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梳理
構成是畫面的基本框架,體現畫面的整體均衡、空間安排、形體處理、色塊構成、主次節奏等關係。畫面的構成是由諸多物體組合而成,有著各自的特徵,除了遵循整體的均衡的原則之外,還需要考慮畫面的構成效果、空間關係、視角變化、橫豎形式等。
知識點一、不同位置的組合
一般來說,物象的位置要求有聚有散,有整有破。主體物像要放在主體位置上,副體物可圍繞主體物擺放。副體的物體要根據畫面的支點,去平衡主體物。
知識點二、不同材質的組合
不同材質的物像對比,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圖中酒瓶形體上有大圓柱體、錐形、小圓柱體組成,有標籤,呈半透明狀態,可以明確的看出環境色,受光、背光對比也較為明確。瓶子口部較小,但也是精彩的地方,刻畫時要注意標籤,這是個很巧妙的地方,因為酒瓶透明,所以體積的表現可以通過標籤來傳達,這樣比較容易表現,環境色要明確。口部細緻,但表現時不宜拖沓,小筆輕鬆表現。
多種蔬菜類組合表現時要注意歸納各個蔬菜間的前後主次關係,靠前的要作為重點刻畫,刻畫時要遵循單個蔬菜的表現要領進行,但不可忽略其對周邊物體的聯繫。了拉開空間感,靠前的蔬菜用色純度相對高一些,反之,越靠後則要灰一些。蔬菜之間的顏色也會互相影響,表現蔬菜組合忌單個塑造,注意要從整體出發,畫面關係是第一位。
知識點三、不同量的組合
所謂的不同量的對比,是指物像的大小、多少、輕重感覺對比的組合。在畫面分割問題上,首先要根據空間組合靜物去分割畫面,決定適合採用橫構圖還是豎構圖何種方式更加出彩。
該一幅畫面構圖飽滿、空間感強,畫面虛實、冷暖搭配得當、節奏感強,色調較為統一。該組蔬菜的搭配極具趣味性,暖色的玉米和西紅柿顏色極為活躍,色彩相當濃鬱,綠色小青椒、玉米葉子與其相互補充,使其具有穩定性,冷色的藍布為畫面的主導色塊,在暖色物體遇到這種情況時不由自主向其靠攏,只為形成統一的畫面效果。
在畫面風格問題上,首先要根據空間組合的靜物去分割畫面,決定適合採用橫構圖還是豎構圖,使布局更加精彩。
均衡性
均衡是面上的物體在明暗、輕重、體積上達到一個比平穩的格局。但在保持平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變化,一個畫面的平穩,是要在變化中平穩,而不是單板、對稱的相似,切記勿在畫面的兩邊放炎似的物體。
疏密關係
硫商關係是而構成中重要的手段。只疏不密畫面會很散,只密不疏畫面進而會得過於擁將。同時,畫面而構成的重點是在「點」、「線」、「面」的組合。
構圖
橫、豎構圖各有各的特點,選擇橫、豎構圖一定根據所給對象的特點去選擇。一般說來,橫構圖會顯得畫面比較平靜;豎構圖會顯得畫面縱深感強,有動感。一般情況下初學者多用橫構圖,但有的靜物(例如較高的花瓶、暖水杯等)在構圖上呈上下呼應的姿態,這種情況使用豎構圖比較好。總之,沒有說要構圖好與不好的說法,主看具體靜物的需要而定,從靜物實際發。
要求回面上所有的元察符合一定的範和秩序,產生協調美。多樣必須統一,否則招致混亂;統一必須有多樣的變化,否則單調無活力。構圖上的均衡與變化、多樣與統一的矛盾處理,應是形量位置的落有致,疏密變化呈統一與均衡之勢,形的各種變化統一於畫面分割的結構之中,色形的千變萬化統一於色彩的調和調子之中,人物的千姿百態統一於特定的情景之中等,使之符合一定的規範和秩序,並形成節奏感。