這並不能真正掃除他的孤獨,因為在智力上的差距就決定了萊尼並不能成為一個能真正理解他的人。
他常常心不在焉地玩一種撲克牌,這是萊尼無法參與的,他也常與其他工人到鎮上逛窯子,而這些都是為了釋放他自己的孤獨和壓力。
在人類社會無處可逃的老鼠
在影片的最後,喬治不得不了結萊尼的那個微笑還是蠻讓人沉重的。
因為萊尼的去世可能使喬治卸下了一個沉重的擔子,但悲哀的是,死去的萊尼得到的是解脫,而活著的喬治卻要繼續忍受那更為厚重,而又無窮無盡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